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3

多来A梦A梦
首页 > 论文问答 > 货币市场机制分析论文选题背景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潇湘涵雪

已采纳
特点:  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贷款  利率政策  常备借贷便利  原因: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背景:  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经过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到1997、1998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已相当突出,当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面临化解金融风险和防范出现新的更严重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二是当时尽管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三是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实行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企业高负债经营,自有资金比例很低,再继续大幅度增加贷款,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突出;四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对货币政策的运用,财政增发国债,银行参与购买,其本身就包含了运用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容。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1998~200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基本控制在14%~15%之间,与过去一些年代货币和信贷大起大落相比,近几年我们终于把货币信贷的增长调控得比较平稳了。二是信贷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在一系列信贷政策的推动下,个人住房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农业贷款比重大幅度上升,在当年贷款新增额中上述三项贷款大体占七成,信贷结构的这种调整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保持了国内金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1997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开始出现支付问题,近几年利用通货紧缩时机增加再贷款,帮助地方政府关闭了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保持了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人民币汇率稳定不仅对亚洲经济和世界经济作出了贡献,也符合我国国家利益,这几年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四是基本实现了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1998年1月1日取消贷款限额控制后的这几年,公开市场操作实际成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几年来,国民经济成功实现了低通胀、高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基本保持在 7%~8%,物价基本控制在零上下波动。虽然我们还不能精确估计经济的低通胀、高增长,货币政策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但是,这几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物价的持续平稳,的确是与货币和信贷的持续平稳增长同时出现的。回顾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我国经济多次出现过较大幅度的波动,虽然每次原因都比较复杂,但每次经济波动都同时伴随着货币信贷的大幅度波动,货币信贷的大幅度波动无疑是经济大幅度波动的重要条件。近几年,贯彻稳健货币政策方针,我们坚定地将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作为重要目标,在具体操作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1]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2006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信贷总量增加较多,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一、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  2006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比上年同期高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7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O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6%。上半年累计现金净回笼563亿元,同比少回笼57亿元。2006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高位运行、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使2005年出现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之间差距加大的趋势有所改观。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受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的影响,企业对活期存款的需求有所上升。  二、金融机构存款稳定增长  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万亿元,同比增长2%,比年初增加3万亿元,同比多增6041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4%,比年初增加2万亿元,同比多增6324亿元;外汇存款余额1610亿美元,同比下降6%,比年初增加88亿美元,同比少增17亿美元。  2006年以来,存款期限结构出现了活期存款增加较多、余额占比上升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2005年出现的存款定期化趋势。  6月末,人民币企业存款余额4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年初增加8052亿元,同比多增2564亿元;其中,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多增2820亿元,定期存款同比少增256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5万亿元,同比增长1%,比年初增加4万亿元,同比多增1169亿元;其中,活期储蓄存款同比多增1502亿元,定期储蓄存款同比少增333亿元。6月末,财政存款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1%,比年初增加4375亿元,同比多增558亿元。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  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万亿元,同比增长3%,比年初增加2万亿元,同比多增1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万亿元,同比增长2%,比年初增加2万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外汇贷款余额1577亿美元,同比增长5%,比年初增加75亿美元,同比少增87亿美元。  2006年以来贷款增加较多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增长较快,投资项目较多,对贷款的需求较为旺盛;二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持续积累、外汇大量流入导致流动性充裕,给银行扩张信贷提供了资金条件;三是商业银行在资本补充后更加注重提升资产收益和股东回报,通过扩张贷款增加盈利的动机增强。  从投向上看,上半年企业用于流动资金的人民币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合计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3403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421亿元,同比多增2亿元,其中二季度票据融资增加1亿元。  中长期贷款增加02万亿元,同比多增3835亿元,其中,基建贷款同比多增7亿元。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中长期贷款的1%。新增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行业,投向上述行业的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了6562亿元。  分机构看,2006年上半年,除政策性银行外,各类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均同比多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加3亿元,同比多增5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分别增加4918亿元、1641亿元和3504亿元,同比分别多增1724亿元、745亿元和587亿元;政策性银行人民币贷款增加1444亿元,同比少增274亿元。  四、基础货币平稳增长  6月末,基础货币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0%,比年初下降1247亿元,同比少下降3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1%,比上年同期低62个百分点。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5%,股份制商业银行为2%,农村信用社为7%。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略有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金融机构2006年第二季度贷款利率浮动情况的统计显示,二季度金融机构发放的全部贷款中,实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较一季度上升71个百分点,实行基准利率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较一季度分别下降66和04个百分点。  表1:2006年二季度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单位:%  注:城乡信用社浮动区间为(2,3]  数据来源: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备案表  受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略有上升。二季度,商业银行人民币1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05%,为基准利率的03倍,利率水平比上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固定利率贷款占比为16%,加权平均利率为05%,比上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浮动利率贷款占比为84%,加权平均利率为01%,比上季度提高2个百分点。  上半年,单笔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有所上升。其中,二季度61个月期协议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4%,比上季度下降07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39个百分点;37个月期协议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3%,比上季度上升27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66个百分点。  受美联储连续加息、国际金融市场利率上升影响,境内外币贷款、大额存款利率水平继续上升。6月份,3个月以内美元大额存款(占金融机构美元大额存款全部发生额的73%)加权平均利率为39%,比年初上升11个百分点;1年期固定利率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浮动利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分别比年初上升9和71个百分点。  表2:2006年上半年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平均利率表  单位:%  数据来源:商业银行外币利率备案表  六、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增强  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增强,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汇率联动关系明显,市场供求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5、6月份受我国贸易顺差数据和国际外汇市场主要货币走势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8元上下振荡。6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9956元,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94%。由于国际外汇市场欧元、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币对欧元汇率有所贬值,对日元汇率升值幅度收窄,分别为贬值16%和升值17%。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达9956元,最低为0705元;共有118个交易日,其中有66个交易日升值、52个交易日贬值,最大单日波动幅度为21%;人民币汇率日均波幅为35个基点,在汇改至2005年底日均波幅17个基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增强。6月末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一年期合约报价为74元左右,贴水在2500点左右,基本稳定在按利率平价计算的远期贴水附近。
99 评论

婉儿xiaotu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对本选题参考的说明:1、以下选题仅提供了写作的方向,不可以直接作为论文题目,请学生自己根据写作重点确定论文题目。题目应该简洁明了,直接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2、本参考选题仅列出部分主要的研究主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其他的题目。一、国际金融问题1、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防御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风险防范4、我国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危机管理5、货币危机预警机制6、亚洲(欧洲)区域金融合作7、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8、国际金融并购及影响9、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影响10、国际金融的协调与合作二、宏观金融调控问题1、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调整2、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财政政策目标的协调3、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4、利率应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5、货币供应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终结6、我国应继续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7、再贴现政策的作用与宏观金融调控8、进一步拓展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对策9、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改革10、衡量货币政策松紧程度的指标的选择三、货币政策比较问题1、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的特点2、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3、转轨时期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4、中国与美国(或其他国家)货币政策的区别5、通货膨胀机制与通货紧缩的机制6、通货紧缩的根源:有效需求不足7、增加有效需求的途径初探8、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效果、效率分析9、银行流动性过剩及风险控制10、开放经济下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分析四、我国的利率政策问题研究1、利率结构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利率结构的调整与经济结构的调整3、储蓄和投资的利率弹性研究4、试论储蓄存款的利率弹性5、央行利率政策调整对银行业的影响与对策6、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优化7、提高商业银行在利率传导中的效果8、现阶段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9、我国利率政策的经济运行效果分析10、论通货膨胀压力下的利率政策选择五、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1、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2、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3、金融体制改革与利率市场化4、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前提5、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步骤6、我国利率市场化应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7、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8、利率市场化对国有商业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9、利率市场化后企业投融资策略的调整10、我国利率市场化后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六、政策性银行问题研究1、我国设置政策性银行的理论依据2、我国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问题的解决3、政策性银行如何配合我国产业政策的实施4、我国政策性银行外部关系的协调5、对我国政策性银行有效监管的实施6、构建政策性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考7、我国政策性银行改革路径的比较分析8、农业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贷款问题9、政策性银行外部约束机制10、政策性银行与我国产业政策的配合七、货币市场问题1、论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及完善措施2、货币市场机制分析3、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4、论票据市场的功能和作用5、证券回购市场的交易分析6、国库券市场的投资分析7、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运作及其特征8、商业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票据市场的关系分析9、论大额存单市场10、大额可转让定期价值分析八、资本市场问题1、试论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功能2、投资银行组织模式比较与选择3、证券经纪业务与证券经纪人制度4、企业并购的风险及防范5、国内外企业投资风险管理案例分析6、试论二级市场的基本功能7、二板市场的特点、功能及对证券市场的影响8、公司在二板市场上市的标准、组织实现及主承销商保荐制度9、开放式基金融资研究10、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退出模式研究九、银行不良资产研究1、转化或清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3、资产证券化在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时的可行性4、资产管理公司参与债转股的必要性和设想5、论债转股的理论和政策问题6、资产管理公司转型问题7、债转股的风险与时机分析8、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处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利弊9、债转股在不良资产处理中的效果分析10、如何杜绝不良资产的再生十、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1、金融监管与货币政策2、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3、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4、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5、加强商业银行的风险内控机制6、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机理7、我国的网络金融风险及防范8、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和金融安全9、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10、金融监管模式选择十一、分业经营与全能经营1、分业经营体制下的银证、银保合作2、国际金融界混业经营的潮流3、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研究4、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5、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的选择6、分业经营与金融控股公司7、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安全性分析8、我国分业经营体制下银证合作分析9、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监管制度的完善10、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与监管对策十二、资本市场与国企改革1、论企业重组与债券融资2、成功推进国有企业重组需要怎样的资本市场3、企业重组的市场支持机构--投资银行的发展前景4、国有企业债务重组的主体再造5、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与资本市场的发展6、推进企业重组与并购,加快国企改革7、我国上市公司重组面临的障碍及对策8、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变对企业机制改革的意义9、资本市场的制度完善与市场有效性10、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十三、农村金融问题研究1、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强化管理的思考2、论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制度创新3、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措施4、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5、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6、农村金融市场供求状况分析7、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8、农村信用合作发展方向9、农村金融成长机制与模式10、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十四、国债问题研究1、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2、对国债发行方式的国际比较3、论国债流通市场的组织与管理4、以国债利率为突破口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5、中央银行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6、中西方国债发行定价制度比较7、论国债市场与利率自由化8、论国债、投资与经济增长9、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10、国债市场流动性的比较研究十五、非银行金融机构问题研究1、浅析银证合作读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2、论我国保险监管模式的选择方向3、论对保险经纪人的监管4、论建立保险公司的经营机制5、论我国信托投资业的问题、改革对策与前景6、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特点、问题及相关政策7、加快保险业和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8、中国非银行金融机构与货币市场的发展9、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分析10、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十六、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研究1、我国急需建立健全的银行市场退出机制2、西方国家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一般特征及其启示3、我国银行市场退出机制构想4、我国建立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的基本原则5、问题银行的处理6、建立我国存款人利益保护体系7、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市场退出机制8、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9、我国应暂缓建立存款保险制度10、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促进银行业公平竞争十七、银行业并购问题研究1、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原因分析2、全球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影响及启示3、美国大通银行的并购模式4、银行业白与现代科技在银行业中的应用5、银行业并购的效应分析6、银行并购后的整合问题探析7、银行业并购对货币政策的影响8、我国银行并购案例分析9、我国银行业的并购模式探讨10、通过并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十八、保险学论题1、当代中国经济中的保险作用研究2、我国保险公司市场退出的保障机制3、试论财产保险的经济意义4、试论人寿保险与储蓄的关系5、试论保险品种的开发与营销6、保险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关系分析7、论再保险的经济意义与法律意义8、试论保险的利益原则9、加入WTO后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10、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保险十九、金融制度专题1、国际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2、农村金融制度缺失及其补偿3、存款保险制度的选择、比较、设计4、金融安全网与我国金融制度的稳定性5、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选择、调整和完善6、汇率制度选择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7、利率制度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条件8、信用货币制度与货币政策9、证券交易制度的目标取向、冲突、协调10、金融制度创新与风险防范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255 评论

晓柚崽崽!

中美国际收支失衡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摘要]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实现内外均衡的货币政策要受他国经济政策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两国相互依存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货币政策通过收入机制和利率机制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在这一模型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在中美国际收支失衡的背景之下,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我国紧缩性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最后本文提出了协调货币政策冲突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失衡,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国际协调           一、引言           中美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其突出表现为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规模逐步扩大,而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不断扩大。为减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波的影响,自2007年起美国两次降低利率水平,至2007年12月11日美国基准利率水平和贴现率水平已分别降至25%和75%,许多研究指出美联储明年仍会进一步降息。同样受“次贷”风波影响的英国也紧随其后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日本自1990年泡沫经济破灭以来一直奉行的是超低利率政策。国际收支双顺差规模不断扩大,以及通货膨胀加剧(2007年11月份通货膨胀率达到9%,为1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则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典型特征。为此我国货币政策当局施行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2007年以来6次提高利率水平,一年期贷款利率目前已经达到29%。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和经济体依存程度的提高,以美国为代表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必然会对我国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本文借助两国相互依存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研究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我国紧缩性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并就这种冲突提出货币政策国际协调的途径和建议。           二、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基于两国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           一国货币政策之所以能够影响别国,主要是溢出效应在起作用。本部分修正了小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来构建两国相互依存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机制和影响。假设有两个经济政策相互影响的国家A和B,两国的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收入水平,还取决于另一国家的收入水平;A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B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两国单独决定本国利率水平。则两国相互依存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如下:                    其中,(1)(2)分别表示A、B两国商品市场均衡,(3)(4)分别表示A、B两国的货币市场均衡。Y表示国民收入,A()表示国内吸收水平,T()表示贸易盈余,P表示价格,e表示名义汇率,i是利率水平,C是政府购买。           从两国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可以看出,A国的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收入水平,而且取决于B国的收入水平,同理B国的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收入水平,而且取决于A国的收入水平。因此,如果A国当前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提高国民收入的同时也会影响外国国民收入水平,另外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A国利率水平的下降,这会引起资本从A国流向B国。从上述两国相互依存的模型中可知,A国货币政策会通过两种传导机制影响B国经济运行。           第一,收入机制。收入机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贸易渠道进行的。当一国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在边际进口倾向和偏好不变的前提下,必然会带来进口的增加,反过来说就是另一国家出口的增加,从而导致该国贸易盈余的增加和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当A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国民收入上升,在边际进口倾向不变的前提下,这会造成进口的上升,从B国的角度看就是出口的增加,这会带来B国贸易盈余增加和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A国的边际进口倾向越大,由A国收入增加引起的进口支出增加也就越大,从而造成B国的自主性出口越大,B国的贸易盈余和国际收支顺差增加的也就越大。           第二,利率机制。利率机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国际资金流动进行的。资金流动的目的在于追逐高额利润,当一国利率发生变动,势必会带来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这便会带来相应变量比如外汇储备、国际收支以及汇率的变动,从而对另一国经济产生影响。国际间资金流动程度越高,这一机制对冲击的传导效果就越显著。A国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带来本国利率水平的下降,由于B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只要B国利率水平高于A国,那么国际资本就会从A国流入B国,带来B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和国际收支顺差程度的增加,这必然导致本国货币供给的增加。如果B国经济内部此时已经出现了经济过热以及通货膨胀趋向,这必将使得过热的经济更加深化,价格上涨的趋势进一步强化。                    图1形象地描述了A国扩张性货币性货币政策对B国的影响。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前,A国的利率水平维持在i0水平,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作用之下,左图中LM0向右移动到LM1,A国的利率水平从i0下降到i1。假设B国最初经济均衡点在正点,此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实现了均衡。在A国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后,在收入机制和利率机制传导下,B国的IS0右移到IS1,而国际收支出现了盈余,国际收支曲线从BP0上移到BP1,为维持汇率水平稳定,B国抛售本币,这就增加了B国的货币供给,导致货币市场均衡曲线从LM0右移到LM1,在新的均衡点E1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实现了均衡,但是国际收支盈余和收入水平都得以大幅度提高。           三、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我国宏观经济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之间的冲突           近年来,全球国际收失衡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典型特征之一,这一失衡一方面表现为美国经常项目的巨大赤字,另一方面表现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的大规模盈余和高额外汇储备,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主要的贸易顺差国之一(见表1)。受“次级抵押贷款”风波的影响,美国自2007年起开始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目前美国的基准贷款利率和基准贴现率已分别降为25%和75%。                    在全球国际收支失衡背景之下,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扩张,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07年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4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只要顺差在增加,外汇储备就会增加,流动性过剩就会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一方面表现为M2/GDP的持续上升,另一方面表现为一般商品价格水平和资产价格水平的上升(见图2),通货膨胀趋势和经济过热的迹象明显。为此,我国实行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目的就是为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当前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仅加剧了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程度,使我国国内流动性过剩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而且扩张性货币政策削弱了我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本文以美国作为代表,利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具体分析美国货币政策扩张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图3表示美国货币政策扩张,利率水平下降,收入水平上升。图4表示美国货币政策扩张对我国经济运行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在图4中,BP0位于IS和LM0交点的上方,表示国际收支顺差。我国货币政策当局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LM0左移到LM1,我国利率水平上升。由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带来利率下降,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加之美国国民收入上升通过贸易渠道增加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二者共同导致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增加,BP0向上移动到BP1位置。由于我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加就转化为了我国货币供给增加,从而LM1向下移动到LM2,紧缩性货币政策效果严重削弱。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运行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中国内部失衡,使流动性过剩更加泛滥           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在扩张本国产出的同时,必然增加对进口产品的需求,在其边际进口倾向不变的前提下,这就意味着中国出口的扩大、贸易盈余的增加,其结果必然是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之下,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在货币剩数的作用下进一步扩张,流动性过剩更加泛滥。这就使得本来已经失衡的内部经济问题更为严重,2007年11月我国CPI同比增长率达到9%,创11年来的新高。另外,在微观投资主体投资渠道有限的条件下,这些过剩的资金进入了股市和房地产,使得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飙升。以股票市场近一年的情况看,中国开始出现资产价格泡沫迹象。自2006年1月起开户人数逐月增加,从2006年1月的73亿户增加到了2007年9月的26亿户,而且其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和退休职工。股票市场交易金额则从2006年1月的3561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9月的2亿元,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交易金额增加了12倍,2007年5月的交易金额更是达到58944亿元的高峰。上证综合指数从2005年12月底的1161点增加至2007年9月的5552点,升值了将近5倍,而深圳成份指数则从2005年底的2863点逐月增加,升至2007年9月的18864点,升值了6倍。在股票价格暴涨的过程中出现了所有股票同涨的现象。           第二,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利率下降,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逐之下,资本就会从低利率国家和地区流向高利率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利率水平远高于美国以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大量的过剩资本进入中国。这些过剩资本通过直接投资、QFII等各种合法途径以及非法途径进入中国,这些国际资本的大量涌入必然产生对人民币的大量需求,使得人民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中国货币政策当局面临政策调整的闲境。           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大幅降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而且短期内人民币升值也并不一定减少中国的出口,也就是说并不一定会减少美国、欧盟等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因为这些国家对中国很多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如果人民币不升值,中国则要面临来自美国、欧盟等国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强大压力。这就使中国陷入了日本1980年代中期“广场协议”时的境况。1980年代中期,美国国际收支逆差严重,而美国对日本的逆差占到其总逆差的30%以上,因此美国强烈要求日元升值以改善美国国际收支状况。迫于美国的压力,追求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型的日本不断调高日元币值,但是由于其自身经济体制和货币政策失误,导致日本陷入了泡沫经济的危险,泡沫被刺破以后,日本从此陷入了零增长的恶性循环,这被称为日本“失去的十年”。所以在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之下,中国必须借鉴日本的教训,在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时确保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第三,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削弱了我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           而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增加自身产出的同时,通过收入机制也带来我国收入水平提高,这就增加了经济过热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我国贸易盈余增加,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利率机制则带来国际资本流入,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在近于固定的汇率制度和强制结售汇制度之下,国际收支顺差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途径带来货币供给的倍数增加,这就使得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紧缩效果大大缩小。为冲销外汇储备带来的货币供给增加,货币当局就只能进一步紧缩货币。如果美国货币政策扩张程度越大,我国货币政策当局就会采取更紧的货币政策,而当我国货币政策紧缩程度进一步提高的话,我国和美国的利差就会更大,就会有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紧缩性货币政策效应就更难实现预期效果和目标。王胜(2006)利用1992年至2001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美国、日本、欧盟经济波动对我国利率水平的影响,得出结论认为美国经济波动对我国利率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弹性高达6以上,日本经济波动对我国利率水平影响不显著,而欧盟居于美日之间,Granger因果检验进一步证实了美国和欧盟经济波动对我国利率水平变化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我国货币政策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考虑外国经济政策尤其是美国经济政策的影响。           综上可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仅干扰了中国宏观经济内部运行,而且严重削弱了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应。回到封闭经济是不可能的,切断所有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途径也是不现实和不理性的,因此在当前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内外均衡实现越来越受到他国经济政策制约的情形下,我国必须积极参与货币政策协调,并力争在货币政策协调的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政策建议           第一,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收入机制和利率机制带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规模扩大,在固定汇率制度和强制结售制度之下,就带来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国内经济失衡更加严重。因此,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就成为减少货币政策国际冲突的途径之一。从当前来看,可以逐步实现从强制结售汇制度向意愿结售汇制度的转变,扩大人民汇率浮动区间,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供求,使汇率有序地向均衡方向调整,减弱汇率稳定要求对本币政策效应的约束,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汇率作为价格杠杆对国际收支的调节。           第二,有步骤地开放金融领域,有效管理国际资本流动。随着经济金融开放的深入,国际资本流动将加快,由此必须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建立防范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机制。在中国利率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利率水平时,大量资本融入中国。一旦发生危机,会对中国经济稳定形成威胁,因此应该倡导建立资本流动国际监管体系,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开征托宾税。           第三,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货币政策信息交流。我国可以就本国的货币政策进行国际信息交流,包括各国政府对当前汇率水平的看法、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意愿、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目标和结果等,在信息交流的基础之上,应尽可能采取一致的宏观经济立场促进货币政策协调。目前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就具有这一性质。           第四,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建立规则协调机制。IMF、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仍然是协调国际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我国今后应更积极配合这些国际组织工作,加强与这些机构的合作,通过明确的规则和协定、条款来更好的实现国际协调,以解决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冲突。           第五,继续呼吁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努力促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的改进。作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国家,美国一直奉行“我的货币,你的问题”这一策略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在今后一段时期,美元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霸主角色,它带来国际储备体系的不稳定,可能导致国际上主要货币的汇率大幅波动,对正在崛起和腾飞的发展中国家极为不利。因此,我国要加入到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协调中来,并充分发挥强势货币的作用,就要呼吁国际社会建立新的国际经济和金融协调机制,为今后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创造条件。

301 评论

samantha427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市场利率,通过市场利率的变化来影响民间的资本投资,影响总需求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调节总需求的货币政策的四大工具为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贴现政策、基准利率。应答时间:2021-03-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335 评论

相关问答

  • 货币市场机制分析论文选题背景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

    我豆是我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货币市场机制分析论文选题方向

    文科题有哪些,后背京东可有,科比有很多你的货币的行为,金融学和他的论文,还有和货币天天进去金币的

    山里吃吃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货币市场机制分析论文选题意义

    都是比较好写的,如下:一、国际金融问题1、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防御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风险防范4、我国金融危机的

    魔女小楠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货币市场机制分析论文题目怎么写

    都是比较好写的,如下:一、国际金融问题1、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传染与发展中国家的防御3、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危机的成因与风险防范4、我国金融危机的

    与食俱进a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货币市场机制分析论文题目有哪些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虚拟经济现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如果盲目的更从就容易形成经济泡沫,只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是非常之大,你就现在金融危机的

    Rachelkeikei 6人参与回答 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