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1

达宝利姜广丛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统一战线杂志代号是什么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叶伟2050

已采纳
一、革命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7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出了《关于“民主联合战 线”的决议案》,初步提出了自己的统一战线的方针。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 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中国共 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革命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国民革命的联合战 线。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有共产党员出席并参与领导的国民党第一次全 国代表大会。大会宣告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以联俄、联共、扶 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核心,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即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政治主张 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国民党 “一大”还确认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两党合作的原则,并选举产 生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中央领导机构,从而使国民党由大体上是代表资产阶级 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政治联盟。改组以后的国民党本身就成了革 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革命联合战线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使北伐 战争得以顺利进行。 二、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分子,使得 革命营垒中原有的四个阶级只剩下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它们以反对封建压迫 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 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工 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政权组织。以毛泽东为代表 的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并将关于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正确 观点,运用于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从此开始建立在牢固的工 农联盟的基础上。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开始发生重 大变化。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 和毛泽东在会后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 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同时中央也将抗日反蒋的方针转变为“逼蒋抗日” 的方针。1936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国民党东北军、十七路军,在停止内 战,一致抗日的基础上率先形成了西北地区的统一战线,最终促成了西北事变的和平 解决,实现了由内战到和平,由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转变。七七 事变以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9月,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的《中国共产党 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的关于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标志,国共 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一战线正式形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不断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以后,全中国人民热切希望中国能以和平、民主和团结的方式建设国家,继 续坚持两党合作,团结其他民主党派和一切爱国力量,为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奋斗。但 是蒋介石集团违背人民意愿,坚持独裁立场,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反革命 内战。为了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 农民、城市小资产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 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推翻蒋介 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 续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道路,所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 线组织形式。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历史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恢复 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虽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我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任务等都发生了重大的 变化,但是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大法宝,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 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956年4月,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 督”的方针。它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十年“文革”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遭到破坏。 五、爱国统一战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重新得到落实,明确了新时期爱国 统一战线的任务。1982年,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提出爱国统一战线的方针和与民主党派 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更加密切了中国共产 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爱国统一战线被赋予新的历史内涵,其范围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 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其任务是: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和统一祖国、振兴中 华的爱国主义旗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而奋斗。
211 评论

打篮球的猫咪

至于这个嘛,那是因为那个地址是上海作协的所在地,而两家都是作协主办的所以就这样了似乎两者之间没什么联系啊?只是萌芽创刊的时候巴金写了篇文章来祝贺。而巴金又是当初收获的主编《收获》是1957年创刊的。 刊 名:收获 刊 期:双月刊 编 辑:《收获》文学杂志社 出 版:《收获》文学杂志社 主 编:李小林 社 址:上海巨鹿675号 邮 编:200040 电话:021-54036905 传真:021-54035176 国际刊号:ISSN 0583-1288 中国刊号:CN31-1148/I 国内代号:4-7 国外代号:BM151 电子邮件:《萌芽》杂志创刊于1956年,为全国第一家青年文学刊物。《萌芽》杂志的封面刊名沿用了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左联办《萌芽》时所书手迹,旨在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办《萌芽》的传统,在文学战线上造成大群新战士。《萌芽》杂志创刊后,在广大青年作者及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青年习作者的园地,不少作家在《萌芽》起步跨上了文坛。而今天五十岁左右的一代文化人,几乎无人不知《萌芽》。 1966年,《萌芽》被迫停刊。 1981年,《萌芽》杂志复刊。复刊后的《萌芽》很快便博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发行量直线上升,刊物发表了一大批优秀文学作品,也培养了一批有才华的青年作家,复刊后的《萌芽》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 根据文化市场的需要1996年一月号《萌芽》又进行了改版,萌芽的办刊目的不仅在于培养青年作家、少年作家,同时也为了提高广大青年读者的文学素养。改版后的萌芽更贴近生活、贴近校园和青年学生,既是一本青年文学刊物又是一种青年文学修养性读物,《萌芽》的品牌栏目有:小说家族、校园清泉、青春心事、校园扫描、第一类接触、异域传真、社团之页等等。由学生自己担纲编辑的刊中刊(AMAZING)不断推出"词条作文"、"超时空小说大系"、"才子作坊"等惊奇文章。萌芽的广告语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萌芽的风格:用一本杂志来体验青春,用一本杂志来感受文学。主编赵长天吧。责编我记得有周佩红200040)上海市巨鹿路675号上海作家协会

205 评论

百拜嘟嘟

是中共中央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共中央和地方及一些企事业单位党委中继续设立统战部。党中央为统战部门确定了“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安排人事”的基本职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战部门的基本职能的内涵加深了,内容更加丰富了。拓展资料:统战理论我们讲的统一战线 ,专指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组织和领导的统一战线。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各个时期特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团结本阶级各个阶层和政治派别,并同其他阶级、阶层、政党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的政治联盟。因此,这个统一战线就是解决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的自身团结统一和同盟军的问题。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部分,这个统一战线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无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第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长期战略,贯穿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成为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它的任务主要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服务。

201 评论

虎呆呆漫步

1、调查研究统一战线的理论和重大的方针政策,组织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中央反映情况,提出开展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贯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关于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工作;支持、帮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3、负责调查研究、协调检查有关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4、负责开展以祖国统一为重点的海外统战工作;联系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属的有关工作。5、负责党外人士的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培养、选拔、推荐党外人士的工作。6、负责联系全国工商联,联系港、澳、台及海外工商社团和代表人士。调查、研究并反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的情况,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7、调查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意见,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8、负责开展海内外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9、负责指导地方党委统战工作和统战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统战工作;代管全国台联、黄埔同学会、欧美同学会、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宋庆龄基金会、全国工商联等有关中央党群机关的工作。10、完成中共中央交办的其他任务。

159 评论

月兮月兮

一)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政策,并对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调查研究;向县委反映情况,提出全县开展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检查统战政策执行情况,协调统一战线各方面的关系。(二)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贯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关于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工作,为县委同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做好组织联系工作;受县委委托,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通报县委精神;支持、帮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培养选拔新一代代表人物;协助有关部门帮助民主党派改善工作条件。(三)负责调查研究,协调检查有关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联系少数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举荐工作。(四)负责开展以祖国统一为重点的海外统战工作,联系香港、澳门和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属的有关工作。(五)负责党外人士的政治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培养、考察、选拔、推荐、安排党外人士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的工作;做好党外后备干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队伍的建设工作;协助县工商联做好干部管理;协助有关部门管理乡镇党委统战干部。(六)调查研究并反映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情况,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团结、帮助、引导、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七)调查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意见,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联系并培养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八)负责开展海内外统一战线宣传工作。(九)负责指导乡镇党委统战工作和统战干部的培训工作,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统战工作;指导国有大中型企业、县属学校、科研单位的统战工作。领导县工商联党组、指导县工商联工作;联系县民族宗教局、侨办、侨联等单位。(十)管理县委台湾工作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领导和管理县社会主义学校;指导县台胞台属联谊会工作。 求采纳

165 评论

天天开心好好好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The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简称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统战部或中央统战部,是中共中央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五十年代初,中共中央就为统战部门确定了“了解情况,掌握政策,调整关系,安排人事”的基本职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历史时期后,爱国统一战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战部门的基本职能内涵加深了,内容更加丰富。1948年9月,中共中央先后发电,决定成立新的“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负责管理“当时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国内少数民族工作、政权统战工作、华侨工作及东方兄弟党的联络工作”,并具体负责筹备召开新政协的工作。  主要职责  1、调查研究统一战线的理论和重大的方针政策,组织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向中央反映情况,提出开展统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及时通报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贯彻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政策;落实中央关于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的工作;支持、帮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3、负责调查研究、协调检查有关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  4、负责开展以祖国统一为重点的海外统战工作;联系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属的有关工作。  5、负责党外人士的安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培养、选拔、推荐党外人士的工作。  6、负责联系全国工商联,联系港、澳、台及海外工商社团和代表人士。调查、研究并反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的情况,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  7、调查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意见,协调关系,提出政策建议;联系党外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  8、负责开展海内外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  9、负责指导地方党委统战工作和统战部门负责人的培训工作,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统战工作;代管全国台联、黄埔同学会、欧美同学会、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宋庆龄基金会、全国工商联等有关中央党群机关的工作。  10、完成中共中央交办的其他任务。  机构设置  根据职责,中共中央统战部设以下机构:  1、办公厅 负责部内外的联系与综合协调工作,保证机关业务和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转。  2、政策理论研究室(内设中央统战部宣传办公室) 负责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综合性研究;协调、组织统战部门的大型调研活动;主管部内刊物;收集处理统一战线的信息;承担统战工作重要文件、重要文章的起草。宣传办公室负责统战部门的宣传工作,协调统战系统的宣传活动;联系并利用各种社会宣传媒介宣传统一战线,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海外的统战宣传工作;了解全国统战报刊情况,进行宏观指导。  3、一局(民主党派工作局) 负责联系各民主党派,贯彻执行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政策;对有关坚持、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民主党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意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各项措施;协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4、二局(民族、宗教工作局) 负责对民族、宗教工作进行调研并提出政策性建议;国外藏胞的工作。  5、三局(港、澳、台、海外工作局) 负责联系香港、澳门和海外有关社团及代表人物,联系台湾各界人士;负责台胞定居工作和台胞台属落实政策工作;联系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其他有关团体共同做好海外统战工作,负责中华海外联谊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6、四局(干部局) 负责党外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负责担任政府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的选拔、培养、考察、推荐等工作;负责党外干部和统战干部的培训;负责部机关和部属单位干部人事的管理。  7、五局(经济局) 负责联系全国工商联;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物情况的调研并提出政策性建议,负责对他们的统战工作;联系港、澳、台及海外的工商社团和代表人士;会同部内有关职能局共同组织推动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边扶贫工作。  8、六局(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局) 负责联系各界无党派代表人物;调查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的情况,反映其思想动态;提出有关制定党外知识分子政策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检查贯彻落实情况;负责教科文卫和国有大型企业中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9、七局  负责对西藏的统战、民族、宗教工作进行调研并提出政策性建议,协调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联系国外藏胞,联系并协调藏学研究工作,协调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  10、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纪律检查工作,领导机关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中央统战部还设有一些事业单位,如干部培训中心、机关服务中心等。  11、离退休干部办公室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离、退休人员工作的方针、政策,对离、退休人员实行统一管理;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并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离、退休人员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承担其他有关离、退休人员工作。  根据工作需要,中央统战部还设有十个事业单位,包括《中国统一战线》杂志社、《中国西藏》杂志社、华文出版社、干部培训中心、中国光彩事业指导中心、华兴经济咨询服务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台湾会馆、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办公室等。

12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