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8

小囡1234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世界上第一本寄生虫专业期刊叫什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电冰箱5

已采纳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是核心期刊。
176 评论

XiangZong12

本刊的影响因子为617,总被引频次为732,他引率81%;影响因子为近8年来的最高,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1994年起,《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相继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连续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并全文上网。2004年收录到“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继续入编为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基础医学核心期刊。获2003-2004年度获卫生部首届医药期刊一等奖,2003-2004年度、2005-2006年度和2007-2008年度均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2009年获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全国基础医学类,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在国内同类刊物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外同行中也有较高声誉。本刊内容已被收入美国MEDLINE、美国医学索引、英国热带病通报、英国卫生与传染病文摘、英国蠕虫学文摘、英国原虫学文摘及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主要热带病文献目录季刊等本学科著名的国外检索刊物。20多年来,已发行至27个国家和地区,并积极开展期刊交换工作。《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主要反映我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及防治经验,开展学术争鸣,活跃学术讨论,以推动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提高专业人员水平,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防治服务。《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设有论著、防治经验、试验报道、临床研究、新视野、综述、学术争鸣、教学园地、成果交流、简报、学术交流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科研、教学、医务和管理人员。《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于2003年顺利完成了编委会的换届,成立了第四届编委会,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个单位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51位寄生虫学家、教授和资深防治专业人员担任本届编委

164 评论

小喵酱一小只

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病病原(寄生虫)的生物学、生态学、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的科学。中文名寄生虫学适用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形成时期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代表人物Patrick M anson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我欲封天360百科寄生虫感染虫媒病毒鞭虫卵布氏姜片吸虫寄生虫病日本血吸虫病百度学术医学寄生虫学重点研究领域从寄生虫进入人体或动物,建立寄生关系,发展为寄生虫病的流行,以及从寄生虫病流行的压缩、控制到终止流行和长期巩固,都是寄生虫学必须用理论和从理论到实际加以阐明的领域。例如:寄生虫①寄生虫学是从寄生虫病的病原学和病原种群动力学的角度,论证上述过程的基本原理,并用以直接揭示寄生虫病流行的规律。从病原种群的遗传变异和生态变化,预测和确证流行区性质的改变。从病原增殖与致病能力及其和外界条件的关系探索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②从寄生虫学角度,对于新近出现在某一地区的寄生虫(人源的或人兽共患的)或者已经得到控制或消灭的寄生虫病进行监测、预报和防止回升。③从寄生虫的物质代谢的研究,提示合成新的抗寄生虫药物的途径。分支寄生虫学又有兽医寄生虫学、医学寄生虫学、人体寄生虫学、分子寄生虫学等。发展历史寄生虫学史前期1、公元前阶段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世纪开始的时期。主要停留在一些寄生虫感染症状的记载上,而所形成的认识极为模糊。如希波克拉底(H ip-pocrates)将发热的不同类型归结地理、气候不同所致,认为(疟疾)脾肿大及发病是因为喝了沼泽地的水所致,而这一学说直到17世纪中叶,一位内科医生重新发现疟疾的不同类型,并发现金鸡纳树皮的提取物(奎宁)可以治愈该病,希波克拉底的学说才得以重新流传。另外,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于公元前384~372年提出了蠕虫非生物起源学说。这一时期对寄生虫学的认识,主要是对一些寄生虫病症状的认识或病原体的发现。包括了人们从古尸中获得了大量的证据,如智利的古人类遗骸清楚表明了恰加斯氏病(Chagasdisease)的存在;20世纪70年代分别在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湖北荆州地区出土的西汉古尸的肠道内,发现日本血吸虫虫卵等。2、公元后阶段公元世纪开始至1684年的时期。随着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能从发现一些大型寄生虫(m acroparasite)发展到发现新的微寄生物(m icroparasite),但这一阶段尚未形成理论,对学科发展造成的影响较小。如公元6世纪,中国后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记载过治疗马、牛、羊疥癣的方法,并认识到该病有传染性;9世纪,唐朝李石著《司马安骏集》中,有用手术取出马眼中浑睛虫作为这种寄生虫病的治疗方法叙述。因此,史前期主要以有文字记载、病症描述、病原发现为特点。寄生虫学萌芽期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期。这一时期以发现新寄生虫、萌芽寄生虫学理论为主要特点。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和细胞理论的建立,不但促进了其他医学领域的进展,还促进了寄生虫学的成长。意大利内科医生Francesco Redi出版了第一部寄生虫学书籍《Os-servazioni inforni agli animali viventi che si trovanonegli animali viventi》,而成为"寄生虫学之父"。嗣后的理论进展包括巴斯德(Pasteur)提出的非生物起源不可发生的证据、科赫(Koch)发现微生物导致疾病,最后Patrick M anson于1877年提出了媒传寄生虫病的概念并创立了热带医学领域。这一时期的理论发展,使热带病这门学科正式建立,而寄生虫学作为一门学科尚处于萌芽状态。这一时期的寄生虫学科处于待发展时期,与当时的医学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表现在一方面蠕虫学的研究推动了"细菌论(germ theory)"发展,这一学说在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导致在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医学科学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虫媒传播细菌性疾病的理论,又促进了人们后来对疟疾传播过程的认识。寄生虫学形成期1、形成阶段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早期。以Patrick M anson (1877)提出媒传寄生虫病的概念为标志性起点。这一阶段以病因寻找,形态描述,生活史发现为主要特点。其中无疑凝结着许多寄生虫学家的卓越研究成果,加上当时殖民化进程的政治因素,热带病成为当时生物医学的领头学科,其中寄生虫病化疗研究和寄生虫病病因学研究进展推动了整个生物医学的研究进程。如20世纪20年代,就发现了奎宁及其衍生物可用于治疗疟疾,依米丁可治疗热带痢疾,Bayer205可治疗锥虫病等,这早于细菌性疾病化疗10多年。同时,对寄生虫的生活史及病因学的研究成果,可很快应用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导致了一大批科学家热衷于发现更多的寄生虫生活史及寄生虫病病因,如W illiam Leishm an和Charles Donovan(1901~1939)发现Kala Azar的病因;David Bruce(1888)发现了布氏锥虫(Trypanosom a brucei),并发现采采蝇为其媒介;意大利学者发现了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并确定由此引起的致命疾病;巴西科学家Carlos Chagas(1907~1913)发现了克氏锥虫(Trypanosom a cruzi)及其生活史,以及该寄生虫所致的恰加斯病,弄清了该病病理和流行病学的所有细节。另外,有2名科学家因对寄生虫学所作出的贡献而获诺贝尔奖:CharlesLaveran(1884)因发现疟原虫生活史中各期形态而于1907获奖,Ronald Ross(1897)因对疟疾经按蚊传播的重大发现于1902年获奖。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使寄生虫学进入到顶峰时期,将原虫学、蠕虫学和昆虫学人为地纳入寄生虫学的范畴。2、建立阶段1914~1942年。这一阶段以创办刊物,建立队伍,纳入教学内容为特点。由于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促使了学术期刊的发展。1908年第一本英文杂志《Parasitology》作为Journal of H ygiene的补充本而创刊,主要内容涉及"传播疾病的昆虫、疟疾、锥虫病、螺旋体病、巴贝虫病、鼠疫以及寄生蠕虫病",但当时大多数有关寄生虫学论文均发表在其他各类学术杂志上。直至1914年《Journal of Par-asitology》创刊,寄生虫学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独立学术期刊,并界定该刊物为"重点在于动物寄生虫的形态学、生活史和生物学,以及动物与疾病的关系",明确了寄生虫学的内容与范畴。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的寄生虫学家队伍形成,各种寄生虫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相继建立,在部分较大的高等学校将寄生虫学列入研究生教育课程,不同的寄生虫学专业杂志相继出版,不同的理论或学说也相应出现。另一位诺贝尔获奖者W agner-Jauregg(外科医师),因其发现脑型疟于1927年获奖。但是,在这一寄生虫学辉煌历程中,寄生虫学作为与动物学天然联系的独立学科,仍以经典的分类与生活史探索等内容为其研究重点。在寄生虫学形成期内,许多学者注重动物学的研究,在分类学、形态学及生活史等方面研究较为深入,对许多寄生虫生活史的认识在此阶段完成,并逐渐形成了寄生虫学这门独立学科。随后,由于与现代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等学科联系较少,阻碍了寄生虫学的快速发展。因而在辉煌时期之后出现了较长的低谷时期。现代寄生虫学时期1948年起至今。这一时期以实验寄生虫学的发展为主要特征。1918年前,大多数寄生虫的形态和生活史都已阐明,而这方面的研究人员主要以动物学家为多,研究的内容停留在动物学分类方面,与疾病的关系研究甚少。与此同时,生物医学的主要发展方向源于生物化学、化学和物理学,与动物学紧密联系的寄生虫学错过了其战后追踪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发展机遇,这一错失和滞后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8年,Vincke和Lips分离首株啮齿动物疟原虫(Plasm odium berghei),开创了实验疟疾学新领域,成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现代寄生虫学标志性起点。以疫苗、抗原变异、虫体培养等方面为主的研究已融入了现代生物学、现代生物化学等内容,而以疾病预防控制内容密切联系的研究已融入了人类学、经济学、环境学、地理学等内容。这两方面的进展,促进了寄生虫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渗透、相互影响。如1988年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的每个细胞起源已经完全清楚,使得在多细胞生命体内研究一个完整无缺的单个细胞的发育和形态成为现实;该线虫同时也是人类第一次完成的对多细胞动物基因组序列测定的动物,为后来测定果蝇、人类和小鼠等基因组序列提供了基因技术基础;特别是程序性细胞死亡(凋亡)理论促使了能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Gleevec治疗肿瘤药物应用。更有许多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利用秀丽隐杆线虫作为实验模式生物,用于研究多细胞生物及人类疾病的基因学、行为学、遗传学等现代学科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的寄生虫学家更注重将现代超微技术、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新的理论概念和技术引入寄生虫学,而产生了诸如分子寄生虫学、免疫寄生虫学、地理寄生虫学的新型交叉学科。一些交叉学科的科技杂志也相应出现,包括《Parasite Im m unology》、《Molecular&Biochemical Parasitology》、《Insect Biochem istry&M olecular Biology》和《Insect M olecular Biology》等。特别是近年来,包括疟原虫、血吸虫、马来布鲁线虫、利什曼原虫、克氏锥虫等的寄生虫基因组计划的启动,明确标志着寄生虫学已跟上了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

146 评论

真真麻烦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双月刊,曾用名《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规格为国际通用的大16开本,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7423,国内统一刊号CN 31-1248/R,邮发代号为4-362(BM-94),2010年每期20元,全年120元。

10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上第一本寄生虫专业期刊叫什么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双月刊,曾用名《寄生虫学

    暗了个然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世界上第一本寄生虫专业期刊叫什么名

    《中华传染病杂志》是传染病、 寄生虫病专业高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包括临床各科各种感染性疾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传染科临床密切

    a41606632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世界上第一本寄生虫专业期刊叫什么名称

    寄生虫学是研究寄生虫病病原(寄生虫)的生物学、生态学、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的科学。中文名寄生虫学适用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形成时期19世纪后期至20世

    小Journey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世界上第一本寄生虫专业期刊叫什么名字

    什么是寄生虫学?那就是专门的日本医科出寄生虫的学科呀

    来自巴厘岛的松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世界上第一本寄生虫专业期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是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83年创刊,双月刊,曾用名《寄生虫学

    MOMO丫丫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