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9

雪落0002
首页 > 论文问答 > 成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的杂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冬射未至

已采纳
北京大学、《新青年》编辑部
186 评论

长杠豆0725

0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倡导民主和科学,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原名《青年》,自第二卷第一号(1916年9月)才改名为《新青年》。编者是陈独秀,直到1917年,这个刊物完全由他自己主办。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青年》和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后,《新青年》编辑部也由上海移到北京,地址在北京池子箭胡同九号(即陈独秀的家中)。从1918年1月开始,《新青年》由陈独秀个人主编改为同人刊物。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都参加到编辑部中来并成为主要撰稿人。这样以《新青年》为核心,大体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阵营。这个阵营的每个成员大都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这些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127 评论

活性炭1986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新青年》编辑北大《新青年》是主阵地,北京大学部分教师亦是《新青年》编辑部的成员。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116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