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6

巫毒小子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著名编辑家的故事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vilevilevil

已采纳
与毛泽东谈诗臧克家早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就同毛泽东见过面,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的诗。解放后,毛泽东又亲邀他去勤政殿谈诗,以后同臧老又有数次书信往来。臧老曾对我说起他与毛泽东谈诗的往事。毛泽东在臧老心中永远是一位可亲可近的诗友,他为自己能成为毛泽东诗稿的先睹者而感到十分荣幸。毛泽东不耻下问,臧老也敢放胆修改毛泽东的诗句。他当《诗刊》主编时,经常写信向毛泽东索稿。“文革”后,人们对毛泽东的功过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问臧老如何看待此事。臧老认为别人有批评毛泽东缺点的自由,我也有不想说的权利。毛泽东对我有知遇之恩,这是不能忘怀的。做人要有一点原则,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风飘摇,人云亦云。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臧老表里如一,内外通明,从臧老的口中不会有半句假话流出。臧老说,毛泽东知道《诗刊》即将创刊,很高兴,当时纸张困难,为了争取份数,臧老同文化部的一位负责同志、老朋友争得面红耳赤。臧克家向毛泽东报告,《诗刊》只准印一万份,太少了!毛泽东反问他,你看印多少?他说:“五万份。”毛泽东说:“好,我答应你们印五万份。”毛泽东充分估计的是诗歌的意义和影响,而不仅仅是纸张问题。毛泽东欣悦地对他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那篇《咏雪》的文章,我看过了。”当毛泽东送他们出客厅的大门时,还高举大手送别,说:“把你们的作品送给我一份呵!”终身喜爱孩子臧老的夫人郑曼告诉我,臧克家永远怀着一颗童心、一颗善良的心,听到有灾情,总带头捐钱捐物。臧老的大女儿臧小平在一旁插话道:父亲太关心孩子了,有一次,一个刚进幼儿园的男孩哭闹着不肯去,父亲见了心中不忍,百般劝慰后又给了一大把糖果。孩子送去以后,父亲几次走到幼儿园门口,听听没有再哭闹,才放下心来。10年前,郑曼给我讲了臧老关心甘肃武威县一孩子失学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一位叫常清玉的女孩,父亲是建材总厂工人,她以高分考入高中,后母也有小孩,家境比较困难,她很苦闷,在《甘肃日报》看到访臧老的文章,感到他可以信赖,就请报社转信给臧克家。臧克家看了信后,叫夫人回信,让她不要气馁,并举了华罗庚、齐白石等人的例子鼓励她奋进。又通过《少年文史报》总编辑吴辰旭,请他帮助解决孩子就近入学问题。这件事引起了甘肃省的重视,希望工程给她拨款400元补助,学校免去了她的学杂费。臧克家夫妇每学期资助三四百元。甘肃省委书记为此专门在省报上撰文,指出一个老作家如此关心失学儿童,要求全社会重视“希望工程”。我想看看省委书记写的那篇文章,臧老摇摇手说,这是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必要宣传。
233 评论

我最牛牛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所获得奖励名称:1994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读者最喜爱的全国十大杂志之一”。1995年、1997年《故事会》编辑部先后两次获得“上海市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故事会》编辑部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1999年在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文化类期刊中,《故事会》杂志名列第5。1999年、2003年连续两次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获“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称号。1999年、2002年、2004年连续三届获得“国家期刊奖”。2003年1月,《故事会》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5年1月,《故事会》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2008年7月,由《哥伦比亚新闻评论》(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中文版发布的2008“世界媒体高峰会暨(首届)传媒行业中国标杆品牌”中,《故事会》杂志被评选为“故事类期刊”的标杆品牌2009年,《故事会》商标第四次被评为上海市著名商标2010年,《故事会》荣获上海名牌称号2010年12月,《故事会》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2013年,《故事会》荣获第三届政府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182 评论

小胖电玩

臧克家早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就同毛泽东见过面,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的诗。解放后,毛泽东又亲邀他去勤政殿谈诗,以后同臧老又有数次书信往来。臧老曾对我说起他与毛泽东谈诗的往事。毛泽东在臧老心中永远是一位可亲可近的诗友,他为自己能成为毛泽东诗稿的先睹者而感到十分荣幸。毛泽东不耻下问,臧老也敢放胆修改毛泽东的诗句。他当《诗刊》主编时,经常写信向毛泽东索稿。“文革”后,人们对毛泽东的功过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问臧老如何看待此事。臧老认为别人有批评毛泽东缺点的自由,我也有不想说的权利。毛泽东对我有知遇之恩,这是不能忘怀的。做人要有一点原则,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风飘摇,人云亦云。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臧老表里如一,内外通明,从臧老的口中不会有半句假话流出。臧老说,毛泽东知道《诗刊》即将创刊,很高兴,当时纸张困难,为了争取份数,臧老同文化部的一位负责同志、老朋友争得面红耳赤。臧克家向毛泽东报告,《诗刊》只准印一万份,太少了!毛泽东反问他,你看印多少?他说:“五万份。”毛泽东说:“好,我答应你们印五万份。”毛泽东充分估计的是诗歌的意义和影响,而不仅仅是纸张问题。毛泽东欣悦地对他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那篇《咏雪》的文章,我看过了。”当毛泽东送他们出客厅的大门时,还高举大手送别,说:“把你们的作品送给我一份呵!”终身喜爱孩子臧老的夫人郑曼告诉我,臧克家永远怀着一颗童心、一颗善良的心,听到有灾情,总带头捐钱捐物。臧老的大女儿臧小平在一旁插话道:父亲太关心孩子了,有一次,一个刚进幼儿园的男孩哭闹着不肯去,父亲见了心中不忍,百般劝慰后又给了一大把糖果。孩子送去以后,父亲几次走到幼儿园门口,听听没有再哭闹,才放下心来。10年前,郑曼给我讲了臧老关心甘肃武威县一孩子失学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一位叫常清玉的女孩,父亲是建材总厂工人,她以高分考入高中,后母也有小孩,家境比较困难,她很苦闷,在《甘肃日报》看到访臧老的文章,感到他可以信赖,就请报社转信给臧克家。臧克家看了信后,叫夫人回信,让她不要气馁,并举了华罗庚、齐白石等人的例子鼓励她奋进。又通过《少年文史报》总编辑吴辰旭,请他帮助解决孩子就近入学问题。这件事引起了甘肃省的重视,希望工程给她拨款400元补助,学校免去了她的学杂费。臧克家夫妇每学期资助三四百元。甘肃省委书记为此专门在省报上撰文,指出一个老作家如此关心失学儿童,要求全社会重视“希望工程”。我想看看省委书记写的那篇文章,臧老摇摇手说,这是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必要宣传。参考资料: 69 19下一条回答

344 评论

单眼皮姐姐

与毛泽东谈诗  臧克家早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就同毛泽东见过面,并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的诗。解放后,毛泽东又亲邀他去勤政殿谈诗,以后同臧老又有数次书信往来。臧老曾对我说起他与毛泽东谈诗的往事。  毛泽东在臧老心中永远是一位可亲可近的诗友,他为自己能成为毛泽东诗稿的先睹者而感到十分荣幸。毛泽东不耻下问,臧老也敢放胆修改毛泽东的诗句。他当《诗刊》主编时,经常写信向毛泽东索稿。“文革”后,人们对毛泽东的功过有不同的看法,有人问臧老如何看待此事。臧老认为别人有批评毛泽东缺点的自由,我也有不想说的权利。毛泽东对我有知遇之恩,这是不能忘怀的。做人要有一点原则,应有自己的主见,不能随风飘摇,人云亦云。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臧老表里如一,内外通明,从臧老的口中不会有半句假话流出。  臧老说,毛泽东知道《诗刊》即将创刊,很高兴,当时纸张困难,为了争取份数,臧老同文化部的一位负责同志、老朋友争得面红耳赤。臧克家向毛泽东报告,《诗刊》只准印一万份,太少了!毛泽东反问他,你看印多少?他说:“五万份。”毛泽东说:“好,我答应你们印五万份。”毛泽东充分估计的是诗歌的意义和影响,而不仅仅是纸张问题。毛泽东欣悦地对他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那篇《咏雪》的文章,我看过了。”当毛泽东送他们出客厅的大门时,还高举大手送别,说:“把你们的作品送给我一份呵!”  终身喜爱孩子  臧老的夫人郑曼告诉我,臧克家永远怀着一颗童心、一颗善良的心,听到有灾情,总带头捐钱捐物。臧老的大女儿臧小平在一旁插话道:父亲太关心孩子了,有一次,一个刚进幼儿园的男孩哭闹着不肯去,父亲见了心中不忍,百般劝慰后又给了一大把糖果。孩子送去以后,父亲几次走到幼儿园门口,听听没有再哭闹,才放下心来。  10年前,郑曼给我讲了臧老关心甘肃武威县一孩子失学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一位叫常清玉的女孩,父亲是建材总厂工人,她以高分考入高中,后母也有小孩,家境比较困难,她很苦闷,在《甘肃日报》看到访臧老的文章,感到他可以信赖,就请报社转信给臧克家。臧克家看了信后,叫夫人回信,让她不要气馁,并举了华罗庚、齐白石等人的例子鼓励她奋进。又通过《少年文史报》总编辑吴辰旭,请他帮助解决孩子就近入学问题。这件事引起了甘肃省的重视,希望工程给她拨款400元补助,学校免去了她的学杂费。臧克家夫妇每学期资助三四百元。甘肃省委书记为此专门在省报上撰文,指出一个老作家如此关心失学儿童,要求全社会重视“希望工程”。我想看看省委书记写的那篇文章,臧老摇摇手说,这是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必要宣传。

109 评论

大眼睛鱼儿

臧克家,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第三届理事、顾问,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三、四届委员,第六、七届荣誉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臧克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2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91 评论

汉朝文帝

叶圣陶,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教育家 》,《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

139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著名编辑家的故事

    叶圣陶,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教育家 》,《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

    Bulabula789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中国著名编辑家的故事简介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奕彩彩绘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中国著名编辑家的故事读后感

    绍兴名人故事读后感 翻开它,八十三位名人,八十八个故事,彰显成先贤的精神风范。合上它,就能在脑海里留下美好的回忆。这就是使人爱不释手的一本书----《绍兴名人故

    zhouqian0825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中国著名编辑家的故事有哪些

    臧克家 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

    鹿脸脸舅舅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著名编辑的有关的故事

    百度百科上面有

    小小小黄鱼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