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9

yanran8385
首页 > 论文问答 > 北京纪事杂志社特约摄影记者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逍遥黑猫

已采纳
姓名:刘宝军。性别:男。籍贯: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柏各庄镇小庄村。工作单位:滦南县财政局。主要社会兼职:文墨网主持人,先后被聘为法制日报特约撰稿人、人民日报海外版特约记者、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网联盟河北代理、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文墨网总站 文墨网友谊阁 文墨网俱乐部 友谊第一网《香港税法鉴考》 《中国财政》杂志 1998年第4期《得贤则昌》 人民日报国内版 1999年11月30日《赞廉内助》 人民日报国内版 1999年7月17日《普通百姓有何错?》 中国文化报 1999年11月23日《信息经济――落后地区快速发展的契机》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5月27日《遗产税制度下的富人和百姓》 国际经贸信息 2000年6月13日《入世后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中国财经报 2000年5月24日《呼之欲出的遗产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7月8日《“吃网饭”随笔》 中国财经报 2000年8月30日《姹紫嫣红 银行如花》 中国财经报 2000年9月27日《贪官曾是“好干部”?》 人民日报国内版 2000年9月26日《重视并善善待舆论监督》 人民日报国内版 2000年10月16日《漫话吃“网饭”》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10月21日《开门纳贤》 人民日报国内版 2000年11月1日《中国的高考与素质教育》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12月30日《他比比尔·盖茨更会赚钱》 《看世界》杂志 2001年第2期《巧用网络蚂蚁与吸血鬼》 《统计信息化》杂志 2001年3-4期《上网是否应讲“诚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7月20日《网络与传统产业手拉手》 中国产经新闻 2001年8月14日《话说上网的赔与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1年8月17日《互联网何时走出“冬季”》 人民政协报 2001年8月21日《网络语言的是与非》 中国产经新闻 2001年8月28日《网上营销―药店发展的“捷径”》 《中国药店》 2002年第3期《网络经济正从泡沫中淡出》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1年第32期《决策违法的7种现象》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2年第39期《应重视税改后村集体债务问题》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快讯》周刊2003年第31期 1991年在第二届城市文学作品评奖中获“城市文学之星”奖,名列全国四名获奖者之首。1991年获唐山劳动日报社“党在我心中”清曲杯征文二等奖。1991-1994年获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优秀通讯员。1992年获第二届华夏写作大赛优秀奖。1992年获中国财政杂志社“财苑新风赞”征文优秀奖;1994年获财政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信用”征文二等奖;1995年获唐山市文联、唐山市作家协会“唐山市文学新秀”奖。1996年获河北省财政厅《会计法》实施十周年征文鼓励奖。1997年被唐山市委台湾工作办公室评为“优秀对台宣传通讯员”。1997年获河北税务杂志社1996年度优秀作品二等奖。1998年获人民日报海外版“贵宾金卡”奖。1998年获人民日报“成山杯”金台随感征文三等奖。1998年获人民日报海外版“优秀特约记者”奖。1998年获唐山市珠算协会、会计学会调研课题论文三等奖。1999年获唐山市会计学会论文评选“优秀论文奖”。2001年获唐山市委宣传部、党史研究室、党校、社科联“理论研讨征文二等奖”。2002年获光明日报、新华出版社“漫步漫笔”征文三奖。2002年获河北省财政厅“重点难点问题调研”成果三等奖。 1989年 被唐山人民广播电台聘为特邀记者1989年 被河北农民报聘为特邀通讯员1989年 被河北经济日报聘为特邀通讯员1991年 被财政部《乡镇财政》杂志聘为特约通讯员1993年 被人民日报海外版聘为特约记者1995年 被批准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为会员1998年 被批准加入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为会员1999年 被聘为《世界经济》杂志采编员2001年 被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快讯》周刊聘为通讯员2001年 被聘为中国经济时报河北记者站特约记者2001年 被聘为法制日报特约撰稿人2001年 被《发现》杂志社聘为副理事长2003年 被《华夏诗词》聘为特约创作员 1984年至1989年,刘宝军主要给滦南人民广播电台、滦南电视台、唐山劳动日报、唐山人民广播电台、唐山电视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写消息、通讯、新闻调查,也搞图片报道,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并被唐山人民广播电台聘为特约记者,被河北经济日报、河北农民报聘为特邀通讯员,多次受到县委宣传部表彰。1990年刘宝军被调到滦南县财政局办公室做文字工作,随之,他的稿件内容和投稿范围也有了新的突破:刘宝军的论文《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农税改革——“两税法”及其现实意义》、《中国历代财税机构沿革考略》、《唐代的税制改革及其现实思考》先后在《中国财政》上刊出,中国财政杂志社副总编辑刘凤桐特意打来电话,说刘宝军的几篇论文对当时制定减轻农民负担方案,谋划新的农业税条例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鼓励刘宝军多看多想多写,还介绍刘宝军做《乡镇财政》杂志(财政部地方司主办,后来改为《县乡财政》)的特约通讯员。《婚礼事变》、《滦南县金刚石厂向全国同行业挑战》(与人民日报记者赵川东合写)、《少讲套话》、《说孝》、《“听”与“顶”》、《赞廉内助》、《重视并善待舆论监督》等多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国内版上刊出后,受到县财政局、市财政局、宣传部的精神、物质奖励,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蒋荫安与刘宝军谈话后,亲自与通联部联系,破例聘刘宝军做人民日报海外版特约记者(一般要求被聘者为各地方报刊职业记者)。刘宝军不负厚爱,勤奋不懈地采访、调查、写稿,寄稿数和上稿数都在特约记者中名列前茅,《信息经济――落后地区快速发展的契机》、《遗产税制度下的富人和百姓》、《呼之欲出的遗产税》、《贪官曾是“好干部”?》、《漫话吃“网饭”》、《中国的高考与素质教育》、《上网是否应讲“诚信”?》、《话说上网的赔与赚》等多篇稿件先后被采用。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人民日报海外版召开专题会议,刘宝军以特约记者身份参会后,根据会议要求和驻港记者提供的资料,努力学习、研究,认真写作,较好地完成了《香港税法鉴考》、《科技在香港经济中的启动作用》、《回归后的香港财政》等3篇集研究性、背景性和新闻性于一体的文章,先后刊登在回归前后的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专栏,并在1998年1月召开的总结表彰会上向刘宝军颁发了“贵宾金卡”奖。1998年11月,刘宝军以较高的上稿篇数被评为1993-1998年度优秀特约记者,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中国知识经济研究人才库》以词条形式收入了刘宝军的名字和简介。由于办公室工作十分繁杂,上班时间忙于公文和事务性工作,刘宝军就利用好晚上、中午和周六、周日。只要身体允许,晚上总是到午夜才休息,中午没有午睡过,周末很少上街散散心,加上烟、酒、牌、骰一样不会,为读书、调查、写作赢得了不少时间。刘宝军采访过县内的水泥、轧钢、金刚石、纸业、轧辊、预制板、石棉瓦、家具、纺纱、洁具、养鸡、面粉、印刷、商业等30多家国有、合资、集体、个体企业和柏各庄、东黄坨、宋道口、侯各庄、长凝、姚王庄等40多个基层单位、行政村,也采、写过北京、石家庄、秦皇岛、承德等地一些事件和景区,《移风易俗谱新篇——滦南县厚养薄葬的调查》、《为百姓筑“脊梁”——记滦南县水泥厂》、《只用6分地100天收入1万元》、《“面粉状元”陈贵凤的“网纲绳”理论》、《“面包冠军”靠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有理论重实践的农民企业家——张卫东》、《庄头北建材有限公司砸碎所有非合格品》、《北京大学生的周末市场观》、《经济账?法律账?》、《电脑比酸梨便宜》、《乡镇企业靠什么叫响全国——滦南县金刚石厂的经营之道》、《老百姓感受大降息》、《双塔山上“度”人生》等大量稿件及照片在中国财经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乡镇财政》杂志、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产经新闻、国际经贸消息、新华社《世界经济》杂志、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快讯》杂志、《中国保险》杂志等部级和国家级媒体刊出,有20多篇稿件(有的与周利军合写)入选县政府编写的《发家之道100例》一书和农民日报编写的《农民科技致富门路》一书,部级和国家级上稿数达到平均每月3—5篇,每年40-50篇。1996年,在徐州举办全国财政系统通讯员培训班,刘宝军应负责组织工作的《乡镇财政》编辑部之邀到培训班讲课,从通讯、调查、论文和纪实文学4个方面讲了些体会和写作要点,反响较好,杂志上还登了刘宝军讲话的照片和摘要。刘宝军在断火庄村采写的《赵长源养蛋鸡有“诀窍”》一稿在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农民日报播发后,全国各地向赵长源请教问题、要求拜师、前来参观、请求授课等来人、来函使赵长源应接不暇,后来他只好拿着90多封来信向刘宝军和县政府求援(县政府当时打印了赵长源的综合复信并给他了足够的信封和邮票,后来还支持了他一些生产资金),引起县政府领导的重视,《滦南快讯》以两个整版的篇幅专题刊发了题为《90多封来信引起的思考》的政府专论,对当时制定经济政策、指导农民发展多种经济、确定经营思路起到了借鉴作用。1994年到2000年间,刘宝军在基层财政所工作,亲身参与、体验了一线征税工作,对农村干部、群众的生活,对征纳关系、农税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见解,先后写出了《建立新型农税征纳关系》、《立足培植壮大财源》、《农税征收中的法律问题》、《香港税法鉴考》等10多篇论文,《上坡子财政所步步上高坡》、《滦南财政迈上新台阶》等20多篇报道和组照,《眼睛》、《老财政的脸》、《倔伯咧嘴》、《老农话回归》、《老蔫完税》等多篇纪实文学在中国财经报、《中国财政》杂志、《乡镇财政》杂志、中国经济时报刊出。1996年,刘宝军买了电脑,后来又接入了互联网,开始学习应用Internet,用全新的方式和最前卫的手段与编辑部和被采访人联系、查找学习资料、向编辑部发送稿件乃至在线采访,取得了用通常方式不可能取得的成效。比如刘宝军一行在北京研讨会后游香山时,遇到几位国外游客,其中有一位叫丹尼斯·霍朋的美国朋友过来与大家聊天,他说自己正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出售月球。刘宝军一行人都还没有听清楚他说的具体意思,这位美国朋友就匆匆去追他的同伴了,但他在刘宝军通讯录上留下了E-mail地址和ICQ号码,后来,刘宝军通过Internet对这位美国朋友进行了十几次采访,写出了《他比比尔·盖茨更会赚钱》一文,在《看世界》杂志(当时由新华社主办)上发表了。又如刘宝军在互联网上的QQ中,无意间与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相遇,并就他的“昆朋网城”、网站“烧钱”等问题进行了采访,很快写了一篇题为《姜昆:取个网名叫“笨笨”》的专访,然后把“采访”记录从电脑上复制、整理,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网络周刊”上发表了。再如,一位与刘宝军素有联系的编辑从《世界经济》调到《中国药店》杂志后,给刘宝军发来email,说他刚来乍到,组稿有些困难,想让刘宝军写一篇关于网络营销和连锁药店的文章,刘宝军对此行业生疏,如果没有互联网,是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有较深的了解并写出较好文章的。刘宝军连续在互联网上浏览、研究了20多家网上药店,从网上购买了3种药品,下载、学习了23篇关于网上药店的理论、实践文章后,就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写出论文《网上营销――药店发展的“捷径”》,发表在2002年第三期《中国药店》上。刘宝军通过email与中国人民大学“网院”助理赫成义联系后,用QQ采访了3个试点“网大”的45名学生,对相关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写出了《“网大”生:人才市场“冷”与“热”》,发表在《北京纪事》2003年15-16期。与此同时,刘宝军还逐步深入地写出了《“网词”鲜活却非文化幸事》、《话说上网赔与赚》《互联网何时走出“冬季”》、《吃“网饭”随笔》、《信息经济――落后地区快速发展的契机》、《网络经济正从泡沫中淡出》、《上网有益却危机四伏》、《网络行为还要进一步规范》、《新经济:“人才横渡”为哪般?》、《姹紫嫣红,银行如花》、《入世后,中国互联网业何去何从》、《ASP:真正的互联网时代》等较多较好的IT论文,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财经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产经新闻、《经济世界》、《青年一代》等报刊上。“中青在线”网站编辑冯健、李学凌从网上看到刘宝军的一些IT文章后,通过popo与刘宝军联系,聘刘宝军为“专栏作家”,并在网站为刘宝军建立了专栏作家个人网页;人民日报社一位副总编看到刘宝军一些关于网络经济的论文后,说人民日报社主管的《中国经济快讯》正招聘特约通讯员,并介绍了通讯员权利和义务,刘宝军表示愿意后,这位副总编当即与《中国经济快讯》编辑部主任姜洁联系,让刘宝军做特约通讯员。刘宝军的文学作品被编入小说集《冷遇》、散文集《热风》、诗集《世纪之吻》出版。2002年,新华联合数据公司唐山负责人马会杰了解到刘宝军的成绩后,说想赠给刘宝军一个网站系统,用“联合数据”的网站宣传刘宝军的作品,同时也通过网站本身的“样品作用”来宣传联合数据的系统软件。”刘宝军为网站取名“文墨网”(又名“翰墨园”,设有“书法”“篆刻”“相册”“摄影纪事”“文人墨客”“散文”“诗歌”“论文”“小说”“幼芽”十个通用栏目,同时设有几个个人专栏。由于当时联合数据的模板是企业的,刘宝军在使用中做成了文学的,从软件功能和网页制作上讲,是一种新的突破。2004年,刘宝军的“文墨网”实现了软件升级,申请了国际域名:又名“刘宝军在线”“文墨e园”。加上朱炳泉、肖波、艾蒿等几位栏目主持人的参与,使网站在规模上和人气上有了新的突破,成为“中国图片网(滦南)”“滦南文化网”“滦南文学”网的合作伙伴。刘宝军被中网联盟聘为河北代理。
100 评论

无敌沈阳人

王松兴(笔名:王超、南风),男,1972年2月出生,资深媒体人,人物博报—松兴网负责人。199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现任职务是北京某媒体记者,特邀评论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公网联动记者、中国书画家杂志总编辑、《名人名家》杂志执行副总编辑。

134 评论

qq496257996

在好莱坞,有一个人似乎很少被人想起,但提起他又人人肃然起敬,这便是大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当然,提起库布里克就咬牙切齿的人也大有人在,那便是与他合作过的演员们,从主演《斯巴达克斯》的柯克·道格拉斯开始,人人都说这位导演是疯子、是虐待狂。而库布里克对这些大牌明星们也嗤之以鼻,提起好莱坞他更是从来不说好话,他宁愿长年住在英国伦敦的郊外,也不愿在贝伐利山与那些“白痴”、“势利眼”照面。 与大多数美国导演相比,库布里克的作品少得可怜,如果将他早期个人制作的实验性影片也算入的话,只有不到二十部。库布里克早年曾是记者,对电影的狂热,使他很快便成为地下电影的代表人物,他超常的才华引起了好莱坞的注意。从60年代开始,他成为一位职业电影导演,八十年代国内观众看过的《斯巴达克斯》便是他进入好莱坞的第一部作品。但库布里克对拍摄这样的商业片似乎不感兴趣,很快他就以自己独特的个性让制片商和观众连连吃惊。电影学者大多将库布里克看作是战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力求表现荒诞的人生和悲剧化的哲理,现代主义电影大师如伯格曼、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人的作品也大多如此。 六七十年代是库布里克创作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社会和文化经历了重大的变革,这给了库布里克无限的灵感。《奇爱博士》是一部有关未来战争的梦魇般的黑色幽默剧,叙述了核恐惧笼罩下未来世界的毁灭。它以独特的视角突出了这样一个主题:核恐惧、核危机不过是人性危机的外在表现。人的危机存在一日,文明的危机便会存在一日。《罗丽塔》改编自著名作家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到1997年它已经被三次搬上银幕,库布里克的这部被大多数人公认为最好的一部。完成于1971年的《发条桔子》是部有强烈的六十年代“嬉皮士”文化色彩的影片,它也是库布里克最成功的代表作。影片通过青少年犯罪及社会权力机构对青年的迫害这两条线索,表达了库布里克对六十年代一系列文化、政治、伦理现象的看法及态度。影片中的暴力场面引起了观众的惊愕。暴力问题是贯穿于库布里克影片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一方面,库布里克反对暴力,尤其反对暴力对人性的损害。另一方面,出于对道德沦丧、暴行肆虐的社会现实的憎恶,他认为对待暴力也只有使用暴力。尤其是在个人受到社会权力机构的压抑与异化时,果敢地使用暴力来反抗是唯一的自我解放途径。《二○○一年太空漫游》则是一部对人类历史进程进行史诗般描绘的科幻片。很多年过去,这部影片仍被多次评为“有史以来最佳的科幻片”。这部作品以一种冷峻、客观的风格和高度的庄严感与使命感探讨了人类未来的存在前途,库布里克赋予这部影片最富哲理意味的主题是:人于进化、发展的历史中,于茫茫的宇宙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不得,最后终结于漂泊和毁灭。 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库布里克只拍了三部影片,即《巴里·林顿》、《闪灵》和《全金属外壳》,这些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显示出他善于驾驭不同题材,掌握不同风格的能力。《巴里·林顿》以其优美的影像造型和古典音乐的运用令无数观众倾倒。《闪灵》则将七十年代以来恐怖片的创作推向高潮。一个大雪封山的冬季,看守宾馆的作家疯狂的杀戮直到今天仍让许多观众难以忘怀。高度电影化的造型手段也让人们看到了这位导演的非凡功力。《全金属外壳》则是一部越战题材影片。越战片在当今美国影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类型,大有泛滥之势。库布里克选择的视角较为新颖,深入细致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变化,在众多同类题材影片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库布里克的作品尽管不多,风格样式也灵活多变,但有一点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力求以电影来体现哲理化的意蕴,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观赏性,但他特立独行的思索给影坛注入文化与哲理的亮色。他对影像的极致化追求丰富了电影语言,在这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国际先驱者论坛报》曾把他与意大利的费里尼、瑞典的伯格曼、日本的黑泽明列为当代世界上最重要的四位电影导演,许多文化学者在研究社会思潮与文化现象时,也常以他的作品为分析对象。美国电影史学家彼得·科维曾这样说:“库布里克敢于蔑视社会常规,拓展题材领域。他的每部作品都不是随时间流逝的平庸之作。”不久前,美国著名电影杂志《好莱坞报道》在全世界500位导演中评出40位“最有影响力”的导演,库布里克排名第五,可谓名至实归。本系列收录了已故电影大师库布里克作为导演的全16部作品,包括3部短片。按年代降序: 大开眼戒/紧闭双眼/大开眼界 Eyes Wide Shut (1999) 全金属外壳/金甲部队 Full Metal Jacket (1987) 闪灵/鬼店/幽光 The Shining (1980) 乱世儿女/巴里·林登 Barry Lyndon (1975) 发条橙/发条橙子/发条桔子 A Clockwork Orange (1971) 2001太空漫游/2001:天空奥德赛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奇爱博士/斯特伦奇洛夫博士/密码114 D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 洛丽塔/一树梨花压海棠 Lolita (1962) 斯巴达克思/万夫莫敌/风云群英会 Spartacus (1960) 光荣之路 Paths of Glory (1957) 杀手/谋杀 The Killing (1956) 杀手之吻/死之吻 Killer's Kiss (1955) 水手 The Seafarers (1953) 恐惧和欲望 Fear and Desire (1953) 争战之日 Day of the Fight (1951) 飞翔的牧师 Flying Padre (1951) 下载地址_data/200/0609/html %20K&id2=1158748806

177 评论

馒头笑开了花

熊飞多次参加全国和地区性的各项书法大赛、大展,并摘金夺银。2005年,他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书法大赛上获入围奖,2006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橘子洲杯”全国书画大赛上荣获银奖,又在中国书协举办的“洛阳杯”书法大赛上获得草书特别奖、香港回归十周年全国书画大奖赛中获得金奖,并于《北京纪事》杂志社主办的“2010年北京最有价值书画家” 的评选中,荣登金榜。

250 评论

相关问答

  • 北京纪事杂志社特约摄影记者

    熊飞多次参加全国和地区性的各项书法大赛、大展,并摘金夺银。2005年,他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国书协联合举办的《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书法大赛上获入围奖,2006年在

    Bubble0104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杂志招聘特约记者

    要对画有些研究,了解他的,了然世界的,总之只要有艺术家的天才,艺高人胆大。

    曾在气院呆过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杂志招特约记者2019

    特约记者——是新闻单位为某项重要的采写任务约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完成而给以的称号。特约记者采写的稿件一般比较重要,且有特色。由于特约记者在该新闻单位里没有编制,所以

    嘉定美食客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军地纵横杂志社特约记者

    男成志明,1940年出生,山西新线人。毕业于新绿中专。现任山西省新绛县运管所运政管理稽查员,交通纵横杂志社特约记者。

    艾吃艾美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北京纪事杂志社

    《十月》 地址:北京北三环中路6号 《小说》地址:北京东四12条21号《北京文学》地址: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号《人民文学》地址: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楼《啄木鸟》

    灯神的精灵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