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58

依我以希
首页 > 论文问答 > 青藏高原论坛期刊评语大全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miffy

已采纳
首先,我要说一下什么叫水塔,现在的90后年轻人可能都没见过,这是一种设置在高处的储存水的装置,水利用高度产生的静压力来给自来水管网提供压力。现在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利用水泵来直接提供管网压力。 我们来看亚洲地区,尤其是濒临青藏高原的东亚南亚地区的几条主要水系,长江,黄河,恒河,印度河(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湄公河(中国境内成湄公河)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他们都发源于青藏高原。从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由高至地的流动,就像水塔向管网供水一样。这些大河集中了亚洲一多半的地表水量,滋补着几乎所有东亚地区的古老文明地带,和现在的主要人口聚居区,长江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印度河是印度的母亲河,湄公河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母亲河,萨尔温江是缅甸的母亲河。
105 评论

快乐@天使33

青春岁月》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共青团河北省委主管、主办的省级优秀社科期刊。创刊于1982年4月。原名《河北青年》,1984年10月改为现名。本刊主要刊登教育、社科类论文,为中国期刊网;知网;万方全文收录期刊。刊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读者遍布全国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  创刊以来,在团省委的直接领导下,《青春岁月》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受到广大团员青年和各方面读者的欢迎。1985年,月发行量达54万份。除编辑出版杂志外,杂志社还于1983年创办了河北刊授学院,为四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青春岁月》是一家创刊较早,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期刊。曾两度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社科类期刊;先后有两任总编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优秀青年报刊工作者”。  1982年4月创刊时,朱福奎任社长,祁淑英任总编;1984年9月,陈国涛任总编辑;1987年10月,张洪德任代总编辑;1989年7月,杨波任社长,张洪德任总编辑;现程维廉任社长兼主编。青春岁月杂志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收录情况:《青春岁月》杂志是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获奖情况:《青春岁月》杂志曾两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社科期刊。青春岁月杂志社栏目设置主要栏目:教育前言、文艺争鸣、社科论坛、思政研究等。栏目设置如下:教育前沿:教育行业理论性文章;社科论坛:社会科学类综合性理论文章;思政研究:刊发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哲学、党史研究、哲学研究等思想领域的学术文章;文化艺术:选登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美学、音乐、体育、历史、文物保护、民风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著述。青春岁月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350 评论

一首ciao情歌

亚洲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很大。有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海拔8844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湖面鸱地地中海海面392米的死海低地;有菲律宾群岛外侧深达10497米的菲律宾海沟;有高峻的山地和宽广的高原,也有肥沃的平原和巨大的盆地;千差万别,复杂多样,高峰与深海沟之间,竟相差近两万米。 亚洲地形的第二个特点是以山地和高原为主,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亚洲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约950米,除了被厚层冰雪覆盖的南极洲以外,它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一个洲。 亚洲地形的第三个特点,是它的地势好象一朵怒放的鲜花,从中部向四周辐射延伸,中间高,四周低。 大陆中部的帕米尔高原,好象这朵花的花心,一列列巍峨的山脉,以这里为中心向四面延伸,仿佛是这朵花的第一层花瓣。从帕米尔向西伸出的主要有兴都库什山脉、苏来曼山脉等。从帕米尔向东伸出的有昆仑山脉,向东北伸出的有天山山脉,向东南伸出的有喜马拉雅山脉。在这几条巨大的山脉和它们向外延伸的山脉之间分布着很多高原和盆地,主要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此外,亚洲的北部有中西伯利亚高原,亚洲的南部有阿拉伯高原和德干高原,亚洲的西部有安纳托利亚高原。 亚洲的平原好象绽开的鲜花的外层花瓣,多分布在大陆边缘的大河中下游地区。在亚洲西部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有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湄公河平原等,西北部有西西伯利亚平原和土兰平原,东部有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xizang/tibet/cpart1/html

346 评论

MING0720HK

上面的冰多,淡水资源丰富

278 评论

365033189次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参考来源,科学网

310 评论

温馨玫瑰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它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青藏高原的边缘和内部分布着一系列雄伟的山脉,高山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山脉之间,高原起仗平缓。由于青藏高原海拔很高,因此,高原内部的山脉一般相对高度不大,“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态的真实写照。青藏高原的产生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巍峨挺拔、地域辽阔、秀美壮丽的雄姿傲然屹立于地球之巅。正因为她海拔最高、面积巨大、地质年代最年轻,以及又具有最为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各国地理学家和探险家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700米,纵横展布的一列列巨大山系,构成了青藏高原的基本构架。青藏高原西迄喀喇昆仑山,东抵横断山,世界上最高的喜玛拉雅山脉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列于高原南缘,俯瞰着印度次大陆的恒河和阿莎姆平原;高原北缘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以4000-5000米高差与亚洲中部干旱荒漠区相接,高原总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究竟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是多少年来科学界探讨的主题。在很久很久以前,即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现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现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次亚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现在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 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

166 评论

依然泛泛

4000米以上初中地理课本……

98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