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6

excellentpri
首页 > 论文问答 > 集邮杂志最值钱的版本封面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阿c的鲁鲁

已采纳
我有一张一元的邮政票,现在是什么价格呢?
118 评论

小阿殷-

《集邮》杂志从1955年1月创刊至今,已有46年刊史。由于时间跨度大,中间几经停刊和复刊,其中停刊时间最长的一次是从1966年7月至1979年12月。因此,要集全一整套《集邮》杂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集邮文献爱好者一般将《集邮》杂志的收藏分成两小阶段进行,一个阶段是文革前的《集邮》杂志,共计125期(册);另一阶段是从1980年1月《集邮》杂志复刊至今,共计200多期(册)。有的爱好者只注重收集1980年复刊后出版的部分,原因在于全国范围内留存下来的成套的《集邮》杂志不超过1000套,要想收集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整套文革前《集邮》杂志的市场价约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成交价格的高低主要是以品相的好坏为标准。而1980年复刊后的部分则相对容易,1000元左右即可收集齐全。 一、文革前《集邮》杂志的收藏要点 文革前《集邮》杂志并不是本本都稀缺,一般来讲是两头少、中间多。但也有例外,如处于中间时段的1960年第7期就十分罕见,市场价一般不低于300元。记得笔者刚开始经营《集邮》杂志时也不明就里,别人要买这一本时,开价每本50元,结果连品相有严重缺陷的都被一抢而空,等明白过来了再出200元一本的高价也找不到。价高的原因出在印量上。1960年第7期实际上是一本停刊号,这一期出版后《集邮》杂志即告停刊(或日休刊),一直到1961年7月才复刊,时隔整整一年;而这一期的印量仅有24500册,比1955年第1期(创刊号)的印量还少,且事后没有任何加印。 所谓“两头少”,是指刚刚创刊的1955年和即将停刊的1966年所出版的《集邮》杂志较为紧俏。创刊号于1955年1月28日出版,定价为旧人民币1000元,折合新人民币为10元;印量为25700册。创刊号面市以后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各地售缺纷纷告急的情况下,只好于1955年2月10日第二次印刷,结果比第一次印得还多,印量为28000册。这样,创刊号就有了两种版本,暂且称为原版和再版。原版的市场价一般为400元至500元,再版的市场价一般为200元左右。 1966年第6期(即停刊号),也是非常稀缺的一期,但是从本期刊登的大段大段的社论和语录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推断其印量肯定很少。这一期里有关集邮的文章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转载自《人民日报》和《红旗》的社论,里面还附有一张铅印的小版条,上面印的是:“现因全力参加文化大革命活动,经上级批准,‘集邮’月刊从今年第七期起暂时停刊,凡已交预订费的订户,由原收订邮局负责退款。人民邮电出版社”。目前,1996年第6期的市场价为500元左右。 除以上这3本,1996年第5期也比较罕见。这期的内容同1966年第6期相似,目前市场价也在200元上下。概括地说,文革前的125期《集邮》杂志除了这4本,其余均较为常见,市场价在20元至40元之间。笔者在经营实践中发现,1955年第2-12期,1961年第1、2、3期,1962年第10期,也比别的期数稀缺,价格要销高一些。究其原因,有时候令人想不到,如1962年第10期之所以较罕见,原因在于这一期封底印的是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且是彩色原大;不少集邮者从封底剪下来放进集邮册里充数,因此笔者手头的这一期有不少是被开了天窗或缺封底的。 文革前《集邮》杂志还有一个小秘密鲜为人知,那就是1996年第5期的“北京版”。1966年第5期流传于世的有两个版本,差异在于封二。“北京版”的封二是阿尔巴尼亚当时发行的新邮图案,而另一个版本的封二印的却是一段“毛主席语录”。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时印1966年第5期时,封二全是“毛主席语录”;等全部发行出去之后,又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在封二印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时印1966年第5期时,封二全是“毛主席语录”;等全部发行出去之后,又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封二印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不合适,需要收回。可是杂志已经发下去了,怎么收回呢?外地的《集邮》杂志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来了,且大张旗鼓地回收,影响更不好。于是《集邮》杂志发行部的同志在北京地区挨家挨户地上门回收已经发到订户手中的1966年第5期,然后紧急加印了一部分再送到这些订户手中——这一部分的封二取消了“毛主席语录”,改为印邮票图案,因此形成了北京和外地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物以稀为贵”,北京的订户只有1000户左右,“北京版”的1966年第5期当然奇货可居了,市场价不低于500元。

267 评论

八点了解

《集邮》杂志从1955年1月创刊至今,已有46年刊史。由于时间跨度大,中间几经停刊和复刊,其中停刊时间最长的一次是从1966年7月至1979年12月。因此,要集全一整套《集邮》杂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集邮文献爱好者一般将《集邮》杂志的收藏分成两小阶段进行,一个阶段是文革前的《集邮》杂志,共计125期(册);另一阶段是从1980年1月《集邮》杂志复刊至今,共计200多期(册)。有的爱好者只注重收集1980年复刊后出版的部分,原因在于全国范围内留存下来的成套的《集邮》杂志不超过1000套,要想收集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整套文革前《集邮》杂志的市场价约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成交价格的高低主要是以品相的好坏为标准。而1980年复刊后的部分则相对容易,1000元左右即可收集齐全。 一、文革前《集邮》杂志的收藏要点 文革前《集邮》杂志并不是本本都稀缺,一般来讲是两头少、中间多。但也有例外,如处于中间时段的1960年第7期就十分罕见,市场价一般不低于300元。记得笔者刚开始经营《集邮》杂志时也不明就里,别人要买这一本时,开价每本50元,结果连品相有严重缺陷的都被一抢而空,等明白过来了再出200元一本的高价也找不到。价高的原因出在印量上。1960年第7期实际上是一本停刊号,这一期出版后《集邮》杂志即告停刊(或日休刊),一直到1961年7月才复刊,时隔整整一年;而这一期的印量仅有24500册,比1955年第1期(创刊号)的印量还少,且事后没有任何加印。 所谓“两头少”,是指刚刚创刊的1955年和即将停刊的1966年所出版的《集邮》杂志较为紧俏。创刊号于1955年1月28日出版,定价为旧人民币1000元,折合新人民币为10元;印量为25700册。创刊号面市以后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各地售缺纷纷告急的情况下,只好于1955年2月10日第二次印刷,结果比第一次印得还多,印量为28000册。这样,创刊号就有了两种版本,暂且称为原版和再版。原版的市场价一般为400元至500元,再版的市场价一般为200元左右。 1966年第6期(即停刊号),也是非常稀缺的一期,但是从本期刊登的大段大段的社论和语录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推断其印量肯定很少。这一期里有关集邮的文章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转载自《人民日报》和《红旗》的社论,里面还附有一张铅印的小版条,上面印的是:“现因全力参加文化大革命活动,经上级批准,‘集邮’月刊从今年第七期起暂时停刊,凡已交预订费的订户,由原收订邮局负责退款。人民邮电出版社”。目前,1996年第6期的市场价为500元左右。 除以上这3本,1996年第5期也比较罕见。这期的内容同1966年第6期相似,目前市场价也在200元上下。概括地说,文革前的125期《集邮》杂志除了这4本,其余均较为常见,市场价在20元至40元之间。笔者在经营实践中发现,1955年第2-12期,1961年第1、2、3期,1962年第10期,也比别的期数稀缺,价格要销高一些。究其原因,有时候令人想不到,如1962年第10期之所以较罕见,原因在于这一期封底印的是纪94“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且是彩色原大;不少集邮者从封底剪下来放进集邮册里充数,因此笔者手头的这一期有不少是被开了天窗或缺封底的。 文革前《集邮》杂志还有一个小秘密鲜为人知,那就是1996年第5期的“北京版”。1966年第5期流传于世的有两个版本,差异在于封二。“北京版”的封二是阿尔巴尼亚当时发行的新邮图案,而另一个版本的封二印的却是一段“毛主席语录”。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时印1966年第5期时,封二全是“毛主席语录”;等全部发行出去之后,又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在封二印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关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当时印1966年第5期时,封二全是“毛主席语录”;等全部发行出去之后,又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封二印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不合适,需要收回。可是杂志已经发下去了,怎么收回呢?外地的《集邮》杂志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来了,且大张旗鼓地回收,影响更不好。于是《集邮》杂志发行部的同志在北京地区挨家挨户地上门回收已经发到订户手中的1966年第5期,然后紧急加印了一部分再送到这些订户手中——这一部分的封二取消了“毛主席语录”,改为印邮票图案,因此形成了北京和外地截然不同的两个版本。“物以稀为贵”,北京的订户只有1000户左右,“北京版”的1966年第5期当然奇货可居了,市场价不低于500元。

149 评论

大尾巴狼外婆

1912年上海创办的,98年历史吧

223 评论

摄氏三十八度

一般来说稀缺本是:   创刊号(刚才出版发行,一部分集邮者还不知道,而且发行时间最早,最主要的是创刊号发行数量最少)。   复刊号(或复刊第一期,但是也有例外,如《集邮》杂志稀缺的不是复刊号80年第一期,而是80年第二期)。   停刊号(停刊前的最后一期;一些人认为停刊了不要了,后来感觉要补齐,再找就找不到了)。  个别增刊(有些增刊是“精华本”,收藏者更多些,另外增刊发行量要少些) 。

87 评论

艾迪奥特曼

回答 您好亲,已经为您查询到中国最贵邮票前五名 大龙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主图是清皇室的象征——蟠龙,简称“大龙邮票”。作为中国首枚邮票,涨势惊人:一整版的大龙邮票拍出561万元,全套大龙、小龙、蟠龙邮票更是高达2000万元 全国山河一片红 1968年11月25日发行了“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面值8分。2012年中国嘉德[微博]春拍,一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全面胜利万岁》(俗称“大一片红”)以25万元的天价成交,创中国单枚邮票成交最高纪录。 “80版猴票” 1980年我国发行了中国首枚生肖邮票——猴票,30年间,从每枚8分翻涨到如今的18万倍,这样的升值速度,不但在中国邮票里绝无仅有,在世界邮票中也难找到。2011年80枚整版更是拍出120万元。 蓝军邮  这套邮票共3枚,1953年发行,底色分别用橘黄、紫色、蓝色来表示陆、空、海三军,简称为“黄、紫、蓝军邮”,“军人贴用”邮票,目前存世量非常稀少,2011年一套蓝军邮四方连以340万元拍出。 红印花 红印花邮票,作为我国第一枚“代用邮票”,它屡次刷新国际华邮拍卖成交的新纪录,被誉为当之无愧的“华邮之王”,中国嘉德2006年春季拍卖会上,红印花加盖小字壹圆以242万元天价成交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哦亲^3^ 更多14条 

296 评论

相关问答

  • 集邮杂志最值钱的版本封面

    回答 您好亲,已经为您查询到中国最贵邮票前五名 大龙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主图是清皇

    petite妮妮崽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集邮杂志最值钱的版本

    集邮杂志15元一本,一月一期,全国发行!中国集邮报一元一份,一星期两期,封周二,五出版,全国发行!还有山西的集邮报,上海的上海集邮,集邮博览,都是全国发行的!

    幸福航海家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集邮杂志最值钱的版本是

    一般来说稀缺本是:   创刊号(刚才出版发行,一部分集邮者还不知道,而且发行时间最早,最主要的是创刊号发行数量最少)。   复刊号(或复刊第一期,但是也有例外,

    太白小君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集邮杂志最值钱的版本是什么

    啊15日苦命我婆婆1无

    侯丹丹0518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集邮杂志创刊号封面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正在进行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叶伟2050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