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93

cc江南小水龟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投稿要求重复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慧紫愿吉

已采纳
已发表的主要研究论文1、“文科研究生专业阅读的七个问题”(与黄健合作),载《高校教育管理》2014年第3期。2、“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三十年浅论——基于社会学视野下的分析与解读”(与李欣欣合作),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消费现代性:手机与西江苗寨的社会变迁”(与费中正合作),载《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第3期。4、“从乡村到城镇再到区域——谈费孝通的微型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其反思”,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5、“电视下乡、打工经历与贵州苗族、侗族乡村妇女家庭生活变迁”(与李欣欣合作),载《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6、“电视与乡村农民的日常生活——基于湖北省石首市五马口村的调查与分析”(与黄健合作),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7、“是谁蚕食了基层政府的公信力?”,载《社会学家茶座》2009年第2期。8、“民族精神研究的人类学反思——兼议民族精神研究的方法论拓展”,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9、“文化传播视野下的雍乾、乾嘉苗民起义”,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3期。10、“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11、“‘文明’:内涵及其变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的探析》,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12、“村民自治与乡村社会的基层权力结构——以湖北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为例”,载中国民族学学会编《民族学研究》第13辑,民族出版社2005年。13、“我国民族社会学内涵与方法述论”(与彭红艳合作),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14、“社会学视野下的‘脑死亡’标准及立法问题”(与陈宁英合作),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5、“少数民族山村村民自治的民间基础分析――对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八个村庄问卷调查的阐释与解读”,载《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16、“村民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乡村精英的心态与行为分析”,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17、“文化类型理论与我国的文化类型研究”,载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3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18、“村民自治与乡村基层社会权力结构――以湖北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为例”(与钟年合作),载《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19、“社会转型期的农村乡村自治与权力结构分析”,载周大鸣主编:《21世纪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 20、“鄂西土家地区宗族组织的历史变迁”(与崔榕合作),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21、“南方民族地区的村民自治与宗族意识――以湖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为例”,载《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22、“注重田野调查,强调为社会进步服务――吴泽霖学术思想概说”(与钟年合作),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23、“人类学对乡村社会的研究述议”,载《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5辑,民族出版社2001年。24、“从新旧谱牒的比较看鄂西土家地区宗族组织的变迁”(与钟年合作),载《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25、“田野工作与民族学研究”,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26、“长阳土家族的宗族组织及其变迁”(与钟年、张彤合作)载《民族研究》1998年第5期。27、“城市民族问题:21世纪中国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与朱绍华合作),载《民族学研究》第12辑,民族出版社1998年。 28、“五十年代广西瑶区社会改革运动述论”(与陈宁英合作),载《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3辑,民族出版社1998年。29、“由美色、美人谈古人的审美观”(与陈宁英合作),载《历史月刊》(台湾)1998年第131期。30、“从图腾文化看楚越的对抗与交融”,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31、“城市民族问题研究应该重视的几点”,《民族学》(云南省社科院民族研究所)1997年第3期。32、“当前我国城市民族工作刍议”,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33、“宗教人类学述论”,载《南方民族研究论丛》第2辑,民族出版社1996年。34、“‘就阳而成’与‘正位乎内’――我国古代妇女观漫说”(与陈宁英合作),《文史知识》(中华书局)1996年第7 期。 35、“乡土精神与乡村建设”,载《学习》(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期。36、“宁静致远的大儒――追念先师吴泽霖”,载《学习》1995年第1期。37、“图腾、祥畜、灵物与劣类的象征――古代狗文化漫说”(与陈宁英合作),载《文史知识》1994年第11期。38、“湘南桂北地区当代瑶人家庭生活方式”,载《新亚学术集刊》(香港中文大学)1994年第12期。39、“灵禽、祥畜、卜具与戏物――古代鸡文化漫说”(与陈宁英合作),载《文史知识》(中华书局),1993年第5期。40、“湘南桂北地区瑶人宗教生活方式”,载《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3期。41、“汉民族历史文化的一幅壮丽画卷”(与吴永章合作),载《民族研究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93年第4期。42、“辟邪、祈福、美色与药――古代桃文化漫说”,载《文史知识》1992年第10期。43、“吴泽霖民族研究思想述评”(与钟年合著),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44、“壮族古代社会文化的瑰宝”(与吴永章合作),载《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45、“湘南瑶族青年劳动和消费生活方式”,载《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1期。46、“谈我国民间的观音信仰”,载《文史知识》1991年第4期。47、“从人类学观点看海南黎族来源的土著说”,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48、“社会变迁中的瑶族青年”,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49、“国内人类学研究述评”,载《社会科学动态》(湖北省社科院)1991年第7期。50、“湘桂边界瑶族传统婚俗与改革刍议”,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51、“论民族学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载《博物馆学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52、“浙江畲族传统的‘学师’活动研究”,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53、“仫佬族饮食习俗考”,载《民俗研究》1988年第3期。54、“畲族祖先崇拜问题探析”,载《民族论坛》1987年第2期。 55、“黔东南苗族‘还娘头’婚俗剖析”,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244 评论

让子弹飞888

主编谢尚果执行主编秦红增印 刷广西区党委办公厅凤凰印刷厂国内发行南宁市邮政局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出版日期单月15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8年,双月刊,以“弘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为宗旨,倡导严谨学风,规范学术研究,注重学术创新。以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为特色栏目,全力推进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东南亚研究等学科建设;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国际性,吸引、汇集了海内外一流人类学学者,使“人类学”研究栏目成为中国以及国际人类学界同仁进行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的平台,成为世界人类学研究的信息中心之一。《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每一期围绕某一学科焦点或重大问题研究领域推出“主打栏目”,力邀学术名家担任主持人(封面学者),刊发论文注重国际视野、关注社会焦点、突出地域文化,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方面推出一批高质量、高品位、代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能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的优秀论文。《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先后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中国百强报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等荣誉称号;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优秀期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12年入选),教育部名栏、名刊建设工程入选期刊(2004、2006年);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学术影响力报告》给予评价:“《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论文作者所覆盖的地区为《今日民族》的9倍多。这一方面说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在民族学研究中受全国的民族学学者关注度高,对该学科的研究与交流有着广泛的影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张泽青先生曾在《中国期刊协会通讯》上对《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作了评价:“我国期刊另外一种走向世界的方式是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学术水平,使得期刊得到国际学者的认可,主动向刊物提供一流水平的稿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把人类学研究作为期刊的特色,刊登的学术论文达到了国内一流的水平,引起不少国家学者的关注。”著名人类学家乔健教授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这个杂志编得越来越好……是中国人类学能够联系两岸三地的一份学术期刊。”中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龙协涛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学报界的独秀峰”。据“中国知网”统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机构用户总计四千多个,分布在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挪威、新西兰、加拿大、印度、新加坡等三十个国家和地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被哈佛大学、东京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首尔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所订阅,作为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必读刊物。在中山大学,被认可为社会科学类重要期刊一类B级;在南开大学,被认可为二级学科(人类学)的一类期刊。 本刊不委托亦不接受任何中介机构或网站的稿件投递。本刊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建设,以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品位,要求所有来稿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须完整,规范(主要限于作者直接阅读并引用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的文献)。论文必须包括:题名(20字以内)、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作者简介、参考文献(3条以上),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项目全称及编号,此外必须附上前五项内容的英文。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应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200字左右,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通讯城市、邮编、电子信箱。本刊实行以学术价值为唯一依据的、合乎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在收稿后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处理意见。稿件恕不退还。坚决反对一稿多投、一稿多发以及剽窃虚构等学术造假行为。

358 评论

静水居士

赵继伟,男,年9月27日出生,汉族,党员,河南省南阳人,博士,曾在总参某部服役,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主义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基本信息中文名称赵继伟别名纪委国籍中国民族汉 出生地辽宁省鞍山出生日期年8月25日职业中国篮球运动员身高cm目录展开1 个人资料1 主要作品2 人物信息3 个人经历赵继伟,男,年9月27日出生,汉族,党员,河南省南阳人,博士,曾在总参某部服役,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主义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近年来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课题4项,主持完成省教育厅课题1项;目前主持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1项、校重点课赵继伟题1项,参与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2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4部、合著1部,公表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录。主要作品专著《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年2月版。《论思想教育学建设思维路径的转换》,《江汉》,年第1期。《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方式探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第1期。《论思想工作的实践前沿问题》,《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年第7期。《缄默知识理论视野中的思想教育》,《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2期。《晚年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贡献及其现实意义》,《理论月刊》,年第4期。《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因应性机理》,《思想教育研究》,年第1期。《论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感应性机理》,《湖北社会科学》,年第2期。《主义意识形态接受与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设之间的关系》,《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卷)》,年第3期。《论思想教育机理的涵义》,《思想教育研究》,年第2期。《思想教育机理研究:缘起、意义与理路》,《宁夏党校学报》,年第2期。《论思想教育机理的属性、本质与表现形态》,《桂海论丛》,年第4期。《思想工作机理研究述评》,《理论月刊》,年第2期。《论思想教育机理的功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第2期。《论思想工作的人格载体》,《南方论刊》,年第12期。《民族思想教育学导论》(合著),民族出版社,年3月版。《着力提升思想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年第1期。《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实践方略》,《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年第2期。《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教育价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年第6期。《思想工作机理论》,湖北出版社,年5月版。篮球运动员百度名片 赵继伟,年8月25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中国篮球运动员,效力于CBA辽宁衡业捷豹男篮青年队人物信息家庭成员:父母 姐姐赛场下的他(10张)个人爱好:看电视剧 听音乐绰:纪委喜欢的电影:刘德华演的都喜欢喜欢的城:沈阳喜欢的食物:能吃的都好喜欢的球员:纳什 保罗 罗斯开心的事:赢球座右铭: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项目:国内篮球位置:控球后卫俱乐部:辽宁衡业捷豹篮球俱乐部俱乐部码:4数据:场均6分、7个篮板、3助攻以及6抢断。个人主要奖项: U16土耳其国际邀请赛冠军 荣获赛事最佳控卫的称 这是中国男篮国际比赛中有史 以来出现的第一个赛会最佳控卫年第二届亚洲青年(16岁以下)男篮锦标赛冠军年U17世青赛第七名 同时获得抢断王称 出战8场,场均23分钟内可以得到8分4篮板6助攻9抢断 ……年U19世青赛第七名 出战9场,场均7分钟获得3分 3个篮板 8个助攻 4抢断……个人经历年出生的赵继伟是一名优秀的控卫苗子,他身高1米85,拥有速度的同时球风踏实。他甚至这样给自己定位过,他说他将组织队友进攻放在首位,只有队友哑火或出现空位时,他才会出手。不迷恋进攻不浪投,赵继伟没有以往大多数控卫身上的通病。赛场风姿(13张)10岁时 赵继伟进入业余体校,13岁进入辽宁省少体校,教练跟赵继伟说:当队友被对手打乱的时候,你必须是清醒的,当队友不得分的时候,你必须站出来得分。“这句话一直鞭策着我,教练的信任让我感觉自己很有动力。”赵继伟说。“我的身高矮,重心低,而且喜欢训练,训练之后我都会加练。”赵继伟说,平时里,他一有机会就看NBA和CBA的比赛,最喜欢纳什,保存了他能找到的所有的纳什视频。赵继伟现在也一直在苦练基本功。就像搭建楼一样,地基打得有多扎实,楼就能盖多高,这样的启示,是去年底在澳大利亚的邀请赛上悟出来的。去年12月,国青队在澳大利亚的比赛中获得了初中组的冠军,但是那场比赛,赵继伟被对方的8逼得很紧,“传球失误、连运球都失误,就像不会打球了一样,从那回来之后,我就知道,我还差得远着呢,必须练基本功了。”至于等信息,一般人是不会有的啦。。。。

325 评论

易超风格

是由国家民委主管、中南民族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研究期刊。

351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