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6

追梦1区14号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秦朝时期的论文摘要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明明来干啥

已采纳
秦始皇在灭亡六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秦始皇一方面创设了影响深远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决通川防,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等等。随着进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实行,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 秦朝的统治极其残暴,无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暴虐的刑罚,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特别是到秦二世当政时期,其统治更加黑暗。于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终于将秦朝推向灭亡之路。 秦始皇,赢政,赵氏(因生于赵国而取以为氏),名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享年54岁。公元前247年,其父庄襄王(名子楚)死,赢政代立为秦王,时年十三,秦王政二十六年(BC221年),秦灭六国而统一全国,秦王政改称始皇帝,定都于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秦始皇三十七年(BC210年),赢政死于巡行途中,年五十。二世胡亥嗣立。二世三年(BC207年)八月,宦官赵高杀胡亥玄立子婴(胡玄兄之子)。是年十月(秦历岁首,公历为BC206年),子婴降于刘邦,秦亡。 秦人祖先原为西方古老部落,周孝王时,其酋长非子为周人养马于 、渭之间,被赐姓为赢(又称秦赢)。周宣王时,秦部落酋长庄公及昆弟五人,奉周王命,率兵七千,大破西戎,被称为“西垂大夫”。至西周末,秦襄公始建立奴隶制国家,因其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始被平王封为诸侯,并赐以岐西之地。春秋时期,秦德公迁都于雍(今陕西凤翔);秦穆公时,国势强盛,成为诸侯大国。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法家商鞅实行变法革新,为封建制经济和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秦国日益强大,至秦王政,先后灭掉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 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 前代。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嬴政统一六国以后,以咸阳为都城,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 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政治措施。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 帝,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确立中央和地方 的行政机构,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度,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这样,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 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2、经济措施。统一度量衡,使长度、容量、重量,都有统一的标准,便利 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货币,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 国,这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十分有用。 3、文化措施。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 用。接着,又出现了一种比小篆书写更简便的字体隶书。现在的楷书,就是 从隶书演化来的。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交流。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的控 制。公元前213年,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 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噬和种植的书不烧。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后 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刑罚。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埋了460人。这 两件事,历史上叫作“焚书”、“坑儒”。 秦朝建立后,统治残暴,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 秦朝的赋税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严酷。 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各地农民纷纷杀掉官吏, 攻占郡县,响应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继起领导秦末农民战争的是项羽 和刘邦。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攻占咸阳。 号称强大的秦朝,终于被革命的农民推翻了。 秦朝灭亡后,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四年 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 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 秦朝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结束了中国奴隶制的历史,开辟了中国更辉煌的时期封建制时期。是秦始皇把“朕”作为了皇帝的代名词,中国的文字,在秦朝有多了一个体,隶书。在大范围的战争,又让我国开始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其他的历史价值当然不胜枚举秦朝短短三十几载,但影响了我国数千年,历史地位当然高之又高。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②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并被后世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 ③秦朝因暴政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 ④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
103 评论

大米粒圆又圆

(一)研究项目:1、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文学谱系研究》(2011年)2、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神坛、政坛言说与先秦诗赋史论言说惯例的生成》(2008年)(二)主要著作:1、《先秦文学发生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2、《楚辞文化背景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3、《六朝社会文化心态》,台湾文津出版社,1996年4、《心旅第一驿-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心态之源》,东方出版社,2002年(三)主要论文:1、《汉代经学对汉赋繁荣的影响》,《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3、《天问-- 屈原给弟子的思考提纲》,《江汉论坛》1985年第12期。2、《汉武帝以后的散文》,《湖北教院学报》1978年第3期。4、《原始宗教与楚辞》,《湖北教院学报》198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5、《谈科学发明中的感性因素》,《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6、《屈原与黄老》,《湖北师院学报》1988年第1期。7、《神仙、医药、楚辞》,《中州学刊》1989年第3期。8、《先秦伦理比较观》,《社会科学动态》1989年第12期。9、《简论楚辞特质形成的原因》,《中南民院学报》199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0、《楚文物中动物雕刻造型的文化内涵分析》,收入《楚文艺论集》,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11、《南朝文人诗歌创作的通俗倾向》,《湖北师院学报》1993年第7期。12、《战国诸子的使命感与诸子散文的勃兴》,《江汉论坛》1998年第5期。13、《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地域特征及成因》,《中南民院学报》1998年第3 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4、《古典文学中情与物的对应的文化渊源》,《湖北师院学报》1997年第10期。15、《雅、颂的价值取向与英雄神话》,《中南民院学报》1999年第3期。16、《南朝文学新变的原因》,《湖北教院学报》1998年第2期。17、《古神话衰亡之谜》,《民间文化》1999年第2期。18、《战国时期的复古思潮与诸子的悲剧意识》,《中南民院学报》2001年第6期。19、《试论音乐对楚辞的孕育作用》,《中国楚辞学》第二辑,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20、《厚生与元康文学的词采繁富》,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21、礼制、物欲、人格——论汉代诗歌兼及后来文学中物欲描写的意蕴,《学术交流》,2005年第2期22、《唯有“文采”不成“文”---先秦“文”的三维建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7年第16期摘要23、《从致意性看赠送和答类诗歌的实用性》,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4、《易象思维的特征及文化表达》,文艺研究,2007年第6期25、《礼与赠送酬答诗的起源与本质》,江汉论坛,2008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17期摘要26、《登高而赋三形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2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辨》,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28、《左传》的叙事体式与礼之关系考,中州学刊,2008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6期摘要29、《文胜质则史》,光明日报,2009,2,230、《百国春秋佚文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31、《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7期转载32、《楚辞》《诗经》不同艺术本质的宗教阐述,中国楚辞学,第十一辑,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33、《诗言志与功成作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9期摘要34 《先秦诸子散文的“史”体性质及渊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35、《先秦文学主流言说方式的生成》,文学遗产,2012年第3期,《新华文摘》年第18期转载

355 评论

lostinyoudaidai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灭六国,秦始皇人生中的第一件重大功绩,也是我们最熟知的故事。以灭韩为始,以灭齐为终,秦始皇结束诸侯间的互相攻伐,总共用了十年。时间说长实在不长——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比起绵延了数百年的乱世,这实在是弹指一挥间;说短却也不短——从29岁到38岁,占用了他一生五分之一的时光,而且正是一个男人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的那黄金十年。我们或许可以说,秦始皇把他人生中最宝贵的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统一天下而斗争。  十年统一战争,有正面战场的金戈铁马,也有间战邦交的波诡云谲,甚至还有和平统一的和风细雨。它凝结了一切吸引人眼球的戏剧化要素,它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事件,必然的、偶然的,合乎逻辑的、充满巧合的:这里有韩非之死的《广陵散》般的凄凉,有李牧遇害的《林冲夜奔》般的压抑,有荆轲暗杀的《将军令》般的惊险,有水淹大梁的《江河水》般的刺激,有六十万对六十万大会战的《十面埋伏》般的激情澎湃,也有兵临城下对手却直接缴械投降的《平沙落雁》般的波澜不惊……所以,我更愿将其视为一首壮阔雄浑又不乏柔肠百转的宏大交响曲:灭韩的牛刀小试是它的序曲,主旋律从灭赵开始渐入佳境,随着灭燕灭魏而一步步走向高潮,灭楚的巅峰对决则无疑是最响亮的绝唱,而五国灭亡后齐国的不战而降,恰如余韵绕梁的尾声。至此,大幕才徐徐落下,演奏到此结束。  按我们惯常的思维,秦始皇人生的辉煌,在这里其实已经到达巅峰了,历史上能像他那样结束分裂割据、最终统一天下的皇帝,本就屈指可数。刘邦不过击败了注定要失败的项羽,便可意气风发地唱起“大风起兮云飞扬”;曹操只是大体统一了北方,便不无自豪地宣称“设若天下无有孤,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就连赵匡胤,仅仅是灭掉了几个微不足道的小国,连北方故土都没收回来,就自比为太阳,吹嘘“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更何况秦始皇结束的是数百年的分裂呢?然而,他没有像那几位后辈一样,在历史上留下什么振聋发聩的声音,他留下的,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一直传承至今的国家。秦始皇,他不是诗人,他是个政治家,所以他不必去唱那些高调——他既不需要,想必也不屑。  臧克家曾在诗中写道:“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本来按这种说法,曾在各地留下多块石刻的秦始皇,似乎也应属于那“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的一类人,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纵然往事越千年,他的影响力却依然在当今的华夏大地无处不在,我们甚至可以说,他的灵魂依旧附着在那些沿用了上千年的有形的无形的资产之上:长城、灵渠、直道;郡县制、方块字、度量衡……与它们相比,灭六国、一天下的功绩,反而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所以对秦始皇来说,灭六国,既不是他人生的终点,也不是他人生的顶点,反而是另一个起点,一个继续去开创辉煌的起点。

152 评论

vincent'sir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开创了大秦帝国,是中国由纷乱到统一的功臣。在秦始皇统治时期最大的功绩是车同轨,书同文,统一了度量衡,为后世的繁荣,为中华民族的统一打下了非常好的条件。当然秦始皇严苛厉法,苛捐杂税,盖宫殿,修长城……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302 评论

78952146984里

功过秦始皇你从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缓缓走来,依旧带着一身霸气和帝王之风,笑看这在你身后发生的几千年的风云变幻,似乎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一声怒吼:我才是中国的始皇帝。历史的车轮倒回到两千多年前,当灭掉战国时期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时,你的心情是多么的激动。你完成了秦国几代国君的梦想,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你“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历史把你定格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前所未有的精英之凝聚体——秦始皇。你的统一六国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你的专制集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后朝的历代君主尊奉你的制度,一次次的分离聚合推动了中国历史滚滚向前。你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开郡县制之先例,你接受了韩非的主张,开依法治国之先河。你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希望“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可是历史却与你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仅仅两世就结束了你亲手谛造的统一帝国。你后悔也无奈,你悲痛也不甘。你不是输给了历史,而是输给了你自己,是你的残暴统治失去民心,从而把秦朝一步步推向“死亡”的边缘。否则就不会有“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感慨,也就不会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悲惨场面。有人说:在历史学家的眼里,你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帝王,而在百姓眼里你却是一个凶狠残暴的君主。从郑国渠到灵渠,从骊山陵墓到万里长城,哪里没有百姓的血汗与辛酸?哪里没有尸横遍野、饿殍满地的惨状?可是,若没有你,又怎么有杜牧的《阿房宫赋》的盛誉?没有你,又哪里有万里长城的雄伟巍峨?没有你,又哪来兵马俑——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诞生?你给中国文化设置了太多的悬念,你给中国历史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你给后辈人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去想像阿房宫的繁华峻丽,去体味孟姜女与望夫石的动人传说。你留给后人太多的敬畏,敬畏你的严刑峻法;你留给后人太多的感叹,感叹你的盖世无双;你留给后人太多的思索,思索你的雄韬伟略;你留给后人太多的警示,警示你的仁义不施而导致强秦二世而终。你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是时事造就了你,给了你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对也好,错也罢,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朵翻腾的浪花。秦始皇——这个名字穿越了时空,响彻至今。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代言人,你的雄才大略,你的非凡气质和过人气魄必将激励华夏儿女重整旗鼓,重振雄风,再展鸿图,再创辉煌。

24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秦朝时期的论文摘要

    功过秦始皇你从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缓缓走来,依旧带着一身霸气和帝王之风,笑看这在你身后发生的几千年的风云变幻,似乎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一声怒吼:我才是中国的始皇帝。

    小蟠桃儿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关于秦朝时期的论文

    到秦始皇吧自己找别人发表的东西,自己挑选。

    开心宝贝萱萱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关于秦朝历史的论文摘要

    到秦始皇吧自己找别人发表的东西,自己挑选。

    绿色拇指跳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关于秦朝时期的论文题目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灭六国,秦始皇人生中的第一件重大功绩,也是我们最熟知的故事。以灭韩为始,以灭齐为终,秦始皇结束诸侯间的互

    criminalabuse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关于秦朝时期的论文选题

    论秦始皇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功:统一了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使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征服了匈奴、征服了岭南、建立了大秦直

    小年糕lc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