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3

shirleyxtt00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中国钱币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471468543

已采纳
[摘要] 强势经济会造就强势货币,中国经济20多年的超高速增长,使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和对外支付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出口和外汇储备均为世界前列。货币权力的大小与其所在国或地区GDP在全球的地位高度正相关,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人民币的“低调”无法隐藏人民币正在成为新兴国际货币的事实。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当前人民币周边流通的现状、衡量了人民币和当今世界两大货币—美元、欧元的国际化程度,指出人民币虽然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但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接着本文结合实际分析指出,“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最后本文在“人民币区域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人民币区域化 建议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实力大增,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成为一个谁都不能小视的新兴发展中大国。然而,要做为世界强国,中国虽然在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缺少非常重要的一项。无论是从历史还是在理论上,强国之所以“强”,不仅表现在军事强、经济强、政治强、外交强、文化强,而且更重要的表现是这个国家的金融能力也要强,具体地说,就是必须要让这个国家的货币变成国际性的货币,那么中国到目前为止,这一项做的还远远不够。 “强币”既是一个“强国”强大政治经济实力的表现,同时也反过来巩固了该原本的“强国”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给其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好处。以美国为例,1944年7月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在国际上的霸主地位。不仅美元在境外流通为美国带来了可观的铸币税,而且美国还凭借美元的国际中心货币地位,大肆向外国借钱,而其它国家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美国政府到时候只要开动印钞机就可以大量逃避其欠下的公私债务。在这种“中心—附属”关系中,拥有强势货币的一方几乎不承担风险而获得收益,拥有绝对的优势;而处于弱势的一方要么承担着汇率波动的冲击,要么付出极大的经济资源去维持汇率稳定。因此,只要货币弱势,不管实行浮动汇率,还是固定汇率,除非自身经济结构极其健全,否则难逃危机频发的宿命,如拉美多次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最初都是由货币危机所引起的。历史证明:“强国”必有“强币”。 一、货币国际化的含义及其前提条件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目前,对货币国际化的定义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说法,学术界对此各执一词,但笔者认为,对“国际货币”的理解是个关键,从货币的职能和货币购买力的表面看,国际货币是世界市场上被普遍接受并被广泛使用的特殊商品,是承担国际结算中的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等全部或部分货币职能的货币,这里强调“全部或部分货币职能”,这是因为有些国际货币只承担货币的部分职能;从货币投资力的层面看,国际货币不仅是能够在一国范围内进行投资的货币,而且是能够在国际区域乃至全球范围内进行各种投资的货币。 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判断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2)国际货币发行国无论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对内要高度的统一; (3)国际货币发行国要使该国货币本身能够自由兑换,以使该国货币在国际间能够广泛的自由流通; (4)严守货币纪律,不能够乱发钞票(这是永久成为国际货币的最重要的条件)。 二、世界主要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条件比较 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居于特殊的核心国际货币地位,在许多环节,美元替代黄金而行使国际本位货币的职能;但美元毕竟仅是一种代表着国家主权的信用货币,这给现行体系带来了诸多缺陷。现行体系的内在缺陷主要表现在,由于多种原因使得美元与黄金相比并不能胜任国际价值标准的角色,而且,美国的行为难以受到有效的约束;这使得现行的国际流动性提供机制总体上表现出“美元总是过多”的基本特征。在这些缺陷的共同作用下,主要汇率大幅波动、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许多外围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上常常面临着诸多困境。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证明:美国没有好好地把遵从“严守货币纪律,不能乱发钞票”这一条件,结果自毁长城美元贬值,从而导致国际上要求重建国际货币新秩序的呼声不断。 随着欧元区的诞生和良好运转,以及美洲和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世界经济的区域化趋势势不可挡。从欧元本身来看,它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它不是由一个中央政府支持的货币,而是由多个国家通过协议(《马约》)确定的货币,它的政治基础先天性不足;其次,欧元区或欧盟还没有形成政治一体化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包括政治安排以及制定各种经济政策的法律和法规。未来的欧元能否最终成为欧盟的统一货币,能否长期维持第二大国际货币的地位,一方面要看欧盟内部政治、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发展和实力;另一方面要看欧盟外部其他国家和经济区的经济发展和货币发展。 始于2007年2月的次贷危机将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较大负面的影响,“弱势美元”目前更符合美国基本面的改善,这也是美国政府理性和无奈的选择。美元的持续贬值带来美元国际地位的逐渐丧失,同时也为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提供了战略机遇。然而,人民币要成为国际中心货币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不仅要解决自由兑换的问题,还要设法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支付结算货币,因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国际化战略中的人民币“区域化” 近年来,人民币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人民币逐渐作为对外贸易的交易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调查表明,在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朝鲜、蒙古、俄罗斯、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已被普遍接受;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孟加拉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与人民币有关的部分业务开始陆续出现;尤其是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已经成为硬通货,其中柬埔寨把人民币作为国家的储备货币,广西中越边境出口贸易约有90%以上以人民币结算。 2009年2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马来西亚国民银行签署了规模为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笔者注意到,这是继与韩国香港地区之后短短两个月之内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度出手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而不久前,中国还与俄罗斯等周边八国签署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对此,笔者认为,由于在此前国际贸易当中是惯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结算的,但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元波动剧烈,而这会造成其他国家之间的汇兑损失,而如果使用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来结算,将会大大降低结算风险。与此同时,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震荡也对人民币在区域货币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带来更多的机会。 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应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 (1)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直接投资 要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鼓励中国企业在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中主要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以便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人民币能够作为投资货币是提供人民币流动性的重要渠道。这需要中国调整目前境外投资的审批程序,鼓励企业用人民币进行直接投资。 (2)人民币可用于外援与借贷 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大增,中国可以有很多的机会对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以人民币为主要货币种类的对外援助与借贷,这对扩大人民币的流通范围和领域、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有很大的帮助。 (3)可以适当增发以人民币标价的政府债券 由于受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元波动剧烈,全球各大央行机构势必减持美元储备,此时市场投资者比较青睐于更具信用担保的政府债券为理想的投资选择。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和银行可以借用四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需要大量长期资金为由,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人民币国家债券。从而切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奠定基础 到1995年6月为止,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发达国际均已实现了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尽管中国目前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条件还不具备,但我国政府正逐步放松资本管制、逐步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这对早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十分必要的。针对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在资金流入方面,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即FDI),可逐渐实行外国直接投资的汇兑自由,并可逐步适当放宽外国直接投资者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规模,加大证券资本的流入;在资本流出方面,可逐步放松境内居民以及金融机构对海外投资的限制。 要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将会不利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的扩大。所以,在该阶段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相当重要。需要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不动,而是在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基础上,避免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 逐渐加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 人民币在境外的借贷,相当于欧洲货币业务,即人民币的离岸业务。因此,境外也发生了人民币的存款创造机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上,与香港的金融合作非常重要。同时,中国与亚洲的金融合作也进入到更高的阶段,各方合作的目标和内容越来越明朗。通过人民币的离岸金融市场业务带动人民币区域化进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人民币成为国际通货、融入全球的最现实的选择。 尽快构建人民币回流机制,增强境外持有者对持有人民币的信心 如果人民币不能通过正常渠道回流到中国,那么流出的人民币很有可能大部分是通过非法渠道回流内地,造成地下钱庄和货币走私活跃,这不仅极大的威胁了中国的金融安全,而且中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也难以将人民币作为主要的区域储备货币。为此,中国政府除了扩大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以外,还可以考虑向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承诺他们不仅可以用人民币购买中国的商品、政府债券,也可以用人民币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现代金融体系,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人民币的国际化,必然要求金融服务的国际化。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包括发展短期国债市场、长期资本市场、期货市场等等。从近期来看,最紧迫、最重要的是要发展我国的短期国债市场。中央银行可以凭借国债市场迅速有效地调控货币流通量和影响物价水平,而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和稳定的经济增长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币国际化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11 评论

菲歐娜小盆友

钱币文化内涵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容广阔,近年来,茶文化、酒文化等成为我们关注的热门,而有一个领域人们似乎还没有很好地挖掘,给予重视,这个领域恰恰是同我们金融工作者联系密切的,那就是中国的钱币文化。  以往,说到钱币文化,人们马上就想到钱币上的文字。中国古代正式流通的钱币上面,大部分没有图像,但钱币上的文字却是多种多样的。最令人捉摸不透的是先秦布币、刀币、圜币、贝币(即蚁鼻钱)上面的古文字。这些古币上的古文字有多有少,有大有小,字形因受地域影响,也颇不相同。自宋元以来,有许多学者想解读它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直至今日,对不少古文字的解读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古代的钱币上最引人注意的是钱文,但并不是说除了钱文就没有其他图饰了,就拿方孔钱来说,钱面特别是钱背上往往也有图饰或其他纹迹。人们较为熟悉的是开元通宝钱背面的所谓“杨贵妃指甲痕”(这当然只是一种传说,并无史实根据,但月牙形的纹迹却确实是存在于钱上的)。古钱上还有其他的图形或纹迹,较常见的是所谓日、月、星、云、鸟,偶尔还可见到像虎头那样令人不解的图形。这些图饰或纹迹的背后,也有一种文化。古代铜币上虽然图饰较少,古代纸币上却是不乏图画的,据记载,宋代的交子、钱引、会子等都有图,这些图还各有名目,如“吴隐之酌贪泉赋诗”等,显然也同文化相关。至于近代纸币图案、电子货币磁卡图案就更具文化内涵了。  古代钱币钱文、钱图有文化内涵,钱体本身也有文化内涵,古人就已指出方孔钱的外圆内方与当时人的“天圆地方”观念密切相关。  说到文化,人们首先会想到诗歌、散文、戏剧等,以钱为描写对象、与钱币相联系的文艺作品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历代咏钱诗有不少首,其中较有名的是唐李峤、清袁枚的《咏钱》各二首,想象丰富、句句用典,艺术性相当不错。又有一些诗歌是抒发对官方货币政策的看法的。如唐白居易《赠友五之三》批评了官方不顾实际情况向农民征收现钱税的错误法令。他在诗中咏道:“私家无钱炉,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宋陈造《钱弊》抨击了当局人为地划分铁钱区的作法。还有钱币收藏家们的诗作和描述集币活动的诗作,如清末叶德辉的《古泉百咏》、宋梅尧臣写朋友刘分文集币情趣的诗作等。赋和韵文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其中最应称道的关于钱的韵文是东晋鲁褒的《钱神论》,这篇嘲笑金钱崇拜的韵文,挥挥洒洒,把崇拜金钱者的心态刻划得淋漓尽致。以钱为主题的还有宋洪咨夔《大冶赋》和佚名《钱赋》。与钱币联系的散文中突出的有唐张说《钱本草》和元陶宗仪《辍耕录》中收录的《乌宝传》。专门描写钱币的戏剧固然是不会有的,但与钱币关系密切的戏剧却有一定数量。早在宋代,就有嘲笑张俊“钱眼里坐”的杂剧,有讽刺官方发行当十钱的杂剧。元代有乔梦符的杂剧《金钱记》,剧情是述以钱作信物的一对情人的悲欢离合的。此外,还有号称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之一的元人郑延玉的《看钱奴》,有清人李玉的《太平钱》和叶承宗的《孔方兄》。有些戏剧从整体上看,与钱币关系并不大,但其中有些段落的戏词,却是讲钱币的,有些写得很有文采。与杂剧联系密切的还有散曲,近年报刊上曾发表介绍清佚名《南中吕·驻云飞·邓通叹钱》的文章,它确是我国钱币文化的珍品。  讲中国钱币文化,不能不讲有关钱币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它们也是中国钱币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这里要特别讲到关于青蚨的传说。青蚨本是一种昆虫的名字,但古人却赋予了它神奇:将青蚨母亲和青蚨子女的血分别涂在钱上,人花涂有母亲血的钱后,这些钱不久就会自己回归与涂有子女血的钱团聚,反之也是一样,这样,人的钱就可以永远花不完。老字号名店“瑞蚨祥”的名称就与此相联。此外,还有关于“上清童子”、佛教金钱比丘的传说,也是颇脍炙人口的。有关钱币的历史故事,自然首推关于邓通的故事。汉文帝宠爱邓通,有人给邓通相面,说邓通将来会穷饿而死,汉文帝就把铸币权赏赐给邓通,他满以为这样邓通的钱就一辈子花不完了。但汉文帝一死,政治形势变化,邓通最终还是穷饿而死了。这一曲折的故事被后代文人发挥延展,写入很多的文艺作品中。  在中国钱币文化宝库中,还有与之联系的寓言(如《见金不见人》嘲笑了只顾金钱而忘记一切的人)、典故(如九府、鹅眼、贪泉)、话本(如《宋人话本七种·志诚张主管》)、格言谚语等。  在中国钱币文化中,除了以语言文字表现的以外,还有另外的一些形式。其中最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是风俗文化中与钱币联系的部分。如在生育风俗中,我们可以看到“洗儿钱”。唐天宝年间,杨贵妃演出了一场为干儿子安禄山“洗儿”的丑剧,就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在婚嫁风俗中,有“撒账钱”。在节庆风俗中,有所谓的“金钱会”,即由帝王或权贵抛撒钱币助兴等。风俗文化以外,还有与钱币联系的绘画(如财神像)、雕塑(如金钱豹)、剪纸(如吊钱、刘海撒钱)、魔术(如烧钱、钱匣变钱)等。  还有一些文化是与钱币联系密切的,那就是凝聚在钱柜、扑满、钱罐、钱包等与钱相关的用品上的文化,除了它们外观上蕴含的文化艺术外,还有与它们联系的文艺,如古人的“扑满诗”等等。  中国钱币文化,还应当包含下述的文化,那就是非流通的类钱、钱形物文化。自古以来,钱币收藏者和钱币学家都是把它们二者“一视同仁”的。这里讲的类钱、钱形物主要包括压胜钱、祈祝钱、供养钱、冥钱(特指流通币以外者)、占卜钱与游戏钱等。中国古代的流通钱币,特别是方孔钱,图案较少,但类钱、钱形物上,却是以图案见长的。压胜钱上既寄予了较多的宗教内容,于是压胜钱上就有神魔、刀剑等图形,它们要表现某种宗教思想。祈祝钱要表达人的美好祝愿,在祝贺婚姻的类钱上,就有龙和凤的图形,有龙凤呈祥的精美文字。说到占卜钱,人们往往认为它似乎只同封建迷信联系,其实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古代有关汉代严子陵的钱卜故事、宋代狄青钱卜的故事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大将狄青机智地通过钱卜,使部下增加了战胜敌人的信心,这在历史上是一直传为美谈的。说到游戏钱,人们就会联想到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据说她对打马格棋作过专门研究,写过书,而“打马格钱”与她有密切联系。另有“选仙钱”,宋人王王圭在《宫词》中就写过宫中的人玩这种游戏,咏及“尽日闲窗赌选仙,小娃争觅到盆钱”。现在我们看到的选仙钱正面是“仙人”像(如诗仙、醉仙等),背面则是一首诗,这种钱于是又被称为“诗钱”。这里我们还应讲到,有些事物即非铜铸,也无钱文,只是某些方面与钱有些相似,与这些事物联系的文化也应归入广义的钱币文化。如花草中有一种金钱花,唐朝诗人写过多首《金钱花诗》。人们称圆形苔藓斑点为苔钱,唐宋间有好几位诗人写了《苔钱诗》,《金钱花诗》、《苔钱诗》内容多涉及真正的钱币,也是一种钱币文化。  中国钱币文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底蕴深厚,是奥妙无穷很值得很好挖掘的宝库,应当予以重视和很好利用。

92 评论

水郡都城

古钱的面、背、幕、穿、廓、肉古钱的正面称为面,一般铸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钱文。面有竖线称竖文,横线称横文。钱的背面简称背,背有文字称背文,如果既没有文字又没有纹饰的,就叫光背,一般钱背称幕。钱的方孔或者圆孔叫做穿,也可叫做好、函。穿孔大的叫做广穿,小的称为狭穿,又有花穿。穿外的钱体叫做肉。肉的外缘叫做边,或者叫做廓;内缘形成边框的叫做内廓,或称做好廓、函廓;内廓细的叫细廓,非常细的就叫做瘦廓。汉代以前圆钱背无内外廓,我们称它平背,从汉武帝铸五铢钱开始,钱币就有了内外廓。外廓双重叫做重轮或重廓;内廓双重就叫做重孔或重穿。内廓比外廓低些,我们就成为阴廓。 古钱的钱文与形制钱文即铸在钱面上的文字。钱文自上、右、下、左而读的,叫做回读或旋读,钱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来读,叫直读或顺读。钱文的书体有篆、隶、真、草、行、瘦金和宋体等,即使是同一字体,手法也是变化多端的。形制即是古钱的铸造工艺、币材、造型结构。各个时代的钱币,都有其特征,出于需要也要规定出同前朝钱币的差异。比如方孔圆钱有的有廓,有的就没有廓;有的穿孔大,有的穿孔小;钱文有的直读,有的旋读。因而各个时代的钱币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鉴定古钱真伪时这种方法也是很科学的。象齐的刀布为了使钱文不易磨损,就把币的轮廓铸得较高,背中间有一高点,如果没有这些特征,那么就应判断是伪品。即使是同一币制的刀币,由于时间的先后关系也有变化。这就需要钱币爱好者熟记常在钱文中出现的字及时代特征,以免上伪币之当。 雕母和铁母雕母又叫祖钱。用铜块或锡、铅块直接雕刻成钱模,铸钱时用祖钱做模,翻铸母钱。这些母钱颁发到各地,各地则用母钱制范铸币。祖钱的雕制是很精良的,目前所见雕母都是金黄色的铜质,是质地优良的铜材。铜雕母的钱文很精美,字口深峻。雕母钱不见刀痕迹象,比同版流通的钱稍大些、厚重些。雕母钱被制成钱模后取走,工匠用融化了的铜液浇铸在钱模上,待铸币冷却后开模,取出铸币加工打磨光洁即成。 宋、元、明、清时期,冶金技术和采矿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铸币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黄铜铸币盛行起来。黄铜是铜锌合金。以前鉴定钱币含铜量的多少,就将币掷于地上,听声断其成色,成色高的铜币,掷于地上有金声。除黄铜外,还有白铜钱,这是铜锡合金中锡的比例大的缘故,也有一种白铜钱是镍铜。 雕母钱体积比母钱和流通钱大,母钱又比流通钱稍大,铜质也较好。只是因为母钱是由祖钱翻砂铸成的,所以钱的外缘轮廓、字口都没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逊些。母钱除了铜质的外,也还有铁质的。铁材料翻砂制的铁母钱比同级的铜钱要大些、厚重些。古钱币爱好者应当把铁母和铁范铜钱区别开来,铁母钱是为铸造铁钱翻砂制成的母钱,再由母钱铸成流通钱,它和铜币实际上只是铸币材料的不同。而铁范铜钱,是在大批铸铁钱之前,现将融化的铜液注入,以检查钱模的效果,因而这些铜钱称为试铸品,这是与铁钱形制完全相同的铜钱。这种钱流传极少。 不论是打造铸币还是范畴,都是一种手工业的生产方式,由此造成钱币品质的良莠不齐和铸造费的高昂。中国历代的铜钱,在形式上常有错范和流铜等现象,使钱币不整齐美观,在重量和成色上也是千差万别的,就是同一炉所铸的钱,重量也不一定相同,在成色上更是难以辨别。中国铸币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清时采用了机器铸币,新铸铜元制币整齐精巧,大受人民欢迎,而政府也获大利。 生坑品和熟坑品古钱带有出土锈色称生坑,所以出土不久称新生坑;出土时间较久,尚带锈片残迹称老生坑,或称熟坑。生坑品也有伪品,那时后代人伪造前代的古钱,我们鉴别生坑钱的真伪主要是观察钱币的文字、锈色。因为钱币上的字多为著名书法家所写,而伪造者学些的字有其形而无其神,有时文字与钱币形制也不同,虽然铜锈是真的,钱币也是假的。 铜是一种比较稳定的金属,在常温、常湿的情况下也不容易生锈。入土后的钱币经过几十百把年甚至上千年,钱币的表面便起了化学变化,生成了铜锈,这种铜锈是不会脱落的。一些伪品的锈是经过特殊处理过装饰而成的,虽很逼真,但在沸水中浸泡后,锈就会脱落。 通宝、元宝和重宝通宝是中国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如“大唐通宝",“唐国通宝”、“太平通宝”、“永乐通宝”、“康熙通宝”等等。货币称宝是有其社会意义的,这就是货币的威力增大了。 专家总结了历代钱币中钱文称为通宝的有“宋元、太平、天禧、皇宋、至和、嘉佑、治平、熙宁、元丰、元佑、元符、建国、圣宋、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等。 “元宝”这一名称最早是用于唐肃宗时史思明在洛阳铸的"得壹元宝"和“顺天元宝”。顺天元宝是由得壹元宝改制的。这两种钱可以说是一种占领货币。大历年间曾铸有大历元宝,制作不精。当时钱价很低,铜价却很高。因此官铸也不精良。以后还有天福元宝、淳化元宝、圣宋元宝、宣和元宝、靖康元宝等。 “重宝” 也是铜币的一种名称,这一名称最早是用于唐乾元元年铸的“乾元重宝”。乾元钱法定有两种:一种是乾元重宝当十钱;另一种是当五十的乾元重宝,这种钱的背面的外廓是双圈,所以称为重轮乾元钱。乾元重宝流传下来的很多,特别是小平钱,仅次于开元钱。朝鲜曾铸造乾元重宝,背面有“东国”二字,这是朝鲜最早的钱币。乾元钱有光背,有背面穿下俯或飞鸟或云朵,也有云朵在穿上的。以后有南汉“钱亨重宝”,北宋“庆历重宝”,“崇宁重宝”,清“咸丰重宝”、“光绪重宝”等等。 记号钱、蚁鼻钱与鬼脸钱记号钱,就是面、背部有特殊记号的钱币。比如钱面钱背有星纹、月纹等等。象乾元重宝,有瑞雀纹的价值990元。宋咸淳元宝,有小平和折二两种,背文从元字到八字,这表示铸币的年代,八年的咸淳钱是宋最后一次铸币,九年、十年大概都没有铸币,以后的前幼帝、端宗和后幼帝也没有铸币。 朱元璋早期铸造多种大中通宝钱,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五、当十,并在各省分设宝泉局鼓铸,这次铸的钱,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计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等,小钱背面多只有局名。凡发现当三以上的大钱背文有北平、鄂、京、桂等字样的古币,就要留神鉴别,真币每枚价值千元以上,皆属珍品。 世俗所称的蚁鼻钱,是铜贝的高级形态。钱币学家认为蚁鼻钱是楚国的货币,因为大多出土于南方,而且文字是阴文,和中原的货币不同。蚁鼻钱的形状是正面凸起,背面平。按照钱上的文字可以分为许多种。最普通的是所谓鬼脸钱,因为钱身为椭圆形,而且上面有的阴文,看起来的确象人的脸。其次是各六朱,因为上面的文字好像是各六朱三字的连写,同时又象一只蚂蚁,加上鬼脸上的高鼻子,于是就有了蚁鼻钱这个名称。这两种钱最多见。 其余几种蚁鼻钱,即铜贝铭文作“全”字者,均很少见。解放后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苏、鲁南都不断发现蚁鼻钱。普通鼻钱传世较多,几乎没有伪品,但出土少的“全”字币,就应留神有否做伪痕迹。

297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中国钱币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类型

    古钱的面、背、幕、穿、廓、肉古钱的正面称为面,一般铸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钱文。面有竖线称竖文,横线称横文。钱的背面简称背,背有文字称背文,如果既没有文字又没有纹

    SSpapergirl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关于中国钱币文化论文题目有哪些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钱币之最”。  1、中国最早的钱币  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最初是用以物易物作为商品交换手段的。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

    ritafanfan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关于中国钱币文化论文摘要的题目有哪些

    古钱的面、背、幕、穿、廓、肉古钱的正面称为面,一般铸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钱文。面有竖线称竖文,横线称横文。钱的背面简称背,背有文字称背文,如果既没有文字又没有纹

    hyacinth46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关于中国钱币文化论文题目

    我是钱 我是一张百元大钞。我不记得我是从哪里出来的,但我有很多兄弟姐妹,五十元、二十元、一元几角几分的都是。主人总是把我们放在一起,但每次都把我放在最下面。我上

    Melinda麒儿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关于中国钱币文化论文题目大全

    写这样的论文可以结合一下经济学知识

    敏宝环保科技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