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8

小可爱mmd22
首页 > 论文问答 >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封面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rsenalzoe

已采纳
如何学好语文?怎么写好作文? 来源: 彭城晚报 2009-03-23 校门口 核心提示   3月21日上午,由徐州市学习科学研究会举办的《中国新生代小学语文特级名师展示课活动》在淮海堂举行,来自徐州、安徽、山东、河南等地的1200多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活动课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董耀红,就学好语文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怎样培养孩子写作文的兴趣并写出好作文等问题与家长、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交流。本报记者整理了部分与读者分享。   学习语文,积累很重要   在座谈会上,董耀红称:培养学生多读书,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反复声情并茂地朗读,反复读名篇佳作,反复背诵记忆,使积累成为经验。久而久之,文章中的词汇、句式就可以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到用的时候,它们就会自然地“蹦”出来、“涌”出来,积累得越多,用起来就越得心应手。   例子:“蝈蝈、蟋蟀和没有睡觉的青蛙、知了,在草丛中,池塘边,树隙上轻轻唱出抒情的歌曲。”“小鹿在小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着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缺少一片花瓣的花朵仍旧是花朵,而离开花朵的花瓣就什么也不是了”。   解析:在引导孩子们欣赏这些语言的同时,儿童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和发展,而当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想象与创造运用这些词句表情达意时,一定会享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例子:“一道残阳铺水中”与“照水中”“射水中”有什么不同呢?品一品。   为什么不说“亲人,再见了!”而要说“再见了,亲人!”在表达上不是一样的意思么?品一品。   解析:把繁琐的分析和脱离语言文字的侃侃而谈,变为师生共同欣赏品位词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鉴赏。时间长了孩子不需要老师和家长安排,也不只是局限在课内,自己已经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了。   写字、造句、朗读,一个都不能少   现在不少孩子书写潦草,说话语病较多;作文无条理,空洞无物;心中虽有物,下笔却无词,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怎么办?董耀红称,除了读书少,背诵少的缘故外,还和忽视语文基础的训练有关。有的人会认为,书写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样强调笔顺笔画了,只要把整个字完成能认出来即可。其实不是,笔画规范,间架结构,美观的写字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做人联系紧密,“字如其人”,小学阶段的写字教育会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其次,造句现在已不多训练了。但是,造句如同“小作文”,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内容具体,选材独到,符合事理,有中心,有条理,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这样的造句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再次,现在强调多读,以读代讲,以读代答,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读中理解,受到熏陶。但并不排斥培养学生有理有据,语言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理解,也不排斥引导孩子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条理是怎样清晰的,立意、构思、选材、谋篇布局等方面有什么特色以及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的方法指导。如果我们不去有意地引导学生这样咀嚼、联系,有些东西像过眼烟云,飘然而过,又怎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答到能运用的最终目的。   语文基础训练要步步夯实,循序渐进   在座谈会上,董老师称:学生的生理、心理、智能等方面的发展决定着他们的认知是有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必须一步一步稳中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的,没有走稳就要跑,到头来,是既不会走更不会跑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由字词到句子、句群,再到自然段、到篇,整个教学过程是特别强调步步夯实,循序渐进的,孩子们如这样按部就班地认真学习,就能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有益于终生的学习、工作和交往。   千万不能没有年段特点的教学,更不能因为谈“感悟”“体验”而无暇于或不屑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当一个孩子升到高年级时,发现他错别字多,语句不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衔接不自然,不贯通,语言贫乏苍白,再想补起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   背诵应该从一年级抓起   就家长关注的一年级孩子该如何教时,董老师称: 在一年级孩子教学上,老师往往注重拼音、识字教学,而忽视了朗读和背诵,认为这是以后学习的任务。其实,六七岁的孩子,记忆力强,可塑性大,如果从孩子学习汉语拼音开始,就相当重视进行规范的美读训练,孩子不顿读、不唱读、不养成拖腔拿调的坏习惯,学习正确、流利、按意思表达一定的语气,然后稍加引导,就能熟读成诵。如此循序渐进,六年坚持训练下来,必然会对他们的语言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董老师还称,如果只提背诵任务,不教给方法,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也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她总结了几点方法,希望能够给孩子带来方便。   抓词句:   抓牢“起头句”,往往能引出一串句子来;抓牢“起头字”,往往能使上下句迅速连贯起来;抓牢“衔接句”,能迅速由上段接背下段。   抓顺序:   对一段或者一篇的逻辑结构是必须了解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记下文章的框架,再抓牢“起头句”,“衔接句”,按内容上的顺序背。还可以培养学生读文或背诵时在脑海里浮现画面,“放电影”,以此来帮助自己的记忆。   抓跟背:   背熟或没背熟的都可以小声跟着录音或老师的朗读背诵。在逐渐熟练的基础上,逐渐把声音放高,直至熟读成诵。   抓精彩片段:   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精彩描写背一两处,负担不重,花时不多,但要坚持每篇课文都这样做,久而久之就会潜移默化,丰富孩子的语言。   抓适当默写: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背诵之后再来个默写巩固,即使是在不太熟的时候试着默一下,默不出来再看看也无妨,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印象要深得多。   建立“采蜜本”和“酿蜜本”   董耀红还称,现在的孩子增加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同时也要强调,在阅读课外知识的同时,必须增加课外背诵。   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有意识地勾画圈点,有意识地记下文辞优美,人物细节描写精彩的片段,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建立“采蜜本”和“酿蜜本”,“采蜜本”比喻孩子像蜜蜂一样,每日记下好的词句段,并背下来;“酿蜜本”比喻学生像蜜蜂酿蜜一样,吸取“蜜”后,写下加以运用的片段,把背诵积累的片段与自己的劳动结合起来,如此长期坚持训练,孩子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董耀红老师建议,在学习语文时,要注意下面7个原则:   一、要重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能力的培养,不能小视写字的笔顺笔画;始终注意学生每一个字的发音。   二、要重视培养学生自觉查字典的习惯,联系不同的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的训练。   三、要重视丰富的句式表达训练,造句、改病句,把字句、被字句、扩充句、转述句、设问句、反问句、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以及运用关联词组成复句等。这些不同句式的变换训练会让孩子们体会到:有时,同样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有时不同的感情色彩需要不同的表达;有时因为丰富的词汇和独特的想象,语言会更美丽生动。   四、要重视段内结构的欣赏与渗透并加以模仿。句与句之间总分、承接、转折、因果、概括具体等关系的衔接,使句与句之间连贯流畅如行云流水一般。(注意,是“渗透”,是“模仿“,并非生搬硬套的老八股),而且,这个本领非得不断实践,夯实不可。它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   五、要重视阅读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从整体上去把握和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情感的方法训练。   六、要重视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训练,教者要特别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捕捉、引导、培养学生能有理有据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的能力。   七、作文教学要重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和突出重点的训练;训练生动地刻画人物、景物、环境、场面的细节描写。这个训练必须由一二句到一个句群,由片段到篇,循序渐进。   学好语文的7个原则   链接   董耀红上《全神贯注》实录(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来轻松轻松。我吹口琴,你们要随着音乐节奏晃动。   师吹口琴曲,生随着音乐节奏晃动。   师:好听吗?   生:好听。   师:我看到大家在听我吹口琴时,都睁大了眼睛,认真地听着,这使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词,你们知道吗?   生:全神贯注。   师:对,就是“全神贯注”。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以“全神贯注”为题的。   师边板书课题边说:注意看这个“贯”字。   师: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全神贯注。   师:知道“全神贯注“的意思吗?”“全”指什么?   生:“全”是全部的意思。   师:“神”指什么?   生:精力、精神。   师:“贯注”呢?   生:集中。   师:合起来就是——   生:注意力全部集中。   师:我们可以用分解组合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师:谁能把这个词扩充为一句话?课文预习了吗?   生: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在全神贯注地修改他的作品。   师:看来,扩充题目也不失为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就是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传世杰作,是近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雕塑家。请欣赏——这是罗丹的代表作“思想者”。   (屏幕显示罗丹的若干作品)   师:罗丹的成功无一不是他全神贯注工作的结果。咱们赶快打开书,看看罗丹是怎样全神贯注工作的。   师:第一遍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看一看哪一段最具体地写出了罗丹的全神贯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   董耀红简介   董耀红,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湖北省名师、受聘于湖北省和武汉市“骨干教师培训导师团”,曾到北京、西安、深圳等地上各类观摩课近200场。《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杂志封面人物。2007年度“中国小学语文年度风云人物”。《中年级段的训练》《我对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关于小学语文课业负担的思考》《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多篇文章获奖或发表。
318 评论

sky刘小子

文学思潮与创作研究(1)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之“张丞相”新考-温志拔(5)李白与毛泽东性格特征及其建构的成因-何英(8)解码《白鲸》的“选录”-刘永清(11)关注儿童的艰难成长——论余华小说《在细雨中呼喊》的儿童形象-吕思睿语言与文字(14)模因论视角下的英语词汇教学优化研究-刘红见(17)保险营销员推销话语中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杨晓(21)用影视剧本语块提高听力记忆教学初探-闫锐(23)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孙静(28)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If条件句的不对称性研究-刘静哲学与社会(32)《圣经·箴言》:世俗人生处世的智慧经典-杨明光(35)见识在成才中的作用-蔡小菊政治与法律(38)论对高校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书的司法审查-汪秋慧(42)陪审团审判制度弊病新解-任蓉(45)“穿越”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分析-邓雅玲历史与文化(49)商务印书馆函授学社国语科办学特点及其启示(下)-丁伟(54)黄梅戏与版画的邂逅——浅谈《徽州女人》的舞台美术设计-高俊松(57)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视传播-谢中元(60)青海藏族石刻艺术的现代流变-宋卫哲经济与管理(63)明清时期巢湖流域水稻的生产和分布-陈恩虎 丁龙庆 吕君丽(68)客家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赣闽粤地区为例-刘宇(71)校企合作办学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探析-陈麓教育理论与心理学(74)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思考——以学前教育硕士为例-柯美录 郭跃进(79)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范丹红(8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心理问题及其影响-郭秀兰 张丽娜 杂志查稿新闻出版总署 杂志封面杂志封面

309 评论

KING纠结

学语文主要靠的是平时的积累,课外阅读和作文的提高需要平时的对课外文章的阅读积累,只要多看课外书,再加上上课时老师的提示,就能学好。你要提高自己的阅读积累,这样无论你是几年级都有莫大的帮助

237 评论

无敌小猪猪侠

学语文,看的是你的理解能力…语文需要死记硬背,下功夫。你的领悟能力好,它就学得快了…其实,不用太柯刻地去学,你只要掌握重点就万事ok了…适当地看些有关书籍啦,诗词句啦…………作文不同于语文的硬记的,譬如说,语文是硬盘,而作文侧是软盘…

308 评论

lilyspirit00

励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经她指导的青年教师大多数德艺双馨,很快就成为学校、县级或市级的教学骨干。例如孙安英老师现在已经是市县两级教学新秀,连续三年送高三毕业班,成绩优秀。刚刚参加工作三年的沙金秋老师,教学基本功较好,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成长迅速,从高一一直教到了高三,在2006年的高考中,她的成绩在高三化学组中是最好的,在全县也名列前茅。 “甘为人梯,痴心不改”,寇介芳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对于做人她是高调的,而对于荣誉她总是低调对待。正如她自己所说:“荣誉是一时的,淡薄名利的心境才是最大的财富

209 评论

相关问答

  •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封面

    励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经她指导的青年教师大多数德艺双馨,很快就成为学校、县级或市级的教学骨干。例如孙安英老师现在已经

    扬州灰豆子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封面图

    语文教学与研究 42-1016/G4

    cupid8698小博士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封面设计

    个人喜好,因人而异。看众情况,突出重点,引人注目!

    美乐淘淘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封面图片

    是的,拥有自己期刊号的都是正规杂志。

    janesmonke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教学研究》杂志封面

    你看杂志的封面上是否有双效期刊的标志 例如读者 小说月报并不是杂志是非法的 而是有些杂志属于内刊 也就是不公开发行 但不一定受众群体非常小很多内刊也是没

    寻找茉莉花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