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8

许文强的爷
首页 > 论文问答 > 化学类中文期刊和影响因子有哪些区别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颖颖emma

已采纳
以下化学类期刊可供你参考:分析化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化学学报 物理化学学报 催化学报 无机化学学报 有机化学 色谱 分析测试学报 分析试验室 分子催化 分子科学学报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分子科学学报 化学进展 化学通报 中国科学化学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化学试剂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人工晶体学报 质谱学报 合成化学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330 评论

呼啦啦呼嘞嘞

分析化学方面的权威期刊有哪些本刊荣获1999年首届国家期刊奖和200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特别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大版)、《化学文摘》、俄国《文摘杂志:化学》、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20多种检索刊物和数据库收录。据CJCR获悉,历年来本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中国科技期刊排序前列,1999年和2000年其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国内化学类期刊第一名。

202 评论

小昕总理

影响因子: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级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鉴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复合影响因子是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被评价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综合影响因子是以基础研究、技术研究、技术开发类科技期刊及引证科技期刊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作研究期刊作为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计算,陪评价期刊前两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可悲引文献总量之比。

218 评论

小喵呜777

1 新型炭材料 236 2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004 3 中国稀土学报 978 4 无机材料学报 576 –纳米陶瓷5 复合材料学报 566 6 材料科学与工艺 500 -EI7 材料热处理学报 496 8 材料研究学报 481 -EI9 稀有金属 479 10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455 11 宇航材料工艺 434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425 13 材料导报 419 14 金属功能材料 419 15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400 16 功能材料 394 17 J RARE EARTHS 391 18 材料工程 334 –EI 金属材料19 建筑材料学报 325 -EI20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317 21 稀土 315 22 机械工程材料 269 23 贵金属 266 24 绝缘材料 246 25 玻璃钢/复合材料 242 26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38 27 材料保护 223 28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6 29 航空材料学报 206 30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 31 钛工业进展 185 32 腐蚀与防护 180 33 磁性材料及器件 166 34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151 35 J MATER SCI & TECH 103 36 信息记录材料 092 37 耐火材料 086

221 评论

Macchiato~0704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 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影响因子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扩展资料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响因子

194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