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7

容嬷嬷201
首页 > 论文问答 > 地理科研论文范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爱囡囡

已采纳
就写这几年的灾害啊,原因,结果,防护
139 评论

雪後Sunny

◎《城市史研究的范围与方法——试论历史地理学、古都学及城市史学之关系》,《史林》200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2期以《历史地理学、古都学及城市史学之关系》为题转载,第73-75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9年第12期全文转载。◎《全球史观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的拓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9期全文转载,第63-66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2期摘要转载;《北京师范大学校报》2009年5月20日第3版以《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的拓展》为题摘要转载;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编委会编《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收录,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第532-537页。◎《中国古都学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简介》,《光明日报》2008年11月16日史学版。◎《漆侠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第一作者),《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以《坚持与发展:漆侠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方法》为题收入瞿林东等主编《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试论先秦巴蜀城市发展的特点与地位》,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版。◎《反思与创新:赵吉惠先生的史学理论贡献》,《赵吉惠纪念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先秦城市史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1期。◎《秦巴蜀郡县城市述论》,《东亚文史论丛》(日本)2007年11月。◎《全球城市史视域中的中国城市史研究——读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引发的思考》,《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先秦蜀国王权更替考述》,《史林》2006年第4期。◎《从考古发现看杜宇时期蜀国城市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一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费孝通:学术之树常青——读〈费孝通九十新语〉有感》,《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7期。◎《关于城市起源和形成的理论探讨》,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史念海教授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版。◎《先秦蜀国城市史论略》,段渝主编《巴蜀文化研究》第三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6年5月版。◎《论中国城市早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6年第17期以《城与市双轨并进是中国城市演进的独特道路》为题论点摘编;《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4期摘要转载(学术卡片)。◎《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巴国城市发展及其特点初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先秦巴蜀城市研究述论》,《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1期。◎《试论城市的起源和形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05年第1期论点摘要。◎《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关系略论》,《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及其特点》,《人文地理》2002年第4期;《中国地理科学文摘》2003年第2期摘要转载。◎《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旧石器时代可纳入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光明日报》2002年7月23日理论版论点摘编;《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4期转载。◎《中国传说时代洪水问题新探》,《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划述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期。◎《黄土高原地区沙漠治理刍议》(第一作者),《黄土高原地区历史环境与治理对策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专刊。◎《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的历史影响》,《文博》2001年第5期。◎《地理环境影响文化发展的理论思考》,《唐都学刊》2001年第3期。◎《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作者),《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3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历史认识的检验与真理标准的历史内涵》(第一作者),《西安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现代意义》(第二作者),《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9年第7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第5期转载。◎《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一家之言——赵吉惠著〈国学沉思〉读后》,《孔子研究》1999年第1期。◎《〈晏子春秋〉的成书时间与思想特征》(第一作者),《人文杂志》1997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元代历史地理研究的重大收获》,《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谈谈史学论著的可读性》,《西安日报》1997年8月5日。◎《自然环境与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唐都学刊》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1997年第10期全文转载;《文摘报》1997年9月14日论点摘要;《西安年鉴:1998》(西安出版社1998年6月版)以《经济类型的更新与三秦文化之振兴》为题论点摘编;李炳武总主编、朱士光分卷主编《长安学丛书?历史地理卷》收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三秦出版社2009年9月版。◎《司马迁史学地位论辩》,《史记与司马迁研究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论历史研究中史学家的情感因素》,《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孔子——中国史学、东方史学之父》,《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6年第12期全文转载。◎《对地域文化研究的反思》,《华夏文化》1995年第4期。◎《试论创造性思维——兼及科学研究中的思维方法》,《东疆学刊》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逻辑》1995年第7期全文转载。◎《论司马迁史学的继承性》,《唐都学刊》1994年第6期;陈正奇主编《唐都学刊·汉唐研究·史学卷》收录,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版。◎《历史学家与历史认识主体》,《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5期全文转载。◎《“榆钱”的由来》,《陕西地方志》1993年第5、6期。◎《司马迁撰著〈史记〉的动机与目的》(第一作者),《唐都学刊》1993年第1期。◎《乾嘉考据史学与中国考据史学》,《江西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2年第7期全文转载。◎《心理史学及其应用的方法论原则》,《唐都学刊》1992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兴学科》1992年第2期全文转载。

267 评论

吃货JyHl

老师板书上讲过的内容都可以写,例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这些,只要是关于这些的论文都是可以写的。(*^__^*) 嘻嘻……给我加分吧。

140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理科研论文范文

    老师板书上讲过的内容都可以写,例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这些,只要是关于这些的论文都是可以写的。(*^__^*) 嘻嘻……给我加分吧。

    缘来是你69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地理研究论文范文

    1 地图信息度量方法及其应用分析2 会讯3 GIS环境下中文命令的规则匹配与语义解析4 空时K-匿名数据的关联规则挖掘研究5 基于SIFT算法的图像匹配剔点方法

    麻辣de火锅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地理科研论文

    老师板书上讲过的内容都可以写,例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海啸这些,只要是关于这些的论文都是可以写的。(*^__^*) 嘻嘻……给我加分吧。

    真龙木木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地理科学论文范文

    试论地理美 当我们徜佯在地理大观园的时候,无不为其美丽所折服! 一、人地关系的和谐美 地理把人地相关性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为我们揭示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空空的小新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范文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气候脆弱区”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的观测事实已表明,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舞言李萍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