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8

鑫宝贝66
首页 > 论文问答 > 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论文范文大全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Iceberg2013

已采纳
以下是有关先秦文学的研究论文范文衔接地址,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所帮助和借鉴_html-html-html
252 评论

蔻蔻妖妖柒

《人民论坛》的《学术前沿》是核心期刊,《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是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论坛杂志社主办的一本全新的高端学术期刊,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学术前沿》以"二十四个重大问题研究"的形式,每年二十四期,每期对一个重大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和阐析,以理性的视角和开阔的视域,真正为读者展现社会发展的前沿、学术研究的前沿。扩展资料《学术前沿》的定位:对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学术分析。我们关注在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长期存在、触及根本、关乎全局的议题。特别是中央关心、民众关注,极富现实针对性,亟待给出对策、抓紧解决的问题,并以精确严整的学术范式,对这些重大、紧要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在规律层面进行把握。参考资料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期刊介绍

247 评论

来去匆匆的我

新世纪关于底层叙事的大讨论(本人毕业论文里的片段)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人们生活由温饱逐渐达到小康。、并向着富足迈进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却越来越严峻。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三农问题日益严重,下岗职工越来越多。日趋严峻的底层生活环境触动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他们纷纷拿起笔来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幅底层生活图景。第二届老舍文学奖评出的中篇小说三部获奖作品刘庆邦《神木》、曾哲《一年级二年级》、衣向东《初三初四看月亮》以及获提名奖的六部作品,都是表现底层平民百姓现实生活的焦灼和又苦又乐的生存境遇。这一切,反映了底层文学不是零敲碎打而是有声有色地走出地平线了。但是“底层”真正走入文论领域发轫于2004年。《天涯》杂志于2004年第2期开辟了“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专栏,后来又在2004年第6期、2006年第2期间断的做了两次集中的讨论。除这三次专栏讨论外,《天涯》也曾在2004-2007年间的数期上刊载了一些零散的关于“底层叙事”的文章。同年,曹征路反映当下工人阶级命运的中篇小说《那儿》在《当代》2004年第5期的发表,引起文坛热潮,在学术界和文艺界引起很大反响。新锐学术网站“左岸”率先组织专题讨论,随后“左岸”与“乌有之乡”书店联合召开了关于《那儿》的座谈会,《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推出评论《那儿》的“专题”,发表韩毓海、陈晓明、张颐武、旷新年等人的争鸣文章再次引起了文学界对底层的关注。借着《那儿》的东风,学术界掀起了讨论层叙事”的热潮。《文艺争鸣》于2005年度开设了对“在生存中写作”的评论专栏,《福建论坛》、《东南学术》2006年度开设了关于“底层叙述”专栏,《江汉大学学报》2006年度也设置了“底层生存与纯文学讨论”专栏等。而南帆等人的谈话录《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在《上海文学》2005年11期发表后,引起了一场小规模的论争,有学者把这次论争视为2005年人文学术的一个热点。2005年12月《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编辑部举办了“‘底层写作’与20世纪中国经验中的左翼传统”座谈会。发表于其他刊物和报纸上的相关文章也是数不胜数。也无怪有学者说:“2005年以来, ‘底层’问题成为当代文学最大的主题,翻开文学期刊,到处可以看到‘底层’的影子。”当讨论进行到2007年,文坛上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关于底层文学的创作是层出不穷,其中也不乏精品,如曹征路的《问苍茫》、贾平凹的长篇新作《高兴》等,但是关于底层叙述的批评却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出现,期刊上再也未出现像之前《天涯》、《东南学术》等刊物开设的关于底层叙述的专栏。散见于各种期刊报纸的相关文章,也不再集中讨论某一个问题,要么集中于对具体作品的论述,在论述中顺带提及一些理论问题,要么依然是针对概念及代言问题的论文。而针对底层叙事本身的批评,“就总体来说,“底层文学”的讨论还没有摆脱赞同或反对的态度之争,在理论上并没有更多新的建树” [15]。这就是说,这场讨论已渐渐走入尾声。

130 评论

钱小小小疯纸

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可以从“新文学终结”这个话题来展开,新世纪以来文艺领域产生了整体性、结构性的变迁和转型,中国当代文学的生产环境、流通传播方式、阅读接受情况等,都出现了一些断代性的表征和症候。90年代之后的中国文学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传统、甚至是80年代以来的文学“新”传统相比,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新世纪以来文学的差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个是“80后”这批作家出现以来,文学的基本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从“五四”一直到80年代,我们对文学的基本观念还是将文学作为一种精神和艺术上的事业来追求。但是“80后”和“青春文艺”出现以来,文学更多的强调了娱乐性质和精神消遣的作用,这是文学观念的一个巨大变化。另一个变化是文学基本的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新文学的一个基本运作机制,是通过不同文艺思潮的论争,介入当下的社会问题与精神问题,比如左翼文学的论争,建国以后的各种批判运动等,但是这样一种机制在90年代以后,特别新世纪以后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现在很少看到有人围绕一个问题发表不同观点进行论争,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可以看出新文学以来的运行机制现在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后一个变化是文学媒体,新文学最早以报刊为核心,这在当时是一种新兴的文艺运载方式。但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这些媒体形式的变化,已经对新文学的文学载体与运行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影响。从文学的三个方面:基本观念、基本运行机制与媒体,可以看到现在的文学跟以前的文学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变化可以说是“五四”以来最大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往往将“五四”到80年代这样一个文学脉络、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称之为“新文学的体制”。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人,在审视现当代文学史内部的“断裂”时,将1949年前后的变化,还有“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文学的“断裂”,称之为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断裂”。比如洪子诚老师把40年代到70年代的文学描述成左翼文学“一体化”的过程,80年代则是“一体化”解体的过程。他对80年代的“多元化”倾向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但也有其局限性,虽然他对80年代的“多元化”比较乐观,但是他对他的“多元化”局限在“新文学”的范围内,他很难接受“新文学”之外的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化,他看金庸之类的通俗小说就看下不去,他将文学直接与现实、社会、人生联系在一起的观念,是比较牢固的。因此他虽然对左翼文学尤其是左翼文学的“一体化”有所不满,但他其实也在分享着新文学的基本观念。所以我觉得在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新的“断裂”面前,以前的“断裂”都是新文学内部的“断裂”,新文学从“五四”到80年代末的过程,可能是一个更大的“一体化”过程。包括新文学自身的建构和解体的过程。从“五四”到80年代的文学史,无论内部有多少争论,或者在历史发展中有多少断裂,他们其实分享着很多共同的观念,将文学当作一种精神或艺术事业。像鲁迅的弟弟给文学研究会起草宣言时的一句话,最能概括新文学的态度,“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他们认为文艺是一个严肃的事业,包括“新文学”内部不同的派别都在分享这样的观念。像自由主义梁实秋、沈从文、萧乾等人和鲁迅等左翼文学家有论争,但在这一点,他们是相同的。90年代以后,我们面对新的环境或者新的问题的时候,会发现他们的分歧其实并不像书上所讲的那么重要。面对大众文化、面对新的娱乐文化的时候,当下的文学境况又仿佛回到了“五四”以前那些鸳鸯蝴蝶派、黑幕小说这样的文学观念中。当下对文学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是把“新文学”作为一个从“五四”到 80年代的完整的历史阶段,这就需要对新文学做一个整体的概括,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大体包括三个方面:文学的基本观念——把文学作为严肃的精神事业;运行机制——通过思想论争介入社会问题的讨论;媒体——主要是以纸质为主的媒体。当下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学占据了文学市场或者文学格局里的主要部分,严肃文学、左翼文学也好,自由主义文学也好,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也好,它们其实都是新文学传统的一部分,但是这个传统在当前整个文学格局里处于一个特别弱势的地位。这也涉及另一个问题,正因为“新文学”在整个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上有那么重要的位置,有鲁迅等大家存在,所以文学才那么重要。如果没有“新文学”,或者我们不再重视新文学传统,如果只有那些通俗文学,我们只研究这些人的话,那么我们还有没有设立中文系的必要,有没有必要成立作协,有没有必要从国家层面上这么重视文学。这是重大的问题,中文系的同学以后靠什么吃饭?金庸自己也说他是没办法和鲁迅相提并论的,在整个文学史,或者在现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金庸是没有办法和鲁迅比的,鲁迅的重要性在于,他在整个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而独特的作用。他从最早批判传统文化到去世以后成为“民族魂”,通过这样一种“反传统的传统,反现代的现代”的方式。完成了我们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折。同样地,现代文学只有重新将自己投入到活的现实,才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是文学前沿现象下的冰山一角。

267 评论

蓝Luckyclover

那么本专业研究方法有哪些呢?

215 评论

相关问答

  • 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论文范文大全

    那么本专业研究方法有哪些呢?

    Cindy森小蝶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论文范文大全

    维护受教育权是八年级政治课本中关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当中重要的一课,但是本课内容相对枯燥,老师说教成分较多,为了能配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精神,能够充

    iamsongsam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论文题目大全

    题目应当根据内容来定,关键是你先要把论文的内容定下来,这个内容是你最熟悉、掌握资料最多的。建议还是多下载些论文,先看看人家主要的研究方向,选定适合自己的,有时候

    密室娱乐小伙伴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论文题目大全

    我写的《当代中国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政治学分析》,在安全生产方面出现的政治问题,给当代中国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要求,政治学应当为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臭豆腐精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论文范文初中

    关于青少年与新闻的调查 一、 研究的问题和背景 新闻(也称消息),它及时、准确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其特点在于它的明确性、真实性、时间性。所报道的内容必

    吹吹再吹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