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55

诗诗2009
首页 > 论文问答 > 南洋问题研究期刊目录名称怎么写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曾在气院呆过

已采纳
从专业领域来说,华罗庚和陈景润是重叠的,相对而言,华罗庚是中国数学之父,陈景润是华的学生,华的成就要高于陈。另外,陈景润是痴于数学,其它能力低下,实在是不能比。总体来说,他们属于数论领域,是最纯粹的数学。苏步青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多维数学模型(四阶)的建立,在空间物理理论研究方面有重大支持,对于中国空间技术进步有巨大贡献。单就这个领域的微分几何来说,同时代苏步青在世界上不是最顶尖数学家。因为中国当时的科学基础和环境实在是不乐观,所以苏步青的影响很大。相对而言,华罗庚的数论走向社会虽然很轰动,但是内容并不稀奇。就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角度看,苏步青高于华罗庚,陈景润基本上只是数论研究,没有涉足其它领域。陈景润接近破解了一道世界上悬了二百四十四年的数学难题,成就世界公认。苏、华造诣颇深,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数学拔尖人才(包括陈景润),其一些数学成果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客观而专业地讲,陈敬润的成就在数学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并且价值本身并不大,不仅不能与黎曼猜想的超级问题进行比较,也与费马定理有较大偏差,其次 更重要的是陈景润并没有创造新的方法,对后来的数学家来说几乎没有辐射力。苏步清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和计算几何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几何和射影微分几何的研究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均取得了杰出的成绩。华罗庚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多元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积分高维数字等领域的研究; 解决了估计高斯的完整三角的问题,一维射影几何基本定理的证明,现代数论的应用等。 他的主要学术贡献是在美国。 应当强调的是,华老在美国期间的数学研究水平是世界一流的。 回国后基本上不从事数学研究,也许是条件不允许,但华先生在新中国数学教学中做出了最大贡献,他还积极推广了一些数学统计学的思考方法到工业在生产中。几千年来,科举或者高考的文化使中国人非常重视“成绩”,即使不是排他性地对待,正如我们关注“冠军考试”。 显而易见,“大学”与前十名甚至前一百名之间并不一定存在差距。我们已经将这种文化习惯扩展到了对学术任务的评估中。实际上我们不必要给科学家排名,但有必要了解什么是一流的开创性的有价值的学术。
114 评论

黑犬黑犬97

[1] 作者姓名,作者姓名参考文献题目[J] 期刊或杂志等名称,年份,卷(期数):页码 [2] 刘凡丰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 高等教育研究,2003,5(1):18- 没有卷的就直接写2003(1)(本条为期刊杂志著录格式) [3] 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5-(本条为中文图书著录格式) [4]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页码(本条为硕士、博士论文著录格式) [5]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N]人民日报,2005-06-(本条为报纸著录格式) [6] 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C]// 作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城市:出版单位(社),年代:页码(本条为论文集著录格式) [7] 外国作者姓名 参考文献题目[M]译者(名字),译城市:出版单位,年代:页码(本条为原著翻译中文的著录格式,多个译者可写为:***,***,***,等译)

264 评论

七彩娃娃豆

所谓数学家,必然是在数学领域内有着突出贡献的人,而那些从事与数学相关的工作,未能深入进行数学研究的人华罗庚,江苏常州人,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的第一位中国人。华罗庚早年在家乡读书,因家贫而辍学,最终他用5年时间自学完成了高中及大学低年级的数学课程。年后,被破格提升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大家所公认的,数学家最早诞生于希腊,中国数学起步也不晚,历史上较为知名的数学家赵爽早在东汉末年时期对《周髀》有过深刻见解。发展到当代更是能人辈出多位数学家脱颖而出,成为世界数学领域的知名人物,并享有较高的声誉。苏步青中国现代数学博士第一人,曾经参与创建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胡明复,原名孔孙,后改名为达,曾就读于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南京高等商业学堂,后以第二届庚子赔款留美生资格进入康乃尔大学。胡明复进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深造,攻读数学,后获得博士学位。出生于贫苦家庭,早年凭优异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后经资助前往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东北帝国大学。回国后,苏步青任教于浙江大学,为浙江大学数学系的崛起,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冯祖荀,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对传播中国现代数学知识做出过卓越贡献。冯祖荀早年就读于京师大学堂,后被选中前往日本留学,进入日本京都第一高等学校、京都帝国大学理学部深造。回国后,冯祖荀曾出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陈建功,浙江绍兴人,中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是中国学者在国外最早发表的数学论文的学者之一,是在日本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个外国学者。陈建功,字业成,早年就读于绍兴府中学堂、杭州高级师范学校,后三次前往日本留学,进入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东京物理学校、东北帝国大学。回国后,他曾在浙江工业专门学校、国立武昌大学任教。

256 评论

江秀梅+刘洋

徐飞的介绍?徐飞,男,汉族,1964年3月出生,1982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96年获西南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系统工程方向博士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高级访问学者。现任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1]。具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开阔,兴趣广泛,对战略管理、博弈论、融资租赁和组织行为学及领导力开发等兴趣浓厚且有较深入的研究,在专业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著有战略管理、运筹学原理与方法、二象对偶空间与管理学二象论和盈利胜经等著作。18岁大学毕业,先后获数学学士,运筹学硕士,管理工程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方向博士后。[2]现为中国数学学会、中国运筹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中国软科学学会会员。从大学起至博士后,在整个读书期间,因“学业优异、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屡获各种高级别奖项,享有“获奖专业户”的美誉。2001年和2003年7月分别被张江高科技园区党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著有战略管理、运筹学原理与方法、二象对偶空间与管理学二象论盈利胜经。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3DGQ1B163)“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机理和政策激励”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提升上海民营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研究”。

202 评论

方吉咕咕咕

被称为物理女王的吴建雄(1912— ),出生于上海,1936年到美国加洲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留在美国,成了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首次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推翻了长期来被人们捧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吴建雄为了证明杨、李理论的正确性,几乎整天钻在实验室里,饿了啃个面包,渴了喝杯牛奶,每天睡眠只有四个小时。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证明杨、李定律是正确的,轰动了国际物理界。有人说,吴建雄解开了原子物理和核物理的第一号谜底。  吴建雄在原子光谱、量子力学等方面完成了许多意义重大的实验,因而获得了一系列荣誉。1974年,她被美国科学界授予“今年最优秀科学家”的称号,她是获得这项荣誉的第一位女性。1975年,吴建雄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长。在强手如林的美国物理学界,物理学会的会长由一名女性担任,这是破天荒的事情。同年,美国总统福特还在白宫向她颁授国家科学勋章。1978年她又获沃尔夫基金会首次颁发的高达10万美元的奖金。这项奖金专门奖励对科学和人类有特殊贡献的人,吴建雄是获得这项奖金的第一位物理学家。吴建雄还先后获得世界上15所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西方科学界称她是物理女王。

135 评论

1024个西瓜

邹韬奋 又名: 原名恩润 性别: 男 民族: 汉 生卒年: 1895—1944  邹韬奋原名恩润,笔名韬奋,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19年由南洋大学转入圣约翰大学文科,毕业后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股主任,并负责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和主编职业教育丛书,同时兼任中华职业学校和海澜英文专门学校的英文教员。1926年2月接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和机关刊物《生活》周刊的编务。从1927年起主持生活周刊社,开始致力于新闻出版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积极为抗日募捐。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该店相继在全国许多城市设立分店,大量编印发行各抗日救亡书籍和马列主义书籍。次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委员。杨杏佛遇刺后被迫流亡国外。1935年8月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并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11月22日深夜与沈钧儒等在上海被捕,是“七君子”之一。宋庆龄领导救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营救“七君子”。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1938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各地生活书店被国民党政府查封,辞去参政员职,出走香港,复刊《大众生活》,抨击国民党的内外政策。5月协助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2年1月离开香港到广东东江抗日根据地。10月经上海到苏北解放区。1943年因患脑癌秘密回上海治病。次年7月24日在上海病逝。中共中央根据他生前的申请,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9月26日宋与董必武等发起召开邹韬奋追悼大会,并在重庆《新华日报》刊登启事。10月1日宋参加重庆道门口银社举行的邹韬奋追悼大会,亲题“精神爱国”的挽词。1949年7月24日宋在上海市纪念邹韬奋逝世五周年大会上致词,赞扬“韬奋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英勇的人民战士。他的斗争历史,提供了革命知识分子所走道路的一个最光辉的榜样。”指出“在我和韬奋先生几年工作接触的中间,他所发挥的革命知识分子的特点,一直受到大家的敬仰。他完全舍己为公,凡是人民革命的利益所在,总是竭尽全力以赴;对于任何反人民、反民主的恶势力,他绝不肯作丝毫的片刻的妥协。”强调“韬奋先生的一支笔,曾经鼓动了中国无数万爱国民众走上争取民族解放与人民民主的道路。”1981年5月12日宋应邹韬奋纪念馆的要求,为《韬奋手迹》一书题写书名。主要著作收入《韬奋文集》。   邹家华(10- )汉族。邹韬奋之子。上海市人。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1944年参加新四军,在华中新四军建设大学学习,任山东省政府实业厅建设科干事。1946年任松江省哈东地委秘书,宾县常安区委副书记、区委书记。194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机械制造系学习。1955年任沈阳第2机床厂工艺科工艺师、副主任工程师、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代厂长、厂长。1964年任第1机械工业部机床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下放劳动。1972年任1机部机械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7月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2年4月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5年4月任兵器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86年12月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88年4月任国务委员兼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1989年12月任国务委员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1年4月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3年3月任国务院副总理。1998年3月任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共11届中央候补委员,12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85年),13届中央委员,14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   邹竞蒙,男,原名家骝,汉族,1929年生,上海市人,邹韬奋之子。1944年赴延安,在自然科学院学习。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军委三局气象观测员、华北军区航空处气象股股长。建国后,任中央军委空军司令部气象处科长。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后在北京大学气象学专业攻读研究生课程。曾任空军司令部气象研究所副所长,中央气象局副局长,国家气象局局长,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副主席、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气象局名誉局长。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1999年2月2日在北京遭歹徒抢劫并被杀害。  邹瑜,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原部长(1983~1988),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  邹广严(12-——),山东省福山县(今烟台市福山区)人。1968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文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1963年在天津大学化工系金属物化专业学习。1968年历任四川长城特殊钢厂四分厂工人、班长、科室负责人。1974年任中共四川长城特殊钢厂四分厂炼钢车间党总支副书记、代总支书记。1980年任四川长城钢厂厂长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任四川长城钢厂技术改造处、物资供应处处长、四川长城特殊钢总厂副厂长。1984年任四川长城特殊钢总厂党委书记。1988年任四川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其间:1990年任四川省生产委员会主任),四川省经济委员会主任。1992年至1996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1996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03年1月任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共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   邹时炎(1933 )湖北松滋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原教育部副部长。  邹恩同。1949年毕业于延安大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助教,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人事部秘书,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宝鸡市文教局副局长,陕西省民政厅办公室主任,民政部综合研究处处长,民政部副部长。  邹尔康,曾任广东省副省长。  邹纲仁,云南省副省长。  邹哲开,1946年4月生,男,汉族,福建长乐人,1971年1月加入中共,1969年9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修班毕业。1980-1990福建省政府工作,曾任福建省政府副秘书长;1990-1994国台办综合局局长、海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4-8新华社香港分社协调部部长;8-1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1-1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1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邹 彪(1969-,湖南东安县端桥铺人)二炮某集团军副军长,2004年晋升少将军衔。  邹大鹏 原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新中国第一任中央情报总署署长。  邹志美( -, 湖南新化人) 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少将。  邹庚壬(02-, 湖南新化人)兰州军区副司令员, 2002年晋升中将军衔。  邹国厚 湖北省红安人,1908— 七里邹家岗 1961年晋升少将  邹 鹏,国防科大教育长,少将。  邹德玉 少将 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  邹衍,江西省兴国人。少将。  邹绍孟,山东藤县人, 少将。  邹成璐,少将军衔。  邹乃山,曾任中央湖南省长沙市委书记。中央候补委员。  邹 桐,河北省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赵城县牺盟会特派员、太岳区农救总会组织部部长。1942年入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后任中共安泽县委副书记,太岳二地委办公室主任、民运部部长。1948年入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组教科科长,中共唐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开滦赵各庄矿党委书记兼矿长,开滦煤矿党委书记,河北煤炭管理局局长,煤炭工业部副部长、顾问。候补委员。湖南省长沙市委书记。  邹玉川,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中国土地协会会长。  邹学军,女,汉族,1950年7月生,广东顺德人,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8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清远市政协党组副书记。11—11在广东曲江县马坝镇龙岗村当知青;11—08在广州市中山大学哲学系读书;08—04任韶关地区妇联干部;04—08任韶关地区妇联副科长;08—03任韶关市妇联副主任;03—10任清远市妇联主任;10—07任中共清远市委常委、妇联主任;07—09任中共清远市委常委、清城区委书记、市妇联主任;09—05任中共清远市委常委、清城区委书记;05—03任中共清远市委常委、纪委书记;03—08任中共清远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08—12任中共清远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市政协党组副书记;12任清远市政协党组副书记。2007年1月17日当选为政协清远市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邹 蔚。四川省泸州市副市长。  邹大民。山东省淄博市委副书记。  邹国林。任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立健,山东荣成人,1944年11月生。1970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9月~1970年8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机械系农业机械专业学生;1970年8月~1978年9月,山东省潍坊拖拉机厂技术员、车间党支部书记、团委副书记、党委副书记、厂长;1978年9月~1980年5月,潍坊市(县级)经委组长、助理工程师;1980年5~9月,潍坊市(县级)经委副主任、主任;1980年9月~1983年9月,中共潍坊市(县级)委常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83年9月~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班学员;1985年9月~1986年6月,潍坊市(地级)经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86年6月~1989年9月,中共潍坊市委常委、潍城区委书记;1989年9~12月,中共潍坊市委常委、市财经小组副组长;1989年12月~1992年12月,中共潍坊市委常委,潍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1992年12月~1993年1月,中共青岛市委常委;1993年1月以来,中共青岛市委常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副书记。2003年起任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是第五、六次省党代会代表,第七、八次青岛市党代会代表,第十一、十二届青岛市人大代表,第七次潍坊市党代会代表,第十、十一届潍坊市人大代表。  邹尔均。浙江鄞县人,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银行龙岩地区中心支行行长,中共连城县委书记,龙岩地委第二书记,厦门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共厦门市委副书记、书记,厦门市副市长、市长。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邹明,陕西省安康市常务副市长。  邹永松,男,汉族,1957年8月生,广东曲江人,省社科院在职研究生学历,1977年10月参加工作,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01韶关市副市长、党组成员  邹增大。省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山东工业大学校长。  邹德慈。1955年毕业于于上海同济大学。1986-1996年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现任该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兼任:建设部城乡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深圳、杭州、绵阳、中山等市城市规划顾问,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等职。现还担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1991年获英国设菲尔德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3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邹家军,男,汉族,广东丰顺人,1963年9月出生,学历省社科院在职研究生,1981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8月入党。现任中共江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6.11 至现在 中共江门市委组织部部长;2006.12至现在 中共江门市委常委。  邹淦泉,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邹文珠。河南省新乡市委副书记。  邹天敬,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山东昌邑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山西财经学院商业经济专业学士、北京师范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至1995年10月历任《中国商报》社记者、总编室副主任、社理论评论部副主任、社理论评论部主任、总编助理兼新闻部主任;1995年10月至2003年12月历任供销总社办公厅新闻信息处处长、供销总社办公厅值班室(新闻信息处)主任、《中国供销合作经济》杂志总编、供销总社办公厅副主任兼直属机关纪委副书记;2003年12月至2006年3月任供销总社经济发展部部长兼直属机关纪委副书记、中国日用杂品流通协会会长(正局长级);2006年3月至今任供销总社经济发展部部长、中国日用杂品流通协会会长(正局长级)。  邹承鲁,男,江苏省无锡县人。1923年5月17日生。1941年重庆南开中学毕业,1945年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1951年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1951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生物物理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1978年起担任全国政协第五至八届委员,八届常委。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荣誉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生物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多年来,历任一些国内外重要科学期刊编委,包括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Analytical Biochemistry及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编委,美国Biochemistry及FASEB Journal顾问编委等。1981-1982曾应聘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1986-1990年间曾分期担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Fogarty研究员。  邹建胜。青海省西宁市纪委书记。  邹寿彬。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江西省乐平县人,1946年3月生,1969年华中工学院毕业,1982年到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留学,1984年回国,在华中理工大学任教。历任教研 室主任、系副主任、教务处长、副校长。长期在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材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 优秀奖。  邹新生同志生于1948年11月,汉族,黑龙江宁安人,197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6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培训部毕业,研究生学历。1968年6月牡丹江广播电台记者;1973年3月共青团牡丹江市委办公室干事、副主任、主任;1979年4月中共牡丹江市委办公室综合科副科长(正科级)、市委研究室综合组副组长;1982年11月牡丹江市二轻工业局党委副书记;1983年9月中央党校培训部学员;1986年9月中共牡丹江市委政研室副主任;1987年8月中共海林县委书记;1990年11月中共牡丹江市委副秘书长;1991年3月中共黑龙江省委政法委副秘书长;1993年1月黑龙江省委政法委代秘书长;1994年2月黑龙江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正厅级);1995年10月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1997年5月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2002年10月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2007年1月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党组书记。  邹川宁:男,汉族,四川渠县人,研究生学历,1962-5-29生,1984-8-1参加工作,党员,1983-10-1入党。1980年09月-1984年08月 西南政法学院法律专业学生;1984年08月-1988年04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1988年04月-1989年02月 北京大学外语系进修学员;1989年02月-1991年10月 北京大学法律系研究生;1991年10月-1992年10月 英国伦敦大学访问学者;1992年10月-1995年06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95年06月-1995年09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正处级审判员;1995年09月-1998年04月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1998年04月-2000年01月 青岛市委政法委副书记;2000年01月 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烟台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2004年12月28日,根据邹川宁的辞呈,决定接受邹川宁辞去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职务的请求。2005年1月30日在青岛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补选为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邹贤启,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  邹庆忠,山东省诸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邹金族,男。原湖南省永州市委书记。  邹育文,男。原湖南省长沙市委书记。  邹世平,男。山东省济南市副市长。  邹大挺,男,47岁,正厅级,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任沈阳市政府副市长。

159 评论

悠游肚肚熊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五月三十一日,吴健雄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书香门第的,父亲吴仲裔提倡男女平等,创办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对吴健雄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健雄属“健”字辈,族人依次以“英雄豪杰”取名。乳名“薇薇”的吴健雄虽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得了“健雄”这个颇为阳刚的名字。父亲吴仲裔希望她不让须眉,积健为雄。得益于父亲的开明思想,吴健雄自小就能与其他兄弟一样读书识字。[2]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吴健雄小学毕业后考入苏州市第二女子师范学校。[2]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优秀成绩从师范学校毕业,任小学教师。[2]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吴健雄考入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9])数学系,一年后转入物理系读书。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吴健雄进入中央大学,攻读数学专业。吴健雄资质俊秀,学习游刃有余,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她翻阅了一些有关X光、电子、放射性、相对论等方面的书籍,没想到一下子便被伦琴、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她第二学年便申请转到了物理学系。[10]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施士元的精心指导下,吴健雄撰写了一篇题为《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获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她于1934年离开了母校。[10]毕业之后她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不久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从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巨头”。[2]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当吴健雄正式开始做原子核物理实验时,这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10]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由塞格瑞指导吴健雄进行的实验,正是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它的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10]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她的学位论文发表在物理学界权威的《物理评论》上。[10]吴健雄起初是在史密斯学院担任讲师,1944年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讲师,并定居于普林斯顿。[2]中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五月三十日,在美国与袁家骝博士结婚。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三月,她前往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作为资深科学家暂时研究,参与浓缩铀制程,发展y射线探测器;当时吴健雄尚未加入美国国籍,以未入籍的身份参加美国机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2]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获聘美国物理学会会士。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7]1956年之前,吴健雄已因在β衰变方面所作过的细致精密又多种多样的实验工作而为核物理学界所熟知,同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在β衰变过程中宇称可能不守恒之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在极低温条件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而观察钴-60原子核β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这个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对称不守恒,在整个物理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1957年1月15日,吴健雄的实验多次证实了杨振宁、李政道的设想,她将实验报告整理成论文,寄到了《物理评论》。同日,哥伦比亚大学为这项新的发现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记者会。第二天,《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奔往吴健雄所在的实验室。吴健雄也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述她的实验结果。[10]但由于某些原因,吴健雄未能与杨李二人共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很多人为她感到不公,但她本人从未作出任何回应。只是在给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上写道:“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2]吴健雄1958年,晋升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同时获选为普林斯顿大学创校百年来第一位女荣誉博士,同一年她还当选为第一位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被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7]1972年,起提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1978年在以色列获得沃尔夫奖。1975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2年,在南京大学开办系统讲座,论述了β衰变、宇称不守恒、穆斯堡尔效应等方面的课题。[10]1984年10月,吴健雄第一次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参加母校明德学校恢复校名暨明德楼落成典礼,独资捐建明德学校紫薇楼。[3]1986年获得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吴健雄生前多次探访南京大学及南京大学物理系,并与导师南京大学教授施士元交流。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1994年,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终年85岁。遵照本人遗愿,[2][11],袁家骝亲自护送吴健雄的骨灰回大陆,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吴健雄的墓地在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紫薇阁旁,墓体设计由贝聿铭任设计顾问。明德学校的科技楼被命名为“吴健雄楼”,袁家骝捐赠25万美元作为基建费。他表示,他是浏河的女婿。浏河是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但他可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来做学校的顾问,推动明德学校的发展。[3][2]穿旗袍造原子弹?这个苏州姑娘,真牛!视觉志赞32阅读2522中国最该得诺贝尔奖的人,是她十点人物志赞999+阅读3万胡适的“100分”学生吴健雄蝌蚪五线谱赞237阅读4万主要成就科研成就科研综述吴健雄为世界现代物理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在博士在读期间就参加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解决了连锁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被人们称为“原子弹之母”。她还验证了著名的“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和“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定律”,并先后获得了各国政府及世界著名大学颁发的荣誉、学位和奖励等,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物理女王”。[10]科学贡献1957年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共9张1992年,匡亚明与吴健雄会面1956年之前,吴健雄已因在β衰变方面所作过的细致精密又多种多样的实验工作而为核物理学界所熟知。1956年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在β衰变过程中宇称可能不守恒之后,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在极低温(01K)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即使自旋几乎都在同一方向),而观察钴-60原子核β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就是说,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和它的β衰变的电子出射方向形成左手螺旋,而不形成右手螺旋。但如果宇称守恒,则必须左右对称,左右手螺旋两种机会相等。因此,这个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由此,在个物理学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2]1963年用实验证明了核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吴健雄对β变的一系列实验工作,特别是1963年证明的核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定律,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由实验定实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有密切关系,对后来电弱统一理论的题出起一重要作用。[12]在β衰变研究在的其他贡献关于β衰变的研究对原子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吴健雄从事这一专门领域的研究多年,被公认为是这方面的权威。[12]证实了β谱形状的源效应,澄清了早期β衰变理论中的一些错误,支持了费米理论。对β衰变的各种跃迁,特别是禁戒跃迁的全部级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了β衰变的理论。对双β衰变的研究。1970年,吴健雄等报道了一次在美国克里夫兰附近的一个600余米深的盐矿井内进行的48Ca双β衰变则实验。实验选在深矿井内是为了尽量减少宇宙线的背景辐射。[12]关于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方面的实验吴健雄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发表了一篇论文,对哥本哈根学派创立的量子力学描述的完备性提出了疑问,他们的看法可归结为一个佯谬。由于对量子力学关于物理量可测度性及几率概念的认识有不同看法,爱因斯坦始终认为应当有一种理想的、确定的、对物理实质有完备叙述的理论出现以代替目前的量子力学数学结构,因而导了后来有“隐变量理论”的出现,即认为量子力学中的“概率”乃是对某些目前未知的“隐变量”作某种平均的结果。因此,几十年来有一些物理学家企图寻觅这些“隐变量”以建立新的、完备的量子力学,但均未成功。而另一些物理学家则否认有这些“隐变量”存在,事实上已有人证明在希尔伯特的某些条件下,目前的量子力学的数学结构是不容隐变量存在的。[12]吴健雄等早在1950年就发表了一篇关于“散射湮没辐射的角关联”的文章,实验表明具有零角动量的正、负电子对湮没后发出的两个光量子,如狄拉克理论所预料,将互成直角而被极化,也证明正电子与负电子的宇称相反,说明与目前的量子力学并无矛盾。1975年吴健雄等又发表了一篇题为“普顿散射的湮没光子的角关联以及隐变量”的文章,报道他们测得的在一很宽的散射角范围内到达符合的康普顿散射光子的角分布,其结果与假设电子与正电子有相反的宇称为前提而得到的标准的量子力学计算相符。JS贝尔(Bell)在1964年曾对任何局部隐变量理论所能预言的角分布取值围作了限定,而吴健雄等所观察到的角分布在假设通常的量子力学康普顿散射公式是正确的前提下并不符合贝尔的限定,这样也就再次对局部隐变量理论作了否定,从而在更高程度上支持了量子力学的正统法则。[12]μ子、介子和反质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从60年代中期开始的10年间,吴健雄集中力量从事这一中、高能物理领域的实验工作。发表了大量论文,有不少工作富有首创性和很高的学术价值。共37张个人风采μ子物理方面的工作包括:Sn、Nd、W等元素的μ子X射线的同位素移的测定;209Biμ子X射线的磁偶极和电四极矩超精细相互作用的研究;近10种μ子原子中核γ射线的测定等。介子和反质子物理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利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内的交变梯度同步加速器产生的强大的K-、Σ-和粒子流,以高分辨率Ge(Li)探测器为工具,用奇异原子方法准确地测定了这些粒子的质量和磁矩。[12]穆斯堡尔效应的测量及其应用方面的工作在1958年发现穆斯堡尔效应之后,吴健雄就开始对它进行深入研究。他们专门研制了一种闭环氦致冷器用于低温穆斯堡尔效应研究,其温度控范围为20—300K,对于放射源或库仑激发源均可使用。他们用库仑激发后产生的穆斯堡尔效应,分别测量了钨同位素(182,184,186W)和铪同位素(176,178,180Hf)的第一激发2+态中的电四极矩的比率,并与转动模型所预期的结果作了比较。[12]在1978年,他们进一步用一个3He/4He稀释致冷器使穆斯堡尔测量得以在低至03K的温度下进行,以研究氧高铁血红素的磁性质与弛豫特性,结果表明在约13K时该血红素进行磁跃迁;利用这一装量还在诸如收体温术、弛豫效应、与温度有关的超精细场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实验,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其他实验工作吴健雄在实验核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涉及面广。她尤其注意实验技术的不断改进,曾对多种核辐射测器的开发、改进做出了贡献,例如薄窗盖革计数器、某些塑料闪烁探测器、Ge(Li)半导体探测器等。至于所涉足的实验工作,较早斯完成的有某些方射性同位索的分析,慢中子速度谱仪研究(多种材料),中子在正氢和仲氢中的散射以及核力范围的探讨,在气体中形成电子偶素时电场影响的研究,延迟符合技术用于测42Ca和47Sc的激发态的寿命,中子与3He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高能级发出的内转换谱线的观察、对正电子谱及正电子湮没的研究等等。[12]学术论著1934年,撰写了《证明布喇格定律》论文。[10]1950年就发表了一篇关于“散射湮没辐射的角关联”的文章。[12]她与SA兹科夫斯基(Moczkowski)合著有《β衰变》一书;在K西格邦(Siegbahn)所编《α-,β-和γ-射线谱学》一书中,吴健雄也是关于β衰变和β相互作用部分的撰稿人。前面所述两项主要学术成就实际上也都与β衰变研究直接有关。[12]1975 年,吴发表了“普顿散射的湮没光子的角关联以及隐变量”的文章。[10]1992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其论文演讲集《半个世纪的科学生涯》。[10]获奖记录所获奖项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备注

100 评论

艾利希尔

在中国数学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都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数学事业奠基人,华罗庚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华罗庚的学生,数论学家,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20世纪50年代对高斯圆内格点、球内格点、塔里问题与华林问题作了重要改进。60年代以来对筛法及其有关重要问题作了深入研究,1966年5月证明了命题“1+2”,将200多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结果被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苏步青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从1927年起在国内外发表数学论文160余篇,出版了10多部专著,他创立了国际公认的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学派;他对“K展空间”几何学和射影曲线的研究。苏步青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高维空间共轭理论、几何外型设计、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从专业领域来说,华罗庚和陈景润是重叠的,相对而言,华罗庚是中国数学之父,陈景润是华罗庚的学生,华罗庚的成就要高于陈景润。另外,陈景润是痴于数学,其它能力低下,实在是不能比。总体来说,他们属于数论领域,是最纯粹的数学。苏步青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多维数学模型(四阶)的建立,在空间物理理论研究方面有重大支持,对于中国空间技术进步有巨大贡献。单就这个领域的微分几何来说,同时代苏步青在世界上不是最顶尖数学家。因为中国当时的科学基础和环境实在是不乐观,所以苏步青的影响很大。相对而言,华罗庚的数论走向社会虽然很轰动,但是内容并不稀奇。

189 评论

相关问答

  • 南洋问题研究期刊目录名称怎么写

    在中国数学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都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数学事业奠基人,华罗庚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著名数学家。华罗

    贪吃女王Grief 8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南洋问题研究期刊目录名称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设立的东南亚问题的研究机构。原称“南洋研究所” ,1996年升格为研究院,并设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

    kisscat0317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6
  • 南洋问题研究期刊目录名称英文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Abbreviation: NTU or Nanyang Tech) is one of t

    33人见人爱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6
  • 南洋问题研究期刊目录

    (一) 专著:1.《东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二)合著:1.《东亚金融危机的理论纷争与危机对经济理论的影响》,郭梁主编:

    双鱼0303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南洋问题研究期刊目录图片

    黄冈密卷!!

    和斯蒂芬is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