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42

幸福0571
首页 > 论文问答 >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论文选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ng太太

已采纳
恩,比如,论自然资源与人为开发的利害关系,
282 评论

nanjingyiyi

前言第1章 绪论1 自然资源与环境概述1 自然资源的概念2 环境的概念3 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2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生的背景1 资源问题不断突出2 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3 早期主流经济学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忽视3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 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4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1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3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4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2章 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缓解途径1 资源稀缺的含义及其现状1 资源的稀缺性及其经济含义2 造成资源稀缺的主要原因3 我国资源稀缺的现状与特点2 资源稀缺的衡量1 衡量指标的选择标准2 资源稀缺衡量指标的设计3 资源稀缺衡量指标的局限性与克服3 资源稀缺对经济的影响与缓解途径1 资源稀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 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3章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1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1 经济增长理论概述2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关于增长要素的研究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关于自然资源的研究4 经济增长中自然资源的可替代性2 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的产生背景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3 可持续发展理论关于资源、环境的观点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2 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现途径3 可供选择的资源与环境政策4 循环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1 循环经济概述2 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3 循环经济对发展中国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4章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1 环境问题1 环境问题的概念2 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3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4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2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1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3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5章 资源、环境配置的经济学原理1 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理1 自然资源配置的相关内容概述2 资源配置的市场理论3 资源配置的产权理论4 资源配置的外部性理论2 利润最大化与资源配置1 利润最大化理论2 不同类型市场的利润最大化3 资源配置中的利润最大化研究3 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1 市场失灵2 市场失灵纠正4 资源配置中的福利经济问题1 福利经济理论2 资源配置中的福利经济问题研究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6章 非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非再生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 非再生资源的概念2 非再生资源的特征2 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1 非再生资源的耗竭原因分析2 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原理3 非再生资源的跨时间有效配置3 保障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政策手段1 确立资源价值,理顺价格关系2 建立非再生资源核算体系3 建立和完善非再生资源的经济补偿机制4 明确和强化非再生资源资产的财产所有权5 政府通过经济杠杆对不可再生资源市场进行宏观调控6 政府的直接管理与临界控制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7章 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1 可再生资源的概念2 可再生资源的分类3 可再生资源的基本特征2 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1 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2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3 具有时滞的种群动态增长3 可再生资源的最优化利用1 种群数量变动2 资源开发与种群平衡3 资源的最优利用4 典型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2 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8章 公共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1 公共资源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1 公共资源的概念及含义2 公共资源的基本特征2 公共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典型问题1 公共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影响2 公共资源利用中的“公地悲剧”3 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及需要解决的矛盾1 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和基本原则2 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能途径3 实现公共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解决的矛盾4 道德观、伦理观与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环境道德、生态伦理的概念与内涵2 公共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关系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9章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方法1 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概述1 环境污染控制的一般原理2 污染损害3 污染控制的成本2 污染控制的目标1 社会有效率的污染排放水平2 污染控制的目标3 污染控制的手段1 管制手段2 经济手段3 几种流行的经济手段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10章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1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观1 环境与自然资源无价值论2 环境与自然资源有价值论3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经济学意义4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分类5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6 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2 直接市场估价法1 直接市场估价法概述2 剂量—反应法3 生产率变动法4 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5 机会成本法3 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1基本概念2 内涵资产定价法3 防护支出法与重置成本法4 旅行费用法4 陈述偏好法1 陈述偏好法的概述2 投标博奕法3 比较博奕法4 无费用选择法5 成本—效益分析1 静态成本—效益分析2 动态成本—效益分析6 环境与自然资源案例1 达维台风2 污水排放3 顺德的桑基鱼塘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第11章 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1 环境资源核算的背景及意义1 环境资源核算理论性的背景2 环境资源核算的意义2 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1 SEEA概述2 SEEA3 自然资源核算1 资源核算的内容和程序2 将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3 自然资源核算方法4 环境核算1 市场价值法2 替代市场法3 意愿调查法4 其他核算方法5 环境资源核算的实践1 国外环境资源核算实践2 国内环境资源核算实践本章小结复习思考题

241 评论

晓云1123

这一切都是以人口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史为了人吃穿用度,资源优势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环境是人生活的载体。协调他们首先应该从人口入手,人口的数量,人口的质量!但是楚国人口,应该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的关系。他们之间平衡,但是不能打破这平衡,如资源过度开发,会发展经济,但是环境会严重破坏,没有资源经济发展无从谈起,一味保护环境,什么都不动,经济没有发展的空间

82 评论

茜茜Julie

论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摘要:环境保护与经井发展是辩证的兢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目前.日趋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已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难以为继。所以,着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谐统一,生态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以生态平衡和资源丰富为基础和依托的。20世纪工业进步、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的惨痛教训告诫我们:发展不应以毁坏人类美好的家园为代价,更不能以“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来炫耀,必须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1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首先,经济的发展必须受资源、环境的约束制约.只能在资源、环境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才能有长久、持续的发展;相反,以掠夺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自身发展,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残酷报复。始于19世纪末盛于20世纪无节制的人类活动,高速度的工业进程,确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生活的地球难见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臭氧层破坏等“全球问题”日渐突出,成为自然界报复人类、妨碍社会经济发展最有力的见证,人类也因此陷入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矛盾之中。其次,保护环境、拯救人类却以巨额投资为前提,这无疑加大了发展成本,降低了发展速度,甚至直接带来经济损失。以我国为例,“八五”期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年均近400亿元,约占GNP的0.8%.而在“九五”期间,治理污染的投资总额达到4500亿元左右。另外,环境污染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也逐年增加 据国家环境环保局统计,1992年,环境污染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达986亿元;1993年,在社科院的研究报告中,这一数据提高到1029.2亿元;另据世界银行估计,1998年水和大气污染给中国造成的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健康损失)达到540亿元,占到GDP的8% ,我国每年由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占GDP的3%左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首先,人类生产、消费和发展始终是以一定的自然、资源、环境为物质基础的,自然条件的优劣、资源的丰缺、环境的好坏直接约束并影响经济的发展;而持续的符合环境保护的发展本身就是对资源环境的有效、合理利用,它有利于为环境的保护提供技术、物质支持,进而促使生态平衡、环境改善。其次,好的生态环境能表现出直接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发展中,那些对原始森林、原始地貌、动植物资源保护良好的地区,环境质量好了,地区身价提高,房地产升值,旅游人数增加,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由此获得日益丰厚的回报,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上述关系要求我们既不能把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等同起来,也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一方面。经济发展必须考虑资源、保护环境,片面的就发展论发展,发展不仅难以为继,而且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终只能是 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又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条件,孤立地就环境论环境,环境保护就失去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应当在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寻求可持续的发展。2全球环境状况及对发展的瓶颈制约2.l 全球环境状况1999年9月联台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了(2000年全球环境展望》向全世界发出了令人心焦的地球“健康”状况,透露了我们的地球正在走向“毁灭”。报告指出,21世纪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将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目前,全球20%的人难以获得安全饮用水,而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面对缺水问题,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将从今天的l4亿增加到23亿。50%的人生恬在没有卫生系统的地区。有20 的淡水渔类因水污染而濒临灭绝。另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正在严重干扰地球上的氮平衡”,这种情况。“最终可能使淡水供应不再适台人类饮用”报告还列举了其他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地退化 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过渡捕捞和城市空气污染等。所有这些都使人类防止环境灾难的任务“正变得越来越紧迫”。尽管这些情况已经引起世人注目,但由于各国解决全球重大环境问题的步伐落后于环境恶化的速度,必然使新世纪世界环境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即使当前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重新恢复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也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与全球状况相比,中国的环境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水体污染和水资源严重短缺。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多数城市地下水质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酸雨污染范围占国土面积的30%,污染程度居高不下。1999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43.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了17.5万公顷。森林火灾面积和起数比1998年都有所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达763万公顷 土地沙化严重,全国共有沙化土地168 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气候继1998年度之后再度出现异常,自然灾害偏重。2.2 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环境状况日趋恶化,表现为环境与发展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方面,人类在追求发展中.无节制的耗费资源、掠夺自然,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另一方面,环境恶化又从各方面阻碍、限制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暴虐得到了自然界多种方式的惩罚,而每种惩罚都使人类几代人的发展成果遭受严重破坏,甚至使人类的家园毁于一旦。重新发展、再建家园往往又以对资源更集中、更快速的消耗为代价,这使经济发展受资源的硬性约束更为严重,造成发展— — 环境恶化— — 惩罚—— 再发展—— 再恶化—— 再惩罚的恶性循环。经济快速的发展不仅在实质上使资源己尽枯竭,环境严重污染,而且使得现存的很多产业和组织无法支撑、被迫关闭,停止发展。人们在另辟蹊径的过程中又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工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料等“垃圾”,在加重污染的同时、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顽敌。它不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人估算,我国每年因垃圾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50亿一300亿);而且进一步处理垃圾还需要巨额投资。以美、日为例,目前,两国仅为处理垃圾的花费至少在400亿美元、2 3万亿日元,保护环境的投资和治理其它污染的费用更是高得惊人,这无疑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成本。

301 评论

相关问答

  •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论文选题

    论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摘要:环境保护与经井发展是辩证的兢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目前.日趋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已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难以为继。所以,着力

    安居客jismkll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论文题目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大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造

    小嘟嘟呀呀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论文

    3构建一套完整的环保产业链真正解决环保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培育一个有生命力、有发展前景的环保产业群(链),形成一个对投资者有吸引力,对生产者有法律约束力的环保市场

    lucaminiya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论文摘要

    均资源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总量上,我国并不少,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就显得很少。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耕地为30%,森林为4%,草地为32

    微笑的可爱多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能源与经济发展论文选题

    可以说说具体的写作要求么?

    fenny80231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