•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9

加杰特侦探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献有哪些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万有引莉

已采纳
我的毕业论文就和这差不多的。嘿嘿~~申奥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范: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识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2010年世博会会徽,就是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的,其中暗含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象征着“你、我、他”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篆刻的“京”字可说是异曲同工,交相辉映。黑龙江电视台的台标用行书写就的“龙”字,狂舞欢腾的龙身极具阳刚之美,也彰示了龙的传人从“或跃在渊”到“飞龙在天”的奕奕神彩。可以说汉字作为非常有效的设计元素与标志以造型及内涵取胜是一脉相承的。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的主体图案,这在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以古老的印信寓意着有数千年诚信传统的华夏古国的庄严承诺“世界给我以信任,我给世界以辉煌!”会徽印信中的篆字“京”,代表青春焕发的古都北京,正以她开放的胸襟和吸纳万方、融汇古今的文化凝聚力,欢迎世界各族人民的到来。印信的阴文又将字形幻化为一个飞奔撞线、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员形象,整个造型体现了力与美的高度结合,神在象外,象在言外,言在意外。在运动中传达出人类体魄和精神的双重之美,是体育精神的完美诠释。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就成功地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并采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将媒体的特点,以及品牌立意高远,领唱同侪的王者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至,用两只飞翔盘旋的凤凰形象代表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交融,体现了融汇东西、荟萃南北的文化观念,具有明显的华夏文明的烙印。  中国联通的标志是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的现代演绎。“盘长”源于佛教的“八吉祥”,中国银行的标志,造型简洁却寓意深远,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并在造型上借用了汉字演化的构成手法和古代钱币的形状,中心的方孔以中线贯穿象征流通和联系,外圆则代表中国银行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态势。集中体现了银行的行业特征和深厚的文化情结。  以上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往往是多元并存的。如中国银行、2008奥运会、中国邮政等标志都是书法与篆刻,具象与意象,形式与理念的有机结合。这种多元互补的设计构想不但增强了文化厚重感,而且有助于设计理念的延伸和视觉感染力的增强。
301 评论

泷泷大魔王

一、关于传统文化的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历代相传的文化成果,称为传统文化。这里的历代是指从有文字开始,至当代以前的各个历史 时期的文化,而各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不是已经湮灭了的,而是能够世代相传的。例如,儒家的道德文化经过 孔子、董仲舒、朱熹,使其内容日益丰富,变成了一种历代相传的文化。历史上形成的某种生活风习、制度形 式也可以作为文化一代传给一代,例如有些民族善于席地而睡,一直影响到当代后裔也不睡床而睡地板。而我 国汉人很早习惯于卧床而睡,所以床的文化一直在我国继承下来并且不断得到了发展。各历史时期形成的诸如 此类能留传下来的各种文化成果都可构成传统文化。  一种说法是古人创造的可供今人继承的文化成果,称为传统文化。理解这一句话的要点在于弄清什么是“ 古人”和“今人”,什么是可供继承的和不能继承的。我们理解这里说的“古人”应当指历史上的人,已经不 在今世了。在我国,广义的古人指当代以前作古的人,狭义的古人指古代史以前作古的人。这里说的古人的文 化就是指从远古经中世纪直至近现代史各个时期人们创造的文化。而后半句“可供今人继承的”有特定的限制 意义,就是说这种古人的文化中能继承的部分才可构成传统文化,不能继承的是昙花一现的,特定时期的文化 ,没有继承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叫传统文化。例如,古代刑律中的烙刑,用火烧烤罪犯;刖刑,砍掉手足;劓 刑,割鼻子,这是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刑律文化,今天完全过时,不会提出继承的问题,就不能构成今天可继承 的传统的文化。再如,历史上曾出现过剥人皮做鼓,用人作祭、作殉以及折骨伤筋缠小脚之类,这是特定历史 时期的产物,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作传统文化。  又有一种说法,就是历史过程的一切遗产都是传统文化,所谓历史遗产就是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 富和制度性的遗存。简言之,传统文化就是文化遗产,也就是前人、古人留下来的广义概念的文化。这里也要 确定一下今人古人前人的含义。从我国使用文化遗产的习惯看,这里的前人、古人实际是指一切作古的人,已 不在人世间的人所遗留下来的物质、精神财富。我们不仅认为四十五万年前的北京人留有遗产,即原始文化层 ,三皇五帝以及此后的各个王朝都留有文化遗产。甚至经过民主革命时期的前辈们也给我们留下宝贵遗产。近 几年一些革命元勋一旦去世,各悼词中往往称其留下珍贵的精神遗产。可见这一传统文化的说法是指一切死去 的人可能留下的东西。  我认为上述说法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的看法,都有相对的真理性,人们可根据研究问题的 需要和角度予以采纳。  我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概念是这样表达的:祖宗创造的具有继承活性的历史遗产可称传统文化。我认为传统 文化首先要肯定它是前人的东西,它的创造者是当代人的祖宗,其中有远古的人物,如羲皇、苍颉,也有中古 时的人物,如孔子、孟子、李白、杜甫,也有晚近的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这就是我们的祖宗,最好不要 把当代的革命人物列入祖宗之列,如果一定要言及这些人的话,最好用革命传统之类的字眼来区别。祖宗创造 的文化有些湮灭了,有些历史古籍中还可找到记载,但它只是特殊的,一段历史时期的短命文化,随着一个时 代的结束,它也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历史上曾使用过的酷刑,宫廷出现的太监文化、封建社会的多妻制 文化等,这些文化随着一代制度的结束而已结死亡了,没有活性了,就不能列入传统文化之列。我所说的具有 继承活性的就是有些文化创立以后它逐渐同创立时期的政治、经济关系中独立出来变成一种跨社会制度、跨时 代的有活性的意识形态,或者换一个当代生物学上的名词来说,它具有遗传基因,能够影响于当代人头脑,影 响当代社会制度及今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生产方式。例如,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它具有很强的继承活性,影 响和作用于国人的头脑两千多年,至今仍有很强生命力。再如,古代的农耕技术,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影响着当 代人的农业生产,另外,象磕头、作揖等古代礼仪至今仍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具有继承活性的历史文化并非指其内容上都是精华,都有古为今用的价值,显而易见,历史文化的活性,一部 分可称为精华,而还有一部分确是糟粕,但它还有遗传的生命力,如重男轻女的意识,偶像崇拜的观念等,尽 管已经失去了进步性,但它却处处顽强地表现着其生命力,这就要用今日的价值观进行选择和取舍。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概念区分  传统文化同文化传统从内容上看,基本上是相同的,大体上都离不开历史上创造出来的代代相承的文明成 果。但是,文字组合上的差别,也导致了两个概念在形式上有不同的表现。有些学者认为传统文化是属于死文 化,就是在历史上曾存在过,兴旺过,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已经消失了的传统;而往古社会已经形成的文化 形态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依然存在,大体上是已变位或变形的状态存在,说这是活文化,而文化传统指的是 尚起作用的活的文化和传统。  这种区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观点我们尚有异议,这显然是用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有生命力和无 生命力的价值观划分的。把传统文化看成是死文化,看成是已经消失了的东西,这必然会产生一种传统文化死 亡论或无用论,尽管这些学者还承认活文化的传统,但对整个传统文化来说,就不存在继承和古为今用的问题 。我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传统有无文化的性质。传统文化包括历史上兴旺过,现已消失的死文化,也包括遗传 到当世的活文化;而文化的传统是同非文化传统相对而言的,前代人的创造是多方面的,有物质的创造,有制 度的创造,也有精神的创造,还有精神和物质共生状态、中介状态的创造,这些创造有些是属于文化的,有些 是属于非文化的,人们继承前人的创造,有些是物质的使用价值的继承。例如古代的或前代的人所开辟的道路 ,架设的桥梁,修筑的房屋,开辟的运河,今人依然作为物质财富而使用,在这里,人们继承的不是文化传统 ,宁可说是物质传统,古人留下的一笔金银财宝今人继承下来把它当作货币和家产使用,那继承的就不是文化 传统,而是经济学上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文化传统则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能被今人继承的、属于文化性质的遗 产,例如,诗歌、舞蹈、绘画之类的艺术品,古代思想家的哲学观点,民族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遗产,这些都 属于文化性质的遗产,可作为文化传统。  另外从继承的选择性方面,讲文化传统也强调了历史遗产当中的有生命力的、有借鉴意义的称得上文化的 因素,人们继承传统,不是毫无取舍,对历史上的东西随意继承,而是选择有文化价值的因素,尽管有些传统 的标志物是以物质形态存在,而我们后人可以继承的是它的文化因素,例如,敦煌莫高窟,其中有鸣沙山的几 千个洞窟,有万余身泥塑,曾经是僧人修佛的圣地,今天我们研究敦煌文化的继承,显然,继承的是属于文化 传统的内容,例如,壁画艺术、泥塑艺术、宗教观念、音乐艺术、建筑艺术和敦煌古籍中保存的文化,而绝不 是继承敦煌的洞穴,也不是利用敦煌的洞穴作为修炼和宗教活动的场所。  三、传统文化的资源库  传统文化是过去的文化,要研究继承、取舍过去的文化从哪里去寻找,它的资源库在哪里?从我国的情况 看,传统文化的资源库至少有如下一些类型:  浩繁的典籍。我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库主要在浩繁的典籍中。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记录这五千年的历史 文献是浩繁的,这些文献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记录和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成果,从最早的典籍《尚书》到诸子 百家的著作,再到《史记》、《汉书》、《史通》、《二十四史》、《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对各 个历史时期人们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生活习俗、政治制度、发明创造、家庭婚姻等都有记载。就《诗经》 这部书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但它对上至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社会文化的各个 方面都有深刻的反映和全面的记录,不仅对当时的农业生产、社会生活、人们的恋爱婚姻和民俗风情有充分的 反映,而且对社会政治制度、官吏制度、宫廷风貌也有充分的反映,尤其是研究古代诗歌、乐曲的重要资料。 中国的正史固然以皇帝和王朝的兴衰为线索,但它特别具有历史文献的全面性,对一个朝代的宫廷生活、重大 政治事件、主要科技成就、自然灾害和民间文化生活都有较全面的记载。比如司马迁的《史记》采用编年史的 方法,记载了从黄帝起到汉武帝止这一个历史时代的大事,其中的《表》用简明的表格排列了错综复杂的历史 事实;《书》记述政治、经济、制度;《世家》记载贵族的活动;《列传》分别记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 ,包括官僚、士大夫阶层和一些酷吏、游侠、滑稽、佞幸,同时还对天文地理、气象变迁都有记载。而不属正 史的各种文献浩如烟海,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宗教信仰等应有尽有,我国历史文化 中光辉的和丑恶的东西在文献中都能找到记载,研究文化的继承,重要的方式是阅读和考证、研究古籍。  多姿的民俗生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现实的民俗风尚中不少反映了历史文化传统。历史上已经 形成的生活习俗,饮食、服饰、丧葬、称谓、礼仪并不都是当代的产物,而是历史文化的继承,是历史上早已 存在的被当代人自然而然接受了下来。例如,中国汉民族的跪拜礼,一些信佛的人对荤食的禁食、伊斯兰民族 对某些动物肉食的禁食,这都是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我国的民俗既有统一性的历史文化,在国内各民族中还有 一些特殊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也在各民族的习俗中保留下来,例如,有些少数民族留长须、戴皮帽,有些民 族喜欢穿衣时露出一支胳膊。我们研究传统文化必须在今人身上及其生活中寻找其渊源和表现。由于民族发展 水平的差异性,要寻找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在那些文明水平更低的民族生活中,就会有明显的反映。例如有 些偏远地区的牧民和猎民其生活习俗中有更多的原始社会的文化遗产。总之,国内各民族的生活中有许多本民 族的特殊文化现象。  丰富的遗址遗存。我国有大量的历史遗址、文化遗存,它是保留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我国有北京、洛阳 、西安、南京等古都,保存着历代王朝巨量的文化,我国有世界十大文化奇迹的秦兵马俑,敦煌莫高窟,几乎 每个省区都有大量的历代墓葬、宫殿建筑、寺庙建筑。西安的古城墙,北京的故宫、王府和四合院,横亘甘肃 、陕西、宁夏、内蒙、河北、山西、北京的秦、汉、明长城遗址,都是古典文明的象征,内含着丰富的文化; 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宁夏同心的大清真寺、北京的牛街清真寺等都保存着大量 宗教文化遗产。中国的遗存、遗址在世界上是分布最密集的、数量最多的,是研究和取舍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 宝库。  众多的文物收藏。我国人民十分尊重历史珍爱文物,至今存在的浙江天一阁藏书楼、西安碑林博物馆,是 收藏文化典籍和历史文物的著名胜地;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 历史文物;西安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其他各省市、自治区的博物馆,加上地、市、县的博物馆,各类博院馆 数以万计,这些博物馆、院、所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从陶器、铜器、铁器到玉器、金银器,从原始人的石 斧到皇帝的龙袍,皇后、皇妃的凤冠,从甲骨文到大量的革命文献,中华民族所创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都展现 在这些博物机构中。还应当关注的有民间的收藏家,也珍藏了成千上万的历史文物,从古钱币、古砚,到珍稀 古典孤本善本图书应有尽有。我们研究吸收民族文化传统,应当从这些珍藏的文物中进行分析、考证和评价, 从中吸收文化传统中优秀的成分,为创造新文化提供历史性的养料。  深沉的思想积淀。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他们创立了学术流派,提出了各具 特色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儒学、道学、因明学、禅学,这些属于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文化,源远流长, 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和发展,形成了传统的道德观念、政治观念、经济思想、军事思想,这些精神意识的东西, 在一代一代人的头脑中都有传递,在当代人的头脑中存在着大量的传统意识和传统观念,这是意识形态的文化 在今人头脑中的积淀。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的历史环境不同,家庭的教养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 传统意识形态在个人头脑当中继承和保留的多寡程度就有差异。不管怎么样,今人头脑中保存着许多古人遗传 下来的思想观念,例如,至今有不少人信奉孔子的“仁政”的政治观,老庄的虚无的人生观,佛家的宗教观。 人们头脑中的忠孝意识、守信意识、勤勉意识、好学意识、进取意识,莫不与传统精神的继承和“遗传”相关 。有些消极落后的意识,如官崇拜,泛神思想,清谈意识,钱神意识,循世苟安意识等等,这是历史上某些劣 性文化的遗传。总之,我们要研究文化传统必须看到今人头脑中承袭下来的、传统的精神意识和思想观念

284 评论

casa1363007

张又新的煎茶水记,十六汤品,宋代陶榖荈茗录,宋周绛补茶经,宋蔡襄茶录,宋朱子安东溪试茶录。

331 评论

美食大卡

《周易》、《老子》、《庄子》等;中医养生方面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弟子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鸷文》《十善业道经》《孙子兵法》《史记》

336 评论

rayyeung23

先看《道德经》,让你修炼出一种包容天地的胸怀和淡然出事的风格再看《论语》,让你知礼知行,具君子风度再看《孟子》,养浩然正气,不为外物所惑。具有做人的原则接着看《韩非子》,让你知道如何察言观色,如何让自己能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又看《孙子兵法》,此书博大精深,里面的知识可以应用到任何一种领域。成就有多高,全在个人领悟了如果为人比较闲散,可以看看《庄子》你可以从中体悟到天地之间那股逍遥豁达。如果觉得自己具备了比较好的逻辑思维,那么就要看《周易》这本世界巨著,里面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可以让你用更多,更高的眼光看待问题如果你是个现实主义者,请看《荀子》和《吕氏春秋》,前者教你察天地规律。如何通过利用规律,让自己得以成事,后者教你具体的技术以及要略。助你成就发达读史可以知兴替,那么读《史记》可以知朝代更替的必然性在哪里。让你学会如何用人,如何去营造“势”!如何运用阳谋,让自己得利

97 评论

麦兜的秒杀季

1、《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2、《易经》《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称赞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后人多学习其哲理,因而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3、《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该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4、《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5、《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203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献有哪些

    1、《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加杰特侦探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献

    早期有圣人的弟子,把他们的言行记录下来,然后流传到民间。之后被统治者吸收,推广到他统治的整个地区,因此文化就被这样记载并传承下来的。

    一碗小泡饭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2
  • 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文献

    中山装布鞋农村老年人不用买的现成腰带,用长布条或绳子系裤子衣服的纽扣用布条盘扣袢农村老大爷自做的扣袢对襟粗布汗衫农村和少数民族的织布农村老大妈穿自己做的偏大襟的

    梦紫蝶57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献论文

    给你个提纲你自己挑着写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

    dp786639854 2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关于文化传承的文献资料

    1.“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的“圣经”。“四书五经”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书)及《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

    casa1363007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