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1

littleCargod
首页 > 论文问答 > 眼科英语文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魔王夫人

已采纳
视神经萎缩是各种视神经病变的结局,而以视乳头变为苍白和视力障碍为其共有表现。根据它的伴随体征,可进一步推测不同的病因;视乳头苍白而边缘清楚的,往往为视神经炎,视神经外伤,药物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称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苍白而边缘模糊不清的,常为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视神经乳头炎的后果,称为继发性现神经萎缩;苍白而伴有凹陷者,提示与眼内压力长期升高有关,是晚期青光眼的典型表现。治疗应首先去除病因。针刺疗法可使部分病例改善视力。B族维生素和烟酸等几乎被列为常规药物,但疗效并不可靠。【治疗】 头针 (一)取穴 主穴:视区。 (二)治法 用28号2寸针,快速刺入并推进至所需深度。两侧均刺,然后接通电针仪,连续波,频率为240次/分,强度以可耐受为度,通电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4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治疗87例共136只眼,包括原发性、继发性及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显效20只(4%),有效56只(6%),无效62只(0%),总有效率为0%。其中以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效果最差。多在第一、二疗程见效,于第三、四疗程效果最佳。本法有一定远期疗效[9]。 体针(之一) (一)取穴 主穴:新明Ⅰ、球后、风池。 配穴:新明Ⅱ、内睛明、瞳子髎、翳明、攒竹、光明、百会、肝俞。 内睛明位置:目内眦之泪阜上。 (二)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1穴。可始终用1穴,亦可交替轮用。配穴每次取1~2穴,其中新明Ⅱ,一般与新明Ⅰ相配。 操作方法为:新明Ⅰ进针时,应先将耳垂向前上推拉,针尖向前上方呈45度角,快速刺入,缓慢送针至下颌骨髁突后侧面,深度约1~5寸左右,耐心寻找满意针感。当针感出现后,即应用热补手法,紧插慢提结合捻转,诱导针感至眼区,以眼球出现热胀闪电感者为佳,施手法1~2分钟,出针,不留针。球后穴选30号2~5寸长毫针,速破皮刺入皮下,针尖沿眶下缘略右后上方刺入5~2寸左右,待患者觉眼部有酸胀感或有眼球突出感,不加捻转提插,留针10分钟。风池穴以左手按准穴位,右手将针速刺或捻转进穴,针尖宜朝同侧瞳孔直视方向,进针1~5寸左右,用提插捻转手法,使针感逐步向眼区或前额放射,然后向下插针1~2分深,拇指向前捻转3~9次,即可产生热感,如无热感向眼区放射,可反复进行3~5遍。留针15分钟。新明Ⅱ针尖向额部垂直刺入深度约5~8分深,当出现酸、麻、沉胀感后,应用快速捻转结合提插手法,先以紧插慢提结合捻转之补法运针1分钟,再以均匀提插结合捻转之平补平泻法运针半分钟,最后用紧提慢插结合捻转之泻法运针半分钟,即予出针。内睛明穴用30号毫针沿眶内侧壁直刺,用压针法,轻刺缓压,徐徐进针,至出现针感留针。其余眼区穴,用类似手法。肢体穴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上述穴位,除已标明的,均留针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停针5天,再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治愈:视力恢复0以上,或在原视力基础上提高5行以上,或者01以下,提高到2以上,视野扩大25度以上;显效:视力提高3行以上,或由原视力提高10倍以上,视野扩大15度以上;有效:视力稍有提高,但不及显效;无效:治疗前后未见变化。 以上法治936例,共1 680只眼。其总有效率在0~8%之间[4,5,6,7]。其中698例共1 252只眼按上述标准评定,基本痊愈103只(2%),显效112只(9,0%),有效586只(98%),无效451只(0%),总有效率为0%[4]。发现采用热补手法促进气至病所者,疗效较为满意。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球后、翳明。 配穴:内睛明、瞳子Liao、足光明、三阴交。 (二)治法 每次取1主穴,1~2个配穴。用氦氖激光针灸仪行刺入式照射,将输出功率为2毫瓦的光针和针尖调整至红光集中一点,放入75%酒精内消毒10分钟,再刺入所选穴位,得气后照射1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5例共39只眼,结果:显效11眼,有效19眼,无效9眼,总有效率为9%[10]。 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眶上穴、接力穴、前额中点透印堂。 配穴:太阳、率谷、风池、外关。 眶上穴位置:眶上内1/3和外2/3交点处。 接力穴位置:枕骨粗隆与耳尖联线中点。 (二)治法 主穴均取,据症配配穴。眶上穴用2寸针,针弯30度左右沿眶上壁向视神经孔方向刺入5寸或7寸深,不作手法;接力穴以5~3寸毫针向风池方向刺入,进针5寸左右,用捻转法,20分钟后再捻转1次;前额中点透印堂用2寸针,进针5寸左右,手法同接力穴。配穴常规针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110例164只眼,结果,痊愈12只眼,显效71只眼,有效39只眼,无效42只眼,总有效率4%。并发现年龄小,病程短者疗效好[11]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承泣、球后。 配穴:风池、大椎、哑门。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100毫克/毫升),乙酰谷酰胺(100毫克/2毫升)。 每次选主穴和配穴各1穴。穴位可轮流应用。主穴每穴注入维生素B12 5毫升,配穴注入乙酰谷酰胺1~2毫升。注射方法:均用5号齿科针头承泣或球后穴,应先用左手食指将眼球推向上方固定,然后沿眼眶下缘慢慢刺入7~5寸深,有得气感后,缓缓推入药液。风池穴直刺,略斜向下,深1~5寸;大椎直刺,针尖微斜向上;哑门,患者头部微向前倾,针尖对准下颌骨方向,均徐徐刺入1~5寸,推入药液。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10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48例,均为5~7岁儿童,结果基本痊愈18例(5%),有效24例(0%),无效6例(5%),总有效率为5%。其中以脑炎后遗本病者疗效较差[8]。
290 评论

最爱串串香

需要本科和硕士论文除了要找在知网上引用中文文献,还需要参考英文文献,且英文文献引用条数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的各自规定。汉语言文学论文之所以也需要查找引用英文文献,原因如下:1、加入一些英文文献,可以间接表明自己在论文写作中对国内外文献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梳理和研究,下了更多的功夫。2、提高论文的档次。好比海龟硕士或博士,他们不一定每个人都非常厉害,但是确实镀了层金,别人仍会高看一眼。3、硬性要求,有些学校的毕业论文会强制性要求英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得少于多少篇的。

233 评论

曹婕倩风恬

太多了!第一个是Professional foreign language这种问题得高分悬赏

168 评论

xiaoyimoon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206 评论

相关问答

  • 眼科英语文献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晨阳爱美食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眼科英文文献

    1 ] 尼克松WS 。学生大小在折射(信件) 。J 大瀑布折射Surg 1997;23:1435-6 。 [ 2 ] Holladay JT, 林恩・MJ, 留

    尛嘴亂吃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眼科学英文文献

    很多,以下是经常用的全文数据库,pubmed大部分没全文:1、OVID2、EBSCO3、proquest4、scicnedirect5、springer6、

    好多好多猪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眼科学英文文献有哪些

    国内外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简介MEDLINE/PubMed联机检索系统 荷兰医学文摘( EMBASE) 美国化学文摘 (CA)美国生物学文摘( BA)

    笑语莹莹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眼科英文杂志订阅推荐语

    葡萄膜炎是很复杂的一个病种 心情能理解 建议您可以购买 杨培增 教授 编写的专著 我有电子版本的 如果需要 可以留下邮箱

    julystar77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