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44

玛雅家具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科技发展的议论文1000字作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飞翔25874325

已采纳
神舟一号 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上改进研制的长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在发射点火十分钟后,船箭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神舟二号 北京时间1月16日19时22分,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至此,飞船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7天。围绕着飞船的测控和回收,我国航天测控人员决战太空,展开了紧张的工作。 “神舟二号”飞船1月10日1时零分发射升空后,所进入的是距地球表面高度近地点为200公里、远地点为340公里的椭圆轨道。 神舟三号 2002年3月25号晚上10时15分,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这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为不久的将来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太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发射的“神舟”三号是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这次发射试验,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进一步完善,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神舟四号 神舟四号飞船总长约4米,最大直径8米,总质量7794公斤。在推进舱和轨道舱的II、IV象限各安装一个太阳电池翼,推进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48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17米。轨道舱的两个太阳电池翼总面积24平方米,展开后的翼展宽度约4米。神舟四号飞船配置有13个分系统及供配电与电缆网。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保证飞船的构型,并为航天员提供生活的结构空间。 神舟五号 1999年11月20日~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神舟”无人试验飞船飞行试验获得了圆满成功。2001年初至2002年底又相继研制并发射成功了神舟1~4无人试验飞船,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为实施载人航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神舟-5飞船是在无人飞船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1艘载人飞船,乘有1名航天员,在轨运行1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舟七号 全国政协委员、载人航天火箭系统顾问组组长、“神舟”五号火箭总指挥黄春平表示,“神舟”七号发射时间将推迟半年左右,原定2007年的发射计划将拖后到2008年。与“神舟五号”、“神舟六号”不同,“神舟”七号火箭在研制上的关键点是宇航服和气门闸。因为“神舟”七号将实现太空行走,航天员能否从舱内气压骤然适应真空环境,气门闸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孤独地等待新“主人”的到来,但它却早早就为“主人”们准备好了一切家当。航天员太空训练的器材、各类服装鞋袜、睡袋、诊疗箱以及大量航天医学实验设备等都已布置妥当,内部环境也很舒适。此次航天员的太空停留时间比以往要长,他们要在“天宫一号”生活13天,以往在“神舟”飞船里最多是生活5天。而“天宫一号”的生命保障系统和环境控制系统能提供60天的生活工作环境,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生活60天,3个人可以生活20天。与以往不同的是,“神舟九号”任务中,航天员在太空的生活节奏比较接近地球。以前飞行天数短,任务安排得相对紧密,航天员的作息节奏和地面上不一样。但随着飞行时间延长,航天员的太空生活节奏会越来越趋向于地面。否则航天员生活节奏、工作节律被打乱,会感觉到不舒服,地面的支持团队也不能长期维持这种节奏。在10天左右的组合体生活期间,航天员工作、生活和地面基本同步,吃饭也是早中晚一日三餐,8点钟之前吃饭、打扫卫生,然后天地通话、医学检查,把一天的工作计划和地面协调好之后就开始干活。航天员按北京时间休息,晚上要锻炼身体,睡前把完成的计划和感受传回地面。为保证睡眠,有专门的设计确保航天员抗“昼夜交替”干扰,可以把窗帘拉上,睡觉灯光也是可调的。“天宫一号”的有效活动空间是15立方米,包括两个睡眠区,一个仪表显示区,一个空间科学实验区,一个在轨锻炼区。为了保证航天员有充足的睡眠和旺盛的精力,睡眠区设计了两个“房间”,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里也能睡上单间。三名航天员在太空的时候,不能一起睡觉,总要留下一个人值班,因此两个“单间”足够保证同时有两个人休息。他们还有3个睡袋,每人都有自己的“被子”。此外,“天宫一号”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航天员和家人说悄悄话,旁人无法“偷听”。不过,航天员的餐厅并不是在“天宫一号”里,而是在“神舟九号”的轨道舱内。“神舟九号”在天上停留的时间较长,所以航天食品更加丰富。在“神舟七号”时,航天员已经可以吃到醋、辣椒之类的调味品了,而“神舟九号”“厨房”里可储藏至少80种食品,航天员每天能吃到不同种类的饭菜。在“神舟九号”飞船里,还有一位神秘“乘客”,那就是海尔集团研发的航天冰箱,它不是用来存储食物的,而是要完成保存医学试剂的使命,为飞船返回后航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样本支持。
92 评论

烟点燃空虚

《试论中国电影在全球化趋势下的文化定位问题》,金鸡百花电影节研讨会论文,1万字,2001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获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论文奖,获第二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二等奖。《21世纪中国美学学理发展框架之我见》2004年4期《人文杂志》(收入2004年人大复印资料美学板第9期)。《电影美学:从思考方式到理论形态》2005年1期《文艺研究》。(收入2005年人大复印资料影视版第4期)《世界电影110年:期待与向往》2005年1期《国际广播影视》。《第五代电影对中国电影的主要贡献》2005年3期《当代电影》。《迟到的反驳——对高调艺术论及艺术终结论和剥夺论的质疑》2005年5期《文艺争鸣》。《电影的语言化前景之我见》收入2005年出版的《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一书。《试论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的电影产业发展前景》2005年双奖会议论文。《如何理解夏刚电影中的非理性》载《当代电影》95年5期,9千字《论夏刚电影中的非理性问题》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95年1期,4千字《谢飞的创作道路》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95年2期,1万字《论调侃电影》载《电影创作》1995年5期,5千字《我看“文化就是力量”说的依据》,4千字,载《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3期。《关于媒介批评的定位》,3千字,载《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6年3期《论女性美中的非道德因素》载《中国妇女》1996年2期,5千字《电影与高科技》收入《21世纪影视展望》一书,9千字,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关注空转的电影》5千字,载《电影创作》96年第1期。《少数民族电影含义的界定》(金鸡奖百花电影节研讨会论文,9千字,1996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再谈“文化就是力量”说的依据》,见《现代传播》1997年2期,4000字。《从麦茨理论谈电影批评观念》,见《电影艺术》1999年第3期,4000字。《由电视电影所想到的》,见《现代传播》1999年6期。《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人文关怀》,见《时代潮》2000年1期。《电影高科技对传统艺术观念的挑战》,见《音乐与表演》2000年第3期。《从形而下到形而上——黄建新电影述评》,见《中国电影报》2001年7月19日第2版。《从电影教育看先进文化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5000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金鸡百花电影节研讨会论文,4万字,1998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面向21世纪中国电影美学的回顾与展望》,金鸡百花电影节研讨会论文,3万字,200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试论夏衍先生电影艺术活动中的现实主义导向》,1万字,《纪念夏衍先生100年诞辰学术研讨会》论文,由中国电影出版社于2001年汇成文集出版。《21世纪中国电影的展望》,见《今天:二十一世纪中国电影电视发展高级论坛》,6000字,2002年6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开发的几点想法》,中国文化产业论坛会议论文,5000字,2002年5月于南京。《论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电影文化的价值实现》,北京市文联举办的《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5000字,2002年5月于北京怀柔。《是否实行电影分级制之我见》,发表于《现代艺术》2003年5月号。全文3000字。《21世纪中国美学发展学理构架之我见》发表于《人文杂志》2004年4期。全文6000字。《电影美学:从思考方式到理论形态》发表于《文艺研究》2005年1期。全文万余字。《世界电影110年:期待与向往》发表于《中国国际广播影视》2005年1期。全文1000余字。《新世纪电影学论丛》,编委会副主任,共12册,约400百万字,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译文《现代文化的冲突》和《柏拉图式的爱欲与现代的爱欲》,合计5万字,收入《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1994)一书。1993年参加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的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电影剧作艺术论》的研究(11万字)。

100 评论

Sunny彩妆半永久

这个是参加征文比赛的吧 还是自己原创的好 不然不会得奖的

139 评论

就叫小胖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我们党和人民创造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今天,载人航天精神又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荣耀神州,弥足珍贵,是激励中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思想内涵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不辞辛劳、艰苦创业———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戈壁、浩瀚海洋,洒下几代航天工作者辛勤的汗水,留下几代航天工作者奋斗的足迹。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梦想,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克服了无数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创造了中华民族科技进步的奇迹。 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科技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广大航天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科研人员一次次向艰难险阻发起进攻,航天员一次次向生理和心理极限发起冲击,表现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自主创新、求真务实———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靠的正是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艰苦创业、奋力攻关的基础上,始终坚持高起点发展,瞄准当今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自主创新,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重大进展。中国的载人航天走的是一条与世界上任何航天大国都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投入少、效益高的道路。速度与效益,需要极高标准的工作质量。“零缺陷,零故障,零疑点”、“严上加严、细上加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分秒不差”……这些看似极端的口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航天人严谨求实的作风。 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突破,靠的是社会主义大协作,靠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作为一项规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包括了飞船、火箭、测控通信等七大系统,涉及力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自动控制、微电子等众多领域。投入研制、试验和协调配合的单位多达3000多个。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又一次空前迸发。无论科研人员还是保障人员,无论火箭、飞船的研制者,还是发射场、着陆场的建设者,情系载人航天事业的千军万马用齿轮咬合般的协作精神,汇聚成了助推神舟飞天的强大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时代需要榜样,时代呼唤英雄。先进人物用自己的行动,引领时代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他们的事迹是一个时代为祖国乃至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展现出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 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埋头苦干,艰苦创业。 今天,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在他们眼中,人生的目标就是金钱。而航天员们的成功,则从正面向社会昭示:人生价值的实现,靠的是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和艰苦奋斗的作风意志,离开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向,单纯以金钱作为追求的目标,只会走入歧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艰苦奋斗,反腐倡廉,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需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 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艰险,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当前的社会主义改革进入了一个攻坚阶段,我们将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挑战,此时更应该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的载人航天精神,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懈登攀。 大力弘扬特别能攻关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刻苦钻研,严细慎实,不懈探索,勇于创新。 对于即将执行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中国来说,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而且为我们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的方针,牢牢掌握尖端技术发展的主动权。 大力弘扬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团结一心,共创伟业。 团结就是力量,协作凝聚希望。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军事水平的竞争,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我们应当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共同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勇于奉献、不怕牺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同样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精神保证。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正成为我们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是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给我们民族带来的最大收获。

173 评论

egyptshizhe

2017年中国科技成就中国的科技在很多方面有所突破,比如说蛟龙。

342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科技发展的议论文1000字作文

    2017年中国科技成就中国的科技在很多方面有所突破,比如说蛟龙。

    小蟠桃儿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关于科技发展的议论文800字

    科技带给我们的方便与轻松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我们的科技一年比一年发达。科技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与轻松,将来我们的科技一年比一年好。 在原来的科技里,洗衣

    708带你去吃吧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关于科技强国的议论文1000字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技托起强国梦作文

    菁菁neco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关于科技发展议论文

    人类的生存方式,20万年前与10万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3000年前与20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600年前与500年前相比,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

    虾米啊1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关于成长的议论文1000字作文

    PG如果有钱就买红异端或者OO的吧,PG的强袭也是做得很好的。新手MG的话就买红异端吧勾勾线贴贴水贴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可动很好很好玩很有意思而且超帅(因为我就

    zhang小美12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