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1

夏初哥哥
首页 > 论文问答 > 诊断病理学杂志电话号是多少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江小赖007

已采纳
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病理科简介北京细胞学读片会 发表于 - 2007-7-27 0:22:00北京第四次细胞学读片会病例由301医院病例科提供,简介如下:病理为医之本As is our pathology, so is our medicine病理科的主要任务是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通过活体组织检查、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剖检,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确定疾病的性质,查明死亡原因。与其他诊断手段如B超、常规放射、CT、MRI及同位素相比,目前世界各国医学界公认最可信赖、重复性最强、准确性最高的仍然是病理诊断,因为病理诊断报告不是影像学的描述,而是明确的疾病名称,临床医师主要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原则、估计预后以及解释临床症状和明确死亡原因。病理诊断的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病理诊断的质量不仅对相关科室甚至对医院整体的医疗质量构成极大的影响。概 况 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成立于1954年,几十年来,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成为医院的重点科室,病理学博士、硕士授予点。承担着医疗、保健、教学、科研方面的重要任务。尤其是近两年以来,在医院整体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科室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医疗、教学、保健和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病理科已形成了一支专业知识全面,年龄梯次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的学术队伍,目前有国内外著名的病理诊断学专家4名,有教授、主任医师6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技师4名,其他各级医、技人员30余名。科内的多名教授、主任医师分别担任了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专业副主委、全国病理学会常委、中华病理学杂志副主编、诊断病理学杂志主编、北京市病理学会常委及全军诊断病理专业组副组长等。学术任职不断增加,2005年以来担任的主要学术团体职务有: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韦立新)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学专业副主委(韦立新)北京医师协会病理学专业副主委(韦立新)全军诊断病理专业组副组长(韦立新)军队病理学会副主委(李向红)中华医学会妇瘤分会病理会诊中心主任(陈乐真)诊断病理学杂志主编(李维华) 科内有8个实验室,包括活检、尸检、细胞学、电子显微镜、免疫组化、分子病理、细胞培养、神经病理实验室,此外还有资料室和图像分析室。病理科仪器设备精良,属全国一流,能够开展临床病理和实验病理的诊断及基础研究。 病理科年活检量30000余例, 会诊10000余例,在全国名列前茅;年尸检量100余例,稳居全国各医院首位。细胞学5000例。通过无数病理人的努力,301医院病理科诊断水平居国内前列,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每年报名进修的学生达数十人,累及已经培养进修生3百余人。病理科同时是军医进修学院的病理学教研室,承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军队基金班的病理学课程;已培养研究生30余名。多年来承担国家、军队和院内课题十几项,主要科研方向有肿瘤病理学和心血管病理学,曾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主编、副主编专著13部,参加编写专著数十部,发表论文数百篇。 一:学科发展为了响应院领导关于建设一流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号召,病理科群策群力,努力开拓新技术新业务,适应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的要求,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一)分子病理诊断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由单一技术向多种技术发展;(2)由不稳定技术变为成熟的诊断技术;(3)由偶尔的科研工作应用,变为常规检测;(4)由花钱养变为自己产生效益,而且是超常规效益。这些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有社会效益(提高医院和科室知名度、用于南楼保健等)。同时还保证了各种科研工作和研究生课题的有效进行。有45名研究生先后来此做课题。目前病理科分子病理室开展的主要技术有:(1)HER-2基因扩增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2)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亚型的反向PCR-膜相杂交技术(3)EBER(小RNA)病毒的原位杂交检测技术(4)非小细胞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基因测序)(5)恶性间质瘤C-kit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基因测序)(6)恶性间质瘤PDGFR基因突变检测技术(基因测序) 免疫组化技术测定HER-2基因蛋白表达(左)和FISH技术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 对于有HER-2扩增的乳腺癌患者采取赫赛汀治疗能取得很好疗效 胃肠道间质瘤C-KIT检测阳性患者采用Glevec靶向治疗前后的影像资料对比,左侧为治疗前,右侧为治疗后,可见很多转移灶消失 病理科分子病理室(二)病理信息系统不断完善 PACS系统的上马和应用,使得病理科报告管理的科学性得到全面提升。突出了方便性、快捷性、准确性。目前位居国内先进行列,许多单位前来参观。在实现手术标本的电子申请和病理结果网络查询的基础上,今年继续进行系统的完善和范围扩大工作。将门诊患者病理申请纳入到PACS系统。 病理科PACS系统,实现了手术标本病理申请的电子化,病理报告一旦确认,临床科室电脑工作站即可看到结果,方便快捷 (三)病理科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启动病理科自建院以来,积累了大量的病理学资料,尤其是尸检材料,目前已经积累数千例,是一笔可贵的病理学财富,受科技部课题资金资助,病理科已经着手将这些宝贵资料进行整理、数字化,将来可以做成数据库供相关人员查阅、学习。二、和谐共进医院的发展强调的是和谐并进,任何单位或单位之间的不和谐都会影响医院整体发展速度,因此,各个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融洽就显得非常重要,围绕构建和谐团队、和谐友邻、和谐医患的经验,病理科支委一班人积极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的新设想、新方法和新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思想领域工作到家,大家目标一致,团结进取,共谋发展,科室出现和谐发展良好势头,争创和谐科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获得了技术练兵流动红旗、医德医风先进科室、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政治学习和政治教育制度落实 贯彻6中全会、院9次党代会精神;学习“江选”、八荣八耻、学南楼活动;阅兵、升国旗、歌咏比赛;“病人在我心中”演讲、红旗渠艰苦奋斗教育等等。通过上述活动,提高了大家的政治素质。 科室安全稳定大力开展管理年活动,从严治科,敢于批评。加强保密教育,抵制***功。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确保科室医疗、行政和生活安全。定期到临床科室调研,详细了解各个科室患者手术特点和平均住院时间,做到住院时间短的手术病例优先发报告,以不影响临床床位周转为原则,急兄弟科室之急,想兄弟科室所想,和谐共进,为总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努力融洽医患关系,对门诊活检标本,力争三天内发出报告,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努力塑造总医院在患者心中的良好形象。三、又好又快在医院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院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总医院现在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怎样发展得又好又快是摆在所有301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病理科作为总医院的一个科室,就像这列高速列车的一个车轮,一定要与总医院的发展同步。围绕着又好又快这一宗旨,病理科全体同志们下了很大力气。 (一)提高诊断质量措施 (1)开展技术练兵,积聚内功,大力开展学术活动 每周一次英文早读会 每周一次疑难病例读片会 每月一次 驻京部队医院病理读片会 每月一次北京市病理读片会 不定期邀请外宾或国内专家学术讲座 病理科医师在交流学习 (2)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管理 重视科前、科内、科后每一个管理 流程,把住每一个可疑环节。(3)落实主诊医师负责制组建了5个主诊组,涉及15个专业。运行效果不断显现。(4)加强病理报告质量的管理强调按最新WHO分类进行病理诊断,描述各种与患者临床预后相关的病理学指标,如组织学分级,切缘、包膜、有无淋巴结转移、预后相关标记物表达情况等, 实现病理报告规范化。 (二) 加快报告发出速度努力缩短病理报告发出时间,使患者及时得到诊治,加快床位周转。做到了绝大多数小标本3天内发出,大标本 5天内发出。病理报告。提速具体措施:(1)坚持周六、周日、节日组织一部分同志来科工作,一周七个工作日,做到机器一直运转,人随机器而动,一切以标本为中心。(2)阅片过程中,在强化质量管理,坚持三级检诊制度的前提下,减少三级检诊之间的衔接环节,有效地利用PACS系统,坚决杜绝不必要的延误。(3)在活检技术室实行弹性工作制,部分同志早上班,先行进行标本包埋,减少窝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4)改变肿瘤八项常规免疫组化染色的出片模式,使其与HE片的出片时间相协调。(5)增补临时工,将多年的病理报告一日一送制度调整为有报告就送,使其能够及时到达临床科室。 病理科为加快发报告速度加班加点 ((三)病理检查工作量不断攀升随着医院的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患者来总医院就医,工作量明显较以往提高,今年更是再创新高,与2005年相比,2006年的活检量首次突破3万例,会诊病例首次突破一万例,工作量增加了,编制减少了,在这种状况下,病理科严格把关,做到工作量增加了,病理报告的质量却明显提高了,报告发出时间明显加快了。外科大楼、肿瘤中心以及西院病房启用后,病理标本将进一步大幅度增加,病理科未雨绸缪,已经在着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四)努力完成保健任务解放军总医院保健任务比较多而且重要,病理科顺利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有些重要会诊多达20余次。保健范围涉及许多党政军高级领导。不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国内还是国外(远程会诊),平时还是假日,保证随叫随到。不仅常规检查和免疫组化质量好,还首次将靶向治疗分子病理检测用于保健工作,受到广泛好评。 (五)妇科肿瘤病理会诊中心成立挂牌;病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顺利通过验收 妇科会诊中心运行顺利,已举办多次培训班,会诊病人络绎不绝;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超标准通过验收,同时还作为组长单位,制定了病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资格审核标准。 病理科妇科病理及细胞学会诊中心挂牌成立 (六)对外交往适应跨越式发展,与国际接轨博众家之长,科内先后有12人赴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等地考察学习。目前,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癌症治疗中心合作建立分子病理中心条件成熟,合同已上报院领导审批和日本岩手大学成立远程病理会诊中心正在接触中和荷兰鹿特丹大学神经病理专业有合作意向和香港中大病理系联合,获得全国病理科主任联席会议主办权(七)以后的工作计划、展望、问题随着医院扩展(外科楼、南楼、肿瘤中心、院中院等),迎接病理检查新高峰。(2)继续采取措施,在工作增加任务重的情况下,保证质量, 加快发报告速度。(3)完善分子实验室和细胞培养室的后续建设,保证国内一流,进一步发挥其在医教研中的作用。(4)振兴脱落细胞学实验室和电镜实验室,调整部分人事安排和政策,使其发挥更大作用。(5)加快对外合作联系步伐,早日使中美分子病理合作项目启动,其它合作项目进一步深入了解、立项(6)科研方面加大力度。积极申报,广泛合作,外引内联,四面开花。(八)科室领导班子及专家介绍韦立新,男,主任医师、教授,病理科行政主任。擅长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肝脏肿瘤病理学诊断。联系电话:939726赵 坡,男,主任医师、教授,病理科行政副主任,擅长消化系统病理学诊断。联系电话:937736。石怀银,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病理科行政副主任,擅长头颈外科以及软组织病理学诊断,联系电话:937736。游联璧,男,主任医师、教授,退休返聘,擅长骨骼系统病理学诊断。李维华,男,主任医师、教授,退休返聘,擅长呼吸系统病理学诊断。祝庆孚,男,主任医师、教授,退休返聘,擅长消化系统病理学诊断。陈乐真,女,主任医师、教授,退休返聘,擅长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诊断。李向红,女,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学病理诊断。 于 国,男,主任医师、教授,擅长肝胆胰腺以及恶性间皮瘤病理学诊断。文载律,男,主任医师,擅长泌尿系统病理学诊断。桂秋萍,女,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神经系统肿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学诊断。王殿军,男,副主任医师,擅长骨骼系统病理学诊断。王辅林,男,副主任医师,擅长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诊断。刘爱军,女,副主任医师,擅长女性生殖系统病理学诊断。刘 梅,女,副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病理学诊断。
158 评论

zhuhuals2008

对头痛、失眠等常见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有深切的体会,经验丰富,已写出二本专著,获患者的好评。平时注意收集资料,解答患者的问题,坚持回复人民来信已20余年。又经常在电视、电台和报纸上讲解和阐述常见病,多发病,如抑郁症、神经症、失眠、头痛、帕金森、脑血管病等,这种医学科普知识的普及,深受听众和观众的欢迎。作为博士生导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认知障碍”是博士生主要研究课题之一,通过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肯定的认知障碍,与临床上低氧与睡眠结构紊乱有关,通过胰岛素生长因子和多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认知障碍的脑功能定位在右额叶内侧和顶叶楔状回。这些发现被国外多种杂志刊登或引用。重视医学生的教学,贯彻“少而精”的教学原则,讲课深受医学生好评,2000年在医学生反馈意见中以“全优”评估而荣获医科院优秀教师称号。已发表论文96篇,主编书籍5本,参加编写书籍18本,译著2本。著作有《意识障碍与昏迷的鉴别诊断与处理》、《脑死亡》、《植物状态》、《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溶栓治疗》、《失眠的诊断与治疗》、《综合医院中抑郁障碍》、《头痛》、《失眠100个怎么办》等。1990年《意识障碍的分类与分级》在一氧化碳中毒国家标准中被引用,获卫生部优秀国家标准二等奖。现为《国际内科双语杂志》(中、英文)主编、《中华医学杂志》和《北京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脑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社区医学杂志》、《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等编委。北京科普创作协会会员、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康复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350 评论

厦门小鱼网

这就多了,小二十本呢。但就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最好。

119 评论

辣椒与泡菜~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复旦学报医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东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医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江苏医药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实用医学杂志 山东医药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重庆医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天津医药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1. 中国公共卫生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卫生研究 营养学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中国卫生统计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职业医学 环境与职业医学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中国卫生经济 毒理学杂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中国妇幼保健 中国学校卫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生殖与避孕中草药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针炙 中成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华中医药杂志针刺研究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中医杂志 新中医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天然药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解剖学报 中国免疫学杂志 免疫学杂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生理学报 解剖学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生理科学进展 中华病理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杂志 现代免疫学 病毒学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改名为:国际免疫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改名为: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基础医学与临床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检验医学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1.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糖尿病杂志 (改名为: 中国糖尿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中国循环杂志 高血压杂志(改名为: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临床泌尿外科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实用妇产科杂志 现代妇产科进展中华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临床儿科杂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中华肿瘤杂志 癌症 中国肿瘤临床 肿瘤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肿瘤防治研究中国癌症杂志实用肿瘤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改名为: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 临床皮肤科杂志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改名为: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科研究 眼科新进展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牙体牙髓周病学杂志口腔医学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3 实用放射学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放射学实践介入放射学杂志药学学报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通报 药物分析杂志 中国新药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抗生素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中国药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华西药学杂志

158 评论

相关问答

  • 诊断病理学杂志电话号是多少啊

    中华医学杂志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肖小月半仔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诊断病理学杂志电话号是多少号

    往届核心:2011版的北大核心,不是最新版(2014版)的。《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药房》、《中华医院感染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是最新版的北大中文核心期

    喵小贝贝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诊断病理学杂志电话是多少啊

    往届核心:2011版的北大核心,不是最新版(2014版)的。《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药房》、《中华医院感染学》、《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是最新版的北大中文核心期

    酸奶娃儿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诊断病理学杂志电话是多少号

    临床检验医学核心期刊很多,诸如临床检验杂志、检验医学、 中国实用诊断学等,更多医学核心期刊和相关论文发表,请关注中国期刊论文优秀门户网站——万方论文网。

    为食猫88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诊断病理学杂志电话号是多少

    您好,建议您去相关的专业学术网站或者是论坛上进行相关咨询。

    黎明前的静谧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