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3

sw634365102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论文摘要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鸡炖蘑菇mimi

已采纳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促使了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从而使我国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也有利于消化部分产能过剩,扩大就业,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等作用。但是随着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相应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如流动性过剩,资源浪费,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贸易矛盾激化等等。本文结合最新数据重点探讨了我国现在对外贸易顺差现状,弊端及持续扩大的原因,以及结合现状提出相关促使贸易平衡的意见。【关键词】贸易顺差;外汇储备;产能过剩; 出1:2退税一 我国现阶段贸易顺差基本情况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249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5%。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88亿美元,下降66%;收益顺差1l8亿美元,增长11 0/0{经常转移顺差292亿美元,增长15%。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84%。其中直接投资顺差603亿美元,下降l1%,证券投资逆差676亿美元,增长12.7倍;其它投资顺差133亿美元,上年为逆差40亿美元。2006年未国家外汇储备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由统计结果来看,经常项目顺差在夫幅增加,而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则在大幅下降,并且经常项目贸易占了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进入2007年以来,我国外贸顺差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按目前发展趋势,预计2007年全年贸易顺差为2500—3000亿美元。通过海关2007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顺差迅速扩大,一般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一季度,加工贸易顺差544.7亿美元,同比增加179.9亿美元,增长49.3%;一般贸易顺差165.1亿美元,同比增加93.4亿美元,增长1.3倍。加工贸易顺差为一般贸易顺差的3.3倍,为全部贸易顺差的1.17倍。(二)从产品结构看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轻工纺织产品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卜3月,机电产品顺差为396.7亿美元,占当期贸易顺差总额的85.4%,同比增加188.3亿美元,增长90.4%;高新技术产品顺差123亿美元,占当期贸易顺差总额的26.5%,同比增加67.6亿美元,增长1.2倍;卜2月轻工产品贸易顺差347.7亿美元,相当顺差总额的74.9%,同比增加97.2亿美元,增长3 8、8%。1—2月纺织产品贸易顺差209.7亿美元,相当顺差总额的45.2%,同比增加53.4亿美元,增长34.2%。(三)从贸易伙伴看美欧等是我国贸易顺差国主要来源地。一季度,对美国贸易顺差346.8亿美元,占顺差总额74.7%,同比增加60.8亿美元,增长21.3%;对欧盟顺差276.9亿美元,占顺差总额59.6%,同比增加95.4亿美元,增长52.6%。对香港顺差362.2亿美元,占顺差总额78%,同比增加79.8亿美元,增长28.3%。对香港特区出口大部分转移到美国。对日本逆差63.8亿美元;对韩国逆差l10.6亿美元,对台湾地区逆差159.5亿美元。二 如何看待贸易顺差(一)从积极的方面看l、顺差扩大和外汇储备迅速增加是我国经济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重要标志。顺差和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使我国摆脱了长期困绕经济发展的“外汇缺口”压力,使我国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显著增强。2、顺差扩大反映了出口对GDP的贡献增加,消化了我国部分产能过剩及通货膨胀的压力。3、持续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改善了我国国际收支和信用状况,维护了金融稳定。07年6FJ底我国外汇储备高达13326.254L美元,相当于一年零五个月的进口用汇量,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近几年国际信用机构对我国的信用评级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发展海外投资。国家手中握有较多的外汇,也有利于在银行体系中保持金融的稳定。(二)矛盾和问题1、流动性过剩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发展,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在当前的外汇管制体制下,中央银行为了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被动购入外汇,形成外汇储备,同时也相应地投放了等值的基础货币,造成外汇占款猛增。这种流动性过剩同时也造成了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全局影和稳定2、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加工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出口高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了国内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矛盾。我国发展最快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酸雨面积扩大,河流污染严重,各种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3、国际经贸矛盾激化。美国已经成为我国第一贸易顺差来源。巨额的贸易顺差已经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突出矛盾,成为美国对我国施压和迫使人民币升值和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重要口实。4、随着我国贸易顺差不断的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且人民币升值呈现加快的趋势。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贸易顺差的继续大规模增长已经不利于我国长期经济形势的发展。目前国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平衡。三 造成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原因2005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2004年贸易顺差32l亿美元,2005年增加到1020亿美元,2006年进一步增加到l775亿美元。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仍有加快的趋势。贸易顺差扩大,既有国际大背景,也有国内产业发展、政策激励等原因。(一)国际大背景1、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制造业加速向我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以我国为加工装配中心,以东亚为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方,以欧美为技术研发方、品牌持有方和主要市场的产业链,使我国对美欧顺差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东亚对美欧顺差。2006年,我国对美国顺差1443亿美元,对欧盟顺差9l7亿美元。2、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国际市场需求强劲。近年来,全球经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主要发达国家内需旺盛、投资活跃,带动全球经济较快回升。美国07年一季度经济增长5.3%,创两年来最快的纪录。欧元区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日本经济走出通缩,步入新的景气周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继续取得高增长。(二)国内综合优势集中释放1、人力资源优势明显。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素质相对较高,工人守纪律,能吃苦耐劳,劳资纠纷少,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原因,也是我国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2、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强。改革开放初期,加工贸易料件完全依赖进口。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制造业的产业链伸延迅速,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据广东省外经贸厅统计,2006年该省加工贸易出口2083.9亿美元,带动国内配套产业的产值超过3000亿人民币。3、要素价格低。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价格、供水价格、环保收费明显偏低。现行的汽油价格比美、欧、日分别低20.9%、67.7%和37.2%,柴油价格分别比美、欧低21.6%和58.9%。工业用电价格和居民用电价格分别比OECD国家低0.05元和0.4元供水价格比美、日低66.7%和90%。各项环保费用规定标准低,且征收不到位。为了吸引投资,很多土地无偿或廉价提供给外商投资企业。企业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明显偏低。4、“奖出限人”政策和体制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创办经济特区和改革开放试验区,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出1:3创汇,鼓励增加出1:3拉动经济增长。除上述两个长期因素外,我国贸易顺差问题也与下面3个短期因素有较大关系:一是部分企业在出13退税率调整前突击出口。近两年,国家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相继调低或取消出口退税率。企业往往根据政策调整日期提前出口或突击出口。坝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二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促使企业加快出口步伐。截至今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相比汇改前累计升值幅度已达6% 。从长远看,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比重高、外债规模大、拥有高流动性或巨额人民币资产的行业将会带来好处,而对以出口为主、外币资产高或产品国际定价的行业则会带来冲击。为了减小或避免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冲击,许多企业纷纷加快出口步伐,而对进口采购则持观望态度。三是出口成本上升提高了出口商品价格。由于近年来国内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导致企业出口成本上升,许多企业通过提高出口价格转嫁部分成本。与2005年相比,2006年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上升4.2%,而进口价格总体仅上升3%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国家打击出口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企业守法自律意识的不断加强,企业出口税违法行为逐步减少;导致出口价格总体水平提升的直接因素是人民币小幅升值和出口成本总体上升。因此,从海关统计角度分析,所谓“大量出口高报价格以取出口退税、导致巨额虚假贸易顺差”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四、对策建议贸易顺差的迅猛扩大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如: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大,出口企业遭遇国际贸易壁垒的风险增大;我国外汇管理面临更加放开的国际压力;国内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潜在风险等。对此,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既积极、又稳妥的办法,确保经济健康发展。为了减小我国贸易顺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通过普遍下调所有产品出口退税率进行总量调整2006年以前实施的大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还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家为扩大出口而有意调高的出口退税率。当时对出口退税的调整主要是考虑减小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支持与扶植企业出口创汇,增加外汇收人,发展贸易。但是这种政策目前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了,目前,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相对于当前我国的竞争优势而言仍显得偏高。政府可以适当考虑将所有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普遍下调2%左右,以抑制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二),通过改变对外贸易政策取向进行结构调整改变出口导向行对外贸易战略,适当调整相关贸易政策,可以使对外贸易结构趋于合理,并能够通过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带动效应,倒逼国内产业结构尽快优化升级,促使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转变。(三)通过完善国内要素价格体系,进行价格调整完善价格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仅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贸易结构转变的客观要求。只有深化资源、能源产品价格改革,让它们的价格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又反映其稀缺程度,才能真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商品的生产与出口,结束以国内廉价资源、能源、环境要素补贴其他国家的现状,使我国出口在赚取外汇的同时,也真正能够为国民带来福利,这需要调高能源价格,逐步调整煤、天然气、水、电价格,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劳动力价格形成机制等等。总之,面对大量贸易顺差产生的新形势,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既要高度重视贸易顺差问题带来的外部失衡和内部影响,也要正确认识到贸易顺差的客观必然性。只要我们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问题,我国对外贸易就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圃【参考文献】1、张唯实.我国外贸顺差的成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J】.发展,2007,(o2)蠢2、姜宁川,杨毅 中国外贸顺差问题[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01)5、李播溪.2007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J】.治金经济与管理,2007,(0{) ”4、陈冬梅.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与对策[J】_经济论坛,2007,({2)5、鲁胜,浅析我国外贸顺差问题【Jl1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5)6、秦玄,浅议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J】.集团经济研究,2007,(O7)中国统计局.统计分析,2007,(07)7、巫才林.中国对外贸易巨额顺差的负面效应分析[J]. 技术与市场,2007,(07)8、陈冬梅.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与对 J】_经济论坛,2007,({2)
99 评论

大料酱VS小麋鹿

给你一个参考提纲中欧贸易摩擦研究及其政治影响分析[中文摘要]尽管加入WTO已有好几年,但中国外贸却屡屡陷入国际贸易纠纷的困境。以贸易保护主义为基本原则、以贸易抵制为实质的中欧贸易摩擦使得中欧经贸关系乃至政治关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和经济中心力量多极化之间的矛盾,即各极内部经济一体化的压力客观上促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张力。在政治经济竞争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下中欧政治地理位置上的相关性日益增强。传统的政治经济潜在发展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世界各国的需求了。传统意义上的地缘政治已经失去了其意义,即原来意义上的不具有地理相关性的各个大国在即将来临的战略竞争中,已经在政治经济军事的各个领域展开了深层次的接触,即相互之间具备了非传统意义上的地缘政治关系,中欧之间也不例外。竞争空间的日益缩小使得在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下中欧之间的“共赢合作”局面逐渐走向一种近似“零和博弈”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正确分析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适时把握国际贸易形势,充分运用我国在市场、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上的竞争优势,保持中欧贸易发展的强劲势头,促进中欧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稳固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欧贸易摩擦的几种主要形式,以中欧战略合[英文摘要]Sinceit'senterintoWTOin2001,CWiththeforeign-tradeboycottasitssubstance,Sino-EUtradeFrictionrootedintradeprotectionismhasalreadyplayedabadroleinthedevelopmentofSino-EUToacertainextent,Sino-EUtradefrictionreflectstheconflictsbetweentwotrends:thegeneraltrendofglobalizationandthemulti-T中欧贸易摩擦研究及其政治影响分析中文摘要7-9英文摘要9-10第一章绪论11-15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1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一)贸易摩擦的界定11-12(二)贸易摩擦研究角度12-13(三)中欧贸易摩擦研究现状13-14三、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14-15第二章中欧贸易摩擦的主要内容15-26一、中欧贸易现状15-18(一)中欧贸易关系发展过程回顾15-17(二)中欧现阶段贸易总体情况17(三)中欧贸易摩擦总体情况17-18二、中欧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及其成因18-26(一)中欧反倾销贸易摩擦18-21(二)中欧技术性贸易摩擦21-22(三)中欧知识产权贸易摩擦22-24(四)中欧保障措施贸易摩擦24-26第三章中欧贸易摩擦的政治分析26-38一、中欧贸易关系的成因26-28(一)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据26-27(二)中欧贸易关系形成的现实依据27-28二、中欧贸易摩擦形成的原因28-32(一)理念渊源——贸易保护主义28-30(二)中欧贸易摩擦成因中的贸易保护主义因素30-32三、中欧贸易摩擦的政治实质32-34(一)现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中欧地缘政治关系的形成32-33(二)制度磨合——国家间认同33-34四、正常的经贸关系对中欧双方的意义和影响34-38(一)正常的经贸关系对双方政治意义34-36(二)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问题36(三)对华军售解禁问题36-38第四章中国应对中欧贸易摩擦的政治性建议38-44一、积极参与贸易谈判规则的制定38-39二、维持中欧贸易规模,保持竞争优势39-40三、制定战略贸易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0-41四、把握中欧经贸合作大局,建立高度的政治互信关系41-44致谢44-45参考文献45-47

341 评论

招财KItty.

摘要:本文就中国出现的外贸依存度偏高问题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对外贸易依存度 依存度 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它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加快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势头。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对外贸易依存度也远远高于世界外贸依存度的平均水平。与国际相比较,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呈现出以下四个自身鲜明的特征:(1)我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2)外贸依存度持续增长。(3)我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一直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4)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提高同世界经济增长是同步的。下面来具体分析。 一、中国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原因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过快,明显高于GDP的增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从2004年至今对外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3位。与此同时,国内GDP则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上。所以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越快,外贸依存度则越高,可见,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是导致外贸依存度持续走高的直接原因。 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国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基本吻合。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普遍利好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极大地拓展了中国进出口,特别是出口的空间。 中国的贸易导向战略 中国一直利用税收手段鼓励资本品进口,如进口设备税收的可抵扣、“三减两免”等优惠政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出台的出口补贴和贴息等政策鼓励了企业出口,甚至在有些地区把出口创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个主要内容,从而导致各地外贸企业的出口积极性空前提高。在出口和进口的双向激励下,中国的进出口总量快速上升,贸易导向战略推动了外贸依存度的提高。 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收外商投资国。很多外商看准了中国在廉价劳动力上具有的巨大优势,把中国作为其加工基地,大量开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的一种贸易方式,其外贸倾向性大大高于其他企业。由于加工贸易的自身特点及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的较大比重必然导致中国外贸依存度存在高估。二、政策建议 改变对进出口数量持续增长的一味追求 要想推动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应该制定更为合理、符合国情的对外贸易政策,放弃以追求贸易目标增长为对外贸易政策核心的一贯做法,建立科学评判外贸政策和政策实施效果的指标体系,将“以质取胜”确立为整个外贸政策的核心,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能源资源使用的最小化,以利于提升中国整体经济运行质量和外贸核心竞争力。 重视国内市场对经济的拉动效应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促使我们必须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而动力应来源于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过于强调出口导向、忽视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片面的。因此,应在巩固现有外贸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在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增长的同时,扩大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影响,制定兼顾内外的经济政策,从而避免任何一个市场出现波动时,对中国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为此,要使用法律手段,保证全国工资水平的持续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和有效供给,提高内需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 加快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尽管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功不可没,但目前的加工贸易仍面临诸多问题,如企业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足,产品档次偏低,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产品,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国内加工企业营销能力弱,对特定市场依存度过高,易受国际经济波动影响,抗风险能力弱等。为此,应大力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促进加工企业增大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进口,提高国际市场经营开拓能力,变中国的加工地位为生产经营地位,以提高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 落实“国民待遇”原则,防止落入“引进依赖”陷阱 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WTO 国民待遇的原则,逐步取消对中资企业在税收和银行贷款上的优惠。从长远角度改善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价格,增加企业利润,改变大量出口资源消耗型和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旧格局,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 另一方面,按照中国入世承诺,尽快实现对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原则,取消各种“超国民待遇”的优惠,通过提高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来提高外资的质量,防止中国经济落入“引进依赖”陷阱。当前,国内大部分产业出现了供大于求、重复投资、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我国引进的5000 多亿外国直接投资中,技术含量较高的投资不到40%,而60%以上的外资属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由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商品市场已经饱和,因此这些投资所生产的产品只能纷纷涌向国外市场,这就造成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不断的大量出口。此外,一些不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外资还严重干扰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对这部分资本必须加强规范和引导。

126 评论

鸡汁小笼包包

我发了几篇,你看可不可以~~

31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论文摘要

    我发了几篇,你看可不可以~~

    馨阳北京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论文

    好。z好喔。。帮你。。是的额。 给你。。那行呵。

    我有歼击机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论文题目

    其实毕业论文题目最好结合你再学习期间做过些什么研究,学习过什么,不要贸然定一个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方向,否则你毕业论文很难写,写到中途就会发现没有什么可写的,你

    另一种追逐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论文选题

    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地理学、国际贸易学、对外贸易学、国际经济关系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分析和研究了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得出了一

    就是爱你一下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论文摘要

    到论文网上找呗多的很

    天生我翔2011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