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3

aeiou24680
首页 > 论文问答 > 成分制备相关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懂爱为何物

已采纳
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之一 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燃素学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然而燃素学说终究不能解释自然界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第二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是不可思议的。1774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否定燃素学说。拉瓦锡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1/5,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空气的组成才确定为氮和氧。 空气的成分之二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由于地球有强大的吸引力,使百分之八十的空气集中在离地面平均为十五公里的范围里。这一空气层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影响很大。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指的是这一范围内的空气污染。工业的发展,向空气排放了有害物质,污染了空气,使空气里增加了有害成分。当空气里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严重地损害人类的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某些物质,又会使人的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等等。因此,必须大力防止空气的污染。 排放到空气里的有害物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粉尘类(如炭粒等),金属尘类(如铁、铝等),湿雾类(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类(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的氧化物等)。从世界范围来看,排放量较多、危害较大的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是煤、石油在燃烧中产生的。一氧化碳主要是汽车开动时排出的。从全球估计,一氧化碳的排出量超过二氧化硫的排出量。 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保护人民健康,关系到多快好省地发展社会主义工农业生产的大事。我们一定要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同时,解决好环境保护的问题。
118 评论

神兽史瑞克

与研究生谈科学论文之写作(1)科学论文哪一部分最难写第一问是何谓科学论文?其从结构上讲应包括哪些部分?科学论文从结构上讲,无非包括标题(偶然也用副标题)、作者姓名与所属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代码、前言、实验方法(或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以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有时有附录;而主要部分当然是标题、摘要、前言、实验方法(或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第二问是在科学论文的上述构成部分中,哪一部分最难写?前言最难写。造成科学论文前言写不好的关键原因,还是在于不能正确理解前言在科学论文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科学论文之前言所需回答的问题主要应包括:研究背景(科学或技术)、现状与问题、动机(欲解决之课题或欲达到之目的)、必要性(哪些关键课题有待解决,哪些方面有待突破,或哪些新材料、新效应、新功能以及新应用需要探索,哪些关键技术需要开发等)、正当性(含创新性)、与可行性等。我以为,只要在前言中清楚地回答了上述问题,一篇好的科学论文就有了基本保障。科学论文前言之撰写,其实应始于研究课题之灵感产生与研究方案构思阶段。其中,平时之文献积累或有意识之文献调研,都是这些工作的基础。而科学论文前言所需回答的主要问题,无不需要认真的文献研读。因此,参考文献之引用一定是论文正式写作前就确定好的,而不能先写好论文再来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之恰当引用,对于一篇论文的质量其实是非常重要。总之,凡是开头难。前言写不好,后面之写作将满是艰难曲折;而前言写好了,后面写起来便是一马平川。与研究生谈科学论文之写作(2)也谈实验方法之准确描述在一篇科学论文中,继前言部分阐述清楚研究背景、现状与问题、动机、必要性、正当性与可行性之后,一般应接着介绍实验方法(或计算方法、理论方法)。相对而言,此部分之写作的确较为容易,但仍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这里,以陶瓷材料类科学论文为例,着重讨论实验方法之准确描述。陶瓷材料类科学论文的实验方法部分需要清晰准确地介绍材料制备、结构表征与性能评价等方案与手段。材料制备部分需要交代清楚原料(名称、纯度、甚至生产厂家)、合成方法(固相反应法、液相法或气相法)及合成条件(温度、压力、气氛、时间等)、成型方法(单轴压力成型、冷等静压成型、注塑成型、气相沉积、旋涂等)及条件(压力等)、以及烧结或热处理条件(温度、气氛、时间等)。当然,块体陶瓷与薄膜之制备方法之描述方式是有区别的。结构表征部分需要交代清楚表征手段(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产地)与实验条件(如TEM的加速电压等)、以及结构表征样品的制备方法与条件。而性能评价部分则应交代清楚评价手段(设备名称、型号、生产厂家、产地)与条件、以及性能评价用样品的制备方法与条件(如压电陶瓷的电极制备、极化处理条件等)。而对于特殊的制备、表征与评价方法或方案需要更详细的介绍。实验方法的准确描述对于一篇科学论文有着两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其清楚地给出了有关实验结果与结论是在何种背景与条件下得出的,可以作为判断相关实验结果与结论是否合理的基础;当然也可以据此给出相关规律的适用范围。其次,当不同小组的类似研究得出明显不同结果时,可以通过实验方法的仔细比较追寻这种差异的根源,进而加深有关理解与认识。总之,实验方法虽是相对容易写作的部分,但仍需要认真对待,不可马虎。只有正确认识该部分在科学论文中的重要地位、尽量避免上述问题与不足,才能简洁、清晰与准确地写好实验方法部分,从而保证整篇科学论文的质量与水平。与研究生谈科学论文之写作(3)规律、图象、证据与模型结果与讨论部分无疑是一篇科学论文的躯干与核心,作者应该在此部分清楚阐述主要研究结果、基本变化规律及其分析。首先,作者必须是在充分分析与理解相关数据、并已总结出有关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才开始动笔的。作者写作此部分的过程中,应将经整理的图表与照片之功效发挥到极致,自如地陈述有关论据,进而揭示出相关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为什么存在上述规律,进一步得出相关推论等。上述几点乃是结果与讨论部分写作之基本要求。而对于一篇高水平的科学论文,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此基础上构筑有关变化规律的物理图象并给出其微结构证据或理论依据。而对于一项完美的工作,则还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关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02 评论

吃货kumiko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一种新方法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并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之一,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活动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让学生体验化学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得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进而能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 一、活动材料 细铁丝、白醋、水、烧杯(250mL两只)、试管(约6cm长)、刻度尺、计时表、玻璃棒、试管刷。 二、活动原理 试管中形成的液柱高度与试管长度的比值代表空气中氧气含量,如28mm/150mm=19%。这存在着一个假设,即试管长度正比于试管体积,试管内气柱长度的变化完全是氧气消耗导致(试管中所有氧气被消耗),而且空气是理想混合气体,温度和压强不发生变化,该比值可表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教师最好向学生建议用较细规格的铁丝及合适长度(与试管大小有关);在家里操作也可以用普通玻璃杯代替烧杯。 三、活动过程 量取长约100cm~200cm的细铁丝(越细越好),并弯折成长约4cm。 附图 实验装置 分别取1/8杯(约30mL)的醋和水,配制1∶1的醋—水混合物。 将弯折好的细铁丝浸入醋—水溶液中1min(浸于液面以下),然后轻轻取出并小心抖落上面的溶液(勿使醋溅出)。 稍扯铁丝使之蓬松,借助玻璃棒将其塞进试管,快速将试管倒放在另一只已经充满了3/4体积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口靠在水杯底(如附图)。 5min后,轻移试管,使试管中液面和烧杯中液面保持水平,量出试管中水柱高度,然后再将试管口靠在烧杯杯底。 每5min重复一次步骤5,当试管中液面高度不再变化时,记下该高度。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细铁丝有何变化,试管中的液面有何变化? 当试管内液面不再改变时,取出试管中的细铁丝,仔细观察细铁丝表面有何变化?然后用试管刷刷净试管。 测量试管的总长,计算试管液面不再变化时的高度与试管长度的比值,想一想,该比值能代表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吗? 四、问题思考 活动中,你观察到细铁丝的变化了吗?想想看,细铁丝是否发生了某种化学反应?你能写出细铁丝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吗?(提示:可根据细铁丝的表面颜色的变化来确定反应产物) 试管中液面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此变化? 步骤5中为什么要移动试管,使得试管内外液面齐平? 在活动中,试管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了吗?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21%,把你的结果与该值比比看,相差多少?思考一下,以上哪些步骤可能对结果的影响较大? 五、参考答案 细铁丝的颜色从银白转变为红褐色,发生的化学反应是铁的氧化还原反应或腐蚀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4Fe(s)+3O2(g) 2Fe2O3(s)来表示。 水液面上升,试管中的氧气被消耗了,压强和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因此,氧气减少意味着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则水面上升。 这是为了保证试管中气体体积(或长度)的测量是在相同大气压下进行,学生应尽可能获得不超过10%误差的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1�JCE Editorial S Just Breathe: The Oxygen Content of AJCEdu.,2001,78:512A—512B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参考资料:

243 评论

相关问答

  • 成分制备相关论文

    初心&依恋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功能成分与制备论文3000

    你行,你有课!

    西安指纹锁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功能成分与制备论文3000字

    高分子材料的制品属於最年轻的材料它不仅遍及各个工业领域,另外,(材料科学)里面的资料,让你找找自己的灵感

    夏侯将军YY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材料合成与制备论文

    给你个网站:学科网你可以上那去找哦!!!!!!!!!!!!!

    喝汽水的小蜗牛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6
  • 控制论相关论文

    自动控制技术是能够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附加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生产机械(被控对象)自动地按照某种规律(控制目标)运行,使被控对象的一个或几

    比尼爱汤姆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