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60

哼哼家的猫猫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晶莹剔透0702

已采纳
如13世纪中叶写成的蒙古族重要历史、文学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学作品《一层楼》等。在医学、历算、数学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贡献。
317 评论

Christybeauty

《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胡小鹏)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 u3nf书名: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作者:胡小鹏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年份:2004-12-1页数:277内容简介:《西北民族文献与历史研究》主要介绍了两汉的金城属国和护羌校尉、吐谷浑与南北朝关系述论、元诸王念不烈考、元巩昌汪氏非汪古族考、元甘肃行省诸驿道考、古代甘肃的茶马互市等。西北历来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大量的西北民族文献材料对古代生存于西北的少数民族如氐族、吐谷浑、吐蕃、党项、契丹、回鹘等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建树、贡献以及对当时的影响有翔实的记录。

243 评论

b玻璃心

你可以读这几本书。《蒙古源流》、《汉译蒙古黄金史纲》、《金启孮谈北京的满族》。《蒙古源流》《蒙古源流》诞生于明末清初。作者是鄂尔多斯的萨囊彻辰。《蒙古源流》被清朝乾隆皇帝(前称《蒙古汗统宝鉴》)改为《蒙古源流》。该书在清朝被翻译成满语和中文。而后,许多外国人也对此进行了研究。《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蒙古源流 蒙古族史籍》源自蒙语原文殿的直译版本。《汉译蒙古黄金史纲》《汉译蒙古黄金史纲(蒙古族史籍)》原书名为《诸汗源流黄金史纲》,由朱风、贾敬颜翻译,原作者不详。该书成书约在1604一1627年间,与《元朝秘史》《蒙古源流》共称为蒙古文三大历史文献。本书以宗教为立场,将蒙古族与印度、吐蕃联结起来,开创了蒙古源出印藏的说法。本书详尽的描述了蒙古族的源来历史,并且穿插了部分明朝历史。《金启孮谈北京的满族》《金启孮谈北京的满族》作者为金启孮,字麓漴,满族人,本爱新觉罗氏,是清朝乾隆黄帝第五个儿子荣纯亲王永琪的七世孙。本书花费了作者一生的心血,以作者自身的独特视角对现实进行研究比较,真实的重现了满族的历史故事,为我国的满族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依据并对满族文化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希望这几本书能够帮你了解到满族和蒙古族的历史知识。毕竟蒙古族和满族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也属于比较人多的两个民族了,文化传统也保留至今,值得你去了解。

204 评论

applealing

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国民族史 正史中,主要注意读有关西域的志和传,比如 《史记》的《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汉书》也记载匈奴、西南夷,还有《西域传》、《地理志》;《后汉书》的《西域传》《乌桓鲜卑列传》;《三国志》中的《魏书》涉及西域和匈奴情况的非常多,有专门的传;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非常复杂,各朝史传都有记述,很分散……《梁书》有《诸夷传》,《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北齐书》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新旧书》有《南诏传》《吐蕃传》《突厥传》《回纥传》等。现代关于民族史的主要有《中国民族史》(吕思勉著)、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以及《中国回教小史》(白寿彝)、《突厥史》林干、《云南各族古代史略》马暇主编等地方民族史和民族史。关于西域方面的考古和历史考证,可找林梅村《西域文明》、《楼兰》、《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日本人羽田亨 著《西域文化史》。日本人羽田亨 著《西域文化史》和林干《突厥史》是很有名的书。《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则是通俗简短介绍西域民族历史变迁的书。

241 评论

快乐尚龙

给您推荐一本,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找的类型。新浪读书网的《社会纵横学》对于民族没有很深阐述,但是对人性讲的不错,我想,民族性不只是地域的区分,和人性也是息息相关的。

85 评论

sylviali1109

早期肃慎王国的第二代王室开始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我国考古学界认为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原始社会遗址[3],距今3000年左右,相当于西周时期,当是肃慎的文化遗存。

139 评论

Crystallam88

《中国民族史》  《中国民族史》由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江应梁主编,林超民任副主编。1990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上中下三册,115万字。现民族出版社拟于近期出版修订本。  20世纪开始,民族史逐步从政治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民族史学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也是民族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梁启超先生在20世纪初开始倡导新史学,即提出了民族史的科目,并作了初步研究。至20世纪30年代开始,吕思勉、林惠祥、王桐龄、吕振羽等学者,先后编撰出版数种《中国民族史》。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史研究工作,由国家民委直接领导和主持编纂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为55个少数民族各编了一部本民族的简史。近年来,诸多学者专家共同编写的《大百科全书?民族卷》问世,先后出版了翁独健教授主编的《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王钟翰主编的《中国民族史》等。许多民族史学工作者所撰写的族别史、地区民族史、断代民族史论著相继问世。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民族史奠定了基础。  江应梁主编的《中国民族史》出版后,不少知名学者发表书评,给与高度评价,认为是研究中国民族史难得的创造性硕果,是我国民族史著作林中一株挺出的新秀,为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本书荣膺中国图书奖、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  本书具有以下主要特色:  第一, 它突出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性。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悠久的历史;从秦汉至清灭亡,不论封建王朝如何更迭,不论哪个民族是统治民族,中国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和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都是在各个历史时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的疆域是不断变迁的,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但是我国的疆域大体上还是稳定的。我国疆界早在汉代,由于匈奴、鲜卑的内附,就包有北至漠北与外兴安岭的广阔地域;由于南粤的臣服,而囊括南至南海的辽阔地区;由于西域各国的归降,西域都护府的建立, 而管辖西域之地;由于夫余、挹娄的内附,使疆界东至于海上;由于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将版图扩展到怒江以西至伊洛瓦底江流域。历代王朝大体保持了这个疆域。我国今天的多民族国家正是从这个传统发展而成。中国传统疆域是由南部水田农业区、北方旱地农业区与北部草原游牧区组成的。我国历史上畜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之间,自然形成了经常和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这是我国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正是这个经济基础,促使我国各族共同缔造了多民族的国家。尽管多次分裂,最终仍归于统一,每次统一的版图大体相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有时受中原王朝直接统治,有时受间接统治,但各民族间的联系并未因此中断,仍然在相互依存中共同发展。  由于边疆地区的社会经济与中原相比较为落后,历代王朝为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政权,其形式与内地不同,如秦汉时期的属国、道、边郡,唐宋时期的羁縻府州,元明清时期的土官、土司,史称“羁縻政权”,政权形式不同,属于中国统一的整体则毫无差异。有些少数民族虽也建立过独立的政权,但没有脱离中国整体历史的发展。中国是以汉族为主干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中国不因为建立王朝的民族不同而异;历史上的中国不仅包括汉族和中原王朝,也包括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地方政权。中国的历史疆域,不仅包据中原王朝的辖区,也包括少数民族政权的辖区。统一的概念,主要是指政权而言;整体的概念,则是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与凝聚。政权的统一,是在整体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具体原因,有时只有一个政权,有时有几个政权存在,但整体并没有改变。本书将中国历史上的各民族纳入一个整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中论述,各民族的个性恰到好处地显示于共性之中。  第二, 本书突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性。本书按照中国历代王朝的顺序来叙述中国各民族历史。历代王朝尤其是中央王朝的更迭演进及其几千年不断的连续性,是中国历史有别于世界其他各国历史的一个明显特征。王朝的兴衰更迭,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变迁以及各民族活动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影响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各民族的发展。以王朝发展的顺序这一客观存在为线索来笼括中国各民族的发展,不惟脉络清晰,而且多民族国家的同一性连贯性也由此上升到突出地位。事实上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元、清等大一统王朝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历代王朝的兴亡大都与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有着内在的联系;少数民族的兴衰与中央王朝的统治也紧密相关。本书不是简单地以王朝更迭为线索编写各民族历史,而是在具体阐释中,将二者结合融会于一体,深刻揭示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历史规律。这正是本书有别于以往中国民族史和一般中国通史著作的显著特点  第三, 本书突出各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的有机性。中国各民族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任何民族都不是孤立的地发展演变的。每一个民族都必须与周围的民族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民族关系对每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都产生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的伟大祖国,也使各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将民族关系史作为民族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各民族之间的不可分离的有机联系和日益强化的凝聚力,并进而揭示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的客观规律,使本书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更加鲜明。  第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十分注意汉文文献,也注意吸收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尤其注意采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丰富资料,尽可能多地吸收近年来考古学、古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使本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9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献

    《中国民族史》  《中国民族史》由云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江应梁主编,林超民任副主编。1990年12月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上中下三册,115万字。现民族出版社拟

    夏至迎熙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文献

    东巴经籍 流传至今的两万余册“东巴”经典云南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宰牲节(古尔邦)、圣祭,所有节日都与信奉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张小电1301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关于少数民族的参考文献

    藏族的风俗舞蹈是锅庄,乐器是弦子,喇叭教【佛教的一支】。傣族---孔雀舞;朝鲜---长鼓舞;蒙古---摔跤等。回族与维吾尔族都不吃猪肉,也不能说‘猪肉’哦!

    RRRenee火锅控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关于少数民族的文献综述

    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也同汉族一样是9年制的,教学上一般分为汉语文授课、汉民双语授课和民语文授课三种,在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教材多为民族文字。我是蒙古族,

    彩色珊瑚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关于少数民族论文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年轻就要耍大牌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