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74

小小的飞帆
首页 > 论文问答 > 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在于实践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垫块砖一米三

已采纳
品质管理的七大手法是最早由日本人总结而来,常用的统计管理的七种方法。目前有“旧七大手法”和“新七大手法”之分。而品质管理的八大原则,则是根据1997年9月27日至29日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所通过的《质量管理原则》,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所表述的最为基本通用的一般规律。“旧七大手法”分别是指: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直方图、散布图以及控制图。“新七大手法”分别是指:树图、关连图、亲和图、矩阵图、矢线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八大原则分别是: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扩展资料:品质管理的九大误区:1、最高管理者缺位品质管理最高管理者缺位的情况主要有:没有为品质管理体系维持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且没有给予质量管理人员充分授权,长期忽视品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需要,或视其可有可无。2、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质量部门,就是单纯的质量检验部门,只有质量检验功能,而没有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功能,更加没有质量改进和完善功能。质量部门只负责检验,而不管质量管理体系的其它过程,同时又没有其它部门承担质量管理体系保持的职责,对产品质量全部依赖于检验。3、品质部门角色定位错误现代品质管理的精髓和核心是预防。将质量部门当成“消防员”、“抢险员”,成为纯粹的品质检验部门,而放弃日常的防“火”和消灭隐患,放弃其它关键的品质管理体系过程,是明显有违预防原则的。宁愿为“火警”、“险情”付出高昂代价,而不愿意为日常的防“火”和消灭隐患相对较少的资源,是明显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的,是本末倒置和不明智做法。4、对不良品质现象只治标不治本对不良品质现象只治标不治本,就好比治理环境污染,只清理污染物,而不去堵塞污染的源头,结果是永远忙于“污染-清理-再污染”的无尽循环。5、不注重品质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片面强调员工个人改进而不注重品质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忽视了系统环境对个人意识和能力的影响,没有认识到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凡出现质量问题,只向员工个人追究责任,而不寻找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漏洞和缺陷。6、缺乏以数据说话片面依靠经验和直觉管理是一个较普遍的品质管理弊端,典型的情况有:对于品质情况,仅有一些主观概念和总体性笼统的评价,而没有准确、详尽基础数据说得清楚、说得准。7、满足于现状安于现状,不思改进,认为品质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无需担心品质问题了。在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认证注册后,出现了不思改进的现象,以为认证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体系文件束之高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质量管理水平反而不如认证之前,殊不知ISO9001和TS16949标准只是对应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8、没有树立与供方合作共赢的观念在对供方的品质管理中,没有树立与供方合作共赢的观念,“单赢”、“单边”的错误思维是损害供方品质的主要原因。对供方管理,“以包代管”或“以卡代管”,误认为“包”或“卡”就是管理。没有认识到组织自身与供方之间是“合作共赢”关系,将供方视为下级、下属甚至下手,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只强调组织自身盈利,而忽视供方的合理利益;只强调供方提高质量,而没有为供方提供合理、必要的协助和支持,以帮助其提高质量。9、没有质量设计的理念质量是设计出来的——如果一个产品设计很差,无论如何没法依靠后期的生产和检验测试做出批量的优质产品。因此在产品研发阶段,除产品的功能、性能的设计外,还必须导入设计的可靠性评审和可制造性评审,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品质管理七大手法;百度百科-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171 评论

妖妖小雯雯

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与核心是以顾客需要为中心、以员工责任心为依靠。

227 评论

核桃丫头

贯彻是现代质量管理核心与精髓的。第一章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实施“以顾窖为关注焦点”原则之关键好处通过灵活和快速的对市场机会的反应提高了收入和市场份额实施“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首先,需要调查研究顾客和市场,而对顾客和市场研究得越充分,那么组织就能够更灵活和快速的对市场机会作出反应,并能够更快速地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其次,在充分地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后,组织就需要通过自己的产品去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然后再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由此通过该原则的实施,组织对市场反应更加迅速与灵活,并且通过满足顾客需求,并超越顾客的期望,那最终必然的结果就是组织提高了收入和市场份额。提高了组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增强顾客满意实施“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就要求组织处处以顾客为导向。而顾客导向的精髓就是要站在外面看问题,即主动去了解顾客看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相信的是什么,需要的又是什么。在充分了解顾客需求基础上,把组织目标和顾客需求和期望连接起来,通过系统分析组织的价值流程,从增值角度全面考虑组织的流程,从而达到消耗资源最少而增值相对最多的目的。由此,提高了组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来达成组织的最重要目标,即增强顾客的满意度的目的。从另一个角度讲,任何组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而顾客的欲望是繁多的、无止境的,但组织不是去满足顾客所有的欲望,而是满足顾客真正的需要。顾客只有愿意“承担起利益的欲望”才是需求。由此,通过贯彻顾客导向的策略,才能确保组织的资源投入是效率最高与效益最好的。实施“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原则,提高了组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增强顾客满意。提高了顾客忠诚度,留住回头客顾客的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简单来说,满意度是顾客这次和你合作的感受,而忠诚度是下次想和你合作的程度。顾客忠诚是从顾客满意概念中引出的概念,是指顾客满意后而产生的对某种产品品牌或公司的信赖、维护和希望重复购买的一种心理倾向。向他人推荐也许是忠诚度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因为推荐行为已经超出了顾客的满意程度。

194 评论

小妮子乖乖8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

272 评论

Mary瑶瑶

1、品管七大手法包括控制图、因果分析图、散布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析法、直方图。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因果分析图:因果分析图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散布图:散布图又叫相关图,它是将两个可能相关的变量数据用点画在坐标图上,用来表示一组成对的数据之间是否有相关性。这种成对的数据或许是特性一原因,特性一特性,原因一原因的关系。排列图:排列图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其形式用双直角坐标图,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如件数、金额等),右边纵坐标表示频率(如百分比表示)。分折线表示累积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项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即出现频数多少)从左向右排列。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可多种多样,这种方法虽然较简单,但实用有效。数据分析法:数是将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直方图:直方图又称柱状图,它是表示数据变化情况的一种主要工具。用直方图可以将杂乱无章的资料,解析出规则性,比较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对于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一目了然,便于判断其总体质量分布情况。2、八大原则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领导作用:领导者建立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的根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管理的系统方法:针对制订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一个组织永恒的目标。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和直观的分析基础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组织和供方之间保持互利关系,可增进两个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扩展资料1、品质管理七大手法1)起源新旧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其实,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2)主要内容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2、品质管理八大原则1)背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所表述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可以指导一个组织在长期内通过关注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而改进其总体业绩的目的。它是质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作用指导ISO/TC176编制2000版ISO9000族标准和相关文件;指导组织的管理者建立、实施、改进本组织的QMS;指导广大的审核员、咨询师和企业一线的质量工作者学习、理解和掌握2000版ISO9000标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质管理七大手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质管理八大原则

136 评论

羅潔愛爾

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SPC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205 评论

快乐皇帝

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与核心是以顾客需要为中心、以员工责任心为依靠。

221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