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3

香喷喷的耗子
首页 > 论文问答 > 春秋时期的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出格范儿

已采纳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一段时期,其中留下了很多的文献,比如《左传》等等
110 评论

sleepworm88

主要内容:《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评论。《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就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作品简介:《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证明是左丘明,这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有些学者则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但均为质疑,因为《左传》中某些文章的叙事风格与其他不符,并无任何史料佐证,只能归为臆测。《左传》对后世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历史学方面。它不仅发展了《春秋》的编年体,并引录保存了当时流行的一部分应用文,给后世应用写作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仅据宋人陈骙在《文则》中列举,就有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之多,实际还远不止此,后人认为檄文也源于《左传》。并且,本书在我国的文学界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史学也有巨大的贡献!作者简介: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 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

233 评论

楼兰芥末姑娘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 不过春秋 左传 保留下来了

180 评论

相关问答

  • 春秋时期的文献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 不过春秋 左传 保留下来了

    虾球麻麻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春秋时期文献

    战国策

    石小鱼苗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

    我收藏有好多这种电子书,诸子百家,四书五经,春秋,左传,战国策,先秦兵法典籍等书籍的白话文译著。如果需要可以留言,链接么倒是没有,都存在电脑上。

    广州文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0
  • 春秋时期文献的载体

    (楚帛书)是目前出土最早的古代帛书,虽只有900多字,而内容丰富,对研究战国楚文字以及当时的神话传说、历史、天文、五行和阴阳思想有重要参考价值。(战国)竹简全部

    寒江之月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春秋时期文献史料

    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平王东迁到始皇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略去其中关于神怪的部分,其余的真实性还是可以的。其中的一些谬误在注释中也有纠正,可以

    我的宝贝叫小啦 6人参与回答 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