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4

chenjialu1988
首页 > 论文问答 > 《美术史论丛刊》是什么刊物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会吸烟的肺

已采纳
《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与现代转换》,《光明日报》24The agricultural trait of Chinese aesthetics and its manifestation in landscape, Ritsumeikan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3《中国美学史应该从何处写起》,《文艺争鸣》2013年1月号。《西周礼仪美学的物体系》,《文艺研究》2013年第1期。《中国春秋时期的建筑艺术与建筑批评》,《哲学家》2012年12月。《中国远古美学研究的若干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古今之争:春秋乐论的核心问题》,《求是学刊》2012年第6期。《美的历程与真味——刘成纪教授访谈》,《美与时代》2012年第8期。《殷商刻辞与中国艺术观念的本源》,《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一种建设性的城市美学》,《河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西周用乐状况及相关美学问题》,《求是学刊》2011年第5期。Re-consideration as to the beauty of nature in modern aesthetics,Journal of Asian Arts & Aesthetics, V 4,2011《城市作为艺术与城市公共艺术》,《中国艺术报》2011年4月11日。《美的悖论与公共艺术的审美质量》,《中国艺术报》2011年4月18日。《道性之“真”与形式之“真”——刘成纪教授谈中西绘画》,《美与时代》2011年第1期。《生态美学的理论危机与再造路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世界美学视野下的中国美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23日第1版。《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中美及美学的位置》,《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文化遗产之争与中国史学的观念变革》,《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9期。《重构美的形而上学》,《中州学刊》2010年第4期。《中国美学与农耕文明》,《郑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自然的人化”与新中国自然美理论的逻辑进展》,《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道禅语言观及中国诗性精神之诞生》,《求是学刊》2009年第6期。《多元一体的美学》,《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物、光、风》,《求是学刊》2008年第5期。《美育哲学基础的重建》,《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中原文化研究及其重要意义》,《光明日报》2008年2月5日。《刘成纪访谈》,《中国画研究》2008年第2期。《汉代哲学的身体整体观及对美学的影响》,《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重建中国文化的历史论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关于中原文化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身体及其映象》,《文艺研究》2007年第4期《汉代哲学的天人同构论及其美学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真理符合论与虚无的发现》,《江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重谈中国美学意境之诞生》,《求是学刊》2006年第5期。《什么是审美体验》,《中州学刊》2006年第5期。《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光明日报》2005年2月8日。《以中原的眼睛看江南》,《中国文化报》2005年1月27日。《生态美学与自然美理论的重构》,《东方丛刊》2005年第2期。《匮乏时代,美学何为》,《社会科学评论》2005年第4期。《自然美:一个经典范畴的当代价值》,《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美学:要思想还是要知识》,《文艺报》2004年11月25日。《诗性地理与庄子的哲学发现》,《江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非主流与美学的第三条道路》,《东方丛刊》2003年第4期。《维柯与中国文化诗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近年来庄子美学研究述评》,《中国美学年鉴》2003年10月。《怎样理解西方美学中的理性》,《泰安学报》2003年第2期。《非主流与美学的第三条道路》,《东方丛刊》2003年第4期。《为什么是物象美学》,《美与时代》2003年第8期。《生态学视野中的中国当代美学》,《郑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从实践、生命到生态--新时期中国美学的理论进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第3期。《美学漫谈》,《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生命美学的超越之路》,《学术月刊》2000年第11期。《自由主义与20世纪中国美学进程》《求是学刊》2000年第1期。《时代潮流与美学使命》,《新华文摘》2000年11期。《90年代感觉主义文化备忘》,《民族艺术》2000年4期。《瓷音舞影,为美而存》,《东方艺术》2000年第4期。《丘山之性,林泉之心》,《东方艺术》2000年第6期。《文化的性幻相》,《书摘》2000年第2期。《中央之地为浑沌》《江汉论坛》1999年第3期。《走向散步美学》《人文杂志》1999年第6期。《芬兰美学家索妮娅·塞尔俄玛》,《美与时代》1999年第12期。《向美还归:散步美学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贡献》,《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失美的美学与当代美育的困境》,《文艺美学研究》第三辑。《宋陈文化与宋陈之学》《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5期。《前卫的根据》,《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重新认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90年代审美文化的四种倾向》《美术观察》1997年第10期。《心的发现与音乐心理学的重构》,《美学与文艺学研究》1997年12月。《生命之流与审美之变》,《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新时期美学发展的三大误区》,《东方艺术》1997年第4期。《论庄子美学的物象系统》,《中州学刊》1996年第6期。《随缘韧游于都市丛林》,《东方艺术》1995年第6期。《月亮与中国文化》,《东方艺术》1995年第1期。《艺术家的美学》《美术史论》1995年第1期。《庄子审美乌托邦述义》,《云梦学刊》1995年第1期。《庄子畸人四论》,《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心音同形理论与音乐格式塔重建》《文艺研究》1994年第3期。《20世纪西方荒原精神流变观》,《郑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蝴蝶与中国文化》,《东方艺术》1994年第3期。《卢照邻的病变与文变》《文学遗产》1994年第5期。《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文艺》《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第2期。《从结体变迁看中国书法的哲学隐匿功能》,《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西方现代诗寓言三则》,《开封师专学报》1992年第2期。《一次震撼灵腑的审美体验》,《美与时代》1992年第8期。《冲突与新的综合》《中国图书评论》1992年第3期。《庄子审美遗忘说试论》,《郑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拯救与梦想--水浒传理想主题的文化阐释》,《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美丑冲突与现代人的心灵震荡》,《黄淮学刊》1989年第1期。《从峰巅到深渊》,《学术百家》1989年第1期。《论现代人对现代艺术的承受力》,《文艺百家报》1987年8月。
222 评论

黑玫瑰1111

从周边看中国从周边看中国是指通过中国周边各个文化区域留存的各种文字的资料,反过来观察和研究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主要方向有:● 针对域外(尤其是日本、朝鲜、蒙古、越南等周边地区)保存的、域外所撰写的有关中国历史、 文化、思想、宗教的资料(尤其是汉文文献)进行的研究 。● 西方文献中有关中国的想象、传闻、知识及其变迁。 交错的文化史对于中国与周边诸国文化交涉的典籍、事件、人物进行实证的研究,并提出各自文化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主要方向有:● 日本德川时代、朝鲜李朝时代和中国清代的文化交流的实证研究。● 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近世亚洲诸国之间的传播和影响。● 作为文化交流空间的“西域”。 国际中国学这是希望在对方的语境中,理解国外中国学的立场和内容,从而理解国外中国研究与中国自身研究的差异。主要方向有:● 欧美日韩有关古代中国历史、语言、宗教和文化某一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介绍与评论。● 对国际中国学界各种新著作的批评和介绍 。中国印象研究中国印象:图像资料、文字资料的研究,主要方向有:● 欧洲16-20世纪绘画中的“中国”。● 日本、朝鲜、越南绘画中的“中国”。● 近世亚洲及各国地图的观念史研究。综合研究宗教、思想与艺术史的综合研究,主要的方向有:●佛教与天主教艺术在诸国呈现的不同形态及其历史背景。●宗教仪式与艺术图像的综合研究。●宗教史、思想史与艺术史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以及什么是它们共同的理论和方法。●古代儒家、佛教、道教经典与思想的图像诠释史文化遗产包括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整理、辑佚、校勘、注释、考订与阐释,以及相关的研究。古籍新解提倡用新资料、新角度和新思路,对古代中国社会、文学、历史、宗教、哲学、经学各个领域进行重新审视和重新评价。中国转型研究主要考察古代中国社会、文学、历史、宗教、哲学各方面,经由什么途径转化为现代,并考察这一过程在中国的意义和后果。 库藏目录《敦煌经部文献合集》新进境外期刊(八)有关西域、佛教论著及文集新购进日文图书新到境外期刊(七)新到境外期刊(六)新到境外期刊(九)新到期刊(五)日本神户大学《未名》新进境外期刊(十八)新到期刊(四)新到期刊(二)《剑桥中国史》《胡适全集》《中国关系论说资料》日本论说资料保存会出版《燕行录全集》新进中文图书(2010-01)新到境外期刊(十)新进境外期刊(十七)新进境外期刊(十六)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赠书新进境外期刊(十五)新到期刊(三)新进境外期刊(十四)新进境外期刊(十三)日文期刊《史学杂志》等新到境外期刊(十二)新到境外期刊(十一)《中研院史语所集刊论文类编》新进外文图书(二)期刊《中国人类学评论》《韩国文集丛刊(续)》辛岛静志教授、马西尼教授赠书《清经解、清经解续编》开放及阅览规则新到期刊(一)新进图书(一)《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全元文》《韩国文集丛刊》《全宋文》《民国丛书》《大正新修大藏经》京都大学《人文知の新たな总合に向けて》《续藏经》《袁枚全集》《钱钟书手稿集(容安馆札记)》《肇域志》《宋诗纪事补订》《不列颠百科全书》《台大文史丛刊》西文书籍日文书籍期刊

245 评论

sy四叶草

有油画《战宏图》、国画《徽山图》、《墨雨布丘壑点点故乡情》、《恨不题诗满山谷》、《渐江观鱼图》、《黄山图》、《雨君洞》、《雨后》等。八十年代初从事民间美术和美术史论研究,曾在《美术》、《美术史论》、《中国工艺美术》、《朵云》、《文物》、《东南文化》和台湾《汉声》等全国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并为大型徽州系列丛刊《徽州木雕艺术》写导论,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著有《新安画派史论》、《徽派版画艺术》、《海阳漫话》第三辑、第四辑、《环翠堂园景图》、《明詹景凤千字文》、《中华民俗艺术精粹-徽州砖雕》、《中华民族艺术精粹-徽州木雕》、《中华民族艺术精粹-徽州石雕》等。国画《徽山图》获安徽省文化厅一等奖,论文《论徽民间美术》获中央文化部全国群文学会94·徐州全国民间美术研讨会优秀奖。专著有《新安画派史论》获安徽美术家协会理论二等奖。两次获黄山市委市政府文艺创作特别奖和优秀奖。词条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238 评论

8888一美食家

肯定是学设计类的专业有前途些撒,有了一技之长在手,将来你不论是找工作还是自己创业都有很大的优势的~~~

102 评论

相关问答

  • 《美术史论丛刊》是什么刊物

    肯定是学设计类的专业有前途些撒,有了一技之长在手,将来你不论是找工作还是自己创业都有很大的优势的~~~

    冰心草堂123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珠江论丛是什么刊物

    彭玉平,江苏溧阳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1

    a长了一半的草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东方丛刊是什么刊物

    曾在《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人文杂志》《东方丛刊》等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有十数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中

    壹只头俩只脑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中国美术是什么刊物

    <美术>是最新版的北大核心期刊,一般各大高校图书馆都会有订阅,或者你到你当地邮局订阅;《画廊》直接到邮局订阅或者电话杂志社订阅。资料来源:学术资讯网希望我们的回

    明天努力找吃喝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美术教育刊物是什么

    有一个叫西部艺术教育的,从大角度来讲的,也有细节的,适合,不过好像是内部资料,你需要的话,我帮你问问

    孙家员外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