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57

追梦的风筝123
首页 > 论文问答 > 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意义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的飞帆

已采纳
我们一般所说的出土文献,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广义的出土文献是相对于传世文献而言的,即考古发掘出土的(或经过鉴定、来源明确的馆藏品)文字材料,都可叫做“出土文献”。原文化部的“古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五辑《出土文献研究》,其涵括的研究对象上自甲骨文、金文、战国盟书、玺印、简牍、帛书、敦煌文献、吐鲁番文书,下到明清墓志,还有佉卢文等古民族文字等等。另外,像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制定的出版规划所列的出土文献等,都是用的广义的概念。王国维指出的对中国学术有重大影响的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几项发现是甲骨文、敦煌文献、汉晋边塞竹简和中国境内的外族遗文,还有内阁档案。这其中,除了内阁档案一般不包括在内,其他都算是出土文献。——这是广义的出土文献。狭义的概念,一般是指出土的书籍(包括典籍和公、私文书),主要是指上个世纪大量出土的简牍、帛书和纸质文书等。广义概念中的一些内容,有的已形成了自身的独立的学科,像甲骨文;有的则成为其他学科的一部分,如金文,现在更多的把它作为器物——青铜器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像墓志、碑铭,则更多的被纳入传统的金石学的范畴里。可以看出,不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概念,都不是一个严格的分类学上的概念。
174 评论

茵为有你

《周易今注今译》(陈鼓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N3DLqYryiWUsYSw 提取码: 66nj    书名:周易今注今译作者:陈鼓应豆瓣评分:9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份:2016-5页数:764内容简介:长期以来,《易经》一直被归入儒家典籍。而本书作者认为,这样一来使得《周易》的研究被局限在狭隘的范围内,导致对《周易》经传研究,陷入肤浅片面,甚至曲解;同时,以儒家思想解《传》,再用这种儒家化了的《易传》解经,也使得对《易经》的解释龃龉难通;加之历来在《周易》文字训诂上多有忽略,使得《周易》日渐隐晦。鉴于此,作者依据大量文献及新出土的帛书《易经》,多方比勘互校,使诸多疑难之处得以疏通。本书提出了具有突破性的学术观点,认为《易经》实为道家典籍,并尝试以此书作为重建道家易学的发端。在此思想基础上,作者参照道家思想解《易》,使得注释具有了全新的进展。本书思想脉络清晰,诠释系统完整,译文通俗易懂,卦象解说分明,义例辨析清楚,占卜方法介绍简明。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作者简介: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历任台湾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诠释》及《耶稣画像》等书。赵建伟,北京人,1957年生。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著有《人世的禁区》、《中国古代禁忌》、《女性禁忌》(合著)、《出土简帛周易疏证》及《说乾》、《乾坤道论》、《文子断代研究》、《郭店竹简老子校释》等。

200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