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1

zhuhuals2008
首页 > 论文问答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在哪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asmine7927

已采纳
论《〈歧路灯〉与中原民俗文化研究》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1 略谈“论著”如何精粹 文艺理论研究 2009/06 评《明清文学散论》 中文自学指导 2008/06 谈谈怎样对待古代文化遗产 华夏文化论坛 2007/00 一部有创见的古代小说论著──评王进驹的《乾隆时期自况性长篇小说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 2007/01 古代文学研究要开拓新视野——谈一个研讨会和一本论文集 文艺理论研究 2006/03 从红学索隐派说到“秦学”研究及其他——《论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后记 红楼梦学刊 2006/03 拓新·杂糅·渗透——关于嘉、道时期章回小说类型问题的思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传承与革新——论嘉、道时期章回小说的发展流变 文艺理论研究 2005/05 《林译小说研究》序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古代小说续书研究又一新成果 评高玉海的《明清小说续书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 2004/02 评《陆士谔研究》 明清小说研究 2003/01 评《说部论稿》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文学遗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摭谈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我的书斋——半砖园 中文自修 2002/02 评《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女性问题研究》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2/01 治学独多创造——《学者闻一多》序 中华文化论坛 2001/03 《怀颍堂艺文丛稿》序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评张弘的《临界的对垒》 文艺理论研究 2001/02 评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 文学评论 2001/04 《雅俗之间的徘徊·16世纪至18世纪文化思潮与通俗文学创作》序 中国文学研究 2000/03 《学与思:文学遗产研究问题论集》自序 社会科学家 1999/06 林语堂对《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研究 社会科学家 1999/06 明代小说研究与文学遗产继承问题──评陈大康《明代小说史》及其他 文艺理论研究 1999/02 索隐派红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历史经验教训──评近半个世纪海内外索隐派红学 齐鲁学刊 1999/03 访郭豫适教授答问录 明清小说研究 1999/01 评刘耿大对《西游记》审美意蕴和修辞艺术的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 1998/01 文化遗产研究要端正思想和方法 红楼梦学刊 1998/02 文化遗产研究要端正思想和方法 文艺理论研究 1997/06 王国维治学的思想和方法——纪念王国维诞生120周年、逝世70周年 红楼梦学刊 1997/04 论儒教是否为宗教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03 序陈大康《明代商贾与世风》 文艺理论研究 1995/05 曹雪芹写“笑”——读《红楼梦》随笔 新闻三昧 1994/03 胡乔木同志访晤施蛰存先生记 文艺理论研究 1994/01 全面、正确地学习和理解毛泽东有关文学问题的论述 华东南亚师范大学学报1993/06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原本到今本的增删修改 文艺理论研究 1992/04 论民族文化的扬弃与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论集》序 文艺理论研究 1991/03 《红楼梦十论》序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04 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几个问题 文艺理论研究 1990/04 藤野·鲁迅·增田涉——《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中译本序 文艺理论研究 1988/06 关于“红学”文选问题——《红楼梦研究文选》序 文艺理论研究 1988/01 关于《水浒传》后半部的评价问题 文艺理论研究 1984/04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文艺理论研究 1984/01 鲁迅怎样评价暴露性的文学作品——《中国小说史略》学习札记 文艺理论研究 1982/02 论红学的考证、索隐及其他 文艺理论研究 1982/04 西方文艺思想和《红楼梦》研究——评介《红楼梦》研究史上的“新谈”“新评”“新叙” 学术月刊 1981/02 鲁迅论《红楼梦》研究和阅读 社会科学辑刊 1981/05 曹雪芹写“笑”——读《红楼梦》随笔 上海文学 1978/04 评《红楼梦》研究史上的随笔类论著——略谈清代《阅红楼梦随笔》《红楼梦偶说》《梦痴说梦》及其它 学术月刊 1979/03 学习列宁文学评论的战斗精神——重读列宁论托尔斯泰的论文 学术月刊 1964/07 关于《红楼梦》思想倾向的讨论 学术月刊 1964/02关于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问题的讨论 学术月刊 1962/01
156 评论

papapaopao

1、试论民俗事项中民歌的特点,《教育与教学研究》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中册;2、试论民歌与民俗的相互关系, 《信阳师院学报》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1998(1);3、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 《音乐教育与改革》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6);4、论豫南民间歌舞“花鼓灯”音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8(4);5、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99(2);6、豫南“岔灯”民俗,《艺术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学刊,2000(1);7、解读性张力下的汉族情歌,《民族艺术》国家民委主办2000(2);8、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二),《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0(3);9、豫南民歌旋法特征研究(一),《旋律研究论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06);10、豫南“岔灯”的民俗文化解义,《美与时代》2002(1);11、河南太康道情戏考略,《戏曲研究》2002(1);12、略论太康道情戏的形成与音乐的板式类型,《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2);13、从淮西民歌的旋律音调中看文化过渡区的音乐风格,《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4);14、管窥传统和声学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与发展(一),《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5、淮西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3(3)。16、管窥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的历史发展(二),《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17、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1)。18、论豫南“岔灯”民俗之基础,《艺术探索》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5(2)。19、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4)。20、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之思考,《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二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21、乐谱:承载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符号体系,《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学报2007(3)。22、论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基础,《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3)。23、论中国民间音乐音调中的多元化受容——以“槐口坠子书”唱腔的受容性为例,《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学报2008(3)。24、论豫南皖西“杠天神戏”的基本功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25、一本以民族音乐学方法论为基础的道乐研究专著——读孙凡《全真正韵闵谱研究》有感,《美与时代》2008(7)。26、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音乐研究》2009(5)。27、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展演的空间基础——以河南省新蔡县余围子乡吕胡刘村吕庄的杠天神仪式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28、从个体到群体的中国音乐教育谱系研究,《音乐探索》2011(1)29、论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的概念、方法和表达方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30、论音乐过渡与融合——以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的基本特质为例,《音乐研究》2011(3)。31、在神圣与凡俗之间转换——以豫南皖西民间仪式舞蹈展演为例,《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凤阳大东关一号墓出土乐器的测音研究,《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宣读学术论文20余篇。 《大学生音乐基础》,副主编,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交响音乐赏析》,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中国传统音乐述稿》,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4、《中国民族音乐》,专著,撰写“中州音乐”部分,2008年8月版;5、《中国传统艺术论》,专著,撰写“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论”部分,2008年12月版;6、《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10月版;7、《封尘的绝响:钟离国钟磬乐器研究》,专著(合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8、《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探索》,专著(合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13年11月。9、《中州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07月。 歌曲《中原之歌》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歌曲《我的母亲我的中华》1997年12月信阳地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和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尝试,1998年6月河南省音乐教改研究论文一等奖; 豫南山歌的句式结构分析,1999年10月河南省音乐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8月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豫南音乐文化区划的背景依据,2000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贡献一等奖2002年9月获得信阳师范学院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三等奖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5年9月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一等奖。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10、论高师音乐人才培养的知识储备方法,2009年2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效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11、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2009年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二等奖。12、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信阳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3、论豫南皖西杠天神仪式用乐的三种观念,2010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4、《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获奖编号:2012-C-T032,815、《杠天神仪式音乐研究》,专著,2012年度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获奖编号:2013-023, 豫南民间音乐研究,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主持人, 结项。音乐表演者的临场心理问题研究,05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高师教育学科课程教学整体优化改革研究,0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师范教育科研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豫南民间歌舞的审美研究,02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主持人, 结项。关于抢救和开发河南道情戏的研究,09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 结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8河南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 结项。淮河流域河南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1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07国家艺术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网络信息组织模式化问题研究,2005年4月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历史文化资料挖掘、拯救与开发研究——中原传统音乐资料数据库建设,2006年11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生成规律研究,2007年7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规划研究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中原文化生态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第二完成人,结项。宋金元时期中原俗乐存在形态及流变、融合与中国“真喜剧”形成问题研究,2007年9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三完成人,结项。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1年8月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主持人,结项。莆仙地区民间信仰舞蹈研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2010C019。跨文化的草根艺术——大别山民歌的音乐形态与文化特质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号:12YJA湖湘音乐文化史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第一参与人,在研,项目编号:12YBA329。淮河流域音乐文化史研究,2013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在研,项目批准号:13DD25。民间音乐艺术市场化转化方式研究-以信阳民歌表演的市场运作为例, 2013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主持人:张荣华,项目编号:201310477026,批准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时间:2013年9月17日,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草根阶层的民歌文化志研究,项目编号:13YBA351,批准时间:2013年10月 1997年11月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理事;1998年8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99年10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员;2002年6月全国高师理论作曲学会理事;2002年10月信阳师范学院重点学科(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学术带头人;2004年8月“河南省教育系统科学技术学术带头人”;2007年5月信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9年9月全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理事;2009年12月“河南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淮河文明研究基地”民间艺术研究项目负责人。2010年5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2010年8月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负责人。2011年5月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专家。2013年4月河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评定专家。2014年6月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

190 评论

奇异果香

纵横十六国,悠悠南北朝,南明痛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大秦帝国,战国说客双雄,两宋风云,纠结不清的正史:竹林七贤,谁谋杀了大唐,唐玄宗的真相,万历王朝之血色帝国。没看过的,绝不乱写。暂时想起这么多。

214 评论

张小小晴晴

2018届信阳师范学院毕业生来答一波。首先我肯定信阳师范学院绿化环境好,学风尚可,但是学校整体硬件设施需要较大提高,体现在科研、教学、食堂宿舍等方面。其次,如果从长远考虑,我建议省内读书最好去郑州,信阳虽然环境好,但是位置偏僻,由此导致很少有优质的讲座,尤其毕业季,来学校的招聘单位质量堪忧,高中小学的教师招聘居多,好的招聘单位几乎不来(直接去了郑州)。另外,信阳是一个适合休养生息的地方,但是不适合年轻人奋斗。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也许你呆了四年,毕业后发现,很多事情很多人还和入学时一样。小城市安逸,也会限制你的视野和发展。所以,现实结合未来,我建议同样的分数,如果在郑州可以找到学校,不建议来“信阳师范学院”。我感谢母校,但是我也必须坦诚的说出他的缺点。读大学,能去省会去省会,能去一二线去一二线,地理位置很重要。

161 评论

今夕访古

作为土生土长信阳人,我认为信阳最成功的事就是创办发展信阳学院与评上宜居城市,若二者非比一二,则前者更胜一筹。信阳三四线城市基本把所有的大学教育资源都投入到信师了,近几年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大翻修且师资力量不断壮大(这也是不同届学生对信师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听说也快升一本了与河师大仅相差十几分,优势专业推荐英语,应用数学(如果想更了解其他教育资源情况请自行去官网了解)。毕业就业率百分之95,考研率全国有名,学习氛围一等一,如果报考师范类院校除了河师大力推信阳师范,省内只有这两所重点。论地理位置,信阳临近武汉,有能力有眼光可以去发展,其在省内也有很大影响力!

107 评论

相关问答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在哪

    作为土生土长信阳人,我认为信阳最成功的事就是创办发展信阳学院与评上宜居城市,若二者非比一二,则前者更胜一筹。信阳三四线城市基本把所有的大学教育资源都投入到信师了

    西风华诞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

    1 利用英文歌曲促进英语教学 张洁 职业技术 2006/20 2 挖掘潜力 激发活力 提升功效——英文歌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马兰芳 科技资讯 2006/2

    Smileの夏天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在哪

    1 、《从阮籍的身世个性看其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象》,《贵州社会科学》,独著,2004年第2期。2 、《论〈诗经·桧风〉的创作时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独著,

    Bohollsland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在哪

    没有这所学校,只有湖北师范大学在湖北省黄石市磁湖路11号;另外还有一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129号。

    blackiron.sh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在哪

    现行《思想政治》教材引入不少漫画,近年高考政治和文综也常以漫画入题。现结合高二教材,对一些漫画进行赏评,以供大家参考。漫画之一(右图):宗教中有上帝鬼神之类的观

    不想吃成胖嘟嘟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