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1

略过剧情
首页 > 论文问答 > 微生物与农业论文范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晴朗天空85

已采纳
微生物及其基因呼唤专利法保护 二十一世纪,世界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上的新问题。分析微生物及其基因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还是科学发现?探讨其是否具备专利法保护所应具备的条件,了解发达国家加强生物技术专利保护的国际惯例,对我国的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农业、医药、化工、环保等一系列领域引发了巨大的变革。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但是,非技术领域发展的落后使生物技术的先进性未能充分发挥。原先的政治、经济、医学、伦理道德、法律制度体系所处的制度环境因为生物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而原先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操作系统却无法像生物技术的发展一样在短期内迅速实现体系的裂变、转型、升级。生物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无限惊喜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无限的苦恼。 在法学界,生物技术及其专利性问题,一直是困扰学者们的重大难题。对于活的生物体及DNA双螺旋结构的描述主张专利权利,也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争论,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经涉及到了专利制度的本质以及发明和科学发现的界定、科技和伦理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微生物及其基因专利保护纷争 根据传统专利法的观点,要解决能否就微生物及基因主张专利权利的问题,关键在于微生物及基因应属于专利法上的发明还是科学发现。一般而言,发现是对自然现象本质规律的揭示,而发明则是这些本质规律的具体应用。科学发现虽然可能较之发明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但其不具备专利法给予专利保护所要求的实用性,不能直接制造出前所未有的产物或直接当作某种方法使用,故不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不能授予专利权。也就是说,一项重要的科学发现可能会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却不会成为专利法上所称的发明而获得专利保护。 对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成果到底归属于发明还是科学发现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微生物及基因能否进行专利保护的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我们可以称为否定说,认为微生物及基因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人们对其研究的成果恰如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的深刻洞悉而绘出的元素周期表,或医学科研人员凭借对人体的细微研究而画出的人体解剖图,当然付出了艰苦卓绝的脑力劳动,但是仍属于科学发现的范畴,因为科学发现本身就决定了不可能是显而易见就得出结论的,因此,对于微生物及基因本身,任何人都不可主张专利权利。但是,对其进行提纯、净化、绘制的独特方法却属于专利法的保护范围,对其可以申请专利。 另一种观点我们可以称之为肯定说,认为发明人主张权利的微生物及基因已经因为发明人的提纯、净化、绘制活动而使其改变了原来自然存在的状态。由于生物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性,对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已不仅仅是对其客观规律的揭示,它与客观应用仅有一步之遥。况且,基因研究比较特殊,高风险,高投入,商业应用前景又不可估量,无论是从智慧劳动的角度还是从商业回报的角度,都应该承认其知识产权,授予专利权利,否则会使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科技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笔者认为,在微生物及基因的研究成果的形成过程中,科学发现和发明两者是兼而有之的,应该对其进行区别对待。 首先,不可否认,微生物及基因是客观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这并不以我们对其认识多少为转移,首次观察到他们的存在应该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揭示,是一种科学发现,当然这种发现也不具有专利法保护所要求的工业实用性标准。所以,即使科研人员为此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也不能因此主张专利权利,这就像科 研人员观察、测算到了某个宇宙天体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能主张专利权利收取专利费用一样。 其次,如果研究进一步深入,科研人员对微生物及基因进行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净化,改变它在自然界天然的存在方式和状态,使其能为人力所控制,并发掘出它为社会所利用的价值,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为其提供专利法上的保护了。 其实,科学发现和发明在科技研究中是紧密结合的。任何一项科技发明活动,都必须以原来的科学发现为基础,没有任何一项发明是凭空产生的,只有熟练掌握该领域的客观事物和规律,才能谈得上发明创新。在生物技术的科研领域中当然也是这样,只不过由于生物技术研发本身所具有的高度专业性和连续性,微生物及基因的首次发现者和深层研发利用者往往是同一研究主体。这种发展现状使得发明和科学发现连为一体,互相交织,相互作用,真假难辨。简单地讲,没有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或微生物、基因的首次发现,就不可能有生物技术的相关发明,但是,仅仅是客观揭示和首次发现而请求专利法的保护又是不够的。这其中,科研人员要做的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搞出生物科技发明成果。我们要做的是将两者分离开来,予以不同的法律态度。 我国生物技术专利法保护的现状及对策
121 评论

林子夕silva

生物技术系、园艺系教师简介 --------------------------------------------------------------------------------杨星昊教授 博士: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物制剂研究室主任。主要承担药物制剂方向科研工作和《药剂学》等教学工作。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咨询专家、《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等国际药学核心刊物审稿人、中联天然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新型药物传递系统设计和机制研究;2、创新药物筛选和开发。近五年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江苏省新药创制发展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SCI源刊、国内核心刊等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四项;曾承担多项企业委托的新药开发或技术改造, 近年主持创制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复方柴术片”,该品种对于临床高发疑难疾病-肠易激综合症,具有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等优势。虞德源农艺师:江苏苏州人,国家农业部任命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应用生态相似引种原理,在农林作物和树种引种驯化中,从与沪、宁、新等生态相似的国内有关省市以及美、日、法、波、荷等国引进驯化,扩繁野生新优林木花卉新品种及培育适合新疆西部地区国家级甜菜多倍体新品种。主持课题获第五届花博会银奖和“全国特色种苗基地”称号。先后在中国花卉报、中国花卉园艺、中国甜菜等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及撰写《甜菜良种繁育学》等专著。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农林科技先进个人,全国农垦科研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吴国荣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生科院有影响的专家(原南师大生科院生物技术专业主任),在植物药的提取、鉴定、修饰及功能性开发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主持参与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的相关科研项目,在功能性化妆品、保健品、日用品等的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和较好的市场效益,在国内外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等多项。连宾教授 博士:安徽凤阳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1985年获安徽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1998年8月至1999年9月在加拿大McGill University农业与环境保护学院做访问学者;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6年先后在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做生物学和地质学博士后。分别于1991、1994和2003年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奖,2001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年12月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9年2月至5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地质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国家基金、省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课题。在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理、矿山废水生物修复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0余篇,获授权专利6项。目前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专题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优群体项目子课题等。陆长梅副教授 博士: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与植物资源利用。先后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项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子项目等多项课题。在B J Bot、植物分类学报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张光富副教授 博士:IUCN/SSC中国植物专家组成员,副组长。1999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生态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赴法国里昂第一大学进行国际合作研究。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先后主持省级课题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同济大学吴新久环境工程奖、《山地学报》创刊20周年优秀论文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区系生态、分子生态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戴亦军副教授 博士:江苏泰州人。主讲《发酵设备》和《发酵工艺学原理》等本科生必修课以及研究生课程《微生物专题》、《文献阅读与检索》、《高级微生物学》、《微生物转化专题》。主要研究领域为微生物生物技术,环境微生物学。目前主要从事微生物转化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代谢与降解等研究。现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环境保护部-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1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加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课题研究。近三年来,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1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两项。2004年曾获中国微生物学会基础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奖以及江苏省微生物学会优秀论文奖各一项。尚广东副教授 博士: 安徽全椒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获理学博士,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博士后。科研方向为微生物药物生物合成和代谢工程,药物中间体的生物工程,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部主任基金-雷帕霉素生物合成基因蔟的异源表达和“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重组工程在次级代谢来源的药物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等研究课题资助。余书勤副教授 硕士: 湖北潜江人。基础医学研究生,微生物与生化制药专业、生理学专业硕导。先后承担了《新药评价》、《动物生物学》、《药物毒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理学》、《应用毒理学》、《高级生理学》等课程。近年来从事的研究主要包括新型药用辅料及新药的临床前代谢动力学及安全性评价,系列b-环糊精衍生物安全性评价,多烯紫杉醇b-环糊精衍生物包合物的药效及药代研究。从事炎症信号传导与新药靶点研究,致力于急性肺损伤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等肺部疾患的炎性发病机理及药物干预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主要参加者获新药证书4个,国内专利6项,国际专利1项。陈育如副教授 博士:江西丰城人,中国微生物学会永久会员。先后师从欧阳平凯院士、岑沛霖教授从事生物化工研究工作多年,持有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先后主持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烟草总局项目多项。2005-2006年在澳大利亚格里菲斯(Griffith)大学进行访问合作研究,参与澳大利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RC)与澳大利亚农林部在悉尼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外SCI\EI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了包括烟草和美洲一枝黄花绿原酸提取、异甜菊醇制备等在内的国家专利10余项,参与撰写专著一部,参与完成的省部级鉴定成果三项,先后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成果奖。

339 评论

逍遥石子

利用固氮微生物进行生物固氮,能提高作物产量。如大豆根瘤菌。且利用能够导致农业害虫至病或者分泌物能直接毒死害虫的微生物,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成本低且能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 减少对坏境的污染 减少有害物质富集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如BT食用菌是一类能够为人类直接食用的微生物,如蘑菇有机肥料是利用农业生产和生活废弃的有机物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积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有机肥料本身具有的改土、培肥、增产和改善品质等作用进一步提高。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308 评论

西尔米奥奈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作用1、分解土壤有机质,促进腐殖质形成,同时进行氮、磷、硫等养分的循环和转化;2、促进土壤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酶活性,培肥土壤;3、促进植物生长;4、土壤呼吸的重要来源;5、污染环境修复,吸附和转化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土壤微生物量是土壤重要的肥力指标和健康指标,研究利用土壤微生物可用于各种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以及发展持续农业。

304 评论

相关问答

  • 微生物与农业论文范文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作用1、分解土壤有机质,促进腐殖质形成,同时进行氮、磷、硫等养分的循环和转化;2、促进土壤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酶活性,培肥土壤;

    leleba2013 3人参与回答 2024-04-30
  • 农业微生物论文范文

    二十一世纪,世界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法律上的新问题。分析微生物及其基因是专利法意义上的发明还是科学发现?探讨其是否具备专利法保护所应具备的

    五月的史努比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微生物与农业论文

    微生物在农业中的作用1、分解土壤有机质,促进腐殖质形成,同时进行氮、磷、硫等养分的循环和转化;2、促进土壤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酶活性,培肥土壤;

    YeezyYeezy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2
  • 农业微生物论文范文初中

    甲鱼的生活习性 鳖是变形动物水陆两栖,用肺呼吸,鳖无鳃,出水爬行用肺呼吸,有鼻孔、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完善的呼吸系统。肺大而多泡,海绵状,对水中生活十分适应。鳖的

    新津东方 1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农业微生物论文范文模板

    微生物论文>>巧塔桥助达标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

    易火贝木 5人参与回答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