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6

此夏若空820
首页 > 论文问答 > 医学史论文摘要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吃爱玩007

已采纳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提出-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结论。  论文提纲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格式和分类,简单明了地说明论文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甚至是两句话。这种提纲往往是用于科学论文,而且在对于各种概念有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出来讨论的情况下。如果总要分出1、2、点来写的话,往往会变成“八股文”的模式,这样的论文往往是应付式的论文,其真正的科学价值会大打折扣。
287 评论

爱吃豆包

于赓哲,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幼喜爱历史,报考大学时毅然选择历史专业,从此踏上了研究历史的漫漫长路。目前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以孟子般的雄辩之口才及其阳刚之气,激情地为学生讲解中国古代史,擅长将历史与现实结合,严谨不失幽默,轻松不乏深刻,深受学生喜爱,教室前排的座位永远是限量版商品。 研究方向是:隋唐史、魏晋南北朝史于赓哲从事隋唐史的教学、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民族研究》等权威、核 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学术界产生一定反响,一些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人大复印资 料》全文转载或观点摘编,研究课题《蓄蛊之家的传说》2004年获国家第三十六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曾先后六次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三等奖项(截至2011年),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一项,参与横向项目多项。出版有《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代表成果有:1、《蓄蛊之地——一项文化歧视符号的迁转流移》,《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2、《疾病与唐蕃战争》,《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光明日报》(28)、《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2期等转载观点或全文。3、《〈新菩萨经〉〈劝善经〉背后的疾病恐慌——试论唐五代主要疾病种类》,《南开学报》,2006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1期转载。4、《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元卷)》2006年第2期转载。5、《对<蒲州刺史充关内盐池使与景云政治>一文的不同意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6、《从朝集使到进奏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1期转载。7、《由武成王庙制变迁看唐代文武分途》,《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9辑(2002年)。8、《唐代的医学教育及医人地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2003年)。9、《中国古代对高原(山)反应的认识及相关史事研究》,《西藏研究》,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篇目辑览》收录。10、《由古人的求医心理看古代医人的整体水平》,《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24期转摘观点。11、《割股奉亲缘起的社会背景考察——以唐代为中心》,《史学月刊》,2006年第2期12、《试论唐代官方医疗机构的局限性》,《唐史论丛》第九辑,2006年。13、《唐代医疗活动中咒禁术的退缩与保留》,《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7期转载。14、《被怀疑的华佗——中国古代外科手术的历史轨迹》,《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6期转载,《新华文摘》2009年第7期转摘观点。15、《然非有力,不能尽写——中古医籍受众浅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8年第7期转载观点。16、《疾病、卑湿与族群边界》,《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17、《唐代人均食盐量与盐的使用范围》,《唐史论丛》第十辑。18、《疾病观与唐代长安城嬗变》,《南开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9、《薛瑶墓志研究》,《第三届世界新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20、The progression of moxibustion therap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folk medicine: An analysis on the background of technology choice,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Volume 2, Number 3 / 2007年7月21、《隋唐伐高句丽比较研究》,大约3万字,已收入《盛唐与东北亚政局》(王小甫主编)一书,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22、《唐代疾病、医疗史初探》,专著,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23、《天圣令复原唐医疾令所见官民医学之分野》,《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

309 评论

雯浩天使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182 评论

摆脱拖延症

中国的明清两朝,与西方的文艺复兴及资产阶级革命几乎同时代,然而,却上演着截然不同的两幕:一是封建社会日趋退幕,科学文化发展缓慢;二是活力四溅,日见朝气,经济、科学、文化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明、清:中医学的综合和集大成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成熟和渐趋停滞时期,中医学的发展也有与这个时代相近似的特征。这一时期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温病学派”形成:温病是的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早在,《内经》中就有一些零散的记述。汉代张仲景对温病的初期证候作了特征上的描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伤寒杂病论》)。宋元时,温病开始脱离伤寒学说体系,提出了热病初期应以辛凉解表为治,突破了以往一概辛温解表的治法。明清时,大瘟疫多次流行,医家们在不断探索和经验的总结中,对温病的病因、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诊断、治疗提出不少创见。如“戾气”病因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诊断方法,“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需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等。正是明清时期的医家总结、革新、探索和理论上的创新发展,促使温病在理、法、方、药上自成体系,形成了较为系统而完整的温病学说,使中医学对外感热病的认识理论、诊断方法、防治措施等方面都更为系统而完善。不少领域出现了深化发展的趋势。如对生命的探讨已深入到生命的起源和原动力,有了“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重要论断;命门学说有了长足发展;医家们对于某些常见病有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治疗虚劳、中风、吐血、郁证、痘疹的专家和专著。 清代出了一位具有革新精神的伟大医学家——王清任,他在《医林改错》中,纠正了以往医书中对人体解剖方面的错误记载,他所创制的活血逐淤方剂,至今仍有实用价值。3、药物学成就辉煌。明代李时珍著成举世闻名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书中内容丰富、论述广泛,所载药物多达1800余种,并附有药图1000多幅,药方10000多首,是我国药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对药物的分类,从无机到有机、从低等到高等、符合进化论的观点,是当时最先进的科学分类法;书中还有对人的生理、病理、疾病症状、卫生预防等内容的正确记述,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对这些学科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时期还有赵学敏著述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兰茂的《滇南本草》等也促进了药物学的发展。4、病案格式的建立和医案专集的出版。医案的记载,首见于《史记》。到明代,形成了记录详细、项目固定的病案格式。1522年,《韩氏易通》里提出病案内容应包括望形色、闻声音、问情状、切脉、论病原、治方术六大部分,还有具体项目31项,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病案格式。1584年,吴昆在其所著《脉语》中,对病案格式又作了修改补充,规定病案内容的7大部分,内容更为详备。这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理论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举措。明代起,医案专辑大量出现,1552年江瓘的《名医类案》编撰完成,这部医案专辑内容空前丰富,是对历代医家的验案及经史百家文献中所记载的重要医案的收集、总结,并进行了分类编排和评议,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清代魏之琇在《名医类案》的基础上,又写成《续名医类案》。另外,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徐大椿的《洄溪医案》等都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清隆庆二年(1568年),成立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民间医学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十八世纪末,。清代唐大烈主编了中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这在当时医学交流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清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展,中外医学交流盛况空前。国外来华学习中医的或是我国把中医传到国外的人数和次数都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中医药学传到国外后,在国外继续发展,有不少人翻译著述中医药学著作,并且有些还形成了学派。如《东医宝鉴》把中医学介绍到了朝鲜。1487年日本的田代三喜来华学习中医药学,尤其崇尚李杲和朱丹溪的学说,回国后力倡李、朱学说,著有《捷术大成印可集》、《福药势剪》、《直指篇》、《医案口诀》等书,使李、朱学说在日本广为流传,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学派。

192 评论

竹径通幽处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甚至是本单位的工作进行选题。选题时可以考虑选些与自己工作有关的论题,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上升为理论,或者以自己通过大学学习所掌握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一些引起实际工作问题。(2)选题适当所谓选题要适当,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论题的广度与深度。(3)选题要新意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选题技巧:技巧—:依据学术方向进行选题。论文写作的价值,关键在于能够解决特定行业的特定问题,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论文更是如此。因此,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一,就是依据学术价值进行选择提炼。技巧二:依据兴趣爱好进行选题。论文选择和提炼标题的技巧之二,就是从作者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只有选题符合作者兴趣和爱好,作者平日所积累的资料才能得以发挥效用,语言应用等方面也才能熟能生巧。技巧三:依据掌握的文献资料进行选题。文献资料是支撑、充实论文的基础,同时更能体现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和观点,因而,作者从现有文献资料出发,进行选题和提炼标题,即成为第三大技巧。技巧四:从小从专进行选题。所谓从小从专,即是指软文撰稿者在进行选则和提炼标题时,要从专业出发,从小处入手进行突破,切记全而不专,大而空洞。[3]

253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学史论文摘要

    (1)联系工作实际选题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特别是自身工作实际),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社会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建议立足于本地

    曲多多多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学党史论文摘要

    也许我们都是同时代的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安定富裕的社会里,我们不懂得什么是战争,什么是苦难。从小党在我心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刚开始对党的认识是由那一个个感人的故

    woshiyujiaolo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历史学论文摘要

    论晁错的“新法家”思想体系关键词: 晁错;新法家;历史观;人性论;国家本位;Chao Cuo; New Legalism School; Conception

    anne贝多芬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化学史论文摘要

    %E5%8C%96%E5%AD%A6

    jennyzhao701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中医药历史文化论文摘要

    去翻翻本草纲目啦

    小狼雪子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