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6

枫糖17苹果派
首页 > 论文问答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初审后什么什么阶段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ingmaotong

已采纳
本刊为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哲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高等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综述等学术性文章。本刊可供有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热爱人文社会科学的各界人士阅读和参考。
163 评论

蒲寫未來”

奖励办负责人:国家科技奖励是国家的一项制度,其依据是《国家科技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按照《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择优遴选产生。以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非涉密项目)为例,经历九个阶段和三次公示。这九个阶段是:推荐、受理、初评、考察和异议处理、评审、审定、审核、批准、颁奖;三次公示是:推荐公示、受理公示、初评公示。  中国科技网: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政府评审吗?  奖励办负责人:专家和政府相结合。政府负责评审的程序,而成果水平完全由专家独立评审。评审采用网络视频答辩,评审结果由与会评审委员记名投票表决产生。特等奖、一等奖须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含)以上多数通过,二等奖须到会委员的二分之一(不含)以上多数通过。  中国科技网:评审专家谁来指定?  奖励办负责人:初评和网评的专家都是从各有关领域大型专家库中通过计算机随机抽取。再向上还有奖励评审委员会,人员组成是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确定,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则是由国务院批准设定。  中国科技网:初评结果是如何产生的?  奖励办负责人:通过网络评审的项目进入会议初评,采取网络视频答辩,全程录音录像存档,评审环节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评审结果由与会评委以记名限额投票方式表决产生,其中特等奖、一等奖须到会委员的2/3(含)以上多数通过,二等奖须到会委员的1/2(不含)以上多数通过。  中国科技网:评审有异议怎么办?  奖励办负责人:对于初评通过的高等级项目,以及在真实性、先进性等方面有异议的项目,组织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对公示期受理的异议,按照《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程序,进行调查核实,并形成书面处理意见,提交评审委员会审议。  中国科技网:科技奖励的评审如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奖励办负责人:为保障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在推荐、受理和初评三个环节都分别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累计超过60天,接受社会监督,并设有专门渠道受理公众举报,对项目异议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处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各阶段的评审工作以及评审专家行为进行全流程监督。  中国科技网:近期怎么那么多人关注自然科学奖?  奖励办负责人:实际上每年大家最关心的是国家最高科技奖。但自然科学奖的重大突破不仅影响中国,还会影响世界,大家关心也是自然的。  中国科技网:自然科学奖在评审程序上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奖励办负责人: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特别是高等级项目的把关更为严格,除了遵循奖励评审程序外,一要请小同行专家审读,二要邀请一定数量海外专家函审,三要组织参评专家实地考察。  中国科技网:什么是小同行专家审读?  奖励办负责人:网络评审阶段,自然科学奖项目要进行小同行专家审读。聘请一定数量的小同行专家通过互联网,独立对推荐项目进行审读,并形成学术评价意见,供后续评审参考。  中国科技网:什么是海外专家函审?  奖励办负责人:通过初评的自然科学奖项目,要根据所属学科、专业,在国家科学技术奖海外专家库中,遴选一定数量的海外专家进行函审。函审时,向海外专家提供国家自然科学奖介绍、授奖等级的评价标准、候选项目材料等英文版资料。海外专家各自独立审阅项目进行综合评定,并提交书面评价意见和授奖等级的建议。所有函审意见提交评审委员会审议。  中国科技网:怎么进行实地考察?  奖励办负责人:初评通过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候选项目,需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讨论形成考察组书面意见,如专家个人有与考察组不同意见的,可以单独提交个人考察意见。所有考察意见都提交评审委员会审议。

293 评论

小吕娃子

有一本土木工程,是现在的开源类型的刊物,审稿的周期大概在半个月

98 评论

苏夏夏110

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近两年在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中综合评价排名皆为第3

174 评论

坚强的T123

1 岩土工程学报 2 建筑结构学报 3 土木工程学报 4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 建筑结构 6 工业建筑 7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 中国给水排水 9 岩土力学 10 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改名为:给水排水) 11 施工技术 12 建筑技术 13 世界建筑 14 建筑科学 15 世界地震工程 16 建筑学报 17 混凝土 18 工程勘察 19 城市规划 20 暖通空调 2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3 建筑机械 24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 新型建筑材料 27 空间结构 28 城市规划汇刊

26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