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1

天道酬勤1212
首页 > 论文问答 > 建筑鉴赏论文1500字怎么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夏雨落荷塘

已采纳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 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还有就是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而外国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 还有就是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而中国的建筑则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另外这里有一篇比较系统的, 或许更清晰一些。 不过大体说起来也就是这么几点,下面的要概括一些。 陈安国:中外城市建筑文化对比 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经发展成熟的建筑体系中,包括属于东方建筑的印度建筑在内,基本上,都是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营造的,属于砖石结构系统。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输水道,中世纪欧洲的教堂……无一不是用石材筑成,无一不是这部“石头史书”中留下的历史见证。唯有我国古典建筑(包括邻近的日本、朝鲜等地区)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因而被誉为“木头的史书”。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差别。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精神。 建筑价值的不同,显现中西方审美观念的异殊。从建筑的价值来看,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我们对于古代建筑,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筑的认识,多从文献资料上得到信息。历代帝王陵寝和民居皆按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经营。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以趋吉避凶,招财纳福,在借山水之势力,聚落建筑座靠大山,面对平川。这种“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整一”和“秩序”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一切科学和艺术,它们的道路都被这种理念确定了命运。翻开西方的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雅典帕提隆神庙的外形“控制线”为两个正方形;从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3米的圆球;米兰大教堂的“控制线”是一个正三角形,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甚至于象园林绿化、花草树木之类的自然物,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也都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它以其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国园林那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的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书》中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这一经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观点,被后人奉为圭臬,世代相传。17世纪初建筑师亨利·伍登提出优秀建筑物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坚固、实用和欢愉。”西方人把“坚固”和“实用”作为评价优秀建筑物的第一和第二原则。因而当中国古老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毁坏或“烟消云散”的时候,西方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的建筑依然完好地保存着,用实物体形象演绎着自己的文化。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比较可见出中西方在观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上的不同。
181 评论

yangyang2336903

你写3个方面就OK,第一钢材的发展,第二钢材的使用现状第三钢材在建筑上的作用性能,优点。相信你学过建筑材料的吧,应该知道其基本常识那么写就应该不难,论文从这3个方面去写,个写3个大段,要是写的详细1500字绝对不够。你实在不知道可以按照我告诉的提纲百度一下吧,然后你自己组合一下,根据你的需要提取有用的写出来就是你自己的论文了。你让我现在给你编写1500字的论文也不现实吧。呵呵,这些东西都是靠自己编,胆子大,什么都能编写成功。你应该是学生吧,蒙混老师更好。如果你真的要去了解,建议你多看看这方面的书籍,在网上找的东西毕竟不是自己的

148 评论

橘子汽水2046

自由女神像鉴赏 有人说建筑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艺术水平。的确,一个国家一个民 族的建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的人文特征,甚至是经济等综合 国力。提起美国往往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自由女神像了,它是美 国的象征是世界著名雕像之一。自由女神像的作者是法国雕塑家弗雷 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1865 年,他在别人的提议下,决定 塑造一座象征自由的塑像,作为法国政府送给美国政府庆祝美国独立 100 周年的礼物。至 1886 年完成,落成于美国纽约,美国总统亲自 参加揭幕典礼并发表讲话。巴托尔迪因他创作了这件纪念碑当选为纽 约市荣誉市民。1984 年,自由女神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自由女神像,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为 “自由照耀世界之神”,位于美国纽约哈德孙河口的“自由岛”上。 自由女神像高5 米,连同它的基座有93 米高。女神像是用4 厘 米厚的铜板一部分一部分铸成的。基座底部是一个博物馆,参观的人 可以进到铜像里面直到女神头部顶端,那儿可以容纳 30 多人,能通 过玻璃窗俯视纽约的全景 ,耸立于水天之间,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 自由的崇高理想。 女神双唇紧闭,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古代长袍,右手 高擎长达12 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 上面刻着《宣言》发表的日期“4”字样。脚上残留着被挣断 了的锁链,象征暴政统治已被推翻。花岗岩构筑的神像基座上,镌刻 着美国女诗人埃玛·拉扎露丝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新巨像》:“把这 些无家可归,流离颠沛的人交给我,我在这金色的大门口高举着明 灯。 ” 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30万只铆钉 装配固定在支架上,总重量达225吨。为了使矗立于海边的女神能安 稳站立,经受得住强劲的海风,特别设计了铜像的内部钢铁支架。设 计师是建筑师约维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的法 国工程师埃菲尔 ”。举世闻名的自由女神像,高高地耸立于纽约港口 的自由岛上,象征着美国人民争取自由的崇高理想,也象征着美国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虽然说世界上很多人不喜欢美国,但不得不说这个美国的象征是世界著名雕像之一。这尊铜像的选型,是按照希腊神话中女神的美丽形象建造的。女神头上戴着额箍,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拿着《独立宣言》面容端庄而慈祥。女神像高5米,连同它的基座有93米高。女神像是用4厘米厚的铜板一部分一部分铸成的。基座底部是一个博物馆,参观的人可以进到铜像里面直到女神头部顶端,那儿可以容纳30多人,能通过玻璃窗俯视纽约的全景。《自由女神像》,铜质雕像,基座高47米,像高46米,总高93米,重229吨,法国雕塑家奥古斯梯·巴陶第( Auguste Bartholdi,1834--1904)设计,落成于1886年,座落在美国纽约港港口金门旁的自由岛上。自由女神像源自于法国政治。1865年,拿破仑三世即位后,法国一批资产阶级学者希望能够结束君主制,建立起新的法兰西共和国。因此,出于对大西洋彼岸的共和国的赞许,也为了增进法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相互间的感情,他们筹资并委托著名雕塑家巴陶第设计了这座雕像,作为庆祝美国建国 100周年的礼物。巴陶第与雕塑大师罗丹同时代,在创作中非常严格地遵循古典的学院派创作法则,以创作巨大体量的雕塑见长。对于自由女神像的设计,他投入了极大的热忱。这一作品深受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领导着人民》的影响,而女神的脸则反映了作者母亲严峻的面庞和神态。女神像腰宽6米,嘴宽91厘米,高擎火炬的右臂长8米,仅一个食指就有 4米长。女神像头上戴着巍峨的桂冠,身着希腊式曳地长裙,脚上有象征推翻暴政的断铁镣,左手抱着一本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镌美国独立日“4”,右手高举表示光明和希望的火炬,头冠上的七道射线象征自由遍及七大洲,庄严肃穆的表情中蕴含着广博的人类之爱。女神像体内的螺旋形阶梯使游客能登上它的头部,这相当于攀登一幢12层高的楼房(由于过高,后来从基座开始安装了电梯方便游人上下)。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远洋运输的方便,巴陶第的合作者,法国著名工程师和建筑师、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Gustave Eiffle,1832-1923)制作了一个由中心支架支撑的精巧的铁框架,把仅 4毫米厚的塑像外层按照化整为零、分块铸造安装的方法附着在架上。自由女神像在法国建造完成,并于 1886年7月4日美国100周年国庆日时作为法国人民的礼物正式交给了美国大使。随后,女神像被拆散装箱,用船运往纽约,再重新组装在自由岛内,由美国政府出资并委托美国建筑师理查德·莫里斯·亨特设计的巨大基座上。1886年10月28日,纽约港内轮船汽笛长鸣,烟花绽放,在21响礼炮中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亲自宣布自由女神像正式在美国落成。一百多年来,每当船只和飞机进出或经过纽约港时,首先目睹的就是这座雄伟壮观的雕像。如今,自由女神像已经成为了纽约乃至整个美国的象征。在它落成 100周年时,美国政府专门为它举办了盛大的庆典。

333 评论

香喷喷的耗子

篇写一篇不少于5500字的文章,借方方面面那那明明描写建筑方面的一些取得的成绩,还有中国在建筑方面的一些规划。而你在这些方面的认识就可以了

98 评论

相关问答

  • 建筑鉴赏论文1500字怎么写

    篇写一篇不少于5500字的文章,借方方面面那那明明描写建筑方面的一些取得的成绩,还有中国在建筑方面的一些规划。而你在这些方面的认识就可以了

    luanqiqi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建筑鉴赏论文1500字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

    dream959595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建筑鉴赏论文1500字开头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barroco)。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

    木鱼199210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建筑艺术鉴赏论文1500字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

    小宝cute 1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建筑鉴赏论文3000字怎么写

    没思路的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资料呗,看看(土木工程)之类的建筑论文,看看别人的架构,总结一下,自己再多多想想。

    茉莉芬芳2008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