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7

慧紫愿吉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杂志投稿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ueeniechen2007

已采纳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透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透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首先确定了行动的目的和目标。行动的目的是:透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它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其目标是:增进每一国家迅速有效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的能力,特别注意帮助有此需要的发展中国家设立预警系统和抗灾结构;考虑到各国文化和经济情况不同,制订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适当方针和策略;鼓励各种科学和工艺技术致力于填补知识方面的重点空白点;传播、评价、预测与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有关的现有技术资料和新技术资料;透过技术援助与技术转让、示范项目、教育和培训等方案来发展评价、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措施,并评价这些方案和效力。国际行动纲领要求所有国家的政府都要做到:拟订国家减轻自然灾害方案,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之纳入本国发展方案内;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期间参与一致的国际减轻自然灾害行动,同有关的科技界合作,设立国家委员会;鼓励本国地方行政当局采取适当步骤为实现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宗旨作出贡献;采取适当措施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减灾的重要性,并透过教育、训练和其它办法,加强社区的备灾能力;注意自然灾害对保健工作的影响,特别是注意减轻医院和保健中心易受损失的活动,以及注意自然灾害对粮食储存设施、避难所和其它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的影响;鼓励科学和技术机构、金融机构、工业界、基金会和其它有关的非政府组织,支持和充分参与国际社会,包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拟订和执行的各种减灾方案和减灾活动。 1991年 减灾、发展、环境——为了一个目标1992年 减轻自然灾害与持续发展1993年 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要特别注意学校和医院1994年 确定受灾害威胁的地区和易受灾害损失的地区——为了更加安全的21世纪1995年 妇女和儿童——预防的关键1996年 城市化与灾害1997年 水: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自然灾害1998年 防灾与媒体1999年 减灾的效益——科学技术在灾害防御中保护了生命和财产安全2000年 防灾、教育和青年——特别关注森林火灾2001年 抵御灾害,减轻易损性2002年 山区减灾与可持续发展2003年 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2004年 总结今日经验、减轻未来灾害2005年 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网络,提高抗灾能力2006年、 2007年 减灾始于学院(Disaster Risk Reduction Begins at School)2008年 减少灾害风险 确保医院安全(Hospitals Safe from Disasters)大家要注意自然灾害与地球内部应力随着自然资源不断加速开采,造成了地球内外应力变化快速升级,使得近几年来全球各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地下矿产资源,从而构成了地球内部的多“空区”和多“空洞”现象。在星际引力场、重力场以及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它彻底改变了地球内部的原始地质平衡应力变化,这就是造成当前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因素。地球“空穴”成因包括以下几点:一、矿产资源的开采(1)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是化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资源是固体能源,占地下资源总量的50%左右,其中包括还未发现的部分。煤炭资源也是人类利用率最高的能源之一,主要用于工业、电力、采暖等行业。煤炭矿脉包括地表层和地下层,形成“空穴”效应的主要是地下矿脉岩层。(2)石油资源。石油资源也是化石能源,属于液态二次开发性矿产资源,占地下矿产资源总量的40%左右。石油用途广泛,主要用作液态燃料能源以及工业的基础性原料提炼。(3)可燃冰。可燃冰也是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储量只占矿产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几。矿产能源是消耗性资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延续,资源的消耗量将越来越大。因为矿产资源是消耗性能源,在地球中的储量是有限的,随着人类生存的延长,最终会步入枯竭阶段。二、金属矿的开采金属是人类生存必要的生活资源之一,主要用于电力、运输、航空、海运、建筑、工业、军事、农业、科研、商业、民用等等领域。凡是人类涉足的区域,都离不开金属资源。金属矿产也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矿产资源之一,主要分布在地表层和地下层。金属矿产是一种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所以,人类对金属矿的开采速度较能源矿产的开采速度慢。由于金属矿的分布范围大于能源矿产,而且地球金属矿产的形成源于宇宙星系的共存状态,这才导致金属矿产的大规模开采提炼。但是,如果人类对地下岩层矿产开采过度,将形成地球内部原始矿产岩层大量削减,使地球内部结构产生破坏性的应力变化,并且形成地下岩层的“空洞”效应。三、其他矿产的开采其他矿产包括:(1)石灰岩。主要用作建筑行业的原材料,比如,白灰、混凝土等建筑材料。(2)石棉矿、云母矿。(3)稀有矿产。包括;人类用于装饰的各种玉石矿、各种宝石矿等等。四、地下水的开采由于地表淡水消耗过度,使人类出现了水危机。因为地下水的纯度高、矿物质含量高、污染小等,所以,人们把目光转移到了地球岩层下部的淡水层。因为地下淡水层的形成始于星系形成的最原始状态,所以最适合人类使用。由于岩层内部的淡水资源为原始封闭式状态,与地球岩层圈形成共同应力抗体,如果一旦被开采利用,就会形成非封闭式的“洞穴”状态,从而改变原始岩层圈的应力结构。它与液态石油能源一样,也是构成岩层圈应力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引起地球岩石圈内部“空洞”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对化石能源和金属矿藏以及工业、民用宝石类等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这也是引起地球岩石层结构应力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于人类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地球岩石层的“空洞”效应降低了岩层对地球离心力和星际之间引力等变化的抗力,最终将导致人为的地球多灾害性变化,使新的岩层断裂带数量不断攀升。火山、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地质性灾害的发生率将逐年增长,严重的危害人类的生存繁衍。为什说地球岩石层(上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空洞”效应会导致地球的结构应力变化呢?因为在地球形成的初期阶段,其内部的岩层结构属于自然受力作用下的均衡状态,岩层中的各种矿产资源与岩层之间为整体结构,共同承载着地心的引力、离心力,地表的重力以及星际引力,所以,岩石圈的多“空洞”效应是导致地球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地球岩石圈,是地幔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左右,也是地震高波速带。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以及上地幔的上部,均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地幔下部为地震波低速带的熔融层和厚度约100公里左右的软流层。“空洞”形成后,可由地表水充填。但对于地球岩石圈内部强大的抗力来说,岩石圈应有的力度作用已经大大降低了。即便用水来填充岩层“空洞”,也不会达到原有的岩层抗体强度。因为水属于软体液态性物质,流动性很大,其组合抗力是很小的。“空洞”效应过后洞穴封闭性抗力已经失去原有的应力强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地球引力、重力、离心力和星际引力的影响下,岩石圈原始烈度的蔓延会加速并形成新的断裂带。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加速开采和“空洞”效应的继续扩大,人为的自然地质性灾害将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地陷、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山体滑坡等等重大破坏性因素将危及人类的繁衍生存。如何改变这一严重的后果?人类应当避免或者减少对地下资源的过度挖掘,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只限开发地表上层资源,加快对外太空能源的探索。应当更加广泛地利用潮汐能源、太阳能、电力、生化能源、风能等等;一定要加快核能源的利用,以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这对于提升人类能源再利用能力,形成世界性的地球保护协议,完善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214 评论

猫猫猫啊哩

2015年10月13日是第26个国际减灾日,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SDR)确定今年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Knowledge for Life”,中文译为“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保护生命安全”。今年国际减灾日主题,一是强调在灾害风险管理过程中,注重运用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提升使用符合当地实际情况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意识;二是强调在落实《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过程中,鼓励当地社区和居民积极参与,采取适合当地社区和居民的防灾减灾措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我国受自然灾害的威胁越来越广泛和深远,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规律和特点。当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几率明显增加,局部强降雨引起的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增大,中高强度地震较为活跃,自然灾害时空分布出现较多的异常性和难以预见性。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确定的今年国际减灾日主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区域和行业特点,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能,注意总结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注意发现和整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防灾减灾小常识和小技能,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大力推广和普及适合当地灾害风险特点的科普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创新防灾减灾活动形式和宣传载体,逐步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同时,在贯彻落实《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意识,因地制宜,科学施策,结合社区灾害风险特点,从防灾减灾监测预警、工程防御、防灾准备、应急救援救助、灾后恢复重建等多方面入手,注意调动社区和居民积极参与,采取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切实提升基层城乡社区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关于国际减灾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l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256 评论

八彩虹624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应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打印在16开白纸上,字迹清楚,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图请用白纸单面墨绘,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和出现划痕,背面请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来稿请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附单位介绍信。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90 评论

好意萊傳媒

根据网上综合信息看大概20-30天左右会回复。《国际商务财会》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刊物。《国际商务财会》是一份反映外经贸领域财会知识的权威性专业刊物。《国际商务财会》主要栏目有学术理论、政策导航、经济与贸易、国际会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内控与风险、企业融资、金融市场、税务管理、案例分析、审计风云等。

331 评论

新月之垣

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175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杂志

    参见豆丁网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睡神熊猫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杂志投稿

    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

    天使之夜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杂志投稿经验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分别在1

    饕餮飨宴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杂志投稿要求

    回答 1作者本人要有想法,也就是提出需求(发表刊物的学科、级别、时间等); 2/8 然后就是选择合适的刊物,知道投稿刊物名称、级别、发

    微尘8313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杂志投稿邮箱

    建议你去写手之家,豆瓣稿费银行,天使领域-浮云殿看看里面有各种类型杂志或是报刊的约稿函,稿费标准,征稿要求都有明确的标注祝你成功,有问题可追问~

    轻舞飞扬舞翩跹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