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39

碗碗小公主
首页 > 论文问答 > 贵州大学人文社科类一流建设学科专用期刊分类表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ulu酱求好运

已采纳
贵州大学最好的专业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林学、冶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哲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采矿工程、植物保护,这些专业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文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也招收文科生
249 评论

木鱼199210

贵州民族大学代码是10672,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贵州民族大学(Guizhou Minzu University),简称贵民大,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入选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由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建设。截至2020年3月,学校学校有两个校区:贵阳市花溪区和贵安新区大学城,占地面积2825亩,其中贵阳花溪校区1325亩、贵安新区大学城校区1500亩,校舍面积6万平方米。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51年,原名贵州民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院系设置截至2016年3月,学校设有22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独立学院,设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28个本科专业方向。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96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77人,副高职称人员55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19人,硕士学位人员822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545人。其中,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贵州省核心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贵州省省管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近百人。教学建设截至2019年12月,学校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区域一流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3个区域一流课程群。                                    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音乐表演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民族学、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建筑学、旅游管理、美术学、产品设计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3月,学校现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类别17个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有4个区域一流学科,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12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区域一流专业,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点,3个区域一流课程群。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生药学贵州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数学,法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贵州省级重点学科: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法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统计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艺学学校荣誉截至2016年3月,学校先后五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并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四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贵州省‘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贵州省文明单位、贵州省优美校园、贵州省绿色大学,先后十五年被中宣部、团中央和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优秀志愿者服务队和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合作交流截至2016年3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和港、台地区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合作办学、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有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哈萨克斯坦、比利时、蒙古、巴基斯坦、泰国、马里、罗马尼亚、埃及、墨西哥、尼日利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20个国家留学生369人,其中学历生278人。科研机构截至2016年3月,学校有贵州重点实验室2个,贵州省级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人文重点社科研究基地1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贵州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个,独立建制的研究机构共有8所,挂靠学校的研究机构共有9所。                                    科研项目截至2016年3月,学校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55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84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及委托项目子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2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奖78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200余部。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12月,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为12万册。图书馆拥有53万册纸质文献和27TB的电子资源,其中电子图书103万册,13个自建数据库。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主要包括贵州世居民族文献、贵州地方文献资料、傩文化资料、民族文化藏品等。收藏了古老珍贵的少数民族古籍“水书”、“彝族古文献”、“布依族古文字文献”,以及汉文古籍3万4千余册;收藏了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文献资料约5万余册;拥有尚未公开出版发行的地方文献资料约4万件。“贵州世居民族文献数字图书馆”初步建成。学术期刊《贵州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原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1年,学报曾获贵州省高校学报研究会首届评比二等奖(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报评比“质量进步奖”(1999年)。1994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等机构评为“民族学类核心期刊”。1998年,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库等机构评为“核心期刊”。2010年10月,学报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样优秀社科期刊”。

322 评论

TracyJunli

是  中文 核心  期刊(北大版), 也是 CSSCI 期刊 (南大版),比较好的

230 评论

gavin70606

去学校的官网查上一年,或前几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一般而言是这样判断:1、哪个专业的录取分数高,就是优势专业,但不绝对,这个对于传统专业判断比较准。2、哪个专业的学费高,就可能是优势,但学费高的专业,高考录取分数也会低一些,甚至有些学费太高,刚上线也有可能被录取,毕竟还有很多家庭经济不好的学生,他们考试分高,也会选择一些低学费的专业,所以可能导致一些低学费的但不是太好的专业分数会相对高一些。3、新的专业,这些专业都是近几年才有,都是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开设的,由于知道的人不多,分数并不高,但未来就业前景非常好。一些新专业学费也是比较高的。其实,用学费来判断是否好专业更准确一点,学校,作为主办者,他们最清楚专业的好坏,所以学费也会根据这个调整。这与工厂生产产品销售是一个道理,好货卖得也贵一些。这种现象在公立大学不明显一点,一般相差几百,上千的,而在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中,好的专业一定是收费贵的。因为这些高校本身就是市场机制的产物,他们没有国家补贴,运营是依靠学生的学费来完成的。以上并不绝对,有时也会有大小年的,尤其是招生名额很少的时候,所以要看连续几年的分数。一般来说,招生数低于5个以下,用分数的判断不太准,可以用学费来判断,每个学校都会对优势专业收更高的学费,一分钱一分货啊。同理,由于学费高,分数也就不一定会高,毕竟还是有很多家庭经济不太好的学生,他们会选择学费低的专业。

270 评论

wangmiao1211

贵州大学校徽目录 【学校简介】 【百年学府】 【办学规模】 【学科专业】 【师资队伍】 【办学条件】 【科学研究】 【教学改革与建设】 【国际交流合作】 【精神文明建设】 【现任领导】 【贵大校歌】 【贵大标识】 【贵大校训】 【通讯方式】 【国际交流合作】 【精神文明建设】 【现任领导】 【贵大校歌】 【贵大标识】 【贵大校训】 【通讯方式】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是贵州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教育部在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14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毛泽东亲笔题写校名。胡锦涛同志曾是我校数学系85级“名誉班员”。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停办,1958年恢复重建。1997年8月,原贵州大学、贵州农学院、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完成第一次合并,2004年8月,在原贵州大学和原贵州工业大学基础上合并组建新的贵州大学。同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贵州大学(省部共建)。2005年9月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贵州大学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虽然校名几经更迭,校址几度变迁,历经沧桑,但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始终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以立足贵州、服务地方为己任,学校由小到大,由弱渐强,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凝炼了“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以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和孕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特别是贵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编辑本段]【百年学府】 初办大学堂 贵州大学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贵州大学堂”。上溯106年,让时光停留在公元1902年,亦即清光绪二十八年。 这年七月,一道从贵州府上呈的奏章摆在清廷光绪皇帝案前。贵州巡抚邓华熙在奏章中正式奏请设立贵州大学堂,拟以贵山书院为校址(今省府路贵山饭店左对面),筹款修葺,扩充学舍,并拟定办学章程。此时正值清政府举办新政,谕令“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设大学堂”。于是邓华熙的奏请很快就被获准。同年八月,“贵州大学堂”正式成立。邓华熙任命候补道尹嘉诏为监督,聘请周恭寿、廖杭等为教习。大学堂设备斋和正斋,备斋两年毕业,正斋四年毕业,以“实事求是,造就通才,兴学育人”为办学宗旨,由各府州县选送有科举功名的高材生入学,共招生120名。 1905年(光绪31年)前后,分两批派出20名学生赴日留学,由贵州大学堂教习(教师)周恭寿带队。这批赴日留学生中的尹笃生、周步瑛 、王佩芬等人回国后积极推进新学,并在贵州大学堂任教,成为了贵州大学早期办学的骨干力量。 “贵州大学堂”,作为我国早期创办的大学之一,成为贵州历史上第一所正式的高等学府。“贵州大学堂”成立两年后,多次改名。1911年12月,贵州新巡防军的部队进驻矿业中学堂,强令学生提前毕业,1912年5月,矿中被迫停办,学生转入贵州省立农林学校(1916年改称贵阳甲种农业学校)。 重建获新生 1926年6月,周西成主持黔政,任命贵州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周恭寿为省教育厅厅长。周恭寿按“黔之振兴,教育为大”的一贯思想,建议尽快设立贵州大学。周西成接受周恭寿的建议,决定将贵州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省立第二中学、贵阳甲种农业学校停办,以省立二中(今贵阳一中)为校址,于1928年3月成立贵州大学,周恭寿兼任校长。设经济、医学、土木工程、矿业专科和文、理两个预科。 正当贵州大学处于良好发展态势时,黔省政局发生剧变。1929年5月,周西成在军阀混战中战死,省城秩序顿时大乱,周恭寿去校长职,学生纷纷回家,贵州大学一度停办。1940年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审议,行政院通过,决定先设立国立贵州农工学院,选定贵筑县花溪镇为院址(今贵大南校区)。农工学院农科设农林、农业化学、农业经济3系,工科设土木、矿冶、机电3系,并附设1先修班。10月,教育部聘任的院长李书田到校任职。 国立贵州大学 1942年5月,行政院决议成立国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院归并国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大学于农工学院外增设文理、法商两学院。文理学院设中国语文、外国语文、历史社会、数理和化学5系;法商学院设政治经济、法律2系。同年5月22日,行政院任命张廷休为国立贵州大学校长,学校制定了“坚毅笃实”四字校训。至1948年6月,全校4个学院,16个系、1个专修科、1个先修班。 在国立贵州大学成立之前,不得不提一所学校——大夏大学。大夏创办之初,因无固定校址,以租房作教室。民国18年(1929)春,学生已超过千人,租房不能容纳,王自出白银6、7万两,贷款三十多万元,1930年建成占地三百余亩校舍,包括教学大楼、大礼堂、理科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医疗室、疗养院、教职员宿舍、男女生宿舍、饭厅、浴室等建筑群及一条婉蜒秀丽的校河等。在当时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学中,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著称。抗日战争开始,大夏大学一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为联合大学,一设庐山,称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一设贵阳,称第二联合大学。后来第二联合大学恢复校名为大夏大学,并在花溪买下2000多亩田地作为校址。 在筹办国立贵州大学时,国民政府教育部打算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改名为国立贵州大学,但引起大夏师生强烈抗议,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结果大夏大学离开贵阳花溪,远走赤水,成不了贵州大学的一部分。这也是国立贵州大学在国字号的高校中,名气比不上国立中山大学之流的缘故。 抗日战争后期,当日军侵占独山时,贵大奉命迁往重庆,当全体师生到达遵义时,日本已经宣布无条件投降。贵大师生于是返回花溪复课。抗战胜利后,教育部奖在上海接收的“敌伪”图书分发到各所高校,贵大获得四万多册。 解放后命运曲折 贵阳解放后,1950年10月,按教育部规定,国立贵州大学改称贵州大学。一年后,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贵州大学”校名。1953年4月,政务院任命赵凤歧为贵州大学校长。不久,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贵州大学除农艺系在原址独立为贵州农学院外,其余院系被调整到贵阳师范学院、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政法学院等校。 1958年3月,党中央在成都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主席在听取了不少省、区院系调整所产生的影响后,当即指示:每一个省,都应有一所综合大学,已调整掉的应予恢复。根据主席的指示,7月3日,省委决定在贵阳师范学院恢复重建贵州大学。设中文、外语(英语、俄语专业)、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8个系9个专业,8月正式招收新生721人。9月,省人民委员会任命原省教育厅厅长田君亮为贵州大学校长。贵州农学院独立设置 。 贵大恢复重建后,与贵阳师院分校。1959年,贵州民族学院并入贵州大学(1974年分离)。一个月后,贵州大学迁入花溪区新校址(现贵大北校区)。此时,全校共有教职工333人,全日制在校生1477人。 1997年,贵州农学院、贵州艺专、贵州农干院等并入贵州大学。 2004年8月,在原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同年,教育部与贵州省政府共同建设贵州大学。 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三部门批准,与中国政法大学等11所高校进入211大学建设行列,贵州大学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注解: 贵州农学院--1997年并入,但农学院系国立贵州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中老贵大(指建国前的国立贵州大学)余留下来的血脉农学系成立的,也就是说,在1953--1958年间,贵州大学的血脉依在,贵大的历史并没有断代。 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并入,系原贵州大学60年代的艺术系分离出去建立的艺术高等专科学校。所以,贵州大学1997年的合并只不过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又重新抱在一起,是她失散多年的儿女回归贵大大家庭的怀抱 1953年院系调整背景为我国各行建设学习苏联模式,在高等教育上也不例外,仿照苏联实行专业类学科建设专业性大学,按艺术,财经,政法及工科分类,忽视综合性大学建设所以,国立贵州大学原属国家重点大学的现状,由于国家对贵州战略的忽视,将贵大法律系与其他如重大、川大法律系等合并组建西南政法学院。工科等当时有丁道衡等大师的地质、矿冶等强势专业并入重大,农学类并入西南农大,部分专业并入云南大学和贵阳师范学院。(具体调整为:外文系调入四川大学、工学院各系调入云南大学、地质系调入重庆大学、法学系调入西南政法学院,今西南政法大学,经济系调入西南财经学院,现今211的西南财经大学、中文、历史系并入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这是贵州大学重建工科实力大损的原因,这样的伤口虽但没有国家的重点支持,且长久的教育冷落愈合谈何容易) 1953年院系调整后的贵州大学,只保留原来农学系,在此基础上,在原来国立贵州大学的校址(今贵州大学花溪南校区)建立贵州农学院,1958年,毛泽东主席说,每个省有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贵州省成立了恢复重建贵州大学委员会,在花溪朝阳村(今贵州大学北校区)建立了贵州大学,直到1997年合并,南北区兄弟才走到一起。 试想想,一个已经建设好的大学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建设和沉淀,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大师的流失,行业地位的降低是无法弥补的,加上贵州的省情和国家这么多年的冷落,贵大复兴何易? 所以,老贵大(指2004年8月前)历史沿革下来,工科建设相对薄弱,进入211工科实力相对欠缺,为贵州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千万贵州儿女的更好地,更公平地享受到更好的高等教育,为了更好地支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取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尤其重要,贵州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整合贵州高等教育的举措,2004年8月,在原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的基础上,组建了新的贵州大学。同年,教育部与贵州省政府共同建设贵州大学。因此,新贵大的成立,进入211,是她的所有组成,包括原贵工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新贵州大学的明天需要所有的贵大人的努力。[编辑本段]【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教育21个学院(人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法学院 艺术学院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理学院 农学院 林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动物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院 矿业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1个继续教育学院、两个独立学院(明德学院 科技学院),还有一个人民武装学院,一共25个学院。3个公共教学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152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5053人,研究生4360人(博士生123人),外国留学生52人。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编辑本段]【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农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省级重点学科; 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植物保护)和3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及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学校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12个,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建设了38个优势特色专业,贵州省示范性专业17个。其中,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第一批:采矿工程、植物保护;第二批:林学、农林经济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三批:汉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贵州大学《液气压传动与控制》被批准为2008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贵州大学《比较文学》被评为2008年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教学团队荣获教育部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贵州大学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编辑本段]【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237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41人,硕士学位的教师 1001人。师资队伍中教授299人、副教授714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兼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8人,享受国务院和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2人,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6人,省管专家60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50人;全国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33人,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9人。[编辑本段]【办学条件】 现有花溪南、北校区和蔡家关等3个主校区,占地总面积2,824,5平方米(3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00平方米。学校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学与科研实验室146个,校内外实习基地207个,教学试验场1170亩,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30,8万元,拥有一批性能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各类教学实验室配套完善,能较好的满足各类教学实验的需求。贵州大学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馆,现馆藏图书31万册,电子图书34万册,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18个,馆藏量为贵州省各类图书馆之首,贵州大学日文文献馆馆藏规模名列全国高校前三名,贵州大学图书馆是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核心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我校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贵州省主节点、贵阳市教育城域网中心,建立了覆盖全校9个校区的校园网,校园网光纤线路长达821对芯公里,网络出口宽带达到700兆,网络性能优良,形成了完善的校园网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网络教学平台及教学资源中心、综合教务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室内外体育场馆面积02万平方米,其中标准运动场5个,建有省内一流的多功能体育馆——贵州大学体育中心一座(12,970平方米)。贵州大学体育中心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87台、多媒体教室座位数73个、语音室座位数87个。[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32个,其中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 2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7项,其中,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188项,省部级课题1019项;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18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授权70项,出版学术专著212部,发表学术论文9673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595篇。2006年获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坚持以科技服务社会,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优势,通过理论研究、政策建议、项目咨询等形式,积极为地方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作出贡献。学校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公开出版《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艺术版)、《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和《山地农业生物学报》等学术期刊。贵州大学出版社是目前贵州省唯一的高校出版社。[编辑本段]【教学改革与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被教育部列为“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教改立项247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级87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3项;开展了品牌特色专业和重点课程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25门,校级重点课程101门;主编教材123部,获省级奖6部,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7部。教务处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称号。[编辑本段]【国际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我校被设立为十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活跃,办学空间不断拓展,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尤其是在亚太大学联盟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三年来,学校共派出300 多人次到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参加学术交流、进修和短期学术访问;共接待包括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约翰•内格罗蓬特(John D Negroponte)及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拳联主席吴经国,香港特首曾荫权等700 多人次来校参观访问;先后邀请了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约瑟夫•斯蒂格里茨(Joseph E Stilglitz),澳大利亚皇家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里奥纳多•林朵伊(Lenoard FLindoy)博士等在内的20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 2008年4月26日,教育部“第六次对发展中国家教育援助人才培训工作会议”暨教育部援外基地授牌仪式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章新胜副部长为贵州大学等10个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授牌。基地将配合教育部教育援外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展工作,承担来华、出国培训项目,选派援外教师、建立援外教师人才库以及商务部等其他部委委托的援外项目。[编辑本段]【精神文明建设】 学校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创建良好整洁的校园文明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贵州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1998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全国、全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2008年在贵州省高校首届“优美校园”评选中荣获一等奖。[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省委常委、党委书记: 龙超云 常务副书记: 赵明仁 党委副书记: 陈叔平 任钢建 郑元宁 冯晓宪 纪委书记: 杨伟民 校 长: 陈叔平 常务副校长: 封孝伦 副校长: 章迪诚 高克新 金道超 吴次南 宋宝安 陶文亮 助理巡视员: 谢田凯 陈加法[编辑本段]【贵大校歌】 贵州大学校歌 贵 州 大 学 校 歌 张廷休 原词 贵 众 改编 溪山如黛 常沐春风 学府起黔中 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 大地贮潜龙 明道济世 见贤思齐 报国为民志气同 眺望万千学子 江山处处旭日方东 校 歌 浅 释: “溪山如黛,常沐春风,学府起黔中”,采用比兴手法,既是取景,又是抒情,更是写实。意谓黔中大地之上,遥望溪山美景,蓝天白云之下,林木郁郁葱葱,溪水如碧玉织带,一派生机,有如染上了薄薄的一层墨绿色,一座气势宏伟的现代型学府拔地而起,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如今自然与人文相互衬映,人与万物都沐浴在春风化雨之中,显得更加地灵人杰,风物宜眼,前途无量。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大地贮潜龙”,均以用典的方法,点出了全校师生的理想追求,以及今天人才济济的盛况。 “明德至善,博学笃行”为贵州大学校训。“明德至善”,出自《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根本宗旨,首先在于透彻地了解和彰显内在人性固有的道德光明,然后必须转向社会民间作自立立人,即亲近人民并竭尽全力为之服务,最后则要通过个人修身与社会实践,使社会和人都臻于和诣圆满的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 “博学笃行”乃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治学的根本方法,出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必须广博地学习,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明晰地辨析,笃实地履行,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学问境界和人生境界。前四句“学问思辨”,乃是致知的渐进升华过程;后一句“笃学之”,则指踏实的实践功夫。 只有通过知与行两个方面的不懈努力,才能在人生境界与学问知识上真正有所成就。歌词举二而涵盖五,当视为“学问思辩行”的全面概括。 “大地贮潜龙”,“潜龙”典出《易经乾》:“潜龙勿用”,意谓尚在黔省最高学府就学的莘莘学子,虽如潜龙一般专心向学, 有着无以限量的光明前途,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对祖国对人民作出巨大的贡献。如果说“潜龙”取意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大地”则既指黔中大地,又暗喻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全句大意是:黔中大地的贵州大学,为国家民族培养储备了无数的有用人才,他们像“潜龙”一样,既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又有“厚德载物”的品质,必将在不远的将来,为国家民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三段“明道济世,见贤思齐,报国为民志气同”。《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肖而内自省也。” 意思是青年学子进德修业,要担当道义,热爱祖国,胸怀天下,救助社会,服务人群,在报国为民的共同理想感召下,同心同德,志存高远。在学习过程中,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便要想着向他们看齐;看到缺点比自己多的人,便要时刻注意反省。全句大意是:要勇于追求人生的真谛,发扬光大真理(道),要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肖而内自省。 最后一段“眺望万千学子,江山处处旭日方东”。意思是登上黔中大地高高耸立的山脉,极目远眺,万千群山逶迤绵延,有似群龙飞舞,宛如无数莘莘学子立地倚天,汇成天地般的磅礴气势,共同奔向无限美好的未来。而一轮红日亦在此时从东方冉冉升起,照耀着祖国山河大地,无论人与自然,都显得更加朝气蓬勃,更加美丽娇娆。[编辑本段]【贵大标识】 贵州大学标识 标识说明: 标识将贵州大学的简称“贵大”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体现了现代感、融合感和贵大的特色; “贵大”两个字运用了篆书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贵州大学的历史积淀; 标志包含的专用字体、英文以及“1902”的数字传递了贵州大学信息; 图形整体感强,醒目、易记。[编辑本段]【贵大校训】 贵州大学校训 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 贵州大学校训体现了百年贵大追求真理、崇尚完美并且强调博学和实干,为国家民族不遗余力的精神底蕴。它和60余年前国立贵州大学的创始人张廷休先生确立的国立贵州大学校训“坚毅笃实”有着清晰的传承关系,又结合了时代赋予当今贵州大学的新要求,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起点更高,目标更为远。和老校训相比,虽然只增加了四个字,但内涵更加深厚、对传统文化理解更丰富,可谓“和而不同”。 校训中的“明德至善”取自《大学》卷首“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是大学的根本宗旨,首先在于了解和彰显人性固有的内在道德光明,然后必须亲近人民并竭尽全力为之服务,最后则要通过个人修身与社会实践,使社会和人都臻于和谐圆满的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这是做人、做学问的理想途径,也是中国文化人精神追求的最高的目标。“博学笃行”见于《礼记?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儒家先贤做学问的方法论,它与“明德至善”珠联璧合:“明德至善”提出了终极目标,“博学笃行”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法。这些至理名言两千多年来被推崇倍至,也为近现代中国高等学府所遵崇。所以,贵州大学的校训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新的理解和诠释。这是百年贵大宝贵的精神财富。 贵州大学将不辱校训,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一路凯歌行进。

112 评论

萌萌尛宝贝

首先 南北校区都在花溪 南区的前身就是农学院 ,拿环境条件来说北校区要好点,毕竟是贵大行政中心 大一新生基本都在南区读一年(除北区个别学院比如法学院啊,电子信息学院,经济学院大一直接在北区读),如果是农科类就留南区读,比如什么人文学院,理学院回北区,学工的回蔡家关校区(原贵工大)! 也就是大体上说,北区大多是学文理经济什么的南区是学农的,蔡家关学工的!

346 评论

龙井12345

1、贵州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序号 专业名称 所在学院1 法学 法学院2 汉语言文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3 英语 外国语学院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5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与冶金学院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学院7 电子科学与技术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9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与化工学院10 矿物加工工程 矿业学院11 酿酒工程 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12 植物保护 农学院13 动物科学 动物科学学院14 林学 林学院15 工程管理 管理学院16 农林经济管理 经济学院17 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学院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序号 专业名称 所在学院1 哲学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 经济学 经济学院3 社会工作 公共管理学院4 历史学 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5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6 物理学 物理学院7 生物科学 生命科学学院8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材料与冶金学院9 冶金工程 材料与冶金学院10 通信工程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11 自动化 电气工程学院12 信息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3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学院14 地质工程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5 釆矿工程 矿业学院16 食品科学与工程 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17 建筑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8 城乡规划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9 农学 农学院20 农业资源与环境 农学院21 烟草 烟草学院22 动物医学 动物科学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序号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1 贵州大学 采矿工程2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3 贵州大学 林学4 贵州大学 农林经济管理5 贵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6 贵州大学 汉语言文学7 贵州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8 贵州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9 贵州大学 自动化10 贵州大学 哲学11 贵州大学 冶金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林学、冶金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哲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育部二类特色专业:采矿工程、植物保护贵州省特色专业:哲学、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矿物加工工程、生物工程、水产养殖、社会工作、农业资源与环境。贵州省示范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自动化、林学、经济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植物保护 2、贵州大学专业排名以下是贵州大学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专业推荐人数Top10 1 土木工程 7 (416人)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6 (304人)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 (264人)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 (237人)5 法学 3 (236人)6 采矿工程 5 (220人)7 经济学类 1 (155人)8 哲学 9 (151人)9 经济学 7 (132人)10 土木类 8 (110人) 3、贵州大学简介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9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入选高校。2016年4月,成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是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口合作建设高校,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 学校积极推动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与贵州省9个市(州)高校开展对口合作。

182 评论

相关问答

  • 贵州大学人文社科类一流建设学科专用期刊分类表

    1、贵州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序号 专业名称 所在学院1 法学 法学院2 汉语言文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3 英语 外国语学院4

    RitaQinQin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兰州大学人文社科期刊分类目录表

    投稿指南网--刊社与作者沟通的桥梁!投稿指南的拼音缩写(tgzn)

    西西和嘻嘻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广州大学期刊分类人文社科

    11078“广州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1078。广州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

    丁锋8934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兰州大学人文社科期刊分类

    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以前职称设置  中

    米米狗狗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分类类目表

    期刊可以分为非正式期刊和正式期刊两种。正式期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与国家科委在商定的数额内审批,并编入“国内统一刊号”,办刊申请比较严格,要有一定的办刊实力,正式

    sheenashe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7