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9

lifeierwawa
首页 > 论文问答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神采飞扬0829

已采纳
在《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南京社会科学》、《河南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学术论坛》、《世界电影》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译文30多篇,翻译出版教材、教辅和学术著作达15部。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外国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以及上海图书馆《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收录或转载。主持的课题项目主要有:《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参与的课题项目有: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记忆,身份,叙事,伦理——美国当代自传文学研究》(唐伟胜教授主持,陆道夫为第二主持人);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美国女小说家欧茨作品中的女性生态主义研究》(主持人为杨建玫,陆道夫为第三负责人)。主持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走向一种媒介文化理论:约翰菲斯克文本、受众、体验思想研究”,项目编号为: 09YJA751043),主持2010年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当代英美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运用”(项目批准号为10WYXM047)***代表论文和译文: 英美两国文化研究论争焦点评析,外国文学研究, 2001年第2期 梁实秋、鲁迅人性阶级性论争溯源,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葛兰西的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狂欢理论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文心雕龙》“气”之范畴疏解,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菲斯克大众文化理论研究述评,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新托福考试与英语听力教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德瑞克德柯科夫媒介文化观述略,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作为一种生命力的“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英国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特质论,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11.多伦多传播学派媒介文化理论初探,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12.互文性的电视和主体性的观众,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13.两种经济的电视理论——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研究之一,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探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浅谈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的学术传统,学术论坛,2006年第3期16.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复印中心《文化研究》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看与被看:后现代媒介文化中受众的身份认同空间,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粉都的文化经济,世界电影,2008年第12期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学术论坛,2009年第3期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方法论的反思,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弗洛伊德、福克纳、卡鲁斯:创伤与文学形式的政治,《叙事》中国版(第二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犬说犬语,《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当下景观:图书收藏家的黄金时代,《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第二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我与宇宙同心,世界就在脚下----加里施特恩加访谈录,《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第三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拉丁美洲也有苹果电脑------阿尔贝托﹒弗戈特的纪实作品,《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第四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佛洛伊德、福克纳、卡鲁斯:创伤与文学形式的政治,《叙事》中国版,第一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主要著作译著****《亚文化:风格的意义》(译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专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粉丝文化读本》(参译),陶东风、杨玲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叙事》中国版(第一辑),(副主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版《叙事》中国版(第二辑),(副主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第一辑),参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第二辑),参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当代世界文学》中国版(第三辑),参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TEM8翻译与人文知识考点精粹》,(主编),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年6月《英语专业学士论文写作教程》, (主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英语国家人文常识》(独著),广州:广东省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6年4月《英语名家名篇诵读与模仿》,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英语名篇诵读菁华》(第2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大学英语人文通识读本》,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西方文化英文经典选读》,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英美经典短篇小说阅读教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  《西方名俗传说辞典》(译著),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6月《人际交往的艺术》(主译),合肥:黄山书社,1988年11月《中高级英语登攀词典》(副主编),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交际英语写作精华,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新大纲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高分攻略,广州:广东语言音像电子出版社,2007年6月 大学英语通用翻译教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西方女性媒介文化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英译中国文化经典精读教程》,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2月
167 评论

Luck丶美人蕉

校本部: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西校区: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北校区:广州市越秀区广园西路183号。白云校区:广州市白云区江高。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为广东省“十二五”加快发展职教师范教育重点建设高校和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立项建设高校。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共有校本部、白云校区、西校区、北校区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38亩,校舍建筑面积97平方米;有专任教师1042人,其中正高职称140人,副高职称331人;设有20个二级学院,开办6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三、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学院、机电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会计学院、文学院、美术学院、民族学院、汽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20个二级学院,开办64个本科专业。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科研总经费达3420万,林智勇教授参与广工大申报的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戴青云教授申报的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何影记教授申报的成果获广东省自然科学成果三等奖、戴青云教授申报的成果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五、《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第1、2、3、5期为社会科学版,4、6期为自然科学版,具有学术性、职教性、师范性、民族性的特点。

271 评论

李斯的雨

校本部: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西校区: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北校区:广州市越秀区广园西路183号。白云校区:广州市白云区江高。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为广东省“十二五”加快发展职教师范教育重点建设高校和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立项建设高校。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共有校本部、白云校区、西校区、北校区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38亩,校舍建筑面积97平方米;有专任教师1042人,其中正高职称140人,副高职称331人;设有20个二级学院,开办6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三、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学院、机电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会计学院、文学院、美术学院、民族学院、汽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20个二级学院,开办64个本科专业。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科研总经费达3420万,林智勇教授参与广工大申报的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戴青云教授申报的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何影记教授申报的成果获广东省自然科学成果三等奖、戴青云教授申报的成果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五、《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第1、2、3、5期为社会科学版,4、6期为自然科学版,具有学术性、职教性、师范性、民族性的特点。

15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