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4

我叫金三世
首页 > 论文问答 > 小学五年级教学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兔兔兔酱丶

已采纳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一切新知识最棒的老师。兴趣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非智力条件因素,是人们进行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内心深处的倾向,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阅读时,应该遵守兴趣优先的原则。为学生在课堂中营造出快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给予学生更多关于阅读的新知识。就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进一步探讨。
277 评论

柏林熊77

李庆明,1959年生,男,江苏南通人,特级教师。民盟成员,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央教科所高级访问学者,师从著名教育理论家朱小蔓教授。1980年毕业于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教师 ”、“ 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得者。1999年创办海永实验小学。2003年9月起担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南山(深圳)附属学校校长。在《教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李吉林与情境教育》等著作,计100余万字。曾任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小学实验基地专家指导组成员、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人大常委等。 2010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他倡导并实施“都市田园教育”,其文化立校、草根管理、新公民教育、活力课堂、文化阅读、精英启蒙、田野式教研等大胆改革创新反响强烈。他被称为 “能为深圳教育带来希望的人”。李庆明在南通师范学校从事心理学、教育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首创“导生制单元循环自学研修”教学结构模式,效果显著,《师范教育》报道了这一实验研究成果,在全国中师界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响。担任学校教育学科负责人期间,致力于教育学科建设,在国内率先改变了教育课程的“公共课程”地位,使之成为师范主干课程,并对其结构进行了重大改革,创建并开设由教学技艺、班队管理与教育、教育哲学、教育研究等组成的新教育课程体系,多次应邀参加教育部有关中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大纲的研制和教材编写。1997年,这一课程与教材改革实验被国家教委正式确认为重点资助的科研项目,其课程的主要构架被省教委所制定的《五年制师范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所采纳,成为全省五年制小教大专教育类专业课程体系,并参与了新的课程教材建设,是新教材编委员成员。作为核心成员,积极投身于师范学校从“智能并重”、“文化育人”到“人格化师范教育”再到“实践本位师范教育”的一系列改革,参与其中的每一项改革的决策研究和实验指导,为探索中国的师范教育贡献了智慧,所取得的成果分别在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江苏省师范教育研究会、省教育学会优秀科研论文等评比中获奖。具体负责学校承担的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工作期间,制订了适切的培训目标和规格要求,设计了“以需要为本位”、“以问题为中心”、“以发展为目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统整性培训课程体系,并积极探索“情境培训”模式,通过“情境再现”、“情境考察”、“情境建构”、“情境反思”、“情境对话”和“情境评价”等策略,富有成效地促进了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学识水平和技术能力、人文精神和科学判断的共同发展,深受广大学员的好评。教育部评估组的官员和专家对这一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给予了最高的评价,认为是全国37个培训点中“最好的”、“最有效的”,“值得向全国推广”。90年代初,李庆明开始研究李吉林情境教学思想,并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并协助李吉林开展她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课题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和情境课程实验,指导各个子课题的设计、实施,引导广大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被聘为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出版《李吉林与情境教育》的专著。1999年,经学校支持,在崇明岛境内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贫困、教育落后的贫困乡海门市海永乡创办教改实验小学,兼任副校长,开展艰巨的“田野式”改革试验,提出以“开发潜能,沟通生活,走进自然,面向未来”为办学宗旨和以“适应生存,充实生活,自由生长,健全生命”为发展目标的“健全农村儿童生命人格教育”以及“建设田园式乡村小学”的主张,使该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被誉为“李行知”、“教育研究的李庆明之路”和乡村素质教育的“海永模式”。教育家李吉林说:“海永是中国广大农村教育的缩影,了解海永,研究海永,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研究中国真正的教育。”《江苏教育》、《成才导报》(原《江苏教育报》)、《生活教育》、《新教育》、《南通日报》、江苏教育电视台、南通电视台等传媒纷纷报道了海永教改的感人事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三个代表在基层”专栏曾作为重点候选拍摄节目。这一实验得到包括朱小蔓、李吉林等在内的许多全国知名专家的高度评价。近年来,受聘担任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南通市实验小学、海门市东洲小学、通师二附幼儿园、南通市实验幼儿园、南通市南灵幼儿园等近20 所中小学、幼儿园的科研顾问,指导开展了30多项省部、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的设计或实验,独立或为主指导中小学教师在省市级以上基本功、课堂教学、说课或论文评比中获奖者达100余人次,先后应邀在国内20多个省市作儿童教育的专题报告或讲座,被当时的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聘为省素质教育实验基地专家指导组成员。 2000年,应邀参加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决策研究项目“地方关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研制。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与了该项目的大量调查、资料的搜集、研究和“指南”的起草、修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论与实践》、《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学教程》、《中学德育概论》、《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概论》、《教师新百科(小学儿童、小学教育科研部分)》等多部,计100余万字,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或论文)评比一、二等奖。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于2001年9月与中央教科所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之后双方联合举办了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2003年8月28日,李庆明来到央校。2012年7月6日,深圳“教育狂人”李庆明即将离任中央教育研究所南山附属学校(简称“央校”)校长的消息,在这座城市引起震动。2012年8月,李庆明上任宁波滨海教育集团,任校长一职。1、获市以上奖励及荣誉称号情况1、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南通市教委、南通市教育工会(1996年) 2、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南通市政府(1998年) 3、全国优秀教师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1998年) 4、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政府 (2001年) 5、江苏省特级教师 江苏省政府(2002年) 6、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总工会(2003年) 7、南通市“名师” 南通市政府(2004年)2、教育科研、教学工作获奖情况1、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三等奖。(独立,1988年)2、南通市教育学会,南通市1987年度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独立,1988年)3、国家教委师范司,首届全国中师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独立,1989年)4、南通市教育学会,南通市1989年度优秀论文二等奖。(独立,1989年)5、江苏省教委,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骨干,1990年)6、江苏省中师教育学心理学中心组,江苏省中等师范教育学科第二次青年教师论文评比一等奖。(独立,1990年)7、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北京教育学术交流中心、全国教育情报交流网中心站,“全国教育情报十年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独立,1992年)8、江苏省教育学会,1992年度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主要骨干,1993年)9、江苏省教育学会,1994年江苏省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主要骨干,1995年)10、南通市教育学会,1995年度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骨干,1996年)11、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比三等奖。(主要骨干,1997年)12、南通市教委,南通市第四次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1997年)13、南通市教育学会,南通市1997年优秀教育论文一等奖。(独立,1998年)14、江苏省教委师范教育优秀科研成果“树勋奖”一等奖。(主要骨干,1999年)3、参与的教育科研课题主持的课题——1、中师教育学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部级重点)2、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的研究(省师范教育重点)3、田园式乡村小学建设的个案研究(省级重点)作为重要骨干或核心成员参与的课题——1、中师培养规格的研究(“八五”省级重点)2、中师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八五”省级重点)3、专科程度小学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研究(“八五”部级重点)4、情境教育实验与研究(“八五”、“九五”、“十五”部级重点)5、中师教育改革与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第四子课题)(“八五”国家级重点)6、五年一贯制大专程度小学教师培养研究(“八五”省级重点)7、关于各类师范院校师范生素质规格的理论及其实践模式的研究(“九五”部级重点)8、人格化师范教育研究(“九五”省级重点)9、国家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方的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管理指南研制”(国家级重大课题)10、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十五”市级重点)11、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十五”市级重点)13、培养未来教师研究性教育实践素质的探索(“十五”省重点)14、开发情境课程的实验与研究(“十五”部级重点)15、优化德育情境有效提高儿童品德素养的研究(全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指导设计与实验的课题——1、幼儿活动区教育研究(省幼教学会“九五”重点)2、幼儿审美教育研究(“九五”市级重点)3、幼儿温情教育研究(“九五”市级)4、小学主体性活动设计与研究(“九五”省级)5、小学学科教学的人文渗透研究(“九五”市级)6、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化研究(“九五”省级)7、幼儿孝敬教育的研究(“九五”市级)8、幼儿自控应变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的实验(“九五”市级重点)9、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九五”市级)10、学科情境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十五”省级)11、律导式教师管理的研究(“十五”省级)12、幼儿活动情境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十五”市级重点)13、创生型学科活动课程开发的实验研究(“十五”省级)14、优化社区环境与儿童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十五”省级)4、媒体报道1、《播种希望——南通师范学校海永教改实验基地纪实》,《南通教育报》2000年6月15日4版。2、《在水一方》,《成才导报》(原《江苏教育报》)2000年6月20日A8版。3、《跨越大江的牵手——南通师范乡村教改实验基地纪实之一》、《爱心铸就的希望——南通师范乡村教改实验基地纪实之二》、《农村教改的典范——南通师范乡村教改实验基地纪实之三》,《南通日报》2001年2月16日、2月23日、2月28日B1版。4、《小岛上的小老师》,《南通电视台·江风海韵》,2002年5月。5、《通师海永教改基地迈入科研轨道》,《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教育纵横第68期》2002年7月26日。6、《海永:梦想的力量》,《南通日报》2003年2月23日B1版。7、《李庆明的田园教育梦》,《新教育》2003年4月19日4版。8、《李庆明与他的田园教育梦》,《南通电视台·江风海韵》,2003年3月。9、《是教师,也是诗人》,《江苏教育》2003年9B“特别报道”。10、《“诗意栖居”童心世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庆明的支教人生》,《南通日报》2004年5月4日A1版。11、《打造都市里的田园学校——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央教科所南山学校校长李庆明》,《深圳商报》2004年5月14日A8版。12、《探索新的学校制度》,《光明日报》2004年6月3日B3版。13、《在都市中漫步孤寂的“诗意之旅”——访田园教育倡导者李庆明》,《深圳特区报》2004年6月6日B1版。14、《李庆明的传奇故事》,《当代教育》,2004年6月第18期。5、李庆明同志主要学术论文、论著目录一、著作或教材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教材,主撰,统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2、《小学教育学教程》(教材,参编)。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3、《中学德育概论》(参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4、《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教材,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5、《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教材,参编,统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6、《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专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修订版)。7、《简明中国教师百科全书(小学分册)·“小学儿童”、“小学教育研究”部分》(主编,独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8、《今日生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用书,学术策划)。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9、《走进语林》(小学语文综合活动用书,学术策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二、主要论文1、《教育过程的自发性及其机制调节》,《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第5期。2、《教育理论的科学化与现代化》,《江苏教育研究》1987年第10期。3、《教育学理论联系实验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第2—3期。4、《适应与超越:德育对现代化社会的应答》,《教育研究》1989年第8期。5、《试论课堂教学的三个层面》,《江苏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6、《“美善相乐”:一个值得借鉴的我国古代德育文化策略》,《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7、《主体性教育:一种新的诠释》,《江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8、《“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综述》,《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9、《教育“生产”性新解》,《江苏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10、《探寻儿童成长的秘密:“以情感为纽带”》,《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第6期。11、《哲学:文明的活的灵魂》,《南通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12、《试论德育的伦理学和美学基础》。《苏东学刊》2000年第4期。13、《“科学性、应用性、艺术性”:尝试更完备的教育研究范式》,《苏东学刊》2001年第1期。14、《走向分权的课程决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15、《情境课程:铺筑儿童自我成长之路》,《苏东学刊》2003年第1期。16、《田园教育对话》,《教师教育·新课改导刊》,2003年第2期。17、《引领儿童走进绚丽的母语殿堂》,《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12期。18、《母语阅读与人的成长》,《江苏教育研究》2004年第11期。19、《新学校制度视野下的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3期。20、《促进儿童道德文化建设宣言》,《南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21、《基于文化情境的儿童道德教育探索》,《中国德育》2006年第1期。22、《永远的童话》,《中国儿童阅读论坛》2006年第3期。

237 评论

阿迪思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 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252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五年级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

    狮子猫的吃路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1
  • 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五年级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读写结合”关于“读写结合”的由来,1924年黎锦熙提出的“作文与读法教学联络”思想,应该是使用“读写结合”这一概念的开始。明确地提出“读

    和平海棠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1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

    我从教小学语文20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更是一门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

    我许你一世安好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学论文

    认识了小学五年级勾股定理知识和勾股定理知识的常见运用,想必很多同学会去深入学习。本站用户整理了五年级数学小论文:勾股定理,欢迎阅读。五年级数学小论文:勾股定理1

    猪猪爱次次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五年级范文

    -4/html

    莫小小爱吃肉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