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2

七月的蟹
首页 > 论文问答 >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摘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哼哼郭Eva

已采纳
一项是1950-1953年的土地改革,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另外还有两项:一个是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也就是建立合作社,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另一个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农业的生产也有所涉及,主要是打击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消极作用。希望采纳
212 评论

陆陆1234

论文自1994年以来共发表论文100余篇,现摘其要者如下:   《论协商民主在行政决策机制中的引入》,《新华文摘》2010年3期详摘(8000字),《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2期转摘  《法律保留实质是权利保留》,《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  《论我国私有财产权行政法限制之“依据法律规定”》,《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8年第6期复印)  《政府采购国际规制之规律及我国因应》,《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6期。  《控权与护权的统一:现代宪政发展新趋势》,《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  《WTO政府采购协定之实施机制》,《现代法学》,2002年第6期。  《宪法实施之评价》,《法学评论》,2001年第3期。  《法治社会――中国法治进程的最终目标》,《法学》,1998年第1期。  《法治文明是现代精神文明的最高体现》,《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精神文明》2000年第2期复印。  《公民财产权保障之行政法完善》,《法令月刊》(台湾地区),2004年10号。  《论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性质》,《当代法学》,2005年第4期。  《政府采购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之缺失的规范与实证分析》,《行政法研究》,2005年第4期。  《法治政府的理论解读》,《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7期复印,《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论点摘编。)  《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法的法理思考》,《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4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法制现代化趋向》,《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法学》1995年第3期复印。  《法学视野中的身份平等》,《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新华文摘》1995年第4期论点摘编。  《平等与效率及其关系的法律审视》,《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1期。  《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法律监控比较研究》,《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劳动法》2000年第6期复印。  《美国政府采购法制价值演进之路》,《中国财经报》,2006年7月19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意识供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经济学》1993年第9期复印。  《历史偶然性及其成因》,《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原理》1994年第7期复印。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9期。  《缔约国于《WTO政府采购协定》之义务及我国因应》,《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4期。  《深化对法治政府的认识》,《光明日报》,2005年1月27日。  《论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政府采购立法模式及变迁趋势》,《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与行政法学》2009年第9期复印。  《我国政府采购法制之根本症结及其改造》《环球法律评论》2010年3期  《政府采购法制之发展路径:补正还是重构》《现代法学》2010年2期   《法律秩序的概念分析》,《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政府采购协定成员国次级中央实体出价规律与我国对策》,《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1期。  《中国协商民主 宪法依据与制度实践》,《湘潭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术文摘2014年第2期)。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范围与立法技术》,《河北法学》2013年第6期。(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术文摘2013年第5期)  《法治社会 法治演进的逻辑必然》,《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5期。著作《宪政法律秩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国际组织政府采购规则比较研究》,方正出版社2003年3月版。  《政府采购之国际规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走向法治政府》,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5.《电子政务背景下政府治理结构研究》,海南出版社2008年12月版。  6.《WTO政府采购协定与我国因应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版。

320 评论

傻傻的双子

是这样的:中国三农问题政治经济学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农民处在周而复始的春耕秋收的时间流程与狭小固定的土地上,很少存在不确定性,在关键性技术、制度、经济和文化变数上长期变化甚微。一则,传统农业知识和技艺通过口头传授和示范而得以代代相传,在长期内缺少意义重大的发明,仅局限于量上的累积和修补。再则,在传统农业中人们对拥有或获取经济物品和服务的偏好和动机长期保持不变。这种变化缓慢的社会里,人们更为关切的是维持传统,并期望把那些具有实际效用的标准行为传之后人,超越个体有限的生命周期。在传统农业运行过程中,农民从他童年期就开始那些被许多代人证明是可靠的经验和技术,即把祖辈相传的农业经济过程中的有关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人力资本。这种农业中,老农老圃对青年农民来说,相当于一位老师,在某些技术性较强的农活、天气识别及种植期选择等方面,青年人都应向长者虚心学习,但就大部分的技术和经验而言,是靠机械性的模仿就可获得的,正如熊彼特(1935)所言,是不需要「用脑来反应的」。   很显然,在传统农业中,成为一个良农或种田能手固然是不容易的,但似乎也难以找到不会种田的农民。生产本身的技术特征和环境决定了这一点。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推论,传统农业是一种以习惯为契机的「周而复始的经济(the circular flow)。其本质是,没有不确定性,农民事先就知道他的行为的结果,无须学会高深的统计和预测,日复一日,不变的经济机制可以教会他们所需的投入和产出量。周而复始,终会把行为转化为习惯,这是理性为立法的过程。农民在传统的模子里塑造出来,已习惯于缓慢的常规的运行机制,他们不需要创新,创新可被视作富人的奢侈品,技术进步的「水珠」几乎不会在乡村的画布上留下扩散的痕迹。而且,也不能高估传统农民的决策自由和决策权力,它们都是表面的而非真实的,因为农民尽管在原则上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掌握经营方向以及资源流向和组合方式的,但是,传统的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使他们几乎没有选择。这样便由此形成了希克斯(1969)所说的习俗经济。   农民在传统社会的模子里塑造出来,已习惯于缓慢的、常规的运行机制。及至今天,进步和现代要素的投入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的质态水准,市场的逻辑和力量愈来愈主宰着农民的命运,不断地改变着农业的结构、功能和属性,乡村工业的兴起、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和农民的流动则把农民从孤立的田野劳动中解放出来,带入了开放的产业体系和社会交往之中,同时一些人们所熟悉的乡村事物也已从视野中消褪, 代之而来的是新的村庄构架和生活方式。但是,不到三十年时间所带来的变化相对三千年的历史传统,毕竟根底太浅,我们所看到的变化更多的是经济活动的外在变化,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文化行为上的变化,还不可能是本质上的脱胎换骨,其保守倾向也不可能完全改变,而仍然是他们相对于其他职业者所特有的劣势。  愿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253 评论

相关问答

  •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论文摘要

    是这样的:中国三农问题政治经济学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农民处在周而复始的春耕秋收的时间流程与狭小固定的土地上,很少存在不确定性,在关键性技术

    Cupnightsky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论文

    全国的污染情况;全国的沙漠化情况;还有全国的经济情况。希望采纳

    此夏若空820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论文范文

    全国的污染情况;全国的沙漠化情况;还有全国的经济情况。希望采纳

    光头强329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我眼中的政治经济学论文题目

    哇 难道你是一中的? 只是大家都抄一篇的话 会不会被发现?

    菩小帅傲娇脸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当代经济与政治的论文摘要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这个术语,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诸环节趋

    欧罗百利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