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5

亲切的海沫儿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的关系论文题目有哪些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reamjennie

已采纳
史静 章茵 崔熙琳 徐梦华 谭正敏(中国地质图书馆 北京 100083)摘要 本文依托 “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研究项目”,通过问卷方式进行系统调查,初步了解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和特点,总结经验和做法,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数据依据,并提出思路和建议。关键词 国土资源文化 问卷调查 数据支撑 思路建议在国家着力建设“文化强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环境下,国土资源部系统各单位把握契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兴起和不断发展。目前,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发展格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本文依托国土资源部软科学项目“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研究(201234)”,通过问卷方式对国土资源文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国土资源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总结经验和做法,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并提出思路和建议。1 调查的基本情况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和邮寄的方式,共向全国224个地区,325个单位的1716人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73份。调查对象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国土资源部和省/自治区/市/县/乡镇国土资源厅(局、所)、地调院/地勘局/地矿局/地质局/地质队、国土资源部和省/自治区/市/县/乡镇国土资源直属事业单位和部分其他单位。此次调查范围较广,国土资源系统相关单位和部门基本上都有所覆盖,调查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信性(图1)。2 被调查人群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收回问卷的统计,国土资源文化建设调查人群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人数占总数的1%,50年代的占12%,60年代的占28%,70年代的占23%,80年代的占35%,90年代的占5%。男女比例为37∶1,本科以上学历达87%,处级以上干部达32%,拥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达44%。此次调查中,被调查人群的年龄、职务、职称等数量符合现阶段国土资源系统的人群特征,这对于了解系统内干部职工对国土资源文件建设现状的看法,分析研究国土资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图1 个人调查的分布情况图2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国土资源系统内在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96%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推进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工作很重要。被调查者认为,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和骨干的培养;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不断推陈出新。只有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在有效资金的保证下,在奖励机制的激励下,重视后期的总结和宣传工作,才能推动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扩大国土资源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1 对国土资源文化类型的关注程度对于文化类型的关注程度调查显示:超过50%的被调查者关注地质文化,超过33%的被调查者关注矿业文化、国土资源精神文化、土地文化、国土资源制度文化和国土资源物质文化,对于海洋文化和测绘文化的关注相对较少(图2)。图2 被调查者对国土资源文化类型的关注情况图最受关注的文化类型分别是地质文化、矿业文化,其次是国土资源文化、土地文化、国土资源制度文化和国土资源物质文化,而关注海洋文化和测绘文化的人较少。2 对国土资源文化描述的认同程度对国土资源文化的描述,项目组提出了“国土资源文化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从业人员在对资源的勘测、开发、利用、保护和认识等相关社会活动中创造的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属于行业文化范畴。”对此,56%的被调查者比较同意,23%的被调查者同意,4%的被调查者不太同意,5%的被调查者不同意,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好说,1%的被调查者还提出了其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建议对自然资源进行一下限制”、“人员扩大到从业人员以及热心国土事业的各界人士”、“(国土资源文化)是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矿山和海洋等自然资源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国土资源文化是)对地质环境的勘测、开发、利用、保护和认识等”。还有的提出了其他见解,如“国土资源文化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应该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应着重于未来”等。3 对国土资源科学文化知识的关注和需求调查对国土资源知识类型的关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55%的被调查者熟悉矿产资源,51%的被调查者熟悉土地资源,49%的被调查者熟悉地质资源,33%左右的被调查者熟悉水资源、资源保护和国土资源政策法规(按熟悉程度从大到小排列),20%左右的被调查者熟悉国土资源领域科技成果和国土资源领域新技术(按熟悉程度从大到小排列),10%左右的被调查者熟悉海洋资源,而只有4%左右的被调查者对矿产品贸易和碳汇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对国土资源科学文化知识类型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55%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取土地资源知识,50%左右的被调查者对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源感兴趣,41%左右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取国土资源领域新技术相关知识,36%的被调查者希望了解国土资源领域科技成果、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和资源保护知识,33%左右的被调查者关心水资源,25%的被调查者希望熟悉海洋资源知识,14%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取矿产品贸易知识,9%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取碳汇知识。对获取国土资源科学文化知识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60%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相关科普网站和科普栏目获取国土资源知识,53%的被调查者通过普通网络搜索获取国土资源知识,50%的被调查者经过专家讲座和学术会议获取国土资源知识,37%的被调查者通过影视、文学及科普作品获取国土资源知识,33%的被调查者通过图书馆和博物馆获取国土资源知识,只有22%的被调查者使用中国地质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数据库获取国土资源知识,还有少数人通过国土资源报及各类报刊,相关业务书籍及部门汇编手册等获取国土资源知识。可见便捷的搜索引擎、多媒体形式的知识载体、生动精彩的专家讲座相比较图书和数据库更能够受到公众的欢迎和喜爱。对限制获取国土资源科学文化知识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60%的被调查者认为限制自身获取国土资源知识的原因是工作紧张导致没有时间关注,31%的被调查者认为获取的途径太少,14%的被调查者对工作以外的内容不感兴趣,还有5%的被调查者反映形式少、信息少、机会少,尤其是农村基层这个问题尤其突出,仅有1人表示“单位有周五学习日制度,有获取的途径”。由此看出,近年来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地质资源知识受到了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领域新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资讯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土资源系统从业人员的资源保护的意识在逐步提高,但是对海洋资源和水资源知识不甚关注,对矿产品贸易和碳汇的兴趣不高。4 国土资源文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对目前国土资源文化建设领域薄弱环节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4%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地区在国土资源文化建设领域的薄弱环节在于社会影响力不足,57%的被调查者认为经费投入不足,48%的被调查者认为文化成果不多,30%的被调查者认为主管部门不明确,1%的被调查者反映了人员不足、实际投入少的问题。5 对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发展的制度和措施的建议对建立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制度的调查结果显示:61%的被调查者认为,强化教育培训、建立骨干队伍的实际效果比较好;55%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科学指导,保证资金投入,吸纳社会力量,制定专项政策,建立奖励机制;5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繁荣文化创作,发挥载体作用,45%的被调查者认为,统一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对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具体措施的调查结果显示:72%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发现和培养文化人才,69%的被调查者认为要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3%的被调查者认为要开展文化成果的宣传,55%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建立文化建设奖惩机制,41%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进行文化建设理论研究,1%的被调查者建议通过网络和金融的方式推动文化建设。3 促进国土资源文化发展的思路根据调查结果和被调查者补充的意见建议,可以看出,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已势在必行,既是积极践行国家和行业内文化建设风气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每位国土资源系统内成员自身素质的重要举措,而建设优秀的国土资源文化需要从行业传统精神、队伍整体素质、文化平台搭建、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等方面入手。1 提炼国土资源行业精神,塑造国土资源行业形象号召干部职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国土资源系统优秀的行业精神,开展以弘扬国土资源核心价值观、提高队伍凝聚力、激发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着力塑造特色鲜明、奋发昂扬、富于时代气息的国土资源行业形象。总结国土资源事业历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国土资源系统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展现国土资源人在平凡岗位上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探索运用新的文化机制打造行业形象。2 提高国土资源队伍的文化素质以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为目的,在全系统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围绕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研究,做好表率,形成良好的学风和创新的氛围。通过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优秀人物事迹宣讲、文化论坛、才艺培养及展示等活动,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展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队伍的活力和凝聚力。建设一支用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富有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极具创造力的新时代国土资源队伍。3 加强国土资源文化阵地建设和精品创作以国土资源文化发展为契机,紧密围绕国土资源工作总体部署和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强文化宣传教育、文化产品及传播、文学艺术创作、国土资源科普等工作,推进宣传教育阵地、文化产品传播网络、科学普及基地等的建设。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出一批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影视、科普、文学、艺术等文化精品,扩大国土资源文化的影响力。4 积极开展国土资源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调动各方面力量,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文化理论和实践研究,丰富国土资源文化内涵,拓展其外延,推动国土资源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4 对保障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建议国土资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需要全系统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需要加强制度和投入的保障,需要培育一支专业的文化建设队伍,以此全方位提高国土资源文化的建设水平。1 设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国土资源部成立国土资源文化建设指导机构,由部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统一部署、指导、协调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日常事务。组织编制国土资源文化建设规划。各省、市、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部直属单位都要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纳入本单位工作重点,大力推进。2 完善政策制度,创新发展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制定面向国土资源文化工作者和工作机构的专项政策,在工作考评、职称、职务、分配等方面把文化工作与其他工作摆在同等地位。把国土资源优秀科普成果纳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成果奖评奖范畴。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文化工作者、优秀文化作品等评选活动,把国土资源文化工作人员和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促使其产出更多优秀作品。设立国土资源文化建设项目,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关心、支持、参与国土资源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和国土资源文化项目的实施,培养壮大国土资源文化队伍,形成国土资源业务工作和文化事业的良性互动。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从政策引导、宣传鼓励入手,引入社会力量从事国土资源文化建设,推动国土资源文化产业发展。3 丰富队伍结构,培养专门人才建设一支由宣传教育、文学创作、影视艺术创作、科普、新闻出版及网络传媒等组成的,专群结合的国土资源文化队伍。培养一批从事国土资源文化事业的专门人才,为繁荣发展国土资源文化事业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保证。4 保证专项投入,吸纳社会力量建议部设立专项资金保证文化建设基本投入,部系统各单位也要从资金上保证文化建设工作,应将文化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专款专用,数额应保证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以设立国土资源文化基金等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参考文献袁可林关于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之我见[J]资源导刊,2013(3):12~14段怡春等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大地出版社张先余弘扬“三光荣”精神 塑造地勘队伍核心价值理念[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7:16~19
157 评论

TT作天作地

史静 章茵 崔熙琳 徐梦华 谭正敏(中国地质图书馆 北京 100083)摘要 本文依托 “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研究项目”,通过问卷方式进行系统调查,初步了解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和特点,总结经验和做法,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数据依据,并提出思路和建议。关键词 国土资源文化 问卷调查 数据支撑 思路建议在国家着力建设“文化强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环境下,国土资源部系统各单位把握契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兴起和不断发展。目前,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发展格局,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本文依托国土资源部软科学项目“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研究(201234)”,通过问卷方式对国土资源文化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国土资源文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总结经验和做法,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并提出思路和建议。1 调查的基本情况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通过网络和邮寄的方式,共向全国224个地区,325个单位的1716人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73份。调查对象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国土资源部和省/自治区/市/县/乡镇国土资源厅(局、所)、地调院/地勘局/地矿局/地质局/地质队、国土资源部和省/自治区/市/县/乡镇国土资源直属事业单位和部分其他单位。此次调查范围较广,国土资源系统相关单位和部门基本上都有所覆盖,调查数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可信性(图1)。2 被调查人群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收回问卷的统计,国土资源文化建设调查人群的年龄分布情况如下: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人数占总数的1%,50年代的占12%,60年代的占28%,70年代的占23%,80年代的占35%,90年代的占5%。男女比例为37∶1,本科以上学历达87%,处级以上干部达32%,拥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达44%。此次调查中,被调查人群的年龄、职务、职称等数量符合现阶段国土资源系统的人群特征,这对于了解系统内干部职工对国土资源文件建设现状的看法,分析研究国土资源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图1 个人调查的分布情况图2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国土资源系统内在文化建设方面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96%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推进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工作很重要。被调查者认为,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人才和骨干的培养;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不断推陈出新。只有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在有效资金的保证下,在奖励机制的激励下,重视后期的总结和宣传工作,才能推动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扩大国土资源文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1 对国土资源文化类型的关注程度对于文化类型的关注程度调查显示:超过50%的被调查者关注地质文化,超过33%的被调查者关注矿业文化、国土资源精神文化、土地文化、国土资源制度文化和国土资源物质文化,对于海洋文化和测绘文化的关注相对较少(图2)。图2 被调查者对国土资源文化类型的关注情况图最受关注的文化类型分别是地质文化、矿业文化,其次是国土资源文化、土地文化、国土资源制度文化和国土资源物质文化,而关注海洋文化和测绘文化的人较少。2 对国土资源文化描述的认同程度对国土资源文化的描述,项目组提出了“国土资源文化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从业人员在对资源的勘测、开发、利用、保护和认识等相关社会活动中创造的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属于行业文化范畴。”对此,56%的被调查者比较同意,23%的被调查者同意,4%的被调查者不太同意,5%的被调查者不同意,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好说,1%的被调查者还提出了其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建议对自然资源进行一下限制”、“人员扩大到从业人员以及热心国土事业的各界人士”、“(国土资源文化)是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矿山和海洋等自然资源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国土资源文化是)对地质环境的勘测、开发、利用、保护和认识等”。还有的提出了其他见解,如“国土资源文化应该包括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方面”,“应该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应着重于未来”等。3 对国土资源科学文化知识的关注和需求调查对国土资源知识类型的关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55%的被调查者熟悉矿产资源,51%的被调查者熟悉土地资源,49%的被调查者熟悉地质资源,33%左右的被调查者熟悉水资源、资源保护和国土资源政策法规(按熟悉程度从大到小排列),20%左右的被调查者熟悉国土资源领域科技成果和国土资源领域新技术(按熟悉程度从大到小排列),10%左右的被调查者熟悉海洋资源,而只有4%左右的被调查者对矿产品贸易和碳汇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对国土资源科学文化知识类型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55%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取土地资源知识,50%左右的被调查者对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源感兴趣,41%左右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取国土资源领域新技术相关知识,36%的被调查者希望了解国土资源领域科技成果、国土资源政策法规和资源保护知识,33%左右的被调查者关心水资源,25%的被调查者希望熟悉海洋资源知识,14%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取矿产品贸易知识,9%的被调查者希望获取碳汇知识。对获取国土资源科学文化知识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60%的被调查者是通过相关科普网站和科普栏目获取国土资源知识,53%的被调查者通过普通网络搜索获取国土资源知识,50%的被调查者经过专家讲座和学术会议获取国土资源知识,37%的被调查者通过影视、文学及科普作品获取国土资源知识,33%的被调查者通过图书馆和博物馆获取国土资源知识,只有22%的被调查者使用中国地质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数据库获取国土资源知识,还有少数人通过国土资源报及各类报刊,相关业务书籍及部门汇编手册等获取国土资源知识。可见便捷的搜索引擎、多媒体形式的知识载体、生动精彩的专家讲座相比较图书和数据库更能够受到公众的欢迎和喜爱。对限制获取国土资源科学文化知识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60%的被调查者认为限制自身获取国土资源知识的原因是工作紧张导致没有时间关注,31%的被调查者认为获取的途径太少,14%的被调查者对工作以外的内容不感兴趣,还有5%的被调查者反映形式少、信息少、机会少,尤其是农村基层这个问题尤其突出,仅有1人表示“单位有周五学习日制度,有获取的途径”。由此看出,近年来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地质资源知识受到了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领域新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资讯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土资源系统从业人员的资源保护的意识在逐步提高,但是对海洋资源和水资源知识不甚关注,对矿产品贸易和碳汇的兴趣不高。4 国土资源文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对目前国土资源文化建设领域薄弱环节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4%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地区在国土资源文化建设领域的薄弱环节在于社会影响力不足,57%的被调查者认为经费投入不足,48%的被调查者认为文化成果不多,30%的被调查者认为主管部门不明确,1%的被调查者反映了人员不足、实际投入少的问题。5 对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发展的制度和措施的建议对建立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制度的调查结果显示:61%的被调查者认为,强化教育培训、建立骨干队伍的实际效果比较好;55%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科学指导,保证资金投入,吸纳社会力量,制定专项政策,建立奖励机制;5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当繁荣文化创作,发挥载体作用,45%的被调查者认为,统一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反映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对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具体措施的调查结果显示:72%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发现和培养文化人才,69%的被调查者认为要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63%的被调查者认为要开展文化成果的宣传,55%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建立文化建设奖惩机制,41%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进行文化建设理论研究,1%的被调查者建议通过网络和金融的方式推动文化建设。3 促进国土资源文化发展的思路根据调查结果和被调查者补充的意见建议,可以看出,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已势在必行,既是积极践行国家和行业内文化建设风气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每位国土资源系统内成员自身素质的重要举措,而建设优秀的国土资源文化需要从行业传统精神、队伍整体素质、文化平台搭建、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等方面入手。1 提炼国土资源行业精神,塑造国土资源行业形象号召干部职工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国土资源系统优秀的行业精神,开展以弘扬国土资源核心价值观、提高队伍凝聚力、激发为国土资源管理事业无私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着力塑造特色鲜明、奋发昂扬、富于时代气息的国土资源行业形象。总结国土资源事业历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宣传国土资源系统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展现国土资源人在平凡岗位上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探索运用新的文化机制打造行业形象。2 提高国土资源队伍的文化素质以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素质为目的,在全系统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围绕国土资源事业发展中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等,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带头研究,做好表率,形成良好的学风和创新的氛围。通过先进单位经验交流、优秀人物事迹宣讲、文化论坛、才艺培养及展示等活动,陶冶情操,提升文化修养,展现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队伍的活力和凝聚力。建设一支用先进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富有高尚品质和道德情操、极具创造力的新时代国土资源队伍。3 加强国土资源文化阵地建设和精品创作以国土资源文化发展为契机,紧密围绕国土资源工作总体部署和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强文化宣传教育、文化产品及传播、文学艺术创作、国土资源科普等工作,推进宣传教育阵地、文化产品传播网络、科学普及基地等的建设。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出一批具有国土资源特色的影视、科普、文学、艺术等文化精品,扩大国土资源文化的影响力。4 积极开展国土资源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调动各方面力量,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文化理论和实践研究,丰富国土资源文化内涵,拓展其外延,推动国土资源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4 对保障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建议国土资源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加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需要全系统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和积极配合,需要加强制度和投入的保障,需要培育一支专业的文化建设队伍,以此全方位提高国土资源文化的建设水平。1 设立专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建议国土资源部成立国土资源文化建设指导机构,由部领导挂帅、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统一部署、指导、协调国土资源文化建设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日常事务。组织编制国土资源文化建设规划。各省、市、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部直属单位都要将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纳入本单位工作重点,大力推进。2 完善政策制度,创新发展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制定面向国土资源文化工作者和工作机构的专项政策,在工作考评、职称、职务、分配等方面把文化工作与其他工作摆在同等地位。把国土资源优秀科普成果纳入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成果奖评奖范畴。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文化工作者、优秀文化作品等评选活动,把国土资源文化工作人员和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促使其产出更多优秀作品。设立国土资源文化建设项目,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关心、支持、参与国土资源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和国土资源文化项目的实施,培养壮大国土资源文化队伍,形成国土资源业务工作和文化事业的良性互动。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从政策引导、宣传鼓励入手,引入社会力量从事国土资源文化建设,推动国土资源文化产业发展。3 丰富队伍结构,培养专门人才建设一支由宣传教育、文学创作、影视艺术创作、科普、新闻出版及网络传媒等组成的,专群结合的国土资源文化队伍。培养一批从事国土资源文化事业的专门人才,为繁荣发展国土资源文化事业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保证。4 保证专项投入,吸纳社会力量建议部设立专项资金保证文化建设基本投入,部系统各单位也要从资金上保证文化建设工作,应将文化工作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专款专用,数额应保证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以设立国土资源文化基金等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参考文献袁可林关于国土资源文化建设之我见[J]资源导刊,2013(3):12~14段怡春等地球科学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M],中国大地出版社张先余弘扬“三光荣”精神 塑造地勘队伍核心价值理念[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7:16~19

175 评论

小M回归中

可以写写 彩虹是如何产生的

109 评论

爱步loveayu

给你几篇论文作参考。 中学生该不该在校佩带手机?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你看中学生中骑电动车的多了,中学生中拥有手机的也多了起来中学生带手机进入学校,带来了许多很多新问题;这边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同学们也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忽然手机铃声大作,全班同学学生上课不听课,而是埋头专注地在发短信,考试手机成了作弊工具,中学生也学会了从考场外发送ABCD,学生下课在校园内用手机呼朋唤友,大出风头那么中学生到底能不能中学校使用手机呢?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明文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学生能不能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这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手机,已悄然走进我们生活中,成为我们联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大部分的中学生,也开始拥有了手机,在学校里,这种情况已越来越普遍。学生从佩带小灵通,到带摄像头的手机,各种款式纷纷亮相校园,成为校园另一道风景线。 早在四年前,上海的学校里便兴起了佩带手机的时尚,所以那年的中考政治题中,便有“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的讨论。而四年后,今年的安徽省政治中考试题中又同样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学生应不应当佩带手机?”。 条件允许的话,可以! 个人意见,初中生还是不要带好,中生另当别论 有利有弊~ Every coin has its two sides! 我反对初中生带手机。这可是贵重物品,极易被窃。管理起来也有难度。 觉得还是不要佩带比较好,好多同学佩带后,上课就老是玩,他不烦我还烦呢! 我认为中学生可以带手机。手机之所以出现,不就是为了人们通讯和联系的方便、快捷的吗?学生带手机和在校园里设公用电话亭、IC电话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当然,我们不否认,有的学生上课玩手机,也有的同学因为玩手机而影响学习,这就是同学们的个人自制能力和约束力的问题了,其实,这些自制能力和约束力差的同学,就是不玩手机,他也会玩别的东西的,而且大部分的同学,上课期间都是自觉的关了手机的。也许同学刚拿到手机时,会觉的新鲜而整天摆弄手机,事实证明,很大的一部分同学,在手机的新鲜感消失后,就让手机真正的恢复了通讯功能。其实这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生带不带手机根本就不能算上是一个问题,手机只是通讯工具而已。就象前几年,学生拥有IC电话卡一样。 中学生还是不带手机好,这与我们实际上的应试教育国情有关。中学生在学校学习是很辛苦的,容不得分散注意力。且不说现代手机的多功能,只说通讯功能:上课关手机是否都做到?如果打在振动位置,收到一个短信总会看一下吧?也许还影响到旁边人。再说了学生要手机通讯有什么大作用?如果真有事情,可以用公用电话跟家长联系的。如果上了大学,配手机配电脑我就赞成了。毕竟大学学习没有中学紧张,再说小孩自制力也应该提高了。 这个应该是不能限制的,只要经济条件允许,需要信息交流就是可以的,少年儿童,大人小孩子应该一律平等呀,但是要看他用手机干什么和什么人交流,或者根本是就是装面子,或者没钱就送当铺了,或者是抱着电话谈恋爱,那就不好了,主要是和家长监管和教育有关,和手机无关,难道便泌就要怪马桶或者卖马桶的或者生产者么?(本人和手机行业电信行业无任何联系) 任何事情和现象,首先要审示其积极有益的一面,不能只盯其弊害,再说,事物都有其利\害的两面性 关于中学生用手机问题,我以为10分可以认为弊大于利的,往往是成人定向思维造成的认识,如果站在中学生的角度,特别是站在中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是完全有益的 不要总是臆想如果怎么怎么样,就会怎么怎么样,譬如:家长最担心的是,如果荒了学业怎么办?如果用手机谈恋爱怎么办?等等,那要都这么想,人们的心里永无安宁有人用刀杀了人,于是把所有的刀全部没收,如果有人用绳子上了吊,国家规定不允许生产和编织绳束我们不要上街了,如果广告牌掉下来怎么办? 现在的未成年人真可怜,真悲苦,社会恶性竞争罪难逃,害了孩子也苦了父母 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条件允许配个也无妨(有时老师拖堂,天黑了孩子还没回家。家长心急如焚:孩子有个手机该多好啊!)。把它用在学习上的自然不会用它来聊天,用它来聊天的你不给他(她)手机他(她)也照样聊。没见过有的男同学,上课扔纸条给女同学约会的吗?手机只是通讯工具而已,本身没有节制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可用,只要需要谁都可以用。 对于自制能力和约束力差的同学,就是不玩手机,他也会玩别的东西的。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有争议,不能因为它不利的一面而来禁止它。学校本来就是教育的园地,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教学生书本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当然家长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如果整个社会都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那么这个话题就不用在此讨论了,学生佩带手机如同穿件漂亮的衣服一样正常! 16。呵呵~做为学生来讲~最好是不要佩带好~。但有条件的家庭给子女配置~! 也未尝不可。根据家庭的的需要和经济情况吧! 不应该,肯定总是想发短信。你想想我们成年人无聊的时候都会发发短信,玩玩俄罗斯方块。学生一天到晚那么累,那么压抑,肯定会玩。除非--------没有应试教育 我不赞成中学生带手机. 孩子上学的主要的事是学习,手机不是上课的铅笔盒非要不可的. 大人的自觉性都不是那么好,何况孩子!有了手机能安心只用于同父母联系吗? 孩子到了学校能有多在事好联系呢?真的有什么事,学校电话也是很方便,老师不都有手机吗? 一位老师的意见:手机本无害,关键如何使用。孩子之所以有手机,情况不外乎有二:有条件的家庭,父母给买的;另一情况是亲戚送的。家长给孩子佩带手机,原因主要是便与孩子与家里联系,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孩子用手机干什么呢?有手机的孩子哪一个又没发过短信呢?有手机的孩子又有多少自制力较强的呢?他们已不局限于和家里联系;更多的是利用手机做些无聊的事。 “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 “鱼的呼吸”是人教版生物新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内容。我在认真分析教材和《标准》后,认为通过关于鱼呼吸的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因此,找把这节课的课题定为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为充分沙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并做了相关的课件、教具来帮助学生探究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鳃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而理解鱼儿为什么离不开水。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的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 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自学和绘图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从常见的生活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实验,使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3.通过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的价值。 通过学生的合作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5.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 叛逆思维与科学创新 叛逆思维是科学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并不等于科学创新本身,只有经过艰难的探索和长期不懈的苦斗,才能思人类所未思之题,解人类所未解之谜,创人类所未创之业。 综观科学发展史,每一次科学创新都导致科学理论体系和结构的重新建造,使科学达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推动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进步。那么,是什么推动了科学创新?除了客观上当时已具备了时代条件外,科学工作者主观上的叛逆思维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何谓叛逆思维?科学上的创新实践表明,叛逆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定型模式和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客体的思维方式。它不迷信原有的传统观念和经典信条,对既定事物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体现的是一种叛逆精神。这种思维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合事理甚至是荒谬的,但正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思维,科学家才得以摆脱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桎梏,向着崭新的科学成果跃进和运动,创造出新的观念和理论来,导致科学革命的出现,实现新旧理论的更替。 可以说,科学史上的每一次科学创新都是叛逆思维的结果,或推翻原有的荒谬学说和过时理论,或突破原有理论限制把科学引向新的领域。马克思喜欢以“怀疑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眼光加以审视,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做过重新探讨。正是在这种批判的审视、探索中,他完成了光芒四射的两大发现: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仔细观察大西洋两岸的形状,可以发现大陆边缘拼接恰好吻合,但由于一般人头脑中存在着大地是不动的概念,未能提出反传统的设想。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魏…… 我笨吗? 在我的外婆家那边种了一些葱,一次,我看见那里多了一些脏兮兮的螺蛳,蛋壳,那蛋壳里还留着一些蛋清,许多苍蝇飞来飞去,我实在看不下去了,翘起三只指头,用十指和大拇指把那一个个的蛋壳捡出了,“啊,干净多了!”我不禁为自己啧啧称赞。 “外婆——”“什么事那么急?”“当然是好事,我做的。”“你做了什么好事?”“不知道谁那么缺德,在我们的葱上扔蛋壳,我呢,把那些“垃圾”统统扔在外面了。”“蛋壳是我扔的。”“不会吧,您不会那么缺德的,我们不是有垃圾筒吗?”外婆忍不住笑了起来,“小傻婆,蛋壳放上去对葱的成长是有好处的。”“难道葱要吃蛋壳吗?”“不管葱要不要吃蛋壳,反正那,蛋壳放上去没害处。” 真另我费解,如果葱真的要吃蛋壳,那葱又是怎样把蛋壳吃掉的呢?我思来想去怎么也不明白。查了资料以后我终于明白了,让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葱吃的并不是壳而是蛋的“肉”,因为每当把蛋黄和蛋清取出以后,总会流下一些残渣,把这些放在葱的土上,当这些流出来的时候,被土吸收,然后,再通过葱的茎来传送养料,这种食物是葱必不可少的。 当我再次来到外婆家时,我捡起了地上的蛋壳,把它又放回了葱上,外婆看了又笑了,“小傻婆,地上的蛋壳可真是垃圾了。” 外婆两次说我傻,难道我真的傻吗 ? 每个细胞都存在记忆 最新研究表明,记忆存在于我们的每个细胞中,无论是过度节食、精神压力、抽烟、酗酒或健身,每一条信息,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冲动,都会被记录下来,就像硬盘上存储的照片。所以有健康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解决,否则会成为永久的记忆。 细胞记忆就像反复听歌一样 人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5~10分钟会消失的短期记忆;还有一种是长期记忆。如在1小时之内神经元被反复刺激,这时神经元会发生长期性的变化,即神经元突触会裂开,并且形成新的突触,这些连接非常稳定,所产生的永久性变化很可能在你一生中都不会消失,就像反复听一首歌,这首歌会深深地印进你的记忆中一样。从生物全息论的角度来看,每个细胞都包含着个体的全部信息,如果说细胞具有记忆功能的话,可以理解为细胞全息地接受了大脑的长期记忆。 肥胖是因脂肪细胞有记忆 科学家发现,50%的节食减肥都会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虽然身体可以失去一部分过多的重量,但是它不会将其忘记。因为脂肪细胞有记忆,并能将细胞信息保存长达6年之久。因此在忍受饥饿后,脂肪细胞会毫不留情地将自己的仓库重新添满,甚至还要将其增大,最高可增加100倍。 现在“代谢记忆”还处于学术研究阶段,但临床观察确实发现了这个现象,其中的调控机制还有待于发现,如果机制搞明白了,就有办法删除其记忆了,那“肥胖”也就有办法控制了。 胃部有不适要早点治疗 过于丰盛的膳食和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引起胃酸过多,导致胃灼痛。最好不要对它掉以轻心,因胃黏膜细胞会记录每一次酸的入侵,之后对很小的刺激就会敲起警钟,直至引起慢性胃痛。长此以往,患食道癌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因此一旦被胃痛袭击,不要忍,立即治疗,胃一旦把疼痛当作长态,再想改变就难上加难了。 吸烟损害15年才会忘记 研究发现,戒烟3个月后肺活量才会增加1/3;9个月后咳嗽才会有所好转;1年后心肌梗发病率才减少50%;15年后,身体才会彻底忘记你抽的每一支烟。 乌龟园 今天我来介绍乌龟的生活习性和爱好 养乌龟是好事,老人养代表长命百岁。小孩养代表身体健康还可以放松心情。 乌龟是一种两栖动物背了个乌龟壳,速度缓慢,慢条斯理的,一天也不急,有一点闲着没事的感觉。可以到水里,他四脚一起用,可比鱼都游得快,“哧溜”一下就可以在清澈的水里消失得无影无踪,速度相当惊人。 乌龟大多数时间呆在水里,听老人说有一些野龟喜欢在清澈的小溪里生活,不喜欢在路地上活动,但有时也会打闹嬉戏。 乌龟特别喜欢晒太阳,冬天的太阳射到大地的温度十分温暖,乌龟趁这个时候通常会爬到一个被阳光照射的石头上,用脸上的气官吸收太阳能,增加抗寒能力和对细菌的免疫能力。 乌龟喜欢吃小鱼、小虾、螺丝、肉、猪肝等食物,它会一脚按住食物的一头,一头用嘴撕咬着,样子非常神奇,谁看他都不管,跟我一样,照吃不误。 乌龟的种类有许多,有长颈龟、长尾龟、铜龟、花龟、巴西龟、绿毛龟、马达加斯加龟、金钱龟等等等等,非常之多,因为乌龟是一个大家庭,跟人类一模一样,有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姐姐,爷爷奶奶。你是不是也想买一只呢? 消防科普论文 用水扑救带电设备火灾的几种方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近年来城乡用电量陡增,因电气设备或线路引起的火灾频发,尤其在东北地区到了冬季,由于天气温度较低,为取暖大量使用电器产品造成线路超负荷或是使用电器麻痹大意忘记及时关闭开关而起火的情况增多。 水能导电,用直流水枪的水柱扑救带电的电气设备火灾,对灭火人员的身体是有害的。所以,在灭火战斗中在设备带电的情况下,我们一般要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扑救。但是,因生产或其他原因无法切断电源时,就需要带电灭火。 用水带电灭火时,带电体与喷射的水柱、水枪、人体和地面会形成一个电流回路,这个回路中所通过的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安全有直接影响。如果我们将水柱、水枪上所获得的电流直接导入大地,人体加绝缘保护,那么就可以保障扑救人员的安全。下面介绍几种用水带电灭火的方法。 一、在金属水枪喷嘴上安装接地线 接地线可用截面 5-10m㎡,长1m以上的铜绞线。接地棒可用1m以上,直径50㎜钢管或50×50㎜的角钢,扑救人员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胶靴。 在带电灭火前,水枪手应将接地线的一端牢固地接在金属水枪喷嘴上,另一端与接地棒连接,并将接地棒钉入地下O.5米左右,并在接地棒处倒入盐水或普通水。如果接地线与其他接地装置连接,则要求接触良好,持水枪时手的位置一定要放在接地线后面,选择好与带电体的距离,然后射水扑救。 二、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 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用水灭带电火灾时,要选择最有经验的水枪手,尽可能扩大水枪喷嘴至带电体之间的距离,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滴流进手套和胶靴,站在绝缘板上,面向火源,以点射的方法,使水滴落在火源上。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充实水柱直接射向火源,以防止发生触电危险 三、穿戴均压服 目前使用的均压服有两种:一种是棉纤维或动物纤维与紫铜丝拼捻的经纬交织布制成的,另一种是用棉布经化学镀铜或镀银制成的。这两种均压服在棉纱或棉布里面,都含有很大成分的金属导体。用这种材料制成的均压服包括:帽子、手套、衣服、袜子、鞋面等,而鞋底则用导电橡胶制成。在穿戴均压服时,一定要把衣服、手套、袜子和胶鞋之间的按扣扣好,使其相互之间的铜线拧在一起,形成一条良好的接地线,然后根据电压的大小选好射水距离,利用金属水枪射水扑救。 四、采用喷雾水流 选用喷雾水枪或在直流水枪的枪口上安装一个双级离心式喷雾头,即成为双级离心式喷雾水枪。这种水枪射出的水流,雾化程度好,几乎是不导电的。实验证明,当水枪的喷嘴距离127千伏带电体5米,并在每平方厘米7千克水压下进行带电灭火时,没有漏泄水流,其射程可达8-9米。 用这种喷雾水枪进行带电灭火时,水枪可以不接地线,直接带电灭火。但要根据电压大小选好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消防车泵压力应保持0.5—0.7Mpa,并在水枪喷出的雾状水正常后,才能射向带电体扑救火灾。 五、带电灭火具体措施 1、确定带电设备、线路的电压 火场指挥员应与该单位的负责人或电工取得联系,弄清起火设备、线路的电压,确定与之应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然后再组织灭火。 对电压在250V以下的电源,可穿戴绝缘手套,用绝缘电剪将电线剪断。 经查阅资料,人体与带电设备、线路必须保持的最小安全距离为: 110千伏大于1米; 220千伏大于8米;330千伏大于4米。 2、使用气体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对规模、范围较小的带电设备或线路火灾,可使用二氧化碳、1211、FM200或干粉灭火器直接喷射灭火。鉴于火场情况复杂,为确保安全,人体和灭火器必须远离带电设备和线路,以防跨步电压或达到放电间隙而导致触电伤亡。 3、启用固定灭火装置灭火 电力设施通常安装的固定灭火装置主要有以下三种: 蒸汽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装置;水喷雾灭火装置。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火场指挥员应询问并检查是否启用了固定灭火装置,如没启用,应酌情启用。 4、使用喷雾水枪带电灭火 将消防车泵压调到7MPa以上,待喷雾水枪射出的水流成雾化状态后,再对准带电目标灭火。 5、使用直流水枪带电灭火 在没有带电灭火设备和喷雾水枪的情况下,用直流水枪喷射充实水柱,使用自来水也可以应急扑灭220千伏以内的高压带电设备或线路火灾。 具体方法是:使用大口径水枪,站在距带电物体7米以外的地方,水枪手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运用点射进行远距离射水灭火或使水流呈抛物线状落于火点。 6、使用泡沫管枪带电灭火 使用自来水和普通蛋白泡沫液经泡沫管枪喷射出来的泡沫扑灭高压带电火灾效果也很好,电阻率比自来水大得多,最适合扑救大型电力变压器、电缆沟火灾。 六、灭火安全注意事项 1、用泡沫带电灭火需注意,在没有形成泡沫时不能冲击带电体,泡沫流淌区域不能有人,以防泄漏电流伤人。 2、水枪手最好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均压服等安全防护装具,其他人员不得接近正在灭火的消防员、燃烧区和积水区。 3、水枪喷嘴、灭火器和人体必须与高压带电设备或线路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 4、扑救架空高压带电设备或线路火灾时,水枪手应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尽可能远的水平距离,防止电线断落危及安全。当有电的高压电线断落时,要在距电线落点半径20米之外设置警戒区,禁止人员入内。已处于该区域内的人员要镇静处置,为防跨步电压的伤害,要先扔掉手中的器材,用单脚或双脚并拢慢慢跳离带电体触地处10米以外,即可脱险。 5、在高压带电设备或线路附近进行破拆作业的消防员身体和使用的器材与带电体也要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要防止破拆工具与带电体接触。 6、在配电室(箱)处切断电源时,面孔应背向闸刀,防止电弧击伤。断电后应指定专人守护,防止不知情者随意合闸通电。 7、使用直流水枪灭火时,如发现放电声或放电火花、有电击感时,采取卧姿射水,将水带与水枪的接合部金属触地,以防触电伤人。 8、扑救工业电炉、电烘箱、电烘房等高温电热设备火灾时,应使用气体类或干粉灭火器,严禁用水扑救。因为骤然降温会损坏高温情况下的电热设备,同时水接触高温电热设备后迅速蒸发气化会引起爆炸和炉料飞溅,导致人员伤亡或出现新的起火点。 在原子王国里漫游 缥缥缈缈的神秘云雾中,一扇七彩的大门若隐若现——远在天边,又似乎近在眼前。这迷蒙的原子王国的大门里,有多少令天下万物黯然的珍奇,有多少严密而普遍的自然规律呢? 大门紧闭,“天梯”也似乎遥不可攀,耗费一生行至门前,却又无力叩响玉扃…… 自古希腊以来,一批又一批探索的勇士整装出征,想敲开这自混沌初开以来沉寂几千年的原子王国的大门窥探其奥秘。 勇敢智慧的,迈着坚实的脚步,向前行进着。 1869年,大门前走来一位年轻人,他锲而不舍地观察、实践,终于找到了敞开大门的金钥匙。“咣!”门豁然大开。这位勇士昂首阔步,第一个闯进了原子“王国”。他,就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原子“王国”的立法者。从此,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进。人这个王国遨游了。 啊,我怎样才能用语言来向你描述那个无边无际的原子王国呢? ……那空间是广裹无尽的。我们像浮云一样轻盈,像小鸟一样展翼。一个一个的电子从身旁箭一样穿过。——哦,箭的速度又怎能和这些“飞毛腿”们相比!它们来去匆匆,像严肃的奔赴使命的战士,却又在急促的飞奔中连着打滚儿,像群调皮的孩子。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么多高速运动的电子,没有一个在途中耍“孩子脾气”,和别的电子相撞。它们井然有序,就好像一辆辆火车在条条轨道上奔驰。 是的,它们跑得多快:每秒钟大约30万千米,接近光速!但是它们又总是绕着一个中心飞奔:这个中心,被科学家们称为“原子核”,俨然是“一国之君”,被电子——众臣民膜拜。然而它在一个原子的世界中所占据的空间如此之小,就像放在一座十层大楼里的一颗小小的樱桃。 且慢!更神秘而有趣的东西还没有游历到呢。 先设想一下这样一个游戏:把一个大泥娃娃敲碎,从里面挖出一个小泥娃娃来,当你惊奇地再把小泥娃娃打开,哈,里面又跳出一个更小的泥娃娃!…… 原子王国的奥秘,正像这个不肯宣布自己秘密的泥娃娃:当你找不到合适的工具打开外面一层,你会多么伤脑筋!而当你成功地又取出一个滑稽可爱的小泥娃娃,你又会多么惊喜! 在惊喜的同时,我们应该记住这两个科学家的名字:汤姆逊和卢瑟福——是他们首先敲开了原子的最外层,打破了人们先前认为“原子不可分”的观念。 1897年汤姆逊在阴极射线管气体放电实验中发现了电子。1919年卢瑟福以他成功的a粒子散射实验,宣布了这样的结论:原子内有核,在距核很远的地方,有一些电子绕核旋转。 等到1932年查德威克在用a粒子轰击铍靶的时候发现了中子,人们才掌握了敲开原子核这个“小泥娃娃”的工具。 快,我们再钻进原子核内去漫游一番吧。 核内的世界比外头可就小多了。我们看到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把它们与轻灵的电子相比,咳,那简直就像是拿大象和小蝴蝶相比,质子和中子都比调皮的电子重1836倍! 要是在你周围出现一个比正常人重十几个一百倍的家伙,谁见了不吓一跳!不过你不必为它是否需要“减肥”而担心。这些质子和中子们显然对自己的体重感到相当满意。看,它们悠闲自在的样子,还颇有些“南山樵夫”的乐天派精神呢! 从核中出来,眼前顿时就开阔了许多。电子依然忠诚地卫护、礼拜着原子核,而核内的家伙们也就安然受之了。 突然,一个外层的电子惊叫起来,霎时,它就消失了。其余的电子们立即高声地议论起来:“又有一个姐妹被夺走了,真可怜。” “有失必有得嘛,大伙儿齐心协力,也到别的‘王国’里去抢一个回来!”要知道,在微观世界里,有多少个原子王国啊!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大原子王国。这个大王国通常被人们称为元素家族。 原来,在原子王国里也充满了惊涛骇浪,也有恃强欺弱的“不平”事啊!不过,这些议论倒使我好奇起来:别的原子王国在哪里? 于是,我飞出了这个原子王国,四处寻觅。果然,有不计其数的原子王国呢! 我便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拜访了碱金属原子、放射性原子以及惰性原子等等原子王国。各王国的特色是不同的,正如妍丽的百花,缤纷多姿。庞大众多的原子王国间有“战争”,也有“和平”;有的王国和睦相处,结为近邻,比如氢原子王国和氯原子王国就是这样;有的却战火绵延,双方为了夺取原子,互不相让。 我不禁浮想联翩—— 向大自然挑战的科学工作者们历尽艰辛、磨难,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取得一点成功。不是么?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玛丽亚•居里等人都曾在放射性原子王国的大门前披荆斩棘,向后来人献上了打开这一层“泥娃娃”外壳的钥匙。居里夫人那本实验记录,直至今天,它的扉页、内页的辐射性仍然高于周围环境2~3倍甚至10倍!更不消说居里夫人是死于致命的镭辐射了……在敲开科学大门的探索之路上,多么需要这种勇于献身的人啊! 世界是如此之大,即使在人类肉眼无法看到的原子内部,也有那样丰富而巨大的世界! 漫游在原子王国里,我不仅为自然的现象和严谨的规律而惊叹;我更多的是思考:作为有志青年,作为中国人,我们该为人类科学的发展、中华民族的腾飞,为彻底揭开这原子王国无穷的奥秘,作出怎样的努力? 啊!累死了,找了好多,什么方面的都有哦!有童话的,有关于消防知识的,还有平时的一些小事情等等。本来还准备个你爸怎么写都写出来呢,但一想,你们老师让你们写,应该又说怎么写的吧!哈!(其实是嫌太多了) 慢慢看吧!我都有点同情你了。 告知,不可以抄,这不是我写的哦! O(∩_∩)O哈哈~

305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