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2

5ichocolate
首页 > 论文问答 > 台海关系论文联合国宪章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石小鱼苗

已采纳
在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如何认真总结理论成就,积极服务于祖国统一大业,已成为众多学者共同关心的话题。日前,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国共两党关系史和海峡两岸关系史”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暨“两岸关系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这次会议由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市委台办和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台港澳局,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单位的近70位专家出席会议。会议围绕许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者们一致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和平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关键要把握好“科学发展”、“和平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中国国民党和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实际情况,认识到由国共两党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国民党本土化的趋势有增无减,以及国共两党建立一种新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从而制定可行的对台政策,切实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当前亟须处理好以下六组关系:(1)要协调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感情、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2)要协调好国共两党、海峡两岸对“一个中国”原则在内涵认识上的差异;(3)要协调好海峡两岸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现实要求之间的差异;(4)要协调好两党两岸全面交流、合作和逐步签署、实施各种协议之间的差异;(5)要协调处理好两岸各政党之间、各民族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各宗教组织之间的关系;(6)要协调好两岸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出现的各种具体认识上的差异。 与会专家指出,两岸同胞应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两岸同胞命运共同体”的论断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凸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也表明了党的对台政策的连续性。这一论断要求统筹兼顾团结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同胞与瓦解“台独”势力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社会精英交流与普通民众交流的关系;统筹兼顾两岸经贸文化等各领域、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向前发展,做到行稳致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家统一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学者们将其概括为八个方面:(1)提出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共两党应该共同把握和用好这一机遇;(2)指出两岸关系发展有其发展趋向和内在规律,国共两党应该共同体认趋向,把握规律;(3)要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两岸双方必须积极建立和始终坚持共同的政治基础;(4)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两岸和平发展是“和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5)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6)深化互得双赢的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7)协商谈判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既要海协、海基两会合理规划、推进制度化协商,又要国共两党交流对话、发挥平台功能;(8)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维护台胞权益,加强交往,融合亲情,实现大团结,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和平发展”应当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的完整结合。 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当前两岸关系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自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台湾形势发生了重大积极的变化,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两岸关系在短短几个月内走过了从“融冰”到“雨过天晴”再到“春暖花开”的过程,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两岸关系转危为安带给我们一些启示:(1)“台独”分裂活动是台海局势动荡不安的祸根,只有坚决遏制分裂,才能维护台海稳定,促进台海和平。尽管目前对台工作重点已由反“台独”转为“和平发展”,但反对“台独”的斗争仍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2)民心向背不仅最终决定台湾走势,而且影响两岸趋向,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台胞关切的问题,才能使“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转化为现实推动力;(3)台海局势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共、国、民(进党)三党的不等边三角关系,中国共产党只有妥善处理这个关系,加强两岸之间的合作,才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导权。党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3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正确途径和根本基础。认真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尊重台湾人民的意愿,维护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台湾主流民意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转变,为两岸最终统一构建广泛的民众基础,增强台湾民众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112 评论

半半童学

主要著作《地方性法规法律责任的设定-上海市地方性法规的解析》(著作,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课题)主编,执笔约15万字,法律出版社2007年2月版《新时期中国立法反思》 主编,执笔约2万字, 学林出版社2004年11月版《观念与行为-宪政意识与普法宣传教育研究》(著作,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主编,执笔约10万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6月版《中国立法关系论》(著作) 独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立法学原理》(著作) 副主编,执笔约10万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2年2月版《国家监督论》(著作) 合著,执笔约12万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论文文章《倍率式罚款的特定基数与乘数倍率之实证研究》 《中国法学》07年第10期《践行教育改革探索 培养一流法律人才》 《解放日报》2007年9月27日第15版《立法应“宜粗不宜细”吗》 《解放日报》2007年7月23日第13版《行政处罚中罚款数额的设定方式- 以上海市地方性法规为例》 《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执法视角下的法律责任设定-上海市地方性法规法律责任执法情况实证研究》《法学》2006年第12期《论立法多数决制-一个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 《法学》2005年第12期《预算法律制度》(序)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8月版《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重构与创新-以宪政教育为核心》 《上海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我国行政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培育机制实证研究》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重构依法行政意识的培育机制》 《党政论坛》2004年第3期《浅论宪政教育与法治精神的培育》 《上海法治报》2003年12月3日《论我国立法程序的完善》 《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美国国会的游说及其规制》 《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3年2月版《论立法委托表决》 《法学》2002年第11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全文转载)《论立法公开表决制度的完善》 《宪治征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1月版《坚定而理性地推进法治》 《法苑》2002年第4期《透明度原则和立法记录的公开》 《上海法治报》2002年1月28日《论我国立法多数决制度的完善》 《上海人大》2002年第1期《离婚损害赔偿应重视可实现性》 《上海法治报》2001年2月12日《我国<立法法>的成功和不足》 《法学》2000年第6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0年第9期全文转载)《实质性启动违宪、违法立法审查和纠正制度》 《上海法治报》2000年6月23日《立法民主和法制统一的实现》 《上海法治报》2000年6月2日《推进过程的公开性,保障人民直接参与立法》 《上海法治报》2000年5月19日《最高权力机关立法权限明晰化》 《上海法治报》2000年4月28日《中国立法权限的法制化》 《上海法治报》2000年4月14日《论初级阶段立法效率和公正价值之间的关系》 《上海人大》1999年第6期《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法的效率和公正价值之间的关系》《民主法制与人大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版《论立法的效率和公正的价值取向》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超市防范应有章可循》 《文汇报》1999年1月21日《论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关系》 《政治和法律》1997年第5期《论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力关系》 《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7年第12期全文转载)《走切合中国实际的法治之路》 《法制日报》1997年10月25日(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1997年第11期全文转载)《非行政在编科研机构在法学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政法高教研究》1996年第2—3期合刊《立法技术研究的新台阶》 《政治与法律》1995年第5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出版工作图书评介》1995年第12期全文转载)《论我国期货市场的理性培育和发展》 《财经研究》1994年第5期(《新华文摘》总第187期/1994年第7期摘要)《论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立法》 《法学》1994年第4期《论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条标的增设》 《政治与法律》1994年第4期《中美法学教育比较有感》 《法学杂志》1994年第2期《美国期货市场法律监管的最高权力机关》 《当代法学》1994年第2期《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立法观念转变》 《司法研究》1994年第2期《一个致力于消除州际法律冲突的民间实体》 《中国法学》1993年第6期《修宪-1993年中国热点》 《留学生杂志》1993年第6期《哪个再来扮演上帝》 《法制瞭望》1993年第4期《关于法律附则制作技术的几个问题》 《中国法学》1993年第3期《简论法学教育的市场化走向》 《政法高教研究》1993年第1期《论美国立法价值及方式的发展》 《华政复校十周年论文集》1992年版《制衡天平的倾斜:联邦“优先”立法的急骤膨胀》 《法学》1992年第10期《也谈“超前立法”》 《法学》1991年第5期《我国地方立法十年评述》 《十年法制论丛》法律出版社1991年8月版《我国地方立法及其研究十年评述》 《中国法学》1990年第4期《国家监督的实行方式》 《政治与法律》1990年第4期《优化地方立法的宪法监督》 《法制日报》1989年2月27日《试论立法的现代化》 《法制建设》1988年第6期《为外向型经济提供法律环境》 《上海法制报》1988年2月29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宪法和宪法观》 《法学》1987年第12期《对提高地方人大常委会议政能力的思考》 《法学》1987年第4期《论消除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行政痕迹》 《法学》1986年第10期《对制订<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行政规章制定程序的规定>的几点建议》《法学评论》1986年第6期《市联席办基层组参与化解社会突出矛盾的成效分析和启示》(未公开发表) 2006年10月《关于试行“信访终结制”的专题研究报告》(未公开发表) 2006年8月

241 评论

纵横四海2000

《联合国宪章》全文如下:序 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并为达此目的力行容恕,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接受原则,确立力法,以保证非为公共利益,不得使用武力,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爰由我各本国政府,经齐集金山市之代表各将所奉全权证书,互相校阅,均属妥善,议定本联合国宪章,并设立国际组织,定名联合国。第一章 宗旨及原则第一条联合国之宗旨为: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二、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四、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第二条为求实现第一条所述各宗旨起见,本组织及其会员国应遵行下列原则:一、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二、各会员国应一秉善意,履行其依本宪章所担负之义务,以保证全体会员国由加入本组织而发生之权益。三、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俾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四、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五、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依本宪章规定而采取之行动,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对于任何国家正在采取防止或执行行动时,各会员国对该国不得给予协助。六、本组织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必要范围内,应保证非联合国会员国遵行上述原则。七、本宪章不得认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之事件,且并不要求会员国将该项事件依本宪章提请解决;但此项原则不妨碍第七章内执行办法之适用。第二章 会员第三条凡曾经参加金山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或前此曾签字于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宣言之国家,签订本宪章,且依宪章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而予以批准者,均为联合国之创始会员国。第四条一、凡其他爱好和平之国家,接受本宪章所载之义务,经本组织认为确能并愿意履行该项义务者,得为联合国会员国。二、准许上述国家为联合国会员国,将由大会经安全理事会之推荐以决议行之。第五条联合国会员国,业经安全理事会对其采取防止或执行行动者,大会经安全理事会之建议,得停止其会员权利及特权之行使。此项权利及特权之行使,得由安全理事会恢复之。第六条联合国之会员国中,有屡次违犯本宪章所载之原则者,大会经安全理事会之建议,得将其由本组织除名。第三章 机关第七条一、兹设联合国之主要机关如下: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暨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及秘书处。二、联合国得依本宪章设立认为必需之辅助机关。第八条联合国对于男女均得在其主要及辅助机关在平等条件之下,充任任何职务,不得加以限制。第四章 大会组 织第九条一、大会由联合国所有会员国组织之。二、每一会员国在大会之代表,不得超过五人。职 权第十条大会得讨论本宪章范围内之任何问题或事项,或关于本宪章所规定任何机关之职权;并除第十二条所规定外,得向联合国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或兼向两者,提出对各该问题或事项之建议。第十一条一、大会得考虑关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合作之普通原则,包括军缩及军备管制之原则;并得向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或兼向两者提出对于该项原则之建议。二、大会得讨论联合国任何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或非联合国会员国依第三十五条第二项之规定向大会所提关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任何问题;除第十二条所规定外,并得向会员国或安全理事会或兼向两者提出对于各该项问题之建议。凡对于需要行动之各该项问题,应由大会于讨论前或讨论后提交安全理事会。三、大会对于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情势,得提请安全理事会注意。四、本条所载之大会权力并不限制第十条之概括范围。第十二条一、当安全理事会对于任何争端或情势,正在执行本宪章所授予该会之职务时,大会非经安全理事会请求,对于该项争端或情势,不得提出任何建议。二、秘书长经安全理事会之同意,应于大会每次会议时,将安全理事会正在处理中关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任何事件,通知大会;于安全理事会停止处理该项事件时,亦应立即通知大会,或在大会闭会期内通知联合国会员国。第十三条一、大会应发动研究,并作成建议:(子)以促进政治上之国际合作,并提倡国际法之逐渐发展与编纂。(丑)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卫生各部门之国际合作,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助成全体人类之***及基本自由之实现。二、大会关于本条第一项(丑)款所列事项之其他责任及职权,于第九章及第十章中规定之。第十四条大会对于其所认为足以妨害国际间公共福利或友好关系之任何情势,不论其起原如何,包括由违反本宪章所载联合国之宗旨及原则而起之情势,得建议和平调整办法,但以不违背第十二条之规定为限。第十五条一、大会应收受并审查安全理事会所送之常年及特别报告;该项报告应载有安全理事会对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所已决定或施行之办法之陈述。二、大会应收受并审查联合国其他机关所送之报告。第十六条大会应执行第十二章及第十三章所授予关于国际托管制度之职务,包括关于非战略防区托管协定之核准。第十七条一、大会应审核本组织之预算。二、本组织之经费应由各会员国依照大会分配限额担负之。三、大会应审核经与第五十七条所指各种专门机关订定之任何财政及预算办法,并应审查该项专门机关之行政预算,以便向关系机关提出建议。投 票第十八条一、大会之每一会员国,应有一个投票权。二、大会对于重要问题之决议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此项问题应包括:关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建议,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之选举,经济暨社会理事会理事国之选举,依第八十六条第一项(寅)款所规定托管理事会理事国之选举,对于新会员国加入联合国之准许,会员国权利及特权之停止,会员国之除名,关于施行托管制度之问题,以及预算问题。三、关于其他问题之决议,包括另有何种事项应以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问题,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过半数决定之。第十九条凡拖欠本组织财政款项之会员国,其拖欠数目如等于或超过前两年所应缴纳之数目时,即丧失其在大会投票权。大会如认拖欠原因,确由于该会员国无法控制之情形者,得准许该会员国投票。程序第二十条大会每年应举行常会,并于必要时,举行特别会议。特别会议应由秘书长经安全理事会或联合国会员国过半数之请求召集之。第二十一条大会应自行制定其议事规则。大会应选举每次会议之主席。第二十二条大会得设立其认为于行使职务所必需之辅助机关。第五章 安全理事会组 织第二十三条①①1963年12月17日经大会通过修正,1965年8月31日生效。二十三条的修正案将安全理事会理事国自十一国增至十五国。一、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国组织之。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应为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大会应选举联合国其他十会员国为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选举时首宜充分斟酌联合国各会员国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及本组织其余各宗旨上之贡献,并宜充分斟酌地域上之公匀分配。二、安全理事会非常任理事国任期定为二年。安全理事会理事国自十一国增至十五国后第一次选举非常任理事国时,所增四国中两国之任期应为一年。任满之理事国不得即行连选。三、安全理事会每一理事国应有代表一人。职 权第二十四条一、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二、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职务时,应遵照联合国之宗旨及原则。为履行此项职务而授予安全理事会之特定权力,于本宪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及第十二章内规定之。三、安全理事会应将常年报告、并于必要时将特别报告、提送大会审查。第二十五条联合国会员国同意依宪章之规定接受并履行安全理事会之决议。第二十六条为促进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建立及维持,以尽量减少世界人力及经济资源之消耗于军备起见,安全理事会借第四十七条所指之军事参谋团之协助,应负责拟具方案,提交联合国会员国,以建立军备管制制度。投 票第二十七条①①1963年12月17日经大会修正,1965年8月31日生效。修正后的第二十七条规定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前为七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前为七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安全理事会五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一、安全理事会每一理事国应有一个投票权。二、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表决之。三、安全理事会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但对于第六章及第五十二条第三项内各事项之决议,争端当事国不得投票。程 序第二十八条一、安全理事会之组织,应以使其能继续不断行使职务为要件。为此目的,安全理事会之各理事国应有常驻本组织会所之代表。二、安全理事会应举行定期会议,每一理事国认为合宜时得派政府大员或其他特别指定之代表出席。三、在本组织会所以外,安全理事会得在认为最能便利其工作之其他地点举行会议。第二十九条安全理事会得设立其认为于行使职务所必需之辅助机关。第三十条安全理事会应自行制定其议事规则,包括其推选主席之方法。第三十一条在安全理事会提出之任何问题,经其认为对于非安全理事会理事国之联合国任何会员国之利益有特别关系时,该会员国得参加讨论,但无投票权。第三十二条联合国会员国而非为安全理事会之理事国,或非联合国会员国之国家,如于安全理事会考虑中之争端为当事国者,应被邀参加关于该项争端之讨论,但无投票权。安全理事会应规定其所认为公平之条件,以便非联合国会员国之国家参加。第六章 争端之和平解决第三十三条一、任何争端之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该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决。二、安全理事会认为必要时,应促请各当事国以此项方法,解决其争端。第三十四条安全理事会得调查任何争端或可能引起国际磨擦或惹起争端之任何情势,以断定该项争端或情势之继续存在是否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第三十五条一、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得将属于第三十四条所指之性质之任何争端或情势,提请安全理事会或大会注意。二、非联合国会员国之国家如为任何争端之当事国时,经预先声明就该争端而言接受本宪章所规定和平解决之义务后,得将该项争端,提请大会或安全理事会注意。三、大会关于按照本条所提请注意事项之进行步骤,应遵守第十一条及第十二条之规定。第三十六条一、属于第三十三条所指之性质之争端或相似之情势,安全理事会在任何阶段,得建议适当程序或调整方法。二、安全理事会对于当事国为解决争端业经采取之任何程序,理应予以考虑。三、安全理事会按照本条作成建议时,同时理应注意凡具有法律性质之争端,在原则上,理应由当事国依国际法院规约之规定提交国际法院。第三十七条一、属于第三十三条所指之性质之争端,当事国如未能依该条所示方法解决时,应将该项争端提交安全理事会。二、安全理事会如认为该项争端之继续存在,在事实上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决定是否当依第三十六条采取行动或建议其所认为适当之解决条件。第三十八条安全理事会如经所有争端当事国之请求,得向各当事国作成建议,以求争端之和平解决,但以不妨碍第三十三条至第三十七条之规定为限。第七章 对于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之应付办法第三十九条安全理事会应断定任何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之是否存在,并应作成建议或抉择依第四十一条及第四十二条规定之办法,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第四十条为防止情势之恶化,安全理事会在依第三十九条规定作成建议或决定办法以前,得促请关系当事国遵行安全理事会所认为必要或合宜之临时办法,此项临时办法并不妨碍关系当事国之权利、要求、或立场。安全理事会对于不遵行此项临时办法之情形,应予适当注意。第四十一条安全理事会得决定所应采武力以外之办法,以实施其决议,并得促请联合国会员国执行此项办法。此项办法得包括经济关系、铁路、海运、航空、邮、电、无线电、及其他交通工具、之局部或全部停止,以及外交关系之断绝。第四十二条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第四十三条一、联合国各会员国为求对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有所贡献起见,担任于安全理事会发令时,并依特别协定,供给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所必需之军队、协助、及便利,包括过境权。二、此项特别协定应规定军队之数目及种类,其准备程度及一般驻扎地点,以及所供便利及协助之性质。三、此项特别协定应以安全理事会之主动,尽速议订。此项协定应由安全理事会与会员国或由安全理事会与若干会员国之集团缔结之,并由签字国各依其宪法程序批准之。第四十四条安全理事会决定使用武力时,于要求非安全理事会会员国依第四十三条供给军队以履行其义务之前,如经该会员国请求,应请其派遣代表,参加安全理事会关于使用其军事部队之决议。第四十五条为使联合国能采取紧急军事办法起见,会员国应将其本国空军部队为国际共同执行行动随时供给调遣。此项部队之实力与准备之程度,及其共同行动之计划,应由安全理事会以军事参谋团之协助,在第四十三条所指之特别协定范围内决定之。第四十六条武力使用之计划应由安全理事会以军事参谋团之协助决定之。第四十七条一、兹设立军事参谋团,以便对于安全理事会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军事需要问题,对于受该会所支配军队之使用及统率问题,对于军备之管制及可能之军缩问题,向该会贡献意见并予以协助。二、军事参谋团应由安全理事会各常任理事国之参谋总长或其代表组织之。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在该团未有常任代表者,如于该团责任之履行在效率上必需该国参加其工作时,应由该团邀请参加。三、军事参谋团在安全理事会权力之下,对于受该会所支配之任何军队,负战略上之指挥责任;关于该项军队之统率问题,应待以后处理。四、军事参谋团,经安全理事会之授权,并与区域内有关机关商议后,得设立区域分团。第四十八条一、执行安全理事会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决议所必要之行动,应由联合国全体会员国或由若干会员国担任之,一依安全理事会之决定。二、此项决议应由联合国会员国以其直接行动、及经其加入为会员之有关国际机关之行动履行之。第四十九条联合国会员国应通力合作,彼此协助,以执行安全理事会所决定之办法。第五十条安全理事会对于任何国家采取防止或执行办法时,其他国家,不论其是否为联合国会员国,遇有因此项办法之执行而引起之特殊经济问题者,应有权与安全理事会会商解决此项问题。第五十一条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在安全理事会采取必要办法,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前,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利。会员国因行使此项自卫权而采取之办法,应立即向安全理事会报告,此项办法于任何方面不得影响该会按照本宪章随时采取其所认为必要行动之权责,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第八章 区域办法第五十二条一、本宪章不得认为排除区域办法或区域机关、用以应付关于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而宜于区域行动之事件者;但以此项办法或机关及其工作与联合国之宗旨及原则符合者为限。二、缔结此项办法或设立此项机关之联合国会员国,将地方争端提交安全理事会以前,应依该项区域办法,或由该项区域机关,力求和平解决。三、安全理事会对于依区域办法或由区域机关而求地方争端之和平解决,不论其系由关系国主动,或由安全理事会提交者,应鼓励其发展。四、本条绝不妨碍第三十四条及第三十五条之适用。第五十三条一、安全理事会对于职权内之执行行动,在适当情形下,应利用此项区域办法或区域机关。如无安全理事会之授权,不得依区域办法或由区域机关采取任何执行行动;但关于依第一百零七条之规定对付本条第二项所指之任何敌国之步骤,或在区域办法内所取防备此等国家再施其侵略政策之步骤,截至本组织经各关系政府之请求,对于此等国家之再次侵略,能担负防止责任时为止,不在此限。二、本条第一项所称敌国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本宪章任何签字国之敌国而言。第五十四条关于为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起见,依区域办法或由区域机关所已采取或正在考虑之行动,不论何时应向安全理事会充分报告之。第九章 国际经济及社会合作第五十五条为造成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和平友好关系所必要之安定及福利条件起见,联合国应促进:(子)较高之生活程度,全民就业,及经济与社会进展。(丑)国际间经济、社会、卫生、及有关问题之解决;国际间文化及教育合作。(寅)全体人类之***及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与遵守,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第五十六条各会员国担允采取共同及个别行动与本组织合作,以达成第五十五条所载之宗旨。第五十七条一、由各国政府间协定所成立之各种专门机关,依其组织约章之规定,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及其他有关部门负有广大国际责任者,应依第六十三条之规定使与联合国发生关系。二、上述与联合国发生关系之各专门机关,以下简称专门机关。第五十八条本组织应作成建议,以调整各专门机关之政策及工作。第五十九条本组织应于适当情形下,发动各关系国间之谈判,以创设为达成第五十五条规定宗旨所必要之新专门机关。第六十条履行本章所载本组织职务之责任,属于大会及大会权力下之经济暨社会理事会。为此目的,该理事会应有第十章所载之权力。第十章 经济暨社会理事会组 织第六十一条①①1963年12月17日经大会通过修正,1965年8月31日生效。六十一条的修正案将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理事国自十八国增至二十七国。该条的进一步修正案于1973年9月24日生效,将经社理事会的成员自二十七国增至五十四国。一、经济暨社会理事会由大会选举联合国二十七会员国组织之。二、除第三款所规定外,经济暨社会理事会每年选举理事九国,任期三年。任满之理事国得即行连选。三、经济暨社会理事会理事国自十八国增至二十七国后第一次选举时,除选举理事六国接替任期在该年年终届满之理事国外,应另增选理事九国。增选之理事九国中,三国任期一年,另三国任期二年,依大会所定办法。四、经济暨社会理事会之每一理事国应有代表一人。职 权第六十二条一、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得作成或发动关于国际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及其他有关事项之研究及报告;并得向大会、联合国会员国、及关系专门机关、提出关于此种事项之建议案。二、本理事会为增进全体人类之***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及维护起见,得作成建议案。三、本理事会得拟具关于其职权范围内事项之协约草案,提交大会。四、本理事会得依联合国所定之规则召集本理事会职务范围以内事项之国际会议。第六十三条一、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得与第五十七条所指之任何专门机关订立协定,订明关系专门机关与联合国发生关系之条件。该项协定须经大会之核准。二、本理事会,为调整各种专门机关之工作,得与此种机关会商并得向其提出建议,并得向大会及联合国会员国建议。第六十四条一、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得取适当步骤,以取得专门机关之经常报告。本理事会得与联合国会员国及专门机关,商定办法俾就实施本理事会之建议及大会对于本理事会职权范围内事项之建议所采之步骤,取得报告。二、本理事会得将对于此项报告之意见提送大会。第六十五条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得向安全理事会供给情报,并因安全理事会之邀请,予以协助。第六十六条一、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应履行其职权范围内关于执行大会建议之职务。二、经大会之许可,本理事会得应联合国会员国或专门机关之请求,供其服务。三、本理事会应履行本宪章他章所特定之其他职务,以及大会所授予之职务。投 票第六十七条一、经济暨社会理事会每一理事国应有一个投票权。二、本理事会之决议,应以到会及投票之理事国过半数表决之。程 序第六十八条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应设立经济与社会部门及以提倡***为目的之各种委员会,并得设立于行使职务所必需之其他委员会。第六十九条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应请联合国会员国参加讨论本理事会对于该国有特别关系之任何事件,但无投票权。第七十条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得商定办法使专门机关之代表无投票权而参加本理事会及本理事会所设各委员会之讨论,或使本理事会之代表参加此项专门机关之讨论。第七十一条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得采取适当办法,俾与各种非政府组织会商有关于本理事会职权范围内之事件。此项办法得与国际组织商定之,并于适当情形下,经与关系联合国会员国会商后,得与该国国内组织商定之。第七十二条一、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应自行制定其议事规则,包括其推选主席之方法。二、经济暨社会理事会应依其规则举行必要之会议。此项规则应包括因理事国过半数之请求而召集会议之条款。第十一章 关于非自治领土之宣言第七十三条联合国各会员国,于其所负有或承担管理责任之领土,其人民尚未臻自治之充分程度者,承认以领土居民之福利为至上之原则,并接受在本宪章所建立之国际和平及安全制度下,以充分增进领土居民福利之义务为神圣之信托,且为此目的:于充分尊重关系人民之文化下,保证其政治、经济、社会、及教育之进展,予以公平待遇,且保障其不受虐待。按各领土及其人民特殊之环境、及其进化之阶段,发展自治;对各该人民之政治愿望,予以适当之注意;并助其自由政治制度之逐渐发展。促进国际和平及安全。提倡建设计划,以求进步;奖励研究;各国彼此合作,并于适当之时间及场合与专门国际团体合作,以求本条所载社会、经济、及科学目的之实现。

113 评论

相关问答

  • 台海关系论文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全文如下:序 言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

    apple13810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台海关系论文

    中国政府不能期待美国改变对台湾的战略和政策,一定要做好非和平统一的准备。但是,美国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现实,中国必须面对,是绕不开的。必须十分重视并加强对美国的外交

    超级吃货两枚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台海关系论文1000zi

    都是里仁仔!

    samantha427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关于台海关系的论文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andyfloss365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有关台海关系的论文

    推荐看彭付芝《台湾政治经济与两岸关系》,谢必震《台湾历史与文化》,这些比论文写的好

    幼幼熙熙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