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54

鼎御装饰
首页 > 论文问答 > 健康中国,医学之路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转角的夏天xia

已采纳
是要这方面的论文嘛!!《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理解》  医学界过去习惯于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考虑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认为生物学的指标是判断健康和疾病的最终标准。所谓健康,就是没有症状,用客观测量的方法找不到身体哪一部分有病态的证据。所谓疾病,就是生物学统计常模(Norm)可观察到的偏离,身体内出现高于正常值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如血中白细胞增加至10''000/mm’以上,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等,以此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但是这一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是不完整的,因为:  很多疾病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一般常规检查也不易检查出来。在病人没有查出病变证据以前的某一段时间,不能说他没有疾病或者说他身体是健康的。与此相反,大多数人都有龋齿,即身体有病理体征,但他们很少被认为是有病的人。  社会人群中疾病发生与否,受人种、年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制度等影响''不同社会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同''判断个体健康和疾病的标准也不一样  健康与疾病的标准''还受各国文化背景、社会道德规范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影响。某些特殊行为在不同历史阶段就有不同评价。美国有些州把同性恋当作精神上有病的人,需要接受精神病专科的治疗,对酗酒、虐待儿童、丧失道德而犯罪被认为是精神上有病而偏离正常的行为;有些国家把持不同政见者当作精神病;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参政的行为被认为是有精神病;某些宗教中把虔诚教徒听见上帝或神的声音视为正常,甚至受到尊敬。  由此可见,单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对健康下定义是不够的。英文中有三个不同的词来标志疾病的概念,一个是disease,用来说明病人的躯体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正常。这种异常(disorder)是可以观察测量的。这正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问题。其次是illness,用来说明病人有主观不适感觉,如感到头痛、恶心、焦虑等一系列症状,这显然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第三是sickness,用来说明病患病了,不能正常执行工作、学习和日常的活动了,失去了健康人应有的行为,这是第三者的看法,也为病人所接受,是上述两种情况的结果,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问题。  因此,除从医学的角度外还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综合考虑一个人的健康问题。所以健康的定义应该是:
104 评论

乘风秋夜

1994年,创办“悟达康保健养生所”任所长。1995年,受北京电台之邀,在“人生热线”进行“心理调节与治病”的专题讲座。1995年,北京科学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整套磁带“王中平心理保健系列讲座30讲”。1996年9月,参加第七界国际身心医学亚洲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心理调节与治病理论”被选入《国际身心研究文集》。1998年,论文“心理调节与耐寒理论”在《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第一卷上发表。1998年9月,论文“心情对气血的定向定位性”被选入《中国现代医学与临床》。1999年,论文“膝盖病症心理因素与治疗”、“心理治疗广角”在《心理医生》上发表。同年“胆结石的心理因素与治疗”被选入《中国现代医学与临床》。1999年11月,论文“心理与病因、病机治疗理论方法——心理调节”在“全国临床医学与心理卫生学术会”上荣获“世界学术贡献金奖”。2000年,论文“心身疾病学概论”在全国临床医药与心理卫生学术会上获“优秀论文奖”。2000年8月,“心理调整与人体耐寒”一文在“全国临床医药学与心理卫生学术会”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获得美国中华医学会、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的“杰出成就奖”、“特殊贡献奖”。2002年10月起,《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连载《心平健康学系列讲座》至今。2003年,论文“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治疗的新思路”被收入《中国医学论文汇集》。2003年9月20日,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心灵的潜能》。2003年,《运动与健身》、《心理与健康》、《中国保健》、《青年心理》等多家杂志均刊登了有关心平健康学的文章。2003年,《中华养生保健》杂志连载刊登心平健康学讲座。2004年,《时尚健康·男士》杂志长期特聘王中平先生为医学专家,高级顾问。2005年4月,论文“中医七情内伤理论的延展”在《中医杂志》上发表。2005年6月,首届中华养生大会特邀大会发言,论文“心态平衡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在大会论文集上发表。2006年6月,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上进行大会发言介绍心平健康学,论文“中医心理病因与治疗的新思路”、“百病生于气而病可由心解”、“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治疗的新思路”、“用心调治高血压病”、“心理调整在临床中的应用”在世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进行交流,并被选入《国际中医心理学论丛》。

344 评论

人大菲菲

最近翻阅我国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汇精要》,其中关于艾纳香的一幅插图让我感慨系之,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人和身着汉服的年长者共同探讨艾纳香。这让我对董竞成教授提出的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六阶段论”颇有感触。“六阶段论”阐述了中医学从最初在中国产生,到全疆域实现高水平发展乃至在周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的历程。作者揭示,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是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启迪下,在相关地域原初医疗经验和用药习惯基础上激荡发蒙而产生的。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大中医”理念,即中医学是包括汉医、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壮医、苗医、回医等中国各民族传统医药在内的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统称。“大中医”并非中国各民族医药的简单叠加,而是植根中华文明土壤的交融互通;不仅是中医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更是实现中医学集成创新驱动发展的前进之路。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从国家法律层面明确中医药一体性。在对百余年来中医与现代医学的交融发展经验总结基础上,作者从技术层面把中医分为不自觉领先于现代医学的部分、已和现代医学形成共识的部分、需要重新认识或加以摒弃的部分,目的在于扬弃。即明确哪些是需要继承的精华,哪些是需要舍弃的糟粕,哪些是现代科学技术目前还无法辨识的。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那些既没有证实也没有证伪的部分。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中医药介入治疗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种切实疗效体现出中医“技术层面”的价值。“技术层面”价值被认可和进一步发展运用,反过来又促进中医文化的深入普及。正如本书所提倡的,我们应该争取尽快实现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在技术层面的融会贯通,在文化层面形成合力,为建设“健康中国2030”贡献力量。医学目的的一致性决定医学发展的趋同性,其走向可能形成一种不分古今和中西,而主要以疗效水平为评价标准并具有一定文化属性的全新医学。强调“文化属性”是因为虽然疗效说服力大,但医学无疑也会受到文化背景影响,不同文化甚至可以决定不同医疗手段在临床的应用。基于此,本书提出“三个融合”理念。扩展资料:对未来新医学实现路径提出构想:其一是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融合,建立中国传统医学新体系;其二是世界各民族传统医学融合,建立世界传统医学新体系;其三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融合,利用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技术与方法,挖掘阐释传统医学精华,丰富现代医学内涵,提高现代医学发展水平。三个融合同向并行,朝着人类医学更高水平进军。愿景美好,具体实践起来会遇到各种实际困难和挑战。着眼于人类共同的未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大力推进新时代中国传统医学的新发展,医学工作者责无旁贷。参考资料:人民网-助力中国传统医学新发展

123 评论

泡沫鱼头

古筝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三年级时,我只听音乐胡老师弹了一首曲子,立马就喜欢上了古筝。经过回家与爸爸妈妈的软磨硬泡,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学起了古筝。 报完名后的几天,因为新古筝不能马上运过来,所以我只能在胡老师的表演琴上先找弦、认弦。那一阵子,那二十一根琴弦,在我眼里都成了我的二十一个敌人。最开始,我按顺序记忆,过了一会儿,我认为自己练得差不多了。就兴冲冲的让胡老师检测,谁知刚开始还好说,因为没有打乱顺序。可越往后,胡老师的要求难度太大。一会儿高音,一会儿低音。把我搞得七荤八素的,自然也没有通过测试。 回到家,我大哭了一场。但后来,我想我不能认输。于是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继续记弦位,直到我把所有弦位记下来为止。 后来我在胡老师家弹琴,本来我们的练习曲目是“快四点”。(右手的一种练习曲)但是到胡老师家以后,胡老师却让我弹左右手都弹的,而且左右手的音色要完全相同。手型只要稍微不对,特别是那各种各样繁多的手法,只要错一个。胡老师就会用她的教育工具——一根教棍,打我的手背,简直是让我痛不欲生 。但是我并不气馁,认真地看胡老如何弹,再和自己比较。不断发现,不断比较,不断学习。终于,我的手再也没让胡老师打过。 现在,我已经会弹很多首曲子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前年,我获得了“星星火炬”全国决赛的银奖。我现在还记得,妈妈祝贺我时的开心表情。那一刻,我十分骄傲。 现如今,古筝已经成了我不可割舍的一项爱好。古筝练习如同一把火,练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281 评论

我喜欢小吃

古语有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治病救人毕竟是积德行善之义举,所以医生自是古今中外的高尚职业之一。  鄙人现在药品行业艰难跋涉,对现在的医院也是深恶痛绝。其实本人原也是学医出身,曾做过一段时间的白衣天使,加上实习期,算起来在中小型医院也呆过几年,不过那是在内地。

345 评论

土豆咖喱咖啡

首先你对中国的医学感兴趣,对中医的医学感兴趣,要从嗯什么地方来的刺激的你啊?首先从中国最早中医学开始,中国古代的那几个中医大师?

150 评论

相关问答

  • 健康中国,医学之路论文

    首先你对中国的医学感兴趣,对中医的医学感兴趣,要从嗯什么地方来的刺激的你啊?首先从中国最早中医学开始,中国古代的那几个中医大师?

    mengjia097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健康之路杂志

    省级省级省级

    妞妞love美丽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健康之路投稿

    我的梦想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田径运动员  一个人总会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没有梦想的人就像是一艘破旧的木船,什么都没有,只有随风四处漂流没有理想的人内心是空虚,是

    贵州米粉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健康之路期刊

    《健康之路》 杂志 征稿启事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中文

    luclmars明尼苏达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健康之路杂志社

    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健康之路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会 中国保健协会快捷分类:教育教

    想鱼的熊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