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3

俊之独秀
首页 > 论文问答 > 考古杂志社退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雨后哒晴天

已采纳
这三种刊物不是报,而是期刊,《考古学报》目前是季刊,《考古》、《文物》是月刊。《考古》、《文物》、《考古学报》内容都是考古类的,并且都坚持资料性和学术性并重,既有大量原始考古资料的报告,又有研究性论文,而且每期的顺序都是田野考古报告或简报在前、论文在后,绝无所谓“考古发掘论著“”侧重于考古文物实物论著”之说。区别仅在于主办单位不同。《文物》是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前身是《文物参考资料》。《考古学报》、《考古》是社科院考古所主办,前身分别是《田野考古报告》和《考古通讯》,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考古学报》通常刊载的文章较少而且篇幅长。
85 评论

美美meme

两天被退稿,是一件好事儿。现在很多杂志初审时间都得一个月。杂志社有没有给你修改意见?初审被退,优助提医提醒原因可以从这三点入手考虑,语言翻译润色水平不达标论文格式不满足要求参考文献过于陈旧。把这几点做详细的修改,事半功倍。

140 评论

食品监督所

演职员表 职员表导演:李琳  编剧:臧希  制片:李燕燕摄影:程源海美术:马大川制片主任:甄晓峰 角色介绍于大华(程前 饰):在一个保险公司做分部门负责人。善良豁达、幽默诙谐、经常开玩笑和自嘲,大事精明,小事马虎和大大咧咧,第一次婚姻虽然失败,但没有丧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信心。如何认识林萌的?虽然不用从头写,但要有个交代,高放也会问。(因为看到小珊出车祸,主动出手帮助。因此认识,林萌当时可以在场,也可以不在)于晶晶 (曾宝仪 饰):于大华的妹妹、开始在某影楼做前台经理,后搞个体摄影部,自己当老板。泼辣能干、直爽热情、积极真诚的改变韩家的生活:家人的服饰、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把夜生活和社会生活加入。和公公老韩关系一度很紧张,后来她看到老韩的优点,矛盾有缓和,斗争方式有所改变。用自己的方式与老韩沟通,想增进,但马屁却拍到马蹄上,反而出现新的矛盾。林萌(陈炜 饰):林家大女儿、某少儿杂志社的美术编辑。内向,谨小慎微,不爱说话,不苟言笑,一生气就更沉默,和女儿闹矛盾就谁也不理谁,已经习惯这个家庭压抑、沉默的气氛。总怕家里出事,处处小心翼翼,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像个战战兢兢的兔子,但偶尔也会犯倔脾气,劲头上来就沉默,光干活不说话。遇事爱默默流泪,开始打扮老气,像个中年妇女。她只有在大华面前才逐渐焕发出小女孩的一面。当要再婚,迈进新生活时她犹豫不决,精神紧张,患得患失,昔日噩梦缠身,夜里会被吓醒。瞻前顾后,她更觉得恐惧,想退出。最终摆脱心理障碍,有爱面子,软弱的一面,面对前夫的纠缠,她觉得丢面子,无法应对。前夫在二人中间搅合,大华出手与对方动手打起来,显示男子汉本色。以后她对大华更加依赖和放心。同情父亲,也同情母亲,对父母的情况最了解。但无奈,只有尽力回避矛盾,逃避这个事情。苦闷中想找感情寄托。因为不敢在母亲面前得到父爱,所以无形中产生恋父情结,工作后很早恋爱,找了一个年龄比她大的人,但却遇人不淑,对方感情不专一,离婚后想独身一辈子,认为爱情不可靠,婚姻不安全,家庭不靠谱。女儿小珊曾遇到车祸,司机逃逸,大华救助,因而认识。小珊:林萌的女儿、中学生、快到青春期,有个性的女孩。过分保护自己,故意女孩男性化,胆大妄为,反抗妈妈和姥姥。高放(李野萍 饰):原某大部高级统计师、林家的女族长式的家长严厉、清高、强势、自尊、自傲、凡事要求精确,一是一,二是二,平时着装非黑即白,(理论:凡事都要黑白分明)因为丈夫中年时候的一次失误,她受到重大刺激,再也不能原谅,几乎不再和丈夫说话,从此对生活和婚姻都丧失信心,对男性全不信任,成为偏执的女权主义者。平时极少与老头对话,家里有个地方像台历一样,是一组卡片,有事翻卡片、再按定时器的铃,示意。只吃鱼头,不吃鱼尾巴,口头禅,凡事就不能留尾巴。对大女儿的再婚如临大敌,不理解,拒绝。后大华主动上门,让她出其不意,她还是坚决反对,最后提出女婿必须进这个家。林子威:原剧团的舞美设计、高放的丈夫、林家三个女儿的父亲每天关上门做木雕,不让人看到,是一组高放的头像。因为当年擦边的绯闻,林子威对妻子有愧疚,也有怨恨,因为妻子“永不原谅”。偶尔也会以弱者的方式故意气她,因为打架也比冷漠好,可是高放一般不接招,只是鄙视和冷漠。头像的事高放不知道,孩子们也不知道,老林一直隐藏着这件事, 高放反而认为他老是偷偷摸摸的,心怀叵测。林苇:林家二女儿、原小学音乐老师。因恋爱失败后陷入心理危机不能自拔,病休不去工作,把自己封闭起来。有一定自虐行为:重复一个两手缠绕小绳子的动作,有时缠住自己的手,勒的很深,解不开。一次被大华发现和误解,以为她要上吊自杀。她认为自己不完美,经常对着镜子看自己半天不动,像个雕塑一样。或者反复吹拉一个忧郁的曲子。老韩 (李立群 饰):退休的车间主任、韩家的家长。自负、固执、主观、大男子主义,有比较严重的重男轻女和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都比较传统,有一些固有的生活习惯,比如早睡早起,吃肉不吃鱼,不许养宠物,剩菜不许扔,做菜过熟,不吃凉拌菜‘节约过分,对家人的消费不满。恋旧,对亲戚格外热情,有人就利用他这点占便宜,但别人怎么劝他也不听。原来是高级钳工,爱做各种小活计,有些东西能不买就不买,自己动手做。家里只有一个电视机,他看什么大家就得看什么。洗衣机是旧式双缸的,从来不用微波炉,电饭煲,也不下饭馆。毛巾、牙刷用的很旧也不换,皮带断了都要让修皮鞋的给缝上。只穿千层底的布鞋,服装服饰保守。有些消费他也欢迎,但过限就不行了,不知道他哪根筋较劲。看不惯某些流行的奇装异服,如露脐装一类,在儿媳妇的暴露服装前闭眼,在家里宣布几条着装纪律。脾气倔,但有时耳朵软,无原则的同情弱者,有人(在乡下办厂的大徒弟)请他出山到乡镇企业当技术指导,他不去。还看不上这徒弟。和小儿子怄气,找茬,向老伴发泄,一度要和儿子断绝关系,写信在院子里公示。偶尔会受大儿媳挑拨。二哥韩天庆:某考古杂志社编辑,倒闭后待业在家。书呆子,好面子,小心眼,心思重,压抑,有心理障碍,活的很累。其妻出国好几年,二人婚姻实际已经死亡,他却无法面对。后在弟媳晶晶鼓励下走出阴影。大哥韩天福夫妇:大哥开个小装修公司,有些花心和两面派,生育观有问题,强烈的传宗接代思想。埋怨老婆不能生育,但却不去医院检查,怕万一有问题丢面子,因此与妻子关系紧张,同时可以有理由小小的花心一下,有个准第三者,但他胆小,不敢玩大。大嫂在某超市当收银员,经历了由压抑倒霉到变刁蛮,她的刁蛮是以弱者的姿态闹事,博取人的同情,其实有意无意的变成蔫坏,总是觉得自己冤,还有高龄产妇的生产恐惧症。林藙:是林家小女儿,少年宫舞蹈教练,我行我素,故意反叛,是小珊的偶像,和母亲闹僵,离家出走单住外面。对父亲特别好,为他报委屈,对家庭秘密不了解,是坚定的挺父派,在外面租房子,要把老爸接走,甚至怂恿老爸老妈离婚。后来她看上一个很另类男人,但没上大学。为此再次和母亲闹僵。老祖奶奶:老韩的母亲、平时住郊区,偶尔在关键时刻来韩家,头脑极其灵敏,耳聪目明,有时却故意装糊涂,传统与新潮杂陈,时常语出惊人,常骂儿子老韩。喜欢晶晶。高家:突出知识分子气氛,白领文化为主。是没有快乐的家庭韩家:突出一定的蓝领和普通市民气氛,蓝领文化为主。是只有一个人(老韩)快乐的家庭/开始以女家为主,男家为辅:一边开始不顺利,后来表面平静,但在推太极式的对抗。高层次的暗斗,心理战,阳春白雪一边开始很顺利,后来激烈的爆发。明争,低层次,下里巴人 剧集评价◎名嘴云集《玫瑰刺》 《玫瑰刺》是华鼎世纪国际文化的又一立作。巧的是,《玫瑰刺》中名嘴云集,一个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央视前当家主持,一个是台湾综艺小天后,一个说过相声,影视佳作不断,尽管程前、曾宝仪、李立群三位名嘴在《玫瑰刺》中麻辣升级,各自为政,但对于幸福家庭的定义倒是英雄所见略同:“幸福的家庭就是快乐多,喜悦多,满足多。”李立群表示,保证家庭幸福的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多为别人着想!”李立群透露,自己跟太太在共创和谐家庭上已经达成共识,“对于儿女我们是不指望的,我们会好好照顾自己不给他们添麻烦。也希望他们好好过日子,作为过来人能给他们提供一点点经验就好。” ◎曾宝仪提到爸爸闪泪花在《玫瑰刺》中,曾宝仪出演的另类小媳妇于晶晶思想前卫,不仅违背李立群饰演的老公公延续香火的传统观念,还立志要成立丁克家族,把大杂院改成酒吧,差点让李立群背过气去。不过外表泼辣风火的曾宝仪却表示,自己在生活中却从不会跟老爸吵嘴。“以前我爸总是说我是他儿女里面最乖的一个,他从来没有看见过我掉眼泪。其实是他见我的机会太少,他的工作太忙了,根本没有机会看见。我爸爸对我凶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种非常严厉地骂,有时候就是一个眼神,可能我讲错什么话,一个眼神过来当场比骂我还难受,而且我会想很久。”提到自己的父母,宝仪眼中闪动着一丝泪花,“我想,父母亲能够给儿女最好的礼物,就是宽容,不要为他的人生设限,强加价值观在他身上。人生没有不能转弯的事情。我现在能活得这么快乐,能这么坦承地面对自己的人生,是因为我知道,在我需要的时候,父母一定会在那里。他们才是我人生探险时最大的立量。”◎曾宝仪最怕爸爸提婚姻大事在《玫瑰刺》中,曾宝仪不仅嫁做人妻,还成为新家庭中的中坚立量,不过在生活中,她最怕的就是爸爸曾志伟提起自己的婚姻大事。“我爸现在逢人就讲我的婚姻大事,我们一聊天只要谈到这个我一定会跟他黑脸,哈哈。其实,为人父母的心情不难理解。但我目前还没有打算什么时候结婚。等我找到对象之后就知道什么时候结婚了。”至于会不会像小S那样闪婚?曾宝仪表示:“现在很难讲,现在不会,但如果某天我真的遇到一个非常喜欢的人,那就一切皆有可能。”◎李立群自称打不死的老兵不久前李立群在上海某新剧发布会上曾因为指责有些电视剧质量低下而引起广泛关注,而昨天接受采访时,李立群仍然直言不讳。“我目前的表演就是一点经验,一点运气,加一点小聪明,完成任务,不要让投资人哭,不要让老百姓骂娘,如此而已。”李立群直言,电视剧的表演是类似表演又不是真正的表演。对演员而言绝对是一种消耗。拿舞台表演来讲,公认的好演员要保证表情和情绪的组合对位尚且需要一定时间,像电视剧这样速食,什么都很匆忙,难求好戏。值得庆幸的是李立群认为自己并没有患上职业病,对于表演,依然不变地热爱,所以即便“不是真正的表演”,但只要“类似表演”,自己也会继续做下去。怎么做?很简单:诚恳以对。 从不挑戏的李立群频繁穿梭于各个剧组,让更多喜欢他的人迷惑。“我给你打个比喻。”李立群告诉记者,“有两种兵,一种他要成为上将,攻城略地能为他带来快感。第二种兵,他打了10年,没被打死。他也不热爱战争,他且战且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在自我的战斗中乐此不疲。我就是第二种。” 名嘴云集《玫瑰刺》 教你轻松化解家庭危机《玫瑰刺》向观众讲述了一对兄妹分别进入两个问题家庭,用幽默化解家庭危机,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身边人,最终带领两个家庭赢得幸福的故事。其中曾宝仪饰演的妹妹于晶晶进入了一个典型的男权家庭,公然叫板家里的“太上皇”李立群,把家里搅和得鸡飞狗跳;程前则为爱“嫁”进女儿国,只身对抗“武则天”。看点一:名嘴云集 麻辣升级《玫瑰刺》聚集了曾宝仪、程前、李立群、陈炜、张浩天、童正维等众多大家喜爱的演员,其中名嘴云集,曾宝仪、程前、李立群,三位名嘴在《玫瑰刺》中更是麻辣升级,斗智斗勇。看点二:轻松幽默 解决问题电视屏幕上多数家庭剧的主调都是偏悲剧色彩,很正、很震撼,但是也相对比较压抑。而《玫瑰刺》则以一种轻松的方式讲述家庭伦理关系,跟观众探讨是否可以更科学、幽默、智慧、快乐地去处理家庭问题。《玫瑰刺》热播 观众评价褒贬不一《玫瑰刺》在呼和浩特、济南等各电视台相继播出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被评为又一部最值得家庭伦理喜剧。对此观众的对该剧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我是一路笑着看完这部片子的,平时身边的工作、生活压力本来就很大,就希望可以看到一些这样的轻松愉快的电视剧的同时,也能反应了很多生活得现状,也教会了我们面对问题的另外一种解决方法。“很喜欢老韩的一大家子,虽然有时吵吵闹闹,但是感觉到他们家里面充满了亲情。晶晶也很可爱,虽然经常做些出其不意的事情,但最终还是让老韩家都接受了。“老韩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可是听李立群说的北京话怎么都觉得有些别扭。“觉得林萌这个角色设计的太窝囊了,现在的女人都应该是很独立的才对,还有她妈妈和爸爸每天要靠传纸条对话,这也太夸张了。”

329 评论

福星蛋蛋

1955年12月生于山东省淄博市。1975年9月进入山东大学历史系学习。1978年8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8年8月~1982年12月,商周考古研究室,田野考古,任实习研究员,先后参加陕甘地区泾水和渭水流域的考古调查,甘肃镇原常山、庄浪徐家碾、陕西长武碾子坡、隋唐洛阳城等遗址的发掘;1983年1月~1990年3月,考古编辑室,先后任实习研究员、编辑,参加《考古学报》的编辑;1990年4月~1991年3月,日本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外国人研究者;1991年4月~1994年5月,考古编辑室,先后任编辑、学术秘书、副编审,负责<考古学报>的责任编辑;1994年6月~1995年3月,日本奈良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进修;1995年4月~1997年7月,考古编辑室,任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主持《考古》月刊的编辑工作;1997年8月~2001年8月,考古杂志社,任社长、编审,考古系教授;2001年9月~今,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考古研究、教学和学术组织管理等。

203 评论

Lucky小钰

这三种刊物不是报,而是期刊,《考古学报》目前是季刊,《考古》、《文物》是月刊。《考古》、《文物》、《考古学报》内容都是考古类的,并且都坚持资料性和学术性并重,既有大量原始考古资料的报告,又有研究性论文,而且每期的顺序都是田野考古报告或简报在前、论文在后,绝无所谓“考古发掘论著“”侧重于考古文物实物论著”之说。区别仅在于主办单位不同。《文物》是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前身是《文物参考资料》。《考古学报》、《考古》是社科院考古所主办,前身分别是《田野考古报告》和《考古通讯》,唯一不同之处就是《考古学报》通常刊载的文章较少而且篇幅长。中国考古杂志《考古学报》、《考古》、《文物》,都是专业文物考古报刊;《考古学报》、《考古》侧重于考古发掘论著;《文物》侧重于考古文物实物论著;各有所长、各有千秋!

182 评论

相关问答

  • 考古杂志社退改

    这三种刊物不是报,而是期刊,《考古学报》目前是季刊,《考古》、《文物》是月刊。《考古》、《文物》、《考古学报》内容都是考古类的,并且都坚持资料性和学术性并重,既

    Charleswpf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考古杂志社退改工作

    白云翔,山东淄博人,1955年12月生。1978年8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1978~1982年,作为考古研究

    零下十三月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情报杂志退改

    《情报学报》是学术性期刊,主要报道情报科学、信息和知识管理、图书馆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综述评论。内容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检索、分析研究、传递与应

    济南别墅装修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杂志社退修多久之内改好

    通常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会有反馈消息。修改稿之后编辑需要重新审核,因为有排期,所以需要一定的时间,大部分的期刊会在一个月内将修改稿进行再次审核,如果需要还修改的话

    欧欧里里 5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考古学杂志社

    中央十套可以看看

    机智小百合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