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9

rachelkong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社会经济的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鼠weakorz

已采纳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2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呈现的一种状态,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四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21 评论

爱美食小雅

主持课题: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yJA790157)《恩格斯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2011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247)《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新认识及当代价值》;2010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010100)《恩格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的贡献——兼论西方经济学者的相关评论》;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项目(2011Jytz065)《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表论文: 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史著作中的恩格斯及其经济思想《经济学家》2013年2期1/  西方经济学者视角下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术关系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西方经济学者视角中的恩格斯及其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1/对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再认识《经济纵横》2011年第3期2/恩格斯晚年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新变化思想及现代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恩格斯晚年书信中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揭示的经济学意义《理论月刊》2010年第5期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论西方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的关系——基于马克思《资本论》的相关论述《江汉论坛》2010年第3期1/恩格斯晚年对于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及其现代意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我国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1/浅论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和《历史学笔记》《理论月刊》2007年第3期1/马克思恩格斯后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发展探讨《理论月刊》2004年第9期1/完整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理论”《江汉论坛》2003年第8期1/恩格斯对“共产主义”含义理论的界定《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1/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斯大林的失误及其启示《理论月刊》2003年第1期1/

251 评论

戆戆的囡囡

嘿嘿h h h h h

134 评论

守望的夜

关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小论文,首先先说说发展对外经济对我国的利弊得失,罗列好处,若干点,罗列弊端,若干点,比较好处与弊端、权衡那一种对民生影响最大,也就是说,如何做,使人民得益。最后做出总结陈词结论。一千多字,很容易写出来的。

131 评论

墨亦成诗

我们写的和你一样啊 ····

315 评论

Jonathan261

“三农”问题是首先要关注的大事。“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从目前的情况来说,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过高,不仅使得农民的收入水平上升缓慢,城乡之间的收入差别不是缩小反而加大了。 每年在外打工的上亿农民,在城市处于最低阶层,工资水平极低。农民收入水平过低,不仅福利水平难以上升,而且导致其消费力极低,进而使得国内经济减少对外经济依赖性、扩大内需容易流为宣传口号。 要解决“三农”问题,一要创造条件让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减少农村人口占整个人口的比重;二是要用法律保障农民土地产权及土地收益,使农民进入城市拥有最基本的财富起点;三要确立农民公民权利,使得他们在自由迁移过程中不受到歧视,特别是他们的子女受到公平的基本的教育;四是在上述基础上创造农民大量涌入城市的制度环境与条件。 其次,目前市场流行着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剩余劳动力无限供应的状况已经改变。理由有二,一是中国解放后“婴儿潮”的人口35-50岁)基本上达到顶峰,劳动力人口增长将出现放缓;二是从东南沿海的情况来看,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开始转变为供不应求。 笔者以为,在今后的20年里,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格局将无法改变。一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尽管“后婴儿潮”时期的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但绝对量并不会下降;二是随着这几年国内基本教育及高等教育大力发展,国内劳动力人口的素质越来越高,而就业机会的增长远远低于劳动力人口培养的增长;三是城市化快速发展,肯定会让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四是只要从农民工十几年来的工资收益水平增长幅度十分微小、甚至于没有增长就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劳动力供给严重过剩。在未来一段时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仍然应该是宏观经济密切关注的目标。 第三,国内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与国内居民个人储蓄成倍增长,中国是否出现了资金过剩的格局?从近几个月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来看,遏制流动性快速增加成为央行的首要任务。就目前市场的主流意见来看,国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基本是外汇占款增长过快及居民储蓄过高的结果。对于前者,只要本外币市场分割、结售汇制度不改变,在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是不可能放缓的。对于后者,国内外学界一直在以中国人的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说事,但实际上,在目前的人口结构下,无论政府如何来提倡消费,无论政府把储蓄利率压到再低水平上,国内居民的储蓄并不会因此下降。 目前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过高,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管制下的低利率政策的结果。在低利率政策下,无论政府采取多少行政性措施来压制这种过多的流动性,只能是按下葫芦起了瓢,此起彼落。当大量的流动性在市场流窜时,各种资产价格就会快速上涨。如房地产市场与股市都会如此。 第四,经济生活严重的制度性利益失衡,从而使得社会财富在短期内向少数人聚集。比如,目前市场炒作严重的蓝筹股,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国有垄断性企业或政府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使得市场化不充分的行业。这些企业的好坏并非是通过市场竞争,企业努力的结果,而是通过政府垄断性政策轻易获利。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会严重弱化绝大多数民众的劳动努力程度,也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上述都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一个基本认识,中国经济生活将面对的困难与问题会更多。

176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社会经济的论文

    “三农”问题是首先要关注的大事。“三农”问题不解决,中国经济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从目前的情况来说,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过高,不仅使得农民的收入水平上升

    奥利奥baby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论文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

    腊八醋w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论文3000字

    谈谈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具体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需要反馈过程),发展的结果分析(需要分析问题)发展的策略。正文: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乡面貌发生巨大

    風雨飘零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论文1000字

    主要看你的具体要求,可以找中国期刊库的小编帮忙。

    Jessie小鱼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论文题目

    您好金融学本科我给你吧

    风子武nandy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