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2

王生饮啖茶
首页 > 论文问答 > 新闻报道编辑原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光吃光吃。

已采纳
让你播你就播不能播的也播 让不播就不播能播的也不播
153 评论

瑷逮云暮

在信息化时代,媒体竞争激烈,任何媒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是媒体的“头脑”,是各个关口的 “守门人”,编辑的职责决定了其责任的重大。电视新闻编辑与报刊、广播编辑以及电视专题、文艺编辑相比,有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度的准确性和强烈的时效性,因而电视新闻编辑 的素质尤为重要。而素质是要靠培养的,有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电视新闻编辑是指在电视台的新闻中心或新闻部,从事新闻编辑(组织、选编、加工整理文字、音像、审阅等)、编排,甚至以新闻主持人身份参与前期采访并主持报道的工作人员。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有:制定报道计划、确立报道构思、画面编辑、文字编辑和录制播 出。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决定电视新闻编辑至少应具备八大素养——政治素养、新闻素养、编辑素养、采访素养、电视素养、知识素养、大众传媒素养和美学素养。 (一)政治素养对电视新闻编辑来说是最重要的,政治素养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也是区分电视新闻编辑与文艺、电视剧等其他类型编辑的一个显著标志。因为电视新闻除了大众传媒都有的传播信息的功能外,其本质上就是党的喉舌和耳目,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然而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由于政治素养欠缺,编辑把关不严,一些错误和 不妥在省级电视台的新闻报道中时有发生,或者宣传报道不得力,没有及时反映时代精神,没有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造成这种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在岗人员不注重政治学习,有重专业 技术技巧轻政治修养的倾向。如果政治素养欠缺,工作就像“盲人摸象”,看问题片面,或顶多做一些文辞修饰方面的改动,而没有完全体现新闻的真正价值,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更有甚者,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漏掉最重要的新闻。一些年轻从业人员往往存在这方面的不足。所以,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不断加强政治修养是至关重要的。 (二)新闻素养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基础。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光有对“什么是 新闻”的感性认识还不够,还应当具备相当的新闻理论修养,用理论指导实践。总的来说,新闻是社会的晴雨表、现实的温度计、时代脉搏的记录仪。“求真”,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工作者对世界真、善、美进行反映的基础和源头。相对报纸、广播而言,电视新闻对“时效”的要求更高。所以,对一名电视新闻编辑来说,求实、求准、求新、求快、求变应当 是必备的意识、素质和工作作风,而刻板、保守、因循守旧、反应迟缓则是大忌。抓社会主流、抓最新动向应当是电视新闻编辑需要长期训练的素质之一。报道什么、如何策划、如何 报道、报道效果如何都是电视新闻编辑应当随时考虑的新闻业务问题。 (三)编辑素养是电视新闻编辑的看家本领。一名电视新闻编辑的总体素质最终要通过 编辑素养显现出来。编辑的思维运行方式应当是“求同存异”,分清轻重缓急,分类、归纳 、整理,去粗取精,加工后突出主题、深化主题,最后用新闻编排的形式将媒体的报道思想 表现出来。新闻编排是若干单条新闻的有机组合,从整体上体现该媒体的报道思想。新闻编 排与单条新闻的编辑是整体与局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单条新闻编辑是基础性编辑工作,是新闻编排的“砖瓦”,新闻编排则为单条新闻编辑提供最终的价值体现平台,只有两者有机融合,才能最终完成编辑工作。目前,某些电视台存在轻视日常基础性编辑工作的倾向,导致从业人员不重视自身编辑素质的培养,看不起基础性的编辑工作,出新闻精品也就较难,同时,对年轻人的成长、对事业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采访素养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又一基本功。俗话说:“事非经过不知难”,只有具备了采访素养,才能在编辑时发现别人的问题,也才能珍惜前方记者的劳动,认真对待每一篇稿件,认真对待每一个图像,这样,才能在编辑时将前后期工作有机结合,创造出精品。 (五)电视素养是对电视新闻编辑的特殊要求。相对于报纸、广播编辑而言,电视新闻编辑除熟练运用文字语言外,还必须熟练运用音像语言,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画面的剪辑——静接静、动接动、起幅落幅等以及同期声的运用。画面剪辑应同时遵循事件发展、人物关系 内在逻辑原则和与解说词声画对位原则,不能单纯追求声画对位而违背内在逻辑原则。否则 ,就会给观众造成视觉上的逻辑混乱,传达给观众的信息支离破碎,不连贯顺畅。取舍同期 声时应遵循必要、清楚、生动、自然的原则,让同期声与解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还应当掌握电视非线性编辑系统操作。 (六)知识素养为电视新闻编辑增添腾飞的翅膀。新闻是最广泛地反映科技、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基本状况和最新成果,所以,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编辑,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在经济、法律、科技、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修养,以提高解决实际报道问题的能力。在编辑工作中,如果未能发现并及时改正原稿中的知识性错误和伪科学成分,报道出去将贻害无穷。时代呼唤学者型的电视新闻编辑,呼唤能给广大观众带去真理和知识的电视新闻编辑。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应当在工作之余,沉下来钻研一些学问,力争在某个领域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特长,并将其运用到新闻报道的编辑中。 (七)大众传媒素养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广阔视野。一方面,电视界应不断地向其他传 媒学习,汲取营养,以丰富和完善电视新闻编辑。如眼下流行的“媒体链接”,就是各种媒体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结果。电视新闻编辑借鉴最多的恐怕要数报纸,特别是一些新闻主 持人的口播报道主要采用各大报刊和知名通讯社的消息。好的电视新闻编辑应及时发现这些 其他媒体上的好新闻,加以重新组合、编辑、报道,以扩大自身电视新闻节目的信息量,弥补各自节目的局限性和不足,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具备大众传媒 素养有助于研究受众心理,不断探索、取得最佳编播效果。电视新闻编辑每编辑一条新闻都 应该尽力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以增强节目的针对性和深度。 (八)美学素养为电视新闻编辑提供多彩、生动的表现工具。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应当是文字、解说、音像、字幕等诸要素的最佳结合。如电视新闻的标题最好用黑体字(较醒目),字幕的颜色、大小、位置等也要从美学角度来选择。一些经济报道需要用特技,使枯燥的数字解说配以图表、动画等,使电视新闻表现得更加直观、生动、明了,更符合观众的审美需要。

216 评论

藏青妹妹

1、真实性新闻报道中的每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就是要求新闻中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包括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关人物,事件的过程,原因,结果以及新闻中所用的数字,资料和细节描写等等,所有的这些都必须却有其事。真实性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简单的说新闻报道就是客观事实的原景再现。2、新鲜性包括内容新,形式新。可以说新闻报道是时间性极强的文学作品,有人把他称为“易碎品”他害怕的是时间,有些新闻只要迟发一步,就可能成为没有价值的东西,配不上新闻里的“新”字。3、导向性简单的说就是新闻对读者的引导性,它包括向读者传播什么,在什么时间传播和传播什么内容等。在有些较为重大的新闻,在报道中由于作者会流露出个人感情,表现他的倾向,发表出来后自然会影响受众对具体事实的评价,这样就产生了对这个事件认识的导向。扩展资料:新闻报道要确保内容真实,时效性强,同时内容上也要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在报道方式上要有包装效果,强化言论和社会正面影响。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实、新鲜、及时、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对客观事实的概括,这不仅因为要用语言传达客观事件的总体情况和来龙去脉,还因为新闻一般要求精炼、简明,对新闻事实的概括要立足全局,抓住特征,正确反映整体。

321 评论

九尾天使

一、精准把握题材选择 新闻报道不能有闻必录。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推送次数过多反而会影响传播效果,故而编辑会筛选符合微信公众号特性和要求的文章。那么记者在写稿时,也应对题材有所选择。 (一)坚持“党媒姓党” 党媒党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传播党的声音、传递党的主张之重要职能,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所以记者在选择题材时,务必把政治站位摆在第一位,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以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同时,随着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意愿和程度越来越高,对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发展趋势越来越关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党媒在讲究时效性的新媒体时代拥有着先天优势。 (二)做到“三贴近”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中央对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用户思维,新闻内容就是要贴近人们的生活,符合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习惯,引发读者共鸣,才能形成有效传播,因此,在新媒体的语境下,“三贴近”原则更加适用。在微信公众号有限的推送额度下,切不可贪大求全、包罗万象,而是应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题材和内容第一时间摆在首页。 二、灵活_变语言风格 传统纸媒讲究规范用语,要求语言简短、精确、客观、通俗,而新媒体语言主要特点之一是灵活生动,深入浅出。在这方面,记者可以通过巧用“网言网语”和活用“大白话”等方式来打造恰当的语言风格,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阅读习惯。 (一)巧用“网言网语” 流行语是一段时期内具有特定意义和丰富内蕴的词语。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前卫、时尚、新潮的思想,承载着热点社会现象和问题。在新闻语言中加入流行语,可以直击读者内心,令人会心一笑,获得读者的认同感,同时,其具备的特定意义也能帮助读者高效获取新闻要点。但使用流行语要注意筛除糟粕、不雅的词汇,并且要避免过度使用,以免效果适得其反。 (二)活用“大白话” 新媒体时代,阅读呈现快速化、碎片化的趋势。党报语言体系中严肃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显然不适合套用在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受众更乐于看到浅白、轻松,贴近自己日常生活的语言,这就要撰稿者多用“大白话”。使用“大白话”,一方面能将严肃主题合理的轻松化表达,更贴近读者需求;另一方面,“大白话”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阅读中产生的疲惫感,达到不错的传播效果。 三、善于丰富表现形式 海量的信息和人们有限的接收精力形成了矛盾,所以,人们要求信息表达必须高效、易获取。融媒体时代,新闻的表现形式得到极大丰富,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有机融合,引领着人们的阅读理念和阅读习惯发生转变,帮助人们更快地把握新闻核心。那么如何提高各类表现形式的运用能力呢? (一)培养融合思维,养成获取具有新闻点的可视化素材的习惯 丰富表现形式的第一步就是要迈出“舒适区”,逐步培养融合思维,在新闻事件采访的过程中主动发掘可视化的新闻点。其次,智能技术的更迭,不断降低拍摄、录制和储存的门槛,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等设备即可随时随地获取新闻素材。同时,还要不断强化新闻整体构思能力,_会如何将文字、视频、图片乃至动图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合理的框架。 (二)树立合作意识,提升后期制作的统筹协调能力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要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提笔能写、对镜能讲、举机能拍”。但笔者以为,“多能”的范围是有限的,多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专业的事应交给专业的人来干。党媒记者常年行走一线,其优势是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新闻嗅觉,从前方带回图片和视频等素材,最终还是需要技术人员做后期处理。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新闻制作更像工业电影,需要监制、策划、编辑、后期技术等一系列人员参与,各有分工。这就需要身为主创者的记者不断提升素材整合的驾驭能力以及后期制作的协调能力,精准表达新闻主题,主动沟通各方人员,实现合作共赢。 来源:新闻世界

159 评论

相关问答

  • 新闻报道编辑原则

    一、精准把握题材选择 新闻报道不能有闻必录。在微信公众号运营中,推送次数过多反而会影响传播效果,故而编辑会筛选符合微信公众号特性和要求的文章。那么记者在写稿时

    雨诺喜乐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新闻报道编辑

    需要了解基本的发布时间,要了解基本的工作流程,还要安排好发布后的修改,还有撤稿服务,流程工作是很紧密的。

    michelleyi 6人参与回答 2024-04-30
  • 新闻报道编辑策划

    指从发现新闻报道线索、确定报道选题到收集与分析各方面相关材料、确定报道效果目标的一段时间,这是报道策划的预备阶段。发现新闻线索是产生报道选题的前提。报道者获得新

    js紫外线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新闻报道编辑软件

    有些用 after effect adobe premiere3dmax 等

    佛罗妮曲奇饼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9
  • 新闻报道编辑工资

    中新网是中新社下属的,编辑工资不很高,招聘制的员工就更低。

    naerman163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