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5

肥嘟嘟的哲妈
首页 > 论文问答 > 汽车安全驾驶论文选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粒砂的梦想

已采纳
在百度里搜索“ Qom大型技师论文网 ”这个网站里,找到“驾驶技师论文”这个类别,里边有很多这方面的论文,我去年在这里要了几篇,通过了答辩。
288 评论

新民娜姐

第一篇 理论知识单元1 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相关知识课题一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相关规定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相关规定三、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相关规定四、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相关规定五、机动车登记相关规定六、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条例相关规定七、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课题二 道路交通信号及其含义一、交通信号灯二、道路交通标志三、道路交通标线四、交通警察手势信号单元2 汽车使用常识课题一 汽车总体构造一、发动机二、底盘三、车身和电气设备课题二 主要安全装置常识一、仪表二、报警灯、指示灯三、灯光信号装置四、座椅头枕、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课题三 汽车日常维护一、出车前的检查与维护二、行车中的检查与维护三、收车后的检查与维护单元3 安全驾驶知识课题一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一、汽车行驶的作用力二、汽车的使用性能课题二 安全行车、文明驾驶知识一、驾驶环境对安全行车的影响二、文明驾驶知识三、安全驾驶行为单元4 典型道路及特殊条件下安全驾驶知识课题一 典型道路安全驾驶知识一、高速公路安全驾驶知识二、山区道路安全驾驶知识三、通过桥梁、隧道安全驾驶知识四、夜间安全驾驶知识课题二 特殊条件下安全驾驶知识一、恶劣气象条件下安全驾驶知识二、复杂道路条件下安全驾驶知识单元5 紧急情况应急处置及相关知识课题一 紧急情况应急处置知识一、遇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置二、紧急情况或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置三、高速公路上的紧急避险知识课题二 伤员急救和常见危险物品基本知识一、伤员自救、急救的基本知识二、常见危险化学品知识第二篇 场内驾驶单元6 驾驶基础操作课题一 上下车动作与上车后调整一、上、下车动作二、上车后的调整课题二 操纵装置的规范操作方法一、操纵装置操作方法二、开关及操纵手柄课题三 起步、变速、停车、倒车一、起步二、变速三、停车、倒车单元7 场地、场内道路驾驶课题一 场地驾驶一、场地设置及尺寸二、驾驶操作课题二 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一、场地设置及尺寸二、驾驶操作课题三 侧方停车一、场地设置及尺寸二、驾驶操作课题四 通过单边桥一、场地设置及尺寸二、驾驶操作课题五 曲线行驶一、场地设置及尺寸二、驾驶操作课题六 直角转弯一、场地设詈及尺寸二、驾驶操作课题七 限速通过限宽门一、场地设置及尺寸二、驾驶操作课题八 通过连续障碍一、场地设置及尺寸二、驾驶操作课题九 百米加减挡一、场地设置及尺寸二、驾驶操作课题十 起伏路驾驶一、场地设置及尺寸二、驾驶操作第三篇 道路驾驶单元8 实际道路驾驶课题一 起步、直线行驶一、起步二、直线行驶课题二 变更车道、会车、超车一、变更车道二、会车三、超车与让超车课题三 通过路口一、通过道路交叉路口二、通过铁路道口三、通过环岛、立交桥课题四 典型路段的预见性驾驶一、通过人行横道二、通过学校区域三、通过公共汽车站四、通过狭窄急弯五、在视线不清的路段行驶课题五 车辆停放与掉头一、靠边停车二、常用停车方法三、安全掉头课题六 夜间驾驶一、夜间行驶二、夜间通过路口、坡道和转弯单元9 特殊道路驾驶课题一 山区道路驾驶一、坡道驾驶二、危险路段驾驶课题二 高速公路驾驶一、进人高速公路二、行车道安全驾驶三、驶离高速公路课题三 恶劣气象和道路条件下的驾驶一、雨天驾驶二、雾天驾驶三、冰雪路驾驶四、不同气象条件下驾驶附录附录1 考试内容及合格标准附录2 科目二、科目三考试评判标准附录3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322 评论

黑崎龍少

网上搜集 仅供参考目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比较完善,在撰写论文时一定要避免抄袭《科技传播》杂志 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中英文目录知网万方全文收录编辑部直接收稿百度空间有期刊详细信息摘 要 本文论述了目前国内外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的一些主要算法,并解释了该算法中的核心内容和研究特点。在结合传统方法的同时,提出了两种新的算法——数据融合控制算法和模式识别控制方法。 关键词 安全气囊;汽车碰撞;数据融合;模式识别1 引言 汽车安全气囊的应用拯救了许多乘员的生命。但随着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多,气囊错误弹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样反而会威胁到乘员的安全,所以必须提高安全气囊的控制性能。因此,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气囊控制算法。 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发展到今天,其优劣已经不在于是否能够判断发生碰撞和实现点火,现代的安全气囊控制的关键在于能够在最佳时间实现点火和对于非破坏性碰撞的抗干扰。只有实现最佳时间点火,才能够更好的保护驾驶员和乘客。 最佳时间的确定在于当汽车发生碰撞的过程中,乘员向前移动接触到气囊,此时气囊刚好达到最大体积,这样的保护效果最好。如果点火慢了,则乘员在接触气囊的时候,气囊还在膨胀,这样会对乘员造成额外的伤害。如果点火快了,乘员在接触到气囊的时候气囊已经可以萎缩,则气囊不能对乘员的碰撞起到最好的缓冲作用,也就不能很好的起到对乘员的保护作用。图1 气囊示意图 第二个是气囊的可靠性问题,也就是对于急刹车、过路坎和其他非破坏性碰撞时引起的冲击信号的抗干扰。汽车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或以很低速度的碰撞产生的加速度信号可能会令气囊误触发,一个好的控制系统应该能够很好的识别这些信号,从而在汽车产生非破坏性碰撞时不会使气囊系统误打开。 第三个就是气囊控制技术的基本指标,包括避免以下情况:①气囊可能在很低的车速时打开。车辆在很低车速行驶而发生碰撞事故时,只要驾驶员和乘员系上了安全带,是不需要气囊打开起保护作用的。这时气囊的打开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②当乘客偏离座位或座位上无人,气囊系统的启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可能对乘客造成一定伤害[1]。2 安全气囊点火控制的几种算法 1) 加速度法 该算法是通过测量汽车碰撞时的加速度(减速度),当加速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就弹出安全气囊。 2) 速度变量法 该算法是通过对汽车加速度进行积分从而得到加速度变化量,当加速度变化量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就弹出安全气囊。 3) 加速度坡度法 该方法是对加速度进行求导得到加速度的变化量作为判断是否点火的指标。 4) 移动窗积分算法[2] 对加速度曲线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积分,当积分值超过预先设置的阈值时,就发出点火信号。 1 移动窗积分算法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移动窗积分算法,选定以下几个观察量作为气囊点火的条件指标。①汽车碰撞时的水平方向加速度(或减速度)ax。ax是直接反映碰撞激烈程度的信号,而且ax在最佳点火时刻的选取中起关键作用。②汽车碰撞时垂直方向的加速度ay,气囊控制系统加入ay对非碰撞信号能起到很大的抗干扰作用,当汽车发生正向碰撞时,ay与ax有很大的不一致性[3];而当汽车受到路面干扰,例如汽车与较高的台阶直接相撞时,ay与ax有很大的一致性[3],可以由此来判别干扰信号。结合这几个量,得出一个判断气囊点火的最佳指标。 需要采样一个时间段(从碰撞开始)ax的值,根据这一系列的值才能判断碰撞的激烈程度 气囊点火控制算法应在发生碰撞后20~30ms内做出点火判断,因为气囊膨胀到最大需要时间大概为30ms[4],在碰撞初速度为4km/h时,人体向前移动5inch到达接触气囊的时间大概为70ms,则目标点火时刻为70-30=40ms,所以气囊打开应该在碰撞后的40ms时刻,所以算法必须在20~30ms内做出点火决定。这样可以采样碰撞后的20个加速度值(频率是1kHZ)作为算法的输入值。而对于垂直方向也可以如此采样。则可得两组值:ax(1),ax(2)……ax(20);ay(1),ay(2)……ay(20) 移动窗算法中对ax的处理为(1)式: (1)图2 移动窗口算法示意图 其中t为当前时刻,w为时间窗宽度(采样时间宽度),对ax(t)进行积分,得到指标S(t,w),当S(t,w)超过预先设定值时,则发出点火信号。 写成离散形式,如式(2): (2) n为当前时间点,k为采样点数,f为采样频率。 加上垂直加速度之后,可以提高对路面干扰的抗干扰能力[3],形式如式(3): (3) S(n,k,ρ)为双向合成积分量,n,f,k如上定义;ρ为合成因数,表征两个方向加速度在合成算法中的权重。这种算法主要是考虑了汽车碰撞时的加速度因素,当加速度的积分达到一定值的时候,表示汽车的碰撞剧烈程度也到达一定值,会给乘员带来一定伤害。而且这种算法对于判断最佳点火时刻也是很有优势的,经过实验,利用这种算法得出的点火时刻离汽车碰撞的最佳点火时刻(利用摄像得出)仅差几毫秒[2],符合要求的精度。 但是这种算法也有其不足,例如没有考虑碰撞时的速度以及座位上有没有人的因素,这样当汽车低速运行的时候,还是有可能引起误触发。如果将速度和座位上是否有人的信号引入,则可以进一步减少误触发的机会。2 利用数据融合提出的改进算法 由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移动窗积分算法对于气囊弹出与否进行判断主要是根据积分量S,现在我们对积分量进行一些改造,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具体做法如下,加入以下几个观察量:(1)汽车碰撞时的水平方向速度v,v可以反映汽车碰撞时乘客的受伤害程度。v越大,乘客的动能就越大,碰撞时受到的伤害就越大。v是判断气囊是否应该打开的最直接的指标。(2)坐位上是否有乘员的信号[5]。坐位上无人时,当发生碰撞则可以不弹出气囊,这样做可以减少误触发的几率,同时避免对其他乘员的伤害。 引入函数,这个函数的波形为:图3 函数波形图 当v超过30km/h的时候,y的值就大于1;反之就小于1。现在普遍采用的标准是,安全带配合使用的气袋引爆车速一般为:低于20km/h正面撞击固定壁时,不应点爆。而在大于35km/h碰撞时,必须点爆。在20km/h和35km/h之间属于可爆可不爆的范围。所以我们取v0=30km/h为标准点,这样结合上面的移动窗积分算法,提出新的S1,则S1为: (4) 这样当v>v0时,汽车点火引爆的灵敏度就比原来大了;而vv0时引爆气囊的灵敏度不需要太大,可以适当调整的系数为1/∏,此时y函数图形如图4。 由图4可看到,采用增加了速度函数的算法后,使到v>v0时的灵敏度适当增加,同时也有效的减少了v P(w2|x),则把x归类于弹出状态w1,反之P(w1|x)设计成分类函数的形式,则可以直接利用分类函数进行判别。如式(7): (7) x是样本向量,w为权向量,w0是个常数。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上述数据库中大量的样本来计算出w和w0。得出g(x)后,则可以对实际中检测到的一组特征值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引爆气囊。 二维的情况下g(x)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 分类函数示意图 如图5所示,分类函数g(x)可以将两种状态(引爆气囊和不引爆气囊)很好地区分开来,实现了对汽车碰撞状态的即时判断。而这种算法只要求系统进行一个查表的运算,大大减少计算量。4 总结 综上所述,移动窗算法对于低速的抗干扰方面存在不足;而加入了速度函数的改进算法,能够适当增加系统在高速时的灵敏度,又能减少低速时的气囊误触发几率,符合现代安全气囊的控制要求;模式识别的控制算法是建立在前面正确的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得出判别函数,从而直接对气囊是否弹出进行判断,大大减少计算量。参考文献[1]钟志华,杨济匡 汽车安全气囊技术及其应用[J]. 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2月第11卷第1-2期[2]王建群等 汽车安全气囊点火控制算法的研究[J].汽车工程,1997年第1期 [3]郑维等 双向加速度合成气袋控制算法及其抗路面干扰特性[J] 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43卷第2期[4]张金换等 汽车安全气袋系统的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1997年第11期第69~72页[5]尹武良等 一种基于电容传感的乘员感应装置[J] 汽车技术,2000年第8期[6]边肇祺,张学工 模式识别[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第1~100页

245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