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87

(秋天)Amy
首页 > 论文问答 > 管理思想史文献综述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加油嘴馋的我

已采纳
管理哲学毕业论文从拟题到开题报告-任务书-论文-答辩,每一步都要跟老师看,志文网有管理哲学的老师,他们帮了我写的,管理哲学毕业论文去找资料,很有帮助的
173 评论

胖子9451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教育探讨、教学实践、教改理论、课程研究、职业指导、课堂设计、德育探究、创新管理、体育教育、艺术交流、高教论坛等。本刊依据中国图书馆教育文献分类法进行栏目设置,计有:“高教·研究”、“综述·专著”、“教改·教研”、“教师·学生”、“思想·政治”、“阅读·写作”、“外语·外文”、“教学·信息”、“科学·自然”、“历史·地理”、“体育·美育”、“考索·探微”等,投稿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课题选择。

169 评论

沙发里的土豆

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  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    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等。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亚当·斯密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1817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出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ylor,1856-1915)、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1841-1925)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为此,泰罗提出了任务管理法和配备“第一流”的工人。法约尔对组织管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提出了管理过程的职能划分理论,他在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阐述了管理职能的划分,法约尔认为管理的五大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马克斯·韦伯在管理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官僚组织体系理论,他认为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  上述三位及其他一些先驱者创立的古典管理理论被以后的许多管理学者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是英国的厄威克(LUrwick)与美国的古利克(LGulick),前者提出了他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条原则,后者概括提出了“POSDCORB”,即管理七项职能。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梅奥(Mayo,1880-1949)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DMMcGregor,1906-1960)的“X理论-Y理论”等。  战后40年代到80年代,除了行为科学学派得到长足发展以外,许多管理学者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学的见解。这其中主要的代表学派有: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经理角色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等。这些管理学派研究方法众多,管理理论不统一,各个学派都有各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各有自己的用词意义,各有自己所主张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孔茨(HKoontz,1908-1984)称其为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管理职能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提出的。管理过程学派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孔茨和奥唐奈里奇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五项,而把协调作为管理的本质。孔茨利用这些管理职能对管理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和阐述,最终得以建立起管理过程学派。孔茨继承了法约尔的理论,并把法约尔的理论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使管理过程学派成为管理各学派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的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的技术,为现代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通过计划和控制以解决企业中生产与经营问题的理论。该理论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其主要目标是探求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或最优方案,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效果。  社会系统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种组织。它的特点是将组织看作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CIBarnard,1886—1961)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经理的职能》对该学派有很大的影响。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二战之后,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理论、运筹学和计算机程序等学科的内容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西蒙。西蒙(HASmion)美国管理学家、计算机学家和心理学家,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决策理论学派认为:管理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管理的核心就是决策。西蒙强调决策职能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有限理性的人代替有绝对理性的人,用“满意原则”代替“最优原则”。  系统理论学派是指将企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把各项管理业务看成相互联系的网络的一种管理学派。该学派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应用一般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系统理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弗里蒙特·卡斯特(FEKast)。弗里蒙特·卡斯特是美国系统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管理学家。主要著作有《系统理论与管理》(与约翰逊、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James ERosenzweig)合著)、《组织与管理:系统与权变方法》(与罗森茨韦克合著)等。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为经理主义学派,以向大企业的经理提供管理当代企业的经验和科学方法为目标。它重点分析成功管理者实际管理的经验,并加以概括、总结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的共性东西,然后使之系统化,合理化,并据此向管理人员提供实际建议。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彼得·德鲁克(又译为彼得·杜拉克 PFDrucker)、欧内斯特·戴尔(Dale)等。  经理角色学派是以对经理所担任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虑经理的职务和工作,该学派认为针对经理工作的特点及其所担任的角色等问题,如能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经理的工作成效。经理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权变理论学派认为,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来决定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即要按照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企业类型、不同的目标和价值,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其代表人卢桑斯(FLuthans)在1976年出版的《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是系统论述权变管理的代表著作。  法商管理学派是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提出的,他们认为法商管理是一个复合的概念,是由三个子概念组成。第一个子概念是管理,管理是目的和手段,其涵义在于说明法商管理是要落实到具体的手段上,而且明确规定了他的学科归属应该是管理学。第二个子概念就是商,商在这里把它理解为企业组织的经营活动,也可以理解为商事,在法商管理概念中它是管理的对象。第三个子概念是法,这里的法主要指与企业商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集合。法商管理经过这样的剖析,其概念和内涵应该是比较清晰和深刻的。以上是关于法商管理概念的演进和解读。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国际环境的剧变,尤其是石油危机对国际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时的管理理论以战略管理为主,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重点研究企业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的不断变化。迈克尔·波特(MEPorter)所著的《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他强调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  80年代为企业再造时代,该理论的创始人是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MHammer)与詹姆斯·钱皮(JChampy),他们认为企业应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进行所谓的“再造工程”。美国企业从八十年代起开始了大规模的企业重组革命,日本企业也于九十年代起进行所谓第二次管理革命,这十几年间,企业管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类似脱胎换骨的变革。  80年代末以来,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顾客的个性化、消费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的需要,在全球市场上争得顾客的信任,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这一时代,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学习型组织而展开。彼得·圣吉(PMSenge)在所著的《第五项修炼》中更是明确指出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正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景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

317 评论

Queena兜兜

作 者: 郭咸纲 著出 版 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 2010-4-1字 数: 600000页 数: 444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定价:00 本书有三条主线:一是时间线,以时间为轴体现思想发展的历史性;二是理论线,以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为轴,充分反映其发展性;三是人性线,以思想发展进程中人性理论的深化为轴,蕴含着对管理最优境界的追求,充分反映其突破性。本书历经三次修订,一直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考试指定教材、研究生必读书籍而广受好评。此次插图第4版以全新版式与读者见面,围绕全书组织构架,穿插以精心挑选的图片,辅以阅读互动与延伸阅读等栏目,帮助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深入思考管理思想的内涵。本书适合中国的管理学界、经济界、企业界、教育界和想了解西方管理学说史的所有读者。 第四版序 对管理学基本命题和管理学研究的思考第三版序 我对管理终极目标的理解导言 管理理论的发展线索和研究方法综述知识结构图目录第一篇 早期的管理思想第一章 管理思想的出现第二篇 古典管理理论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第三章 科学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四章 古典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篇 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第四篇 现代管理理论流派和思潮第七章 现代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第八章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和思潮(上)第九章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和思潮(下)第五篇 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第十章 当代管理思想的历史背景第十一章 当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第六篇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互动与融合第十二章 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精神第十三章 东西方管理思想在日本的实践第七篇 管理思想演变的总趋势第十四章 管理思想演变的总趋势主要人物索引主要参考文献管理大事年表出版后记

167 评论

相关问答

  • 管理思想史文献综述

    作 者: 郭咸纲 著出 版 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时间: 2010-4-1字 数: 600000页 数: 444开 本: 16开包 装: 平装定价:00 本

    茜茜Julie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道家思想文献综述

    反映道家思想的典籍有《道德经》、《庄子》、《列子》、《黄帝内经》、《抱朴子内外篇》、《文子》、《鹗冠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等。道家以“道”为

    蓝天勒蓝天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儒家思想文献综述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为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主要思想以“仁”为中心,辅之以“义、礼、智、信”,提出“为政以德”,掌权者应施行仁政。

    amy20060207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中外古典管理思想综述论文

    对于古典的管理理论,很多东西都是特别经典的。特别是对于家族企业的管理,我们今天还验用着。

    伯妮新娘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确立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成立的根据和发展的逻辑起点。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人们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就一直存在争论

    Jessie小鱼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