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18

阿里嘎多~
首页 > 论文问答 > 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论文格式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永远幸福66

已采纳
楼主您好!俄罗斯历史始于起源于东欧草原上的东斯拉夫人,亦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共同祖先。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了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俄领土跨越欧亚两洲,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俄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大量出版图书和报刊,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俱乐部等群众性文化设施。俄还重视对博物馆珍品和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扩建和新建了许多博物馆。俄博物馆按专业可分为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各专业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等。著名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有俄罗斯中央革命博物馆、国家历史博物馆、克里姆林宫博物馆、中央海军博物馆等。较大的艺术馆有莫斯科科列季亚克夫国家绘画陈列馆。 俄罗斯文学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出现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陀斯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高尔基、肖洛霍夫等世界驰名的大文豪和作家。俄罗斯的美术源远流长,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的艺术大师有列维坦、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科伊等。俄罗斯的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深远的历史传统,歌剧、交响乐和室内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质,奔放豪迈。俄罗斯的戏剧艺术体裁和形式多样,最早出现在皇宫内,19世纪进入繁荣时期,果戈理的《钦差大臣》等社会戏剧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亚·尼·奥斯特罗夫斯基是19世纪50年代以后俄罗斯文坛众多的戏剧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俄罗斯戏剧之父”。 俄罗斯的马戏团在俄罗斯也很受人们的欢迎,马戏团团员训练有素,技艺精湛。俄罗斯人有卓越的民间艺术。实用装饰艺术有金属、兽骨和石头的艺术加工,有木雕、木雕壁画、刺绣、带花纹的纺织品、花边编织等。最有名的工艺品有木制套娃、木刻勺、木盒、木碗、木盘等木制品。京剧艺术家梅兰芳于1935年访问了苏联,会见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梅耶荷德、塔伊罗夫、爱森斯坦等苏联最著名的导演。当时在莫斯科工作的英国导演戈登﹒克雷、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和皮斯卡托也观看演出。这是东西方戏剧交流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事件,它永远载入了世界戏史册。画家高贺琪运用中国绘画语言描绘俄罗斯,提供了具有历史感的人文空间。希望对您有帮助!
84 评论

嘎嘎希尔

著 作:防范与合作——苏联解体后的俄美核安全关系(1991-2005)(专著,40万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潜流(专著,19万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俄罗斯军情瞭望(专著,作者之一,8万字,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俄罗斯东欧中亚年鉴(2001年)(专著,作者之一,1万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 俄罗斯东欧中亚年鉴(2002年)(专著,作者之一,1万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 列国志《独联体》(专著,作者之一,2万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 既非盟友也非敌人——苏联解体后的俄美关系(1991-2005)(专著,郑羽主编,本人4万,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7月版,院重大课题) 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专著,作者之一,邢广程孙壮志主编,本人4万字,长春出版社,2007年,院重大课题) 中俄美在中亚:合作与竞争(专著,郑羽主编,本人5万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院重大课题) 新世纪的中俄关系(专著,姜毅主编,本人5万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普京时代(2000~2008)(专著,合著,郑羽主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4月版)论 文:俄罗斯的外交新曲(论文,两作者之一,78万字,新华社《国际内参》,1997年4月17日) 城门失火池鱼担忧(论文,6万字,《俄罗斯研究》(学刊),1997年第1期) 独联体一体化在困境中迈进(论文,1万字,《俄罗斯研究》(学刊),1997年第6期) 海湾危机中的俄罗斯外交(论文,8万字,《俄罗斯研究》(学刊),1998年第3期)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蒙古国(论文,1万字,《参考资料》,1999年7月14日) 冷战后大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追求(论文,8万字,《参考资料》,1999年8月11日) 蒙古与我国的北线地缘政治安全(论文,9万字,《外军调研》,1999年第12期,199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技侦成果四等奖) 1998年独联体军事形势(论文,两作者之一,7万字,《外国军事学术》1999年第1期) 俄军车臣军事行动的特点(论文,4万字,《外军调研》,2000年第24期) 俄罗斯与蒙古国特殊关系探源(论文,9万字,北京国际友好联络会《蒙古国新政府政策走向及影响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 加强与中亚国家合作促进中国西部大开发(论文,6万字,《西部大开发与我周边安全环境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 新世纪初独联体一体化出现重大转机(论文,7万字,《欧亚社会发展动态》,2003年第9期) 新世纪初的独联体:转机与挑战(论文,6万字,《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3年第2期) 独联体国家军事安全合作取得重大突破(论文,8万字,《欧亚社会发展动态》,2003年第10期) “9·11”后境外“东突”势力活动发生重大变化(论文,7万字,《欧亚社会发展动态》,2003年第30期) 以正常的心态对待中俄关系中的摩擦(论文,5万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年会文集》,2003年) 美俄中在中亚利益诉求的比较分析(论文,3万字,《欧亚社会发展研究》,2003年刊) 中亚局势与石油情结(论文,52万,中国石油石化,2004年第1期) 以平常心对待中俄关系中的摩擦——出自中国视角的分析(论文,68万,“多极化格局中的中俄科技、教育、文化交流”国际论坛会议文集,2004年3月) 解决灰色清关应软着陆(论文,48万,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年第4期) 普京外交冲击“黑带级”(文章,39万,外滩画报,2004年第73期,2004年3月31日) 中亚危险方程式(文章,38万,外滩画报,2004年第74期,2004年4月7日) 寻找理想与现实间的平衡点(论文,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5-6期,2004年6月) “9·11”以后美国与俄罗斯核安全理念的重大变化(论文,35万,欧亚社会发展研究,2004年刊,2004年10月) 2002年独联体一体化的新变化(论文,01万,《俄罗斯东欧中亚年鉴》(2002),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评俄罗斯的“中国威胁论”(论文,5万字,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第5-6期,2005年6月) 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与中俄军技合作(论文,6万字,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5年第2期) 防范中的合作——俄罗斯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心理图解(论文,5万字,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5年第5期) 美国在独联体地区策动“颜色革命”的三重诉求——兼论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架构下抵御“颜色革命”的当务之急(论文,45万,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2期)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十年实践的历史考察(论文,6万,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3期) 俄罗斯对美关系的“变”与“不变”——兼论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当务之急(论文,08万,《欧亚社会发展研究年刊(2006)》) 走出困局的中俄能源合作(论文,79万,“中俄友好战略对话”论文集,2006年北京,2006年9月) 进入稳定务实发展时期的中俄关系(论文,2万,日本“京都回归”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8月) 俄罗斯对美政策进入“黑障区”(论文,62万,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 从战略妥协到战略反制:普京对美政策的新选择——兼论俄美关系的变化对未来中俄战略协作的影响(论文,《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7年第5期) 美国对中亚的军事安全政策(论文,《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2期)报 告:格鲁吉亚在里海石油外运中的特殊地位(报告,55万,欧亚社会发展动态,2004年第5期,2004年1月18日) 新形势下打击“东突”势力应关注四个层面(报告,53万,欧亚社会发展研究,2004年第10期,2004年4月9日) 普京连任后俄罗斯外交的当务之急(报告,45万,欧亚社会发展动态,2004年第28期,2004年4月11日) 我国对外军事采购的立足点(报告,39,欧亚社会发展研究,2004年第20期,2004年8月19日) 中俄军技合作依然具有不可替代性(报告,41,欧亚社会发展研究,2004年第21期,2004年8月20日) 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有利于中俄军技合作(报告,42万,欧亚社会发展研究,2004年第22期,2004年8月21日)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普京外交新变化及我们的对策分析(报告,72万,委托课题,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报告,2004年8月) 近年来蒙古国内政外交的新特点及我们的对策分析(报告,51万,委托课题,国务院政策研究室报告,2004年8月) 颜色革命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报告,52万,欧亚社会发展研究,2006年2月) 俄罗斯对美政策的新变化(报告,51万,欧亚社会发展研究,2006年6月) 伊朗核危机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影响(报告,26万,新华社参考清样,2006年2月) 美俄太空竞赛及其对我安全的影响(报告,29万,新华社参考清样,2006年3月) 俄罗斯对美政策进入黑障区 (报告,《2005年:应对挑战(俄罗斯东欧中亚黄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版)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十年实践的历史考察(报告,《2006年: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版) 北约东扩、俄格军事冲突与俄罗斯外交转型(报告,《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5月版)

120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