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3

大饼茄夹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历史人文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有饭无范儿

已采纳
儒学的演变过程。百家争鸣。西学东渐。
136 评论

下一个路岔

可能还有不少人希望那种生活呢,对我而言,只要有酒和书,在哪儿都行。遗憾地告诉你,不行,你不能以同等学历报。原因,你有本科学历,视为本科,不算同等学历,那个是专科毕业二年考研。这是云南大学的报考资格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研究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2007年7月31日以前毕业),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历,且符合我校各单位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你属于第二类。云大对跨专业没有要求。下面那些是历史学的考试范围,说明,历史与别的科目不同,它考三门不是四门,这点要注意了 0601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①史学概论②中国历史文选。 01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02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03历史理论与跨学科发展中的历史学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6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①史学概论②中国历史文选 01中国西南考古研究 02中国史前考古 03中国美术考古研究 060103☆历史地理学 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①史学概论②中国历史文选。 01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02历史人文地理 03历史自然地理 060104☆历史文献学 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①史学概论②中国历史文选。 01中国民族历史文献学 02西南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 060105☆专门史 18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①史学概论②中国历史文选。 01中国古代经济史 02中国经济思想史 03云南地方经济史 04中国民族史 05中国西南民族史 06边疆史与边疆民族史 060106☆中国古代史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①史学概论②中国历史文选。 01秦汉史 02魏晋南北朝史 03唐宋史 04明清史 05中国思想史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①史学概论②中国历史文选。 01晚清民国史 02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060108☆世界史 10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①史学概论②中国历史文选。 01东南亚史 02南亚史 03欧美史 04非洲史 05亚非文化史 06国际关系史 060120★☆社会史 5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同等学力加试:①史学概论②中国历史文选。 01西方社会史 02社会性别研究与妇女史 03乡村社会史 04宗教社会史

206 评论

油炸妹子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一、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意义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四大文明古国,形成了人类最早时期的文明。追溯中国历史,至今已有5000年文化积淀,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经过了多种字体的演变,并由此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承了下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仅要以中国传统文化引以自豪,而且要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和智慧,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的学科,也是文史类和师范类院校必开的一门课程,目的是让广大莘莘学子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的、悠久的古老文化,将这种文明与思想继承下去,影响更多的人。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广义上来讲,中国的文艺理论和汉语言文学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各种形态的文学思想皆与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玄学等古代哲学密不可分,构成了中国最丰富的古代文化组成部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整体文化,对学习中国古汉字、音乐、舞蹈、宗教等文化具有一定帮助。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材建设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校开设最早的课程之一,该专业注重学生文学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课程的开设与中国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随着90年代全民经商大潮的兴起,文坛上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复返,文学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少,90后一代更热衷于现代西方文化,普及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四、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虽讲述的是古典文化和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但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影响教师采用高新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于一体的方式还原当时历史时期的场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使学生通过影像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艺术、教育、佛学等文化。除此以外,通过实地考察和开设孔子学院,也能够更好地推广和普及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汉语言文学是古老而又具有系统性的一门学科,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文学鉴赏、古文阅读等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通晓中国古今文化的文坛之士。两汉时期的经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宋明时期的理学、清明时期的朴学及近代民主思想等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全面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身为中华儿女感到自豪。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时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任务,可利用多媒体或互联网工具,将中国悠久且古老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351 评论

毒师999999

这个你觉得可以在这里问吗,这个是你研究的,随便一个也可以写1000字了

314 评论

真龙木木

贴春联,我国年俗的文明符号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过春节、贴春联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民俗之一。贴春联民俗的延续,生动体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一、春联的由来春联,就是把喜庆、吉祥的词语或对偶句写在红纸上,张贴在门口的两边,每副春联还有横批,多是喜庆、贺岁之类的词语。每逢除夕之际,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以示辞旧迎新,期望新的一年过得更好。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年俗,源远流长,也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关于春联的由来,有人说发端于宋、明代。其实,我国民俗中贴春联过新年的风俗,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有了贴春联的习俗。不过,那时候由于没有纸张,所以春联往往是刻写在门庭木掾或石柱上,当然也有的富贵人家把春联写在丝帛稠带上。后来,造纸术发明后,一些文人墨客便用把春联写在纸上悬挂,以后在发展到用红纸书写春联,春联也“飞入寻常百姓家”,挂在普通百姓的门口或者厅堂。

124 评论

CHA1LUL1ANG

中国文字与图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史学,典章制度,社会习俗,宗教,哲学,中外文化交流。。。。。

231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历史人文论文

    中国文字与图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史学,典章制度,社会习俗,宗教,哲学,中外文化交流。。。。。

    feiyeping001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论文

    首先,选择你最感兴趣或有研究的方面下手便于发挥你自己最大的能动性然后,根据你的要求去搜索资料优先考虑举世闻名的历史地理学家的一些观点和论文,并对他们的观点作一番

    Emily丫头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论文2000字

    完了之后没感觉,不知道学的啥,太乱

    端木青烟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论文选题

    谈地理视听教学谈地理教学中学生智能的培养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开源节流技术用水林则徐禁烟运动新评论高中地理新教材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科学家对UFO持否

    精灵酱酱儿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中国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世界历史:美国通史(共6册)(精)300多,世界文明通史(共10卷全彩版)(精)1000多。 中国历史:中国通史(全十二卷共二十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60

    wangeunice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