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0

小托0207
首页 > 论文问答 > 植物肥料与营养学报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黄宝宝0328

已采纳
1986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七五’、‘八五’及2000年全国化肥需求量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等一批有声望专家的参加下,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到2000年全国氮磷钾化肥的总需求和氮磷钾比例的建议。1987年3月由本学会牵头,会同有关学会和单位,在北京举行了“非豆科作物固氮学术讨论会”,与会专家指出,非豆科作物固氮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应进一步深入探讨。1990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土壤肥料学术讨论会”,有30个省(市、区)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高等院校等单位12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会议,交流了“七五”科研成果,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目标,并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了“八五”植物营养与施肥科研选题的建议。1992-1993年先后召开了“第七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全国高产高效农田建设和施肥效益学术讨论会”、“南方吨粮田地力建设和肥料效应学术讨论会”、“微生物肥料检测技术讨论会”等。对“两高一优”农田地力建设和肥料效益以及微生物肥料监测技术国家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1994年10月在成都市会同中国土壤学会联合召开了“全国土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术讨论会”,肯定了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必须要氮磷钾养分分配和使用,并对今后加强长期定位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具体意见。1995年4月在北京会同有关学会和单位联合召开了“95全国微生物肥料专业会议”,总结了我国微生物肥料研究、生产、应用中的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996年5月在北京会同中国化工学会共同召开了“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学术讨论会“,交流了国内外肥料产、供、用的情况,讨论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方法等问题,并向国家提出了关于大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和肥效的建议。1996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对建议作了批示:“建议很好,应当抓好落实的工作。对配方施肥和深层施肥应加以强调。”1997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同新疆土壤肥料学会联合召开了“全国有机肥、绿肥学术讨论”,肯定了有机肥、绿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了应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发展有机肥、绿肥这一战略措施落到实处,应加强有效机制的建立,促进有机肥料建设;加强有机肥机制专业化,稳步推进有机肥产业化;加强科技进步,增加有机肥使用中的科技含量等建议。1998年9月在北京举办“旱地土壤管理与施肥技术”学术讨论会,邀请加拿大、美国专家学者,就粪肥的应用管理、减少重金属镉从土壤向植物中的转移、硫肥的管理技术、免耕体系下的肥料管理等进行了交流讨论1999年10月7一9日,由本会根际营养与施肥专业委员会、矿质营养与化学肥料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和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共同主办、山东寿光市农业局承办在山东省寿光市召开“全国蔬菜营养、品质与环境学术研讨会、围绕蔬菜生产、施肥、土壤肥力、营养遗传特性、营养高效利用、环境效应与对策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2000年11月16一18日,本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共同在云南昆明市召开了“全国复混肥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是:分析国内外复混肥料(专用肥、BB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释肥)产、销、用的情况,交流讨论各种复混肥料在农业增产中的作用和提高肥效等问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复混肥料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是科学施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标记,代表建议:坚持复混肥料质量监测,保护农民利益;加强新型肥料的研制,因地制宜发展多功能肥料;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加强肥料科研和肥效监控,为宏观调控肥料生产与施用提供依据;尽早制定全国肥料法,使用肥料生产纳入法制轨道。200 1年4 月18一21日,本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林学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召开“第八届全国菌根学术研讨会”,邀请法国、英国和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60多位专家出席会议,就菌根的资源调查、收集、鉴定、分类,菌根在农、林业生产、生态恢复中的地位与作用,菌根的应用前景及菌剂生产工艺与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2001年5 月13一17日,由本会、中国土壤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化工学会等在福建厦门联合召开了“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会议主要内容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氮肥的去向与氮素管理、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转化与迁移的数学模拟和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与氮素管理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大家认为,充分发挥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作用,并减少其对大气和水体污染,是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学和环境科学等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研究证明,确定适宜施用量、氮肥深施、避免在作物生长早期过早施用,以及平衡施肥、合理灌溉、氮肥新剂型等是降低氮肥损失,提高利用率的可靠技术途径。2001年11月20日,本会与IMC化肥公司和加拿大钾磷研究所(PPIC),在广西南宁共同举办“中国磷肥应用现状与展望学术讨论会”,有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自治区、广西农科院等领导,IMC公司代表、加拿大钾磷研究所总裁和企业代表以及本届理事等150人出席会议。有10位专家大会作专题报告,环绕中国的磷肥生产、使用现状与问题,未来农业发展对磷肥的需求,以及就如何提高磷肥利用率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2001年11月21日,本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土壤肥料问题学术交流会,有12位专家作专题发言,对西部大开发,农业结构调整、发挥区域资源和特色农业的优势,加强土壤肥料攻关协作,提高水、土、明利用率,促进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业经营者的收入,实现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等问题开展交流研讨。2001年12月26日,本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耕作制度矾究会和中国农业大学在北京联合召开“间套作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学术研讨会”,并就间套作的发展、在持续农业中的作用,提高水、肥、光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开展交流研讨,还对存在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2002年3 月7一8日,本会测试与诊断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新型肥料登记、执法研讨会,围绕新型肥料登记、销售和执法等问题进行研讨 并对规范市场管理、 行政执法、规范执法」、按章执法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2002年10月2 1一24日,本会在广东深圳召开全国新型肥洋牛与废弃物农用研讨和产品展示会。就近年来,国内外新型肥料与废弃物农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产业化的进程与问题等开展交流研讨,并指出研究开发新型肥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对提高农田养分再循环水平和肥料,增产效益,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条经济可行的新途径。全体代表建议: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应尽快筹备成立“新型肥料产业化协会”,以推动这一领域健康有序的发展。2002年11月3 一6日,本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在福建福州共同召开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有130 多人出席会议,大会有12位青年学者作专题报告和6 位代表作学术报告,分别就新型肥料研制、植物营养与施肥、土壤污染与治理、土壤动物、土壤养分和肥料管理信息技术、区域生态与生产力协调发展等进行交流讨论。2003年9 月15 一19日,本会在内蒙古包头市召开全国新型肥料产业化研讨、展示暨协会筹备会。有20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作专题报告和发言,就近年来国内外新型肥料产业化研、产、用的情况、新产品、新剂型、新工艺设备进行交流分析,并讨论“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中有关肥料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关于成立新型肥料产业化协会问题,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成立,它的成立将对新型肥料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3年9 月2 1 一23日,本会微生物与菌肥专业委员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江苏省微生物研究所和无锡鸣放生物化工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技术暨产品展示会”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特邀12位专家教授分别就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植物内生菌、AM真菌的研究进展,以及微生物肥料行业管理现状和标准建设做了专题论述。会上安排20位代表就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的效果、菌种筛选、发酵工艺探讨、产品质检技术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2004年4月24~26日在青岛,由本会、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等单位联合举办全国节水农业理论学术讨论会。就作物需水规律、耐旱节水机理、水分控制效益、土壤耕作节水机理、水肥调控规律等进行研讨并取得共识。还就今后研究方向重点、节水高效农业理论、节水技术协同化、标准化与高效化、高新技术应用、构建节水农业科技平台等提出建议。2004年11月20~22日在北京,由本土壤肥力专业委员会、中国农科院土肥所共同主办了全国土壤肥力演变规律与持续利用学术讨论会。就土壤肥料监测网建设构想、监测基地建设进行讨论、总结和布置。大家认为,土壤质量对生态系统质量、人类生命健康与安全及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5年5月18~20日在天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由本会新型肥料技术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了全国新型肥料技术研讨、产品展示会。围绕我国新型肥料使用、新型肥料发展与趋势、微生物肥料发展与趋势及标准体系建设、缓/控释肥料研制及应用、喷滴灌、涂层、茶树缓/控释肥料与应用等进行交流研讨。专家呼吁:要发展环保友好型和生产节约型肥料,要科学、平衡施肥,提高利用效益,增施有机肥,提高耕地土壤质量等。2005年8月11~13日在青岛,由本会农化测试专业委员会主持,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等单位在青岛共同召开全国耕地与肥料质量标准化研讨会。就肥料命名及分类原则、测土配方施肥、我国肥料标准体系、缓/释肥料标准、农化测试新方法及耕地与肥料质量标准化等进行交流研讨。2005年8月26~28日在新疆石河子,由本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垦科学院共同主办全国节水灌溉精准施肥学术研讨会。对推行节水灌溉、提高水、土、肥料资源利用率等取得共识。还就大力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技术应用同时,应因地制宜研究提出不同的节水技术模式;加快节水灌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应加强提高水土肥综合利用率的研究;加快制定有关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规程;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等建议。2006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苏州,由本会有机肥料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全国首届有机、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微生物有机肥学术研讨和产品交流会。围绕我国有机肥研究前景、有机肥产品生产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有机肥产品的生物效应、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产加工销售及国家政策扶持等交流探讨。2006年8月20~22日在泰安,由本会微生物与菌肥专业委员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土壤学会等共同召开了第十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讨论会暨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应用技术研讨会。其主题是:土壤微生物、微生物肥料、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微生物资源与多样性、生物固氮、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菌根真菌、PGPR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微生物肥料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应用进展、产业化、市场推广、区域应用、效果机理等交流研讨。2006年8月26~28日在北京,由本会根际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了”菌根研究高级论坛”。交流我国根际研究的新进展,讨论国际新动向及国内外根际研究的热点问题。根际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根际对话一rhizospher talk”、以及根的形态建成和根际调控等会成为未来我国根际研究工作的热点和创新领域。2006年10月16~17日在武昌,由本会主持召开了肥料资源高效利用与耕地保育学术讨论会。围绕我国粮食安全与环境保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耕地保育等提出新的战略思路,还就如何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行动、沃土工程、耕地质量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深入讨论。2006年10月22~24日在南京,由本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召开了笫十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五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从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生态环境营养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从微观到宏观,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就科学施肥、土地利甲、耕地保育、环境保护等领域展开交流研讨。2007年5月23~26日湖南永州,由本会土壤肥力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举办南方红壤地区种草养畜国际学术讨论会。共同研究提出了牧草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肉牛高效饲养技术,建立饲草周年供应模型和草食动物发展潜力预测模型。对促进南方红壤地区的草业和草食畜牧业的跨越发展有重要意义。2007年6月25~26日在哈尔滨,由本会土壤肥力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了全国农田土壤质量与碳氮循环学术讨论会。就农田土壤质量与碳氮循环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农田土壤C、N等养分转化、循环过程及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交流研讨,对我田农田土壤质量与碳氮循环研究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007年9月16~17日在青岛,由本会学术工作委员会成功举办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高峰论坛。其主题为:植物营养与肥料持续创新与协调发展。就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植物氮素高效利用相关基因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开展交流探讨。2007年10月26~28日在山东临沂,由本会新型肥料技术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了全国缓/控释肥料研究应用论坛。共同总结我国缓/控释肥料研究、生产和应用20年来的成就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并对缓/控释肥料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交流讨论还提出建议。2007年10月14~15日在山东寿光,由本会肥料与环境、有机肥专业委员会主办,有关单位承办共同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混)肥和微生物肥料学术暨产品交流会。会议主题是:有机肥、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围绕有机肥资源高效利用、有机肥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肥料生产工艺技术、有机肥与有机农业、有机肥与食品安全、新型有机类肥料产品展示等进行交流研讨。2008年1月19日在北京,由本会主办,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召开了肥料与食物链营养学术讨论会。围绕营养缺素与人体健康、养分管理在食物营中的作用、肥料与植物健康、肥料与农产品质量等进行交流讨论。与会代表认为,管好食物链的养分已成为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家、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要深入研究探索食物链营养中养分资源律综合管理政的策和技术,进一步推动我国有机、无机肥料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作物优质高产、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目标作出贡献。
134 评论

点評狂魔

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土壤通报,土壤,土壤圈(英文),中国土壤与肥料,其他综合农学期刊均包括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国外的有science,nature,plant and soil, et

91 评论

寄居小妖妖

1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2土壤中国 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3土壤通报 中国土壤学会4中国水土保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5土壤肥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院、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6水土保持通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7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改名为:水土保持学报)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8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西北农业大学陕西省杨陵镇西北农业大学9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还有:PNAS ,SBB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plant and soil

145 评论

魔羯女悠悠

自工作以来,始终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目标,以“求实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先后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植科、园艺、园林等9个专业主讲过《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农化分析》、《土壤肥料学》、《现代施肥理论与技术》、《植物营养诊断》等7门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植物营养学进展》、《植物营养学进展与测试技术》、《园艺植物营养诊断原理》课,且所授课程在学校较早的全部实行多媒体授课。1995年、2000年两度获得院优秀教学质量奖;2001年、2004年、2008年三次获得“六和”奖教金;2004年所讲授课程《植物营养与肥料》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0年“优化土壤农化分析理论及实践教学法的研究”荣获莱阳农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位;2004年《植物营养与肥料》教学法研究获莱阳农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位;2008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系列网络课件建设与应用获青岛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第一位;主编《蔬菜灌溉施肥新技术》、《菜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丛书2部、主编《土壤农化分析实验》自编教材1部,副主编《肥料学》教材1部,参编《养分资源管理》、《蔬菜养分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蔬菜施肥的原理与技术》、《土壤、植物与环境化学分析》、《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分析》教材5部。1996年、2001年、2002年、2007年在高校社会科学论丛、《高教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积极参入教学改革与研究,先后主持、参加完成校级教学课题16项。自2000年开始,连续8年获立项并圆满完成多媒体网络课件。其中:2001年《蔬菜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达到验收的要求,可以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2年《果树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被评为优良,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3年《农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被评为优秀,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4年《植物营养元素缺乏与过剩诊断》被评为一等奖,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5年《植物营养学》(上册)被评为一等奖,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7年《植物营养学》(下册)被评为一等奖,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7年《花卉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被评为一等奖,同意此教学软件在校园网上发布,应用于教学。2008年《草坪营养与施肥技术》课件申请成功,课件进展顺利。2006年11月由前4个课件共同组成的《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被学校推荐参加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课件评比荣获二等奖,第一位。积极参加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曾经担任农学1983级1班、作师1991级1班、农学2001级1、2班、资环2005级2班、资环2008级2班班主任工作,1994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8年获莱阳农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先进班主任称号;曾担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2级1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2005级2班本科生导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设计,精心指导110多人完成课程论文,110多人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圆满送走七届硕士研究生9人,现指导在校硕士生6人。1996年、1997年、1998年、2006年、2007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2005年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2007年被评为教学评估先进个人。

239 评论

相关问答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土壤学报 中国土壤学会2土壤中国 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3土壤通报 中国土壤学会4中国水土保持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5土壤肥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

    骑猪去看海AA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植物肥料与营养学报

    S 综合性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

    黄金哇塞赛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2
  • 植物肥料与营养学报刊

    自工作以来,始终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目标,以“求实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先后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植科、园艺、园林等9个专业主讲过《植物

    江南装饰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植物肥料与营养学报告

    1986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七五’、‘八五’及2000年全国化肥需求量学术讨论会”,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等一批有声望专家的参加下,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到2

    疯*草莓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植物肥料与营养学报投稿

    目前《中国农学通报》和《农学学报》都是农业综合类中文科技核心期刊,投稿到刊出一般半年左右,流程规范,学术影响逐年提升,是发文的较好选择

    扬帆飘舟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