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99

爱吃奶糖的鱼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医医史文献排名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gengxiewei

已采纳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307 评论

淡淡的生活

赵艳,女,1977年6月6日出生,医学博士,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医史文献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及学术流派、中医医案学、方药文献及方药史等研究。现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及本科生的《中医各家学说》、《中医医案学》教学工作。2006年以来,先后主持及参加课题12项,其中省部级3项、校级9项,获校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一次(排名第二)、三等奖一次(排名第三);公开发表教学论文7篇(独著6篇),担任《中医各家学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及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委;发表科技论文(不含教学法论文)43篇(第一作者29篇),被公开引用4篇计5次;编写学术著作17部,其中主编1部、主译3部、副主编1部、编委7部、参编4部、参译1部,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cine: Male & Female Infertility等3部主译著作为人民卫生出版社海外重点推广图书,获中国版协2008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276 评论

冬冻咚洞

2007中国大学研究生院医学A等学校排名 校 名 等级 1 清华大学 A++ 2 北京大学 A++ 3 复旦大学 A++ 4 上海交通大学 A+ 5 中山大学 A+ 6 四川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华中科技大学 A 9 中南大学 A 10 首都医科大学 A 11 中国医科大学 A 12 南方医科大学 A 下表是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18个二级学科A++级学校名单(其中100209护理学暂不评价)。 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学校 数量 是否 重点 1 清华大学 A++ 100201内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79 ☆ 2 北京大学 A++ 100201内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79 ☆ 3 上海交通大学 A++ 100201内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79 ☆ 1 上海交通大学 A++ 100202儿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9 ☆ 2 复旦大学 A++ 100202儿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9 ☆ 1 华中科技大学 A++ 100203老年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45 △ 2 安徽医科大学 A++ 100203老年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45 △ 3 中南大学 A++ 100203老年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45 △ 4 四川大学 A++ 100203老年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45 △ 1 中山大学 A++ 100204神经病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9 ☆ 2 吉林大学 A++ 100204神经病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9 ☆ 3 复旦大学 A++ 100204神经病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9 ☆ 1 中南大学 A++ 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45 ☆ 2 北京大学 A++ 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45 ☆ 1 清华大学 A++ 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2 ☆ 2 北京大学 A++ 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2 ☆ 1 清华大学 A++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66 ☆ 2 复旦大学 A++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66 ☆ 1 重庆医科大学 A++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4 ☆ 2 北京大学 A++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4 △ 3 上海交通大学 A++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4 △ 1 上海交通大学 A++ 100210外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78 ☆ 2 北京大学 A++ 100210外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78 ☆ 3 中山大学 A++ 100210外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78 ☆ 1 清华大学 A++ 100211妇产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60 ☆ 2 北京大学 A++ 100211妇产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60 ☆ 3 复旦大学 A++ 100211妇产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60 ☆ 1 中山大学 A++ 100212眼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8 ☆ 2 北京大学 A++ 100212眼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8 ☆ 1 复旦大学 A++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3 ☆ 2 中南大学 A++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3 ☆ 3 中山大学 A++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3 ☆ 1 清华大学 A++ 100214肿瘤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9 ☆ 2 中山大学 A++ 100214肿瘤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9 ☆ 1 西安交通大学 A++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1 △ 2 首都医科大学 A++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1 △ 3 中山大学 A++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1 △ 1 北京大学 A++ 100216运动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46 ☆ 1 清华大学 A++ 100217麻醉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4 ☆ 2 华中科技大学 A++ 100217麻醉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54 ☆ 1 华中科技大学 A++ 100218急诊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48 △ 2 浙江大学 A++ 100218急诊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48 △ 3 中山大学 A++ 100218急诊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医学 48 △ 下表是中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13个二级学科A++级学校名单(其中100513民族医学暂不评价)。 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学校 数量 是否 重点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7 ★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A++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7 ☆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7 ★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A++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7 ★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5 ☆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A++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5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A++ 100504方剂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6 ☆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505中医诊断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3 ★ 2 湖南中医药大学 A++ 100505中医诊断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3 ☆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506中医内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35 ★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100507中医外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5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507中医外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5 ★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A++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5 ★ 2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5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A++ 100509中医妇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4 ☆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A++ 100509中医妇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4 ★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510中医儿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2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510中医儿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2 ★ 3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100510中医儿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2 △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A++ 100511中医五官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4 ☆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A++ 100511中医五官科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4 ★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100512针灸推拿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9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512针灸推拿学 1005中医学 10医学 29 ★ 下表是中药学一级学科所属的1个二级学科A++级学校名单。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学校 数量 是否 重点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A++ 100800中药学 1008中药学 10医学 51 ★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800中药学 1008中药学 10医学 51 ★ 3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A++ 100800中药学 1008中药学 10医学 51 ★ 下表是中西医结合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2个二级学科A++级学校名单。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学校 数量 是否 重点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 1006中西医结合医学 10医学 44 ☆ 2 广州中医药大学 A++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 1006中西医结合医学 10医学 44 △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A++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1006中西医结合医学 10医学 67 △ 2 南方医科大学 A++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1006中西医结合医学 10医学 67 ☆ 3 复旦大学 A++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1006中西医结合医学 10医学 67 ★ 4 大连医科大学 A++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1006中西医结合医学 10医学 67 ☆ 下表是药学一级学科所属的6个二级学科A++级学校名单。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学校 数量 是否 重点 1 中国药科大学 A++ 100701药物化学 1007药学 10医学 81 ★ 2 北京大学 A++ 100701药物化学 1007药学 10医学 81 ★ 1 沈阳药科大学 A++ 100702药剂学 1007药学 10医学 58 ☆ 2 中国药科大学 A++ 100702药剂学 1007药学 10医学 58 ★ 1 中国药科大学 A++ 100703生药学 1007药学 10医学 59 ★ 2 清华大学 A++ 100703生药学 1007药学 10医学 59 ★ 1 中国药科大学 A++ 100704药物分析学 1007药学 10医学 63 ★ 2 沈阳药科大学 A++ 100704药物分析学 1007药学 10医学 63 △ 1 清华大学 A++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药学 10医学 60 ★ 1 清华大学 A++ 100706药理学 1007药学 10医学 88 ★ 2 北京大学 A++ 100706药理学 1007药学 10医学 88 ★ 3 中国药科大学 A++ 100706药理学 1007药学 10医学 88 ★ 下表是口腔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2个二级学科A++级学校名单。 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学校 数量 是否 重点 1 上海交通大学 A++ 100301口腔基础医学 1003口腔医学 10医学 22 ☆ 2 四川大学 A++ 100301口腔基础医学 1003口腔医学 10医学 22 ★ 1 四川大学 A++ 100302口腔临床医学 1003口腔医学 10医学 43 ★ 2 北京大学 A++ 100302口腔临床医学 1003口腔医学 10医学 43 ★ 下表是基础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7个二级学科A++级学校名单(其中100107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暂不评价)。 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学校 数量 是否 重点 1 复旦大学 A++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73 ★ 2 中山大学 A++ 10010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73 △ 1 北京大学 A++ 100102免疫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62 ☆ 2 清华大学 A++ 100102免疫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62 ☆ 1 复旦大学 A++ 100103病原生物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62 ★ 2 武汉大学 A++ 100103病原生物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62 △ 3 清华大学 A++ 100103病原生物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62 △ 1 清华大学 A++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71 ☆ 2 复旦大学 A++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71 ★ 3 中南大学 A++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71 ☆ 1 四川大学 A++ 100105法医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44 ☆ 2 中国医科大学 A++ 100105法医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44 △ 3 西安交通大学 A++ 100105法医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44 ☆ 1 苏州大学 A++ 100106放射医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39 ☆ 2 吉林大学 A++ 100106放射医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39 △ 3 复旦大学 A++ 100106放射医学 1001基础医学 10医学 39 ★ 下表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所属的6个二级学科A++级学校名单(其中100406军事预防医学暂不评价)。 排名 校名 等级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学科门 学校数量 是否重点 1 清华大学 A++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医学 55 △ 2 复旦大学 A++ 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医学 55 ☆ 1 华中科技大学 A++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医学 37 ☆ 2 浙江大学 A++ 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医学 37 △ 1 四川大学 A++ 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医学 41 ☆ 2 哈尔滨医科大学 A++ 100403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医学 41 ☆ 1 北京大学 A++ 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医学 28 △ 2 华中科技大学 A++ 100404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医学 28 △ 1 北京大学 A++ 100405卫生毒理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医学 36 △ 2 中山大学 A++ 100405卫生毒理学 100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医学 36 ☆ 注:是否重点一栏中带“★”号和“☆”号的,表示该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号表示该一级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号表示该二级学科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重点学科栏中带“△”号的,表示该学科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但不是国家重点学科。

232 评论

michelle850322

中医经典著作 杏林春暖 2003/12/29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包括现存之《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内经》并非一时一人之手笔。它既不属于某一时期的作品,也绝非某位医家的个人著述。其中既有战国至西汉初期的篇章,也有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的作品;既有魏晋以后的新作,更有唐、宋医家的补充,如唐代王冰补入了七篇大论,宋代又增补了两章遗篇。可见它是一部由战国至两汉时期许多不同时代的医家,搜集当时医学成果,分别整理加工和补充成篇后,汇集而成的医学总集。 《黄帝内经》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全面阐述了包括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及预防、养生等在内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所涉遍及中医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因而对中医理论基础的奠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仅就它的主要精神,分别简介如下: 一、整体观 整体观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贯穿《内经》全书的整体观,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人体本身 《内经》把人体各部看成是互相联系、内外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一认识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古朴的系统论观点。系统论认为,人微言轻整体并非局部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种不同于任何局部的新质。由于人体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整体系统,因此更需要从普遍的联系上来加以对待。 《内经》正是强调从彼此相属、互有联系的整体观出发去观察人体各部生理、病理的种种表现和变化。就脏腑关系而言,虽各有所主,但却离不开彼此的密切配合。 《内经》以“藏象”统括人体之生理与病埋,就证是体现了内脏与休表是相互沟通、表里相关的有机整体。唐·王冰说过,“象,谓所见于于外,可阅者也”,明·张介宾也说:“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中医四诊中所称“有诸内必形诸外”“以表求里”的根据即在于此。 2、人与自然 对人体必须与自然界相统一的认识,是《内经》整体观的又一重要体现。《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盖,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当四时气候发生变化时,人体必然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反应,如春夏两季阳气发泄,气血易趋向于表,因而使皮肤松弛,少溺多汗;秋冬时节,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故皮肤致密,少汗多溺。四时气候的变化,还是生物界(人体亦不例外)生、长、化、收、藏的重要条件。 此外,《灵枢·岁露论》还告诉人们。四时气候的正常与否,还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和疾病的流行,所渭“因岁之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甚至一些疾病的流行也常带有季节的特点,而《素问·异法方宜论 》所载某些“地势使然也”的地方病,还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3、机体与情志(即形神统一观) 对机体与情志间的辩证关系,《内经》同样具有一定的科学见解。《素问·六节脏象论》认为“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这是说明机体对情志的决定作用;而《灵枢·本藏论》所指出的”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则旨在表明情志对机体的调节功能。《内经》认为情志活动乃人之正常生理功能。但若太过,可能造成内脏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从而导致疾病,如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因而十分注重通过调节情志,以有助于消除病理变化,恢复生理功能。 4、人与社会 《内经》对社会环境与人体发病的关系,也有若干论述。在分析病因、病理时,除了注意外邪的侵袭和人体正气的盛衰外,还告诫医家应结合患者所处社会环境、经历和个人遭遇等全盘考虑。 二、脏腑经络学说 《内经》所系统论述的脏腑经络学说,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一门重要学说,是中医进行辩证论治 作者:* 2005-10-29 11:11 回复此发言 -------------------------------------------------------------------------------- 2 我们中国古代医学著作!!!! 的基础和依据。在祖国医学中占有特殊地位。 三、阴阳、五行学说 《内经》在总结和阐述中医基本理论问题的过程中,还运用和发展了我国固有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的运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过:“《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由于《内经》是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是宇宙间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因而对人体之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及药物治疗,亦无不是以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来加以概括和阐述的。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两个方面应该是相对平衡的,一旦由于阴阳的偏盛偏衰而使这种平衡状态破坏时,人体就会发病。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而《素问·生气通天沦》所载:“阴平阳秘,精神乃冶;阴阴离决,精气乃绝”,就是旨在说明这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治病用药,就是借助药物的阴阳偏性,以改善或调节人体阴阳失调的现象,从而恢复“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达到治疗的目的。 五行学说的运用 古人认为,构成客观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制约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就叫做“相生”,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彼此制约的关系就称做“相克”,如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五行学说之所以引入医学,关键不在于这五种物质的本身,而在于它们的不同展性和相生相克的关系。根据《内经》的记载,世间各种事物,包帖四季气候变化、人体生理、病理乃至精神情态表现,都可与五行相配,如表所列: 五行 时令 五气 五态 五色 五味 五脏 五志 五臭 五音 五谷 木 春 风 生 青 酸 肝 怒 臊 角 麦 火 夏 热 长 赤 苦 心 喜 焦 徵 黍 土 长 夏 湿 化 黄 甘 脾 思 香 宫 金 秋 燥 收 白 辛 肺 忧 腥 商 稻 水 冬 寒 藏 黑 咸 肾 恐 腐 羽 豆 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内经》认为各脏腑器官也是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如谓:“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歹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并常以五行生克的理论来描述疾病的传变和推论其死生。 总之,《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反映了当时对人体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脏腑间的 相互依存、制约、转化的关系已有相当认识。诚然,由于时代的限制,以上认识仅在于直观的范围,还不可能认识统一性与斗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重视预防,反对迷信 《内经》关于预防的论述,常与养生学相结合,如谓“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并告诫人们要节制色欲,切忌“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医生治病应当见微知著,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切不可对疾病的发展视而不见,迁延观望,坐失良机,以致酿成难以救治之危症。《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冶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里,预防医学思想昭然可见,至今犹不失为至理名言。 《素问·五脏别论》中指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表明医学与迷信是水火不相容的。 《内经》的撰成,标志着我国医学跨进了由经验医上升为理论医的新阶段。它不仅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医药成就,同时也为秦汉以后的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在整体观、矛盾观、脏腑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养生预防学说和诊治原则等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因而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两千多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后世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讨,具有明显的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和学派在学术和实践两方面的新建树,无不与《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甚至直刊今天仍不失为一部颇具生命力和实用价值的医学巨著。 作者:* 2005-10-29 11:11 回复此发言 -------------------------------------------------------------------------------- 3 我们中国古代医学著作!!!! ★★《疯门全书》 《疯门全书》清·肖晓亭撰。为祖国医学有关麻风病的三大专著之一。肖氏之书原为《疠病疾辑要》、《疠疾备要》各一卷,成书于嘉庆元年(1796),贫而未梓,后经袁春台等编校,命书名为《麻疯全书》于道光十六年(1836)付印,此版本迄今未见。道光二十三年(1843)以后多次刊刻流行版本均名为《疯门全书》。1936年裘吉生之《珍本医书集成》第七册将该书收入。199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该书重新点校出版。 该书对麻风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及预防之法认识颇为正确,对症状体证之描述逼真而通俗,治疗原则他强调:“总以凉血和血为主,驱风驱湿为佐,审元气之虚实,按六经以分治,斯治疗之要道”。他不同意本病必定复发或不能根除之说,认为其原因多因中断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所致。肖氏对本病提出内治九法(统治、分治、缓治、峻治、补治、泻治、兼治、类治、余治);外治六法(针、灸、烧、熏洗、烂、敷)等,列有处方近170首,内容丰富,且善用大枫子肉。肖氏有经验和学术观点,使祖国医学关于本病辨证论治的理论更为充实,其治疗经验解放后也曾为麻风防治工作者吸取。 ★★《针灸大成》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氏本人也长期在太医院任职,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针灸大成》是在其家传《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汇集历代针灸学术,加上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而成。书稿初成后,又经赵文辆、靳贤、黄镇庵等整理、资助,于1601年刊行问世,共十卷,内容全面,资料丰富。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其中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菱。书刊以后,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也有影响,现有英文、德文、法文等译本。 ★★《外科正宗》 明代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致力于外科四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撰《外科正宗》四卷。卷一总论外科疾患的病源、病机、诊断的治疗,卷二至卷四分论外科疾患100余种,附图36幅。木书的主要贡献为: 1、在学术思想上,陈氏兼顾内外,较重外治,强凋“开户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常用刀针相腐蚀药清除坏死组织,以扩创引流。在护理上主张加强营养,反对无原则禁忌。在当时外科普遍重视内治的气氛中,他的这些主张,具有革新倾向; 2、载方丰富,集唐以来外科外敷内服方药之大成; 3、创造和记叙了当时多种外科先进技术,如截肢,鼻息肉摘除,气管缝合、咽喉部异物剔除术,以及用枯痔散、枯痔钉、挂线法治疗痔屡等方法; 4、记载多种肿瘤,其中对乳癌的描述和预后判断,全面具体,切合实际。其所创之和荣散坚丸、阿魏化坚膏,能缓和恶性肿瘸“失荣”患者之症状,延长其存活期。后世对《外科正宗》的评价甚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列证最详,论治最精”。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在这部书中,李时珍指出了许多药物的真正效用,如常山可治疟疾,延胡索能够止痛。他还举了日常生活中容易中毒的例子,象锡做盛器,因有毒素能溶解在酒中,久而久之,会使饮酒的人慢性中毒。他在写作中遇到难题时还跑到实地进行观察。如看到旧本草中所说,穿山甲吞食蚂蚁是通过鳞甲来诱捕。他觉得奇怪,认为百闻不如一见,他搞到一只活穿山甲,仔细观察了它的生活规律后,发现它是用舌头吃蚂蚁。他又解剖了穿山甲的胃囊,发现里面竞有蚂蚁一升之多,于是写下了这段记载。 李时珍就这样认真刻苦,一丝不苟地写下了他的巨著《本草纲目》。由于他在书中批判了水银“无毒”,久服“成仙”“长生”等说法,当时皇帝大臣都信道士们的水银炼丹,所以这部著作大书商们都不敢出版,直到他死后于公元1596年才与读者见面。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到处传播它,并进行翻刻,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日、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195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共收集531种现代药物和制剂;其中采取《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和制剂就有100种以上。 李时珍的伟大学术成就还受到世界人民的 为世界上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傅青主女科》 明清之际傅山所撰的《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育特色的妇产科著作。傅山(1607--1684),宇青竹、青主,号公之它、朱衣道人等,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为明末清初之著名学者、抗清活动家。在医学上,他兼通内外、妇、眼等科,尤以妇科著称。《傅青主女科》共二卷,简要论述了妇女经、带、胎、产诸疾八十症,列方八十三首,另附“产后编”。该书对妇产科疾病的治厅。重视妇女的心理特征,提出了“扶正解郁”之原则,重在调理脾胃,培补气血,其处方构思精密,理法谨严,有“一味味千锤百炼”之称,故影响较大。 ★★《本草崇原》 《本草崇原》,三卷,约始撰于康熙十三年(1674),著者张志聪殁而书未成,后由弟子高世栻续成。继而王琦访得副本,校刊后刻入《医林指月》丛书,时已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以后续有翻刻。 此书摘录《本草纲目》中本经药233味,(另有附品56种),作“崇原”之论,自序云“诠释《本经》阐明药性,端本五运六气之理,解释详备,”有探讨药性理论之意,药分上中下三品,从药物性味、生成、阴阳五行属性、形色等入手,结合主治疾病之机理,阐明功效,崇本求原思想,对徐大椿、陈修园等影响颇大。

273 评论

Pistachio陆

太多了啊 列举一下吧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近代医学名著 《古今图书集成》 可能还有很多吧 就知道这些了~~

143 评论

Tania慧慧

1、《肘后备急方》 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书中具体介绍了天花、恙虫病、狂犬病、脚气病以及恙螨,在当时这些技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2   《本草经集注》本书由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现已遗失,仅莫高窟有残本。3、《脉经》作者王叔和,他对扁鹊、华佗和张仲景等人有关脉象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全书10卷,96篇。4、《针灸甲乙经 》本书总结了魏晋以前的针灸学,书中介绍了人的生理功能和各器官的关系;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标本、经脉的循行路线和发病情况以及骨度、肠度;具体描述了内、外、妇、儿科。5、《金匮要略》本书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方剂205首(其中4首只列方名,未载药物),用药155味。

174 评论

wangweil0726

先秦:《神农本草经》神农氏 《皇帝内经》 汉代:马王堆汉墓医书 《黄帝内经素问》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金匮要略》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葛洪《肘后备急方》、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苏敬《新修本草》 、王焘《外台秘要》、元丹贡布《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北宋:宋慈《洗冤集录》 回回药方 忽思慧《饮膳正要》、许国祯《御药院方》 、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张子和《儒门事亲》、朱丹溪《格致余论》、李东垣《脾胃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吴又可《温疫论》、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薛生白《湿热条辨》、王清任《医林改错》、《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圣济总录》

295 评论

cathyying850

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分别《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千金翼方》、《本草纲目》。

14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医医史文献排名

    中国古代五大医学著作,分别《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千金翼方》、《本草纲目》。

    反恐小組 7人参与回答 2024-05-10
  • 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排名

    中国医学院校各本科专业排名 专业 排名 校 名 等级 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数量 基础医学类新专业W 1 北京大学 A++ 3 基础医学 1 北

    贪吃的小四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0
  • 中国医史文献专业排名

    中国医学院校各本科专业排名 专业 排名 校 名 等级 开设该专业的学校数量 基础医学类新专业W 1 北京大学 A++ 3 基础医学 1 北

    我叫马三顺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9
  • 中医医史文献

    黄帝内经

    诗酒趁年少r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0
  • 中医医史文献学

    就业好不好,主要看该大学的三个热门专业,这三个专业就业和口碑都不错。1、 中药学 2、 中医学 3、 针灸推拿学

    木姑娘Zara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